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复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项目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有必要应用技术等措施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范围。随着应用的成熟,BIM技术逐渐增多,该技术是基于数字3D基础,可以包含与项目规划、施工、设计等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仿真模拟施工动态,可以应用于项目规划和设计实施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该技术可以包含相关的数据信息,如相关与规划、施工、设计等。从而为决策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本文简要介绍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水利工程;应用研究
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是造型设计独特,地形条件复杂,涉及多个专业,工程信息量大。依靠传统的工作方法,很难为工作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利用该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环境的仿真和仿真,从而完成相关的计算工作,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实际操作提供数据支持。
1 BIM 技术
该技术是在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传统的二维设计转变为三维数字设计,可以提升建筑业的水平,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升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最后,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BIM技术可以应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使其具有虚拟、可视化、进度、成本控制、协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工程规划、设计等。对施工和运营管理水平作出决定。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控制浪费、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率和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BIM开始于建筑业,在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扩展到其他行业。水利工程建设正处于转型期,管理部门提出了信息化推进现代化的目标,BIM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2 BIM 技术自身的优势
BIM的优势体现在协调、仿真、优化和绘图等方面。通过协作平台的建立从而实现共 享数据,使工程设计与造价工作的联系更加的紧密,能够交换 的信息数据更加的丰富,同时,交换过程也更加快捷。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可视化和动态成本管理,为降低设计变更和控制工程造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BIM技术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项目决策中,技术必须能够比较不同方案的信息,从而分析项目实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在设计环节中,该模型可用于将数字信息传递给相关专业。为了形成标准的工程量清单,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了模型计算。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成本分析进行统计分析,而在结算过程中,可以根据模型进行付款,避免延误或超额付款的问题。
3 BIM 技术应用于施工环节
3.1 工地运用规划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很长,施工环节是管理的重点。BIM模型在建模时需要考虑构件结构、程序和实际操作顺序。首先,根据水利工程建设模型,对设备、人员、材料等资源进行模拟与分配,并以此得到临时设施作业图纸,不同阶段材料进场的布局,确认时间与空间冲突,从而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规划与控制的实施主要是利用模型来模拟建筑主体,从而完成施工阶段的配置工作。
3.2 施工系统设计
施工团队以模型为工作基础,利用软件对复杂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全面分析和详细分析,以提高项目规划的质量。该操作可以提高复杂建筑的施工效率和生产效率。施工团队需要根据模型获取实体对象,而数字化组件可以完成工作。对于BIM技术的初步应用,应考虑将其纳入BIM3D协调业务。基于模型的检测采用专业软件,在设计过程中的协调也是非常重要的.
3.3 工地现况建模
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包括施工区域周围环境条件、施工所需设备和施工区域地理环境在内的三维模型。该模型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还可以建立四维模型,增加时间维度,规划施工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操作顺序。4D建模功能强大,可以使业主和团队更清楚地了解项目建设工作的细节,使项目参与方能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项目的进度。通过对比 三维设计与二维设计,前者的优点非常明显。在某些环节二维 设计工作会受到手段与工具的限制,工程布置无法像三维设计 开挖场地模型,重要建筑部分通过模型组合,使工程布局更加合理,开挖量也可以节省。
3.4 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
水利工程专业专业性强,投资规模大,建筑结构多样。传统的二维图纸设计不能直接反映其效果,使施工中涉及的主体与单位不能有效地协调。设计变更、权衡或泄漏项目,最终影响项目成本。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和三维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专业设计软件,在不改变原有设计的前提下,通过三维模型为下游专业提供所需的信息,使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它可以提高成本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控制设计变更,降低成本。
4 BIM 模型的应用
4.1 BIM 模型应用行土方量计算
水利工程的施工往往土方量大,但计算的准确性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利用数字模型可以看出三维效应,也可应用于土方计算、绘制断面等。为了计算基于BIM技术的土方量计算,有必要建立一个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模型。首先需要绘制原始地面与设 计曲面模型,将两个曲面产生的交点连接成线,交线即为原始地形与设计施工曲面交汇线,包围空间体积则是需要 填筑或者是开挖的土方量。原始地形与设计曲面存在动态关 联。在此基础上,通过地基填筑或开挖试验,得出了最佳方案。
4.2 水工建筑物体应用 BIM 模型
水程工程枢纽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建筑物在立面和水平平面上的布局,枢纽的布置将影响施工现场的布局。临时设施的选址和设备的最佳运输是非常重要的。在方案选择环节建立模型,结合到 实际地形的 BIM 模型,从而形成整体项目沙盘。决策者可以直观地理解不同建筑对象、建筑对象和地形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模型可以在空间中自由运动,当某一种位置出现变化 时能够引起一系列的变化,不同的决策可以形成不同的沙盘。建筑对象的信息模型可以理解为一个完整的、单一的信息数据库,可以建立完整的数据信息,可以对构件进行参数化,实现项目管理和技术信息。就前者而言,在建设过程中,不同的方面需要相互配合,不同的专业和职责建设主体需要交换和共享相关信息。该模型中包含的一些数据信息可以实现档案的关联和可视化,最终实现档案的高效管理,从而使建设环节和综合管理中的信息共享和交换具有一个标准化和标准化的平台。利用BIM技术建立中心存储库,可以改变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模式。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项目投资大,人员流动性强,隐性工程信息损失严重,基于BIM技术建立了管理平台,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追溯性和准确性。基于该技术的应急管理可以预防、报警、定位,在事故发生后的有效时间内采取救援措施。在技术信息方面,由于施工环境复杂、难度大、工程量大,目前所采用的水利施工技术是描述建筑主体功能的信息库。该模型支持不同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应用。对于一个项目来说,BIM技术的全面应用不仅是一个虚拟的可视化模型,而且是一个对施工顺序和任务的可视化。上述信息对施工进度和任务安排有着重要的影响。模型本身包含的建筑对象信息与相关数据库相连接,对项目前期投资控制工作非常有益。模 型的精细度级别越高,对项目成本进行计算获得的结果就会越 精确。
结束语
水利行业的发展需要技术为其提供支撑,将 BIM 技术应用 于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在不同的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使 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质量得以保证,整体建筑功能正常发挥,为 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中的应用[J].刘凯.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6)
[2]BIM技术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代化水平中的探讨[J].刘志明,刘辉.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02)
[3]基于5D-BIM的高桩码头工程施工进度-成本实时控制[J].毕磊,于水,丁琼,芦志强. 水运工程.2017(03)
论文作者:周冬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模型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信息论文; 项目论文; 水利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