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皮下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针与口服小剂量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论文_韩晓玲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 61041

摘要:目的:对皮下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针与口服小剂量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48例类风湿关节炎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采取口服小剂量甲氨蝶呤片治疗)和观察组24例(采取皮下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针联合等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两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3(95.83%)高于对照组的17(70.83%),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较佳,且观察组经治疗后的关节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p<0.0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针治疗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小剂量甲氨蝶呤片,能够显著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缓解病痛,利于优化疗效,使得患者的身体得到快速恢复。

关键词: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针;临床疗效;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由于体内尿酸的代谢出现了异常所导致的,临床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主要症状。给病患造成了一定的身体和心理影响,使得病患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为了帮助类风湿关节炎病患寻求较好的临床治疗方式,从而有效的改善预后,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48例类风湿关节炎病患,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现将结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48例类风湿关节炎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24例,男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的占比为13(54.16%),女性患者为11例,女性患者的占比为11(45.83%),年龄在年龄46-78岁,平均(53.15±7.24)岁,采取口服小剂量甲氨蝶呤片治疗;观察组24例,男性患者为14例,男性患者的占比为14(58.33%),女性患者为10例,女性患者的占比为10(41.66%),年龄47-79岁,平均(54.18±8.53)岁,采取皮下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针联合等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经比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为对照组病患取口服小剂量甲氨蝶呤片治疗,甲氨蝶呤片10mg,口服,每周1次;观察病患给予患者甲氨蝶呤及统剂量的醋酸泼尼松治疗,0.4mg?kg-1,皮下注射,每周1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3周[1]。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患不同方法治疗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价比较;(1)显效:各项检查指标均已恢复正常水平,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2)症状出现大幅度好转;(3)症状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变甚至有恶化加重的现象存在。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以χ2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3(95.83%),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7(70.83%),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较佳,(p<0.0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于一下表1。

观察组经治疗后的关节疼痛评分为(2.18±1.34)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的(3.85±2.4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1.46(p<0.05)。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头痛、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呕吐、2例头痛、1例皮疹,观察组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6%)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的4(16.66%),χ2=3.17(p<0.0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高嘌呤含量食物的大量摄入,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的提高,已对病患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进一步导致病情恶化,对病患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应该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断治疗,帮助患者有效的改善预后。

首次发作的类风湿关节炎大多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关节最为多见,在急性期发病速度快、猛,常常突发于夜间[2]。类风湿关节炎存在间歇期,本病的间歇期大概为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步恶化加重,间歇期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严重者会导致关节被破坏出现强直[3]。类风湿关节炎在急性期的治疗十分重要,一旦发病,应该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正规全面的治疗。在平时缓解期,我们也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平时多注意休息,如果患病部位出现疼痛先进行冷敷,然后卧床休息,多喝水可以加快人体内的尿酸排泄[6]。缓解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十分重要,一定禁止食用嘌呤含量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等,禁止吸烟喝酒、过度劳累、精神刺激等。许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都出现了肥胖超重的症状,所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应该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积极锻炼,控制体重,减轻体重对关节的压迫。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上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经过此次研究选取进入我院治疗的4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皮下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针与口服小剂量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3(95.83%)高于对照组的17(70.83%),且观察组经治疗后的关节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患,(p<0.0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甲氨蝶呤因其方便、价廉、有效等优点仍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甲氨蝶呤进入患者体内后,二氢叶酸还原酶受到抑制,阻断 DNA 合成,预防关节破坏[4];但甲氨蝶呤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引起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因此限制了口服大剂量甲氨蝶呤,选取合适的治疗路径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预后非常重要,以此研究可看出皮下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针在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小剂量甲氨蝶呤口服治疗,能够显著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缓解病痛,不良反应较小,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皮下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针在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缓解病痛,利于优化疗效,从而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在日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普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张磊,努尔艾?沙吾塔力,阿依娜孜?巴达力汗,等.类风湿关节炎单独甲氨蝶呤与三联疗法治疗的系统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52):9049-9054.

[2]林恒钊.柳氮磺吡啶联合甲氨蝶呤及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07):932-934.

[3]汤艳华.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8):65-68.

[4]潘智然.不同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不良反应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92-93.

论文作者:韩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比较皮下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针与口服小剂量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论文_韩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