云南省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650031
摘要:目的:探讨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母爱替代法的效果。方法: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无陪护新生儿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新生儿分为基础组(n=30)和替代组(n=30),对所有基础组新生儿实施常规基础新生儿护理,对所有替代组新生儿在基础组基础上实施母爱替代法,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替代组新生儿护理质量、睡眠质量评分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母爱替代法效果优良,运用价值高。
关键词:无陪护;新生儿;护理;母爱替代法
新生儿从母体来到新的世界,环境变化巨大,使得新生儿在出生后初期需进行耐心细致的照顾,并需与新生儿实施情感交流,以便新生儿早日熟悉新的环境。当前受产科并发症及产科合并症增多,无陪护新生儿也逐渐增多,不断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本院对30例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母爱替代法,以期为无陪护新生儿的护理提供安全有效的方式。以下就具体护理内容实施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无陪护新生儿进行研究。纳入标准:无陪护新生儿;健康新生儿新生儿家长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心肝肺肾脾胃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新生儿;意识障碍新生儿;精神障碍新生儿;先天性疾病新生儿。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新生儿分为基础组(n=30)和替代组(n=30),基础组新生儿中男17例,女13例;日龄1-16d,平均日龄(7.4±5.2)d;替代组新生儿中男16例,女14例;日龄1-16d,平均日龄(7.5±5.4)d。对基础组与替代组新生儿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可实施比对。
1.2 方法
对所有基础组新生儿实施常规基础新生儿护理,及时为新生儿创优质的环境,定期实施病房消毒及紫外线光照处理,并及时根据医嘱及新生儿实施状况实施隔离,为新生儿调整合适室温及湿度,保持病房安静;严密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状况,定期对新生儿实施身体检查,并及时按医嘱对新生儿实施喂养。
对所有替代组新生儿在基础组基础上实施母爱替代法:①心理安抚:护理人员需在新生儿出现哭闹、身体抖动、呼吸较急时,及时轻握新生儿双手,及时采取温和语气轻声与新生儿交谈,可使用手轻轻抚摸新生儿胸部及脸部,轻声安慰,提升新生儿信任;可在病房中为新生儿播放轻柔儿歌,若新生儿哭闹不止时,需在安抚的同时对新生儿实施身体检查;对于在暖箱中新生儿,护理人员需及时放置绒布等营造子宫类似环境,提升新生儿安全感。②体位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时为新生儿调整合适体位,呈四肢中线屈曲位,并根据外界气候状况为新生儿选择合适睡袋;为新生儿调整体位时,需将新生儿手脚支撑,减少恐慌。③喂养护理:护理人员喂养新生儿时,需保证动作轻柔,喂奶时需安抚新生儿,并与新生儿讲话,喂奶后需将新生儿竖抱,使新生儿靠在护理人员肩部,护理人员需使用手轻拍新生儿背部,促进胃内空气排出。④生活护理:定期为新生儿更换尿布,保持动作轻柔,并在换尿布时与新生儿讲话,安抚新生儿;在新生儿沐浴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轻声安抚新生儿,并可播放儿歌转移注意力[1-2]。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及睡眠质量。护理质量评价包括啼哭、身体乱动、呼吸急促,分为较少(3分)、一般(2分)、频繁(1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差。睡眠质量分为良好(3分)、一般(2分)、较差(1分)。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护理质量及睡眠质量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替代组新生儿护理质量、睡眠质量评分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1 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分析( ±s;分)
注:与基础组相比*:P<0.05
3 讨论
新生儿是指胎儿娩出母体并从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天的婴儿[3]。新生儿脱离母体,进入新的环境,极易产生不安全感及恐惧感,且新生儿身体发育不全,耐受程度较低,对疼痛、外界环境变化等较为敏感,出现身体不适感觉及环境变化极易引起新生儿哭闹,进而影响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4]。因此,临床需加强对新生儿的陪护、安抚及护理。本次研究中对30例无陪护新生儿实施了母爱替代法,结果显示,替代组新生儿护理后护理质量、睡眠质量评分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说明实施母爱替代法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新生儿在病房中对环境的陌生、外界环境干扰等均会引起新生儿恐惧、不安,进而引起新生儿哭闹,实施心理护理时,针对新生儿的恐惧及不安心理实施心理安抚,通过语言及皮肤接触来缓解新生儿不良心理,并提升新生儿信任,保证新生儿身心放松;新生儿体位状态直接影响新生儿身体舒适度,实施体位护理时,及时为新生儿调整舒适体位,便于新生儿肢体活动,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也能提升新生儿自我安慰;新生儿喂养状态直接影响新生儿营养状态及生长发育,实施喂养护理可保证新生儿营养充足,并可减少新生儿喂养时哭闹引起的呛咳等状况发生;实施生活护理时对新生儿实施身体清洁、更换尿布,并加强对新生儿的安抚,可提升新生儿的配合。通过护理干预可减少新生儿哭闹,提升新生儿信任,进而可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
综上,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母爱替代法效果优良,可提升护理质量及新生儿睡眠质量,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胡彩英.母爱替代护理法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3):79-79.
[2]李艳红.母爱替代护理法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探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15(2):520-520,521.
[3]董云红.母爱替代在无陪护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20(12):64-64,65.
[4]晏萍兰,孙庆宁,刘晓姝,等.无陪护新生儿病房输液风险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28(7):610-611.
论文作者:李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新生儿论文; 母爱论文; 基础论文; 效果论文; 体位论文; 环境论文; 身体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