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综合教学的启示与综合观_课堂教学论文

启发式综合教学的启示与综合观_课堂教学论文

“启发式综合教学”的启发观与综合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发式论文,启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启发式综合教学”课题组[1]

一、“启发式综合教学”改革十年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从我国当时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旧的教育思想仍然主宰着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其特点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1)在培养目标上,重视传授知识,轻能力发展,常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创造性和进取精神;(2)教学内容陈旧凝固,重视纵向知识体系,忽视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3)教学方法表现为注入式、满堂灌,重“教”轻“学”,忽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教学形式渠道单一、模式化;(5)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又表现为五多五少,即灌输注入多,启发导学少;传授知识多,培养能力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动笔练习多,动手实验少;注意课内多,课外活动少。

有鉴于此,苏州大学已故许国梁教授1983年5月提出了“启发式综合教学”改革的意图,他在常州的一次报告中指出:首先,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因为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启发的实质就是要把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调动起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其次,各种教学方法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特别是教学方法的选用跟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因素有关,一个优秀教师从来不拘于一种教学方法,要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灵活运用。

“启发式综合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按教学规律执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的精神和要求,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1983年5月到现在,参加这项教改的单位从苏州市、常州市的6所学校逐步发展到20个省、市、自治区数百所学校,试验的学科由初中物理扩大到生物、化学、语文、小学自然和高中物理等。10余年教学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3—1985年)主要工作是建立教改联合体,拟订教改研究的方案,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由点到面进行教改实践。

第二阶段(1986—1989年)在继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着重进行教学理论探索和单因子实验。

第三阶段(1988—1992年)在继续进行理论研究和教法改革的同时,进行教学内容(教材)的研究,并进行教材与教法的同步改革。

第四阶段(1992—1994年)在继续进行理论研究和教材教法同步改革实践的同时,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

这10余年,课题组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了教学理论探索和单因子实验,并进行了教材教法同步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教改实验的发展过程中,在国内外研究刊物上公开发表了80余篇论文,编著了《启发式综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专著,研制了《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系列片——启发式综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21集),还联合华东地区有关教研人员协作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

1994年10月16~17日,“启发式综合教学”改革实验课题通过了江苏省教委主持的鉴定。鉴定委员会由来自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省教委教学研究室、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苏州大学的九位教授、编审和研究员组成。鉴定委员会认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是一项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在教育理论学科化、教学实践的科学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鉴定委员会认为,本课题是“一项由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与第一线教师相结合的全国范围的教学改革试验,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全国物理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启发式教学”的启发现

“启发式综合教学”的“启发”源于传统启发,又不同于传统启发。其突出特点就是它不是把启发式教学仅仅视为教学方法,而是看作一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思想。这一教学思想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学生爱学、指导学生会学。启发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独特的个性。启发活动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性和使学生“会学”。

“启发式综合教学”认为,教学系统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及其媒体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过程则是这三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演化过程。学习系统作为教学系统的主要子系统,其演进规律是人们最为关心的。

学习系统的实体就是学习者——“人”系统。人的脑系统和神经系统高度发达,能主动地吸取输入信息;能主动地不断改善自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实现系统与环境的共存。可见学习系统是开放的、有序的、能动的。这些正是自组织系统的主要特征。因此,学习系统属于自组织系统的范畴。

学习系统的内部结构包括学习者的身体素质结构和心理素质结构,学习或教学的目的则是使心理素质结构得以建构和更新,使学习系统的心理结构不断向更高层次的有序状态发展。

由于学习系统属于自组织系统的范畴,当其从教与学等活动或环境中接受到信息或扰动(启发)时,构成心理素质结构的、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众多要素中的部分要素必然产生变化或涨落,从而引起心理结构的量变。随着量变的积累,这些涨落使得学习系统在一定的临界点、质变点、分歧点或生长点选择演化的方式和方向,进入另一有序的状态。总之,学习系统心理素质结构的稳定有序是在学习系统与认识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由于接受到信息或扰动而不断改善自身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实现的;学习系统的进化或学习进步,则是由于这一相互作用使得学习系统经常处于非平衡状态,在一定临界点上实现的。

在这一演化过程中,教与学活动及其媒体等产生的扰动对学习系统的心理素质结构的量变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这一作用却非决定性的。这表现在分歧点附近,由于学习系统处于稳定与失稳的临界状态,使得学习系统对微小的扰动十分敏感,以致形成某种巨涨落,并从而导致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进化。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一扰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学习系统内部结构的差异以及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学习系统在分歧点处实现的选择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这并非上述扰动所能决定的。因此,学习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分歧属于“主动分歧”的范畴,即能动的反映。可见,这份夸大这一扰动的作用,就会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不良后果。

学习系统的进化与其它系统一样,同样经历着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学习系统的进化不是一蹴而就,我们不能坐等分歧点——质变点的到来,学习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吸取信息,教师必须不断创造条件并指引学习者向良好的或高层次的心理素质结构发展,这样才能促使学习系统各要素完成量变的积累,使学习系统在分歧点上完成自动或能动的飞跃和进化。可见,如果只承认学习系统的自我完善和主观能动性,盲目企盼奇迹终有一天会发生,那么学习系统就会脱离教与学这个大系统,致使学习者重蹈前人的曲折认识过程,导致学习效率或进化速度严重低下,陷入“儿童中心”的桎梏。因此,“启发式综合教学”认为,教学的着眼点应放在真正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上;教师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启发诱导、指导(提供适当的扰动)上。

在教学策略上,“启发式综合教学”的启发十分重视观察活动、实验活动、研讨活动和阅读活动等内在的启发性特点,主张除运用语言外,还要更多地综合运用观察、实验、讨论和阅读等手段来实施启发式教学,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笔、动手的探索过程。总之,“启发式综合教学”的启发是师生间的启发、学生自身的自启发和活动内在的启发性等综合运用的完整教学活动。它不同于传统启发那种注重某一教学环节某一方面(如教师)的启发性,而是强调启发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为了贯彻这一启发式教学思想,关键在于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地位。承认“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地动脑、动口、动笔、动手操作的主动学习机会。为此,“启发式综合教学”要求限制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活动时间,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立学习活动时间。课题组对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活动量与教学质量(包括三个要素:知识、技能和人格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示,初中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独立活动时间平均占课堂总时间的45%~65%时,教学质量较好,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独立活动时间就是要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等实践活动。

“启发式综合教学”把启发的方法分为两类:(1)以教师活动为主的启发方法;(2)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启发方法。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精神,一般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启发方法,同时将以教师活动为主的启发方法贯穿于其中。为了突出“启发式综合教学”启发观的实质和可操作性,课题组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又归纳出启发学生爱学的方法和启发学生会学的方法。

1.启发学生爱学的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启发学生爱学;

(2)通过趣闻轶事启发学生爱学;

(3)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爱学;

(4)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爱学。

2.启发学生会学的方法:

(1)通过诱导和训练,启发学生会观察和实验;

(2)通过讨论分析,启发学生学会分析和归纳;

(3)通过指导阅读,启发学生学会自学;

(4)通过自我矫正,启发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三、“启发式综合教学”的综合观

“启发式综合教学”的“综合”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教学目标来说,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人格品质三方面协调发展;(2)对教学过程来说,它要求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组合;(3)对教学策略来说,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加以优化组合,为贯彻和实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服务。

“启发式综合教学”认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反映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是从知识、技能、人格品质三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使他们这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获得较强的能力。

心理结构不同于生理结构,它是由功能上相互联系的心理素质(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曾指出:“心理结构是心的持久的、增长着的组织体系。”其实,心理素质不外是人对现实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与人反作用于现实的动作因素的集合。教学系统中所要建构的心理结构主要是能力结构和人格品质结构。各种能力又是各种概括化、系统化了的知识与技能;各种人格品质又是各种概括化、系统化了的人格行为的倾向。因此,我们可以把知识、技能、人格品质看作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知识、技能、人格品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知识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联系的能动反映,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知识按其形式来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按其内容来分可分为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所有各种知识要素及其亚层次要素构成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技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一种动作经验,是一种合乎客观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本身的动作执行经验。技能有时表现为一种操作活动方式,有时表现为一种心智活动方式。因此,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所有各种技能要素及其亚层要素构成了一个人的技能结构。人格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这一变动缓慢的组织使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能力倾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均有其不同于其它个体之处。作为心理素质要素,我们主要指个性,即主要考虑人格的心理特征,忽略人格的物理特性。所有各种人格品质要素及其亚层次要素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品质结构。

“启发式综合教学”认为,知识、技能和人格品质既是个体心理素质结构的基本要素,也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缺一不可的条件。

在使学生知识、技能和人格品质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下,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来贯彻落实教学目标则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启发式综合教学”阐述了教学环节优化组合,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的优化组合,综合评价教学的观点。

“启发式综合教学”认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和“学会”,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首先使学生“爱学”。因此,课堂教学应围绕“爱学、会学、学会”来展开。要使学生“爱学”物理,就应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动机、情感等。即在课堂教学结构中应包括调动学生兴趣、好奇心和主动性的环节;要使学生“会学”物理,就应使学生懂得和掌握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即在课堂教学结构中应包括学习和研究方法指导的环节,要使学生“学会”物理,就应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一些物理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有关技能和有关习惯得到培养,即在课堂教学结构中应包括技能和习惯培养的环节。

显然,围绕使学生“爱学、会学、学会”三方面来设计课堂教学的程序、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既能注意到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共性,又能突出学生课堂学习认识的特殊性,这正是“启发式综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指导思想。

“启发式综合教学”认为“教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不提倡课堂教学模式固定化、单一化,而要求从实际出发来安排教学过程。没有固定模式并不是讲课堂教学没有规律性。“启发式综合教学”认为,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就是教学过程应兼顾一般认识过程的共性和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就是围绕“爱学、会学、学会”来设计课堂教学,至于如何使学生“爱学、会学、学会”则可殊途同归。因此,“启发式综合教学”对课堂教学结构只提出基本环节或结构要素,不规定程序和基本环节的取舍标准。

广大教改教师在教改实践中总结出多种“启发式综合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归纳起来一般包括如下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指导方法,引导学习;

辨疑解难,得出结论;

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在深刻分析中学物理教学各种方法、各种手段、各种形式的主要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启发式综合教学”认为,每一种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都在传授知识方面、培养技能方面或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方面各有其长处或短处,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关键在于其将这些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结合得是否恰当、排列得是否合理。“启发式综合教学”在进行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优化组合时遵循五条基本原则:(1)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原则。即尽量采用那些能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信息交流渠道较多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2)与“以实验为基础”相统一的原则。即要求把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作为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主要途径,把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把电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之中。(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原则。即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尽可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让学生体会人类在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基本途径。(4)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即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的优势和学校的设备条件出发,创造条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5)高效率原则。即选择费时少、成本低、见效快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形式。

综合评价是“启发式综合教学”综合思想的又一具体体现。首先,“启发式综合教学”的评价是把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人格品质的协调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因此,评价包括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个方面。其突出特点是把技能领域的评价具体化、可操作化和量化,同时对情感领域的评价也作了一定程度的具体化和量化。第二,“启发式综合教学”重视学的评价与教的评价相统一。第三,“启发式综合教学”强调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统一。即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学会,更重要的是要看他们是否爱学、是否会学;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看教学是否有科学性、逻辑性等,更重要的是要看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是否以实验为基础。第四,“启发式综合教学”主张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注释:

[1]课题组主要单位为:苏州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室、江苏省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江苏省教委教研室、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苏州市教委教研室、常州市教委教研室等。课题组主要成员为:许国梁、束炳如、倪汉彬、戴恒志、童寿康、钟鹏明、卢孝庄、贾克钧、母小勇、韩宪珂、张以明、曾又安等。

标签:;  ;  ;  ;  ;  ;  ;  ;  ;  

启发式综合教学的启示与综合观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