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9例分析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9例分析

一、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九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石浩[1](202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在内异症患者中病例报道升高且逐年上升趋势。当内异症合并感染时,感染严重程度高,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存在保守治疗效果差,手术难度大等难题。目前国内外针对内异症合并感染尚未建立规范的临床诊疗方案及诊疗体系。本论文通过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的住院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术后随访复发情况,旨在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感染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为此类疾病的规范诊治提供临床思路。研究方法和材料回顾分析2012年03月至2021年03月我院606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剔除干扰病例,其中418例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逐一筛查,最终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感染11例,本文以这11例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文献进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中,合并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2--2015年、2015-2018年和2019-2021年每三年的发病率分别是2.26%、1.27%和4.76%。2、临床特点:1)一般情况:11例患者平均年龄(36.36±6.10)岁;已婚有性生活患者10例,未婚未育否认性生活女性1例;11例中有妇科手术史4例,合并痛经史4例。2)临床症状:起病时间下腹痛9例(81.82%),盆腔包块4例(36.36%),发热2例(18.18%)。3)查体体征:腹部检查下腹压痛6例(54.55%),腹膜刺激征仅2例(18.18%);妇科检查:双合诊扪及盆腔包块8例(72.73%),其中盆腔包块压痛4例;子宫压痛5例(45.45%),宫颈举痛及摇摆痛3例(27.27%)。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7例(63.63%),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6例,升高4例(66.67%);CA125检查10例,升高4例(40.00%)。5)影像学检查:盆腔彩超均发现盆腔占位病变,“毛玻璃样”混合回声其中2例,混合回声3例,余未仔细描述包块性质。3、治疗过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引流治疗1例,手术治疗10患者;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术后出血及术后排气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ASRM分期)Ⅲ期7例,Ⅳ期3例。术前抗生素治疗4例,术后抗生素治疗11例,术后转归均良好。研究结论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不典型,与盆腔炎性疾病症状相似。以下腹痛为主,表现为急性或慢性急性发作,可能伴发热;体征可发现下腹痛压痛;妇检:盆腔包块及包块压痛为主。实验室检查表现炎性指标升高;彩超可发现典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表现;需结合症状、体征、辅查综合判断。因此,临床认知低,误诊率高,初次诊断的准确率低。2.一旦考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方式以积极的手术为主。手术方式选择建议腹腔镜,术后在抗生素生素的选择的方案同盆腔炎性疾病的使用原则一致。

黄瑜,吴淼星,吴新枝[2](2021)在《急腹症入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特点,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因急腹症就诊,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6例)的临床资料,以术中所见囊肿是否发生破裂分为破裂组(17例)和非破裂组(9例),比较两组间住院时间、包块直径大小、CA125、感染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Ⅳ期比重。结果妇科急腹症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病率为4.80%(26/542),平均年龄(31.1±7.0)岁,发病时间主要于围月经期(月经期及黄体期)。65.38%患者有痛经病史,73.07%(19/26)有宫颈举摆痛,73.07%(19/26)有下腹部压痛、反跳痛,92.31%(24/26)可扪及盆腔包块。25例(96.15%)患者血CA125升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者血CA125值185.90(92.45~360.95)U/mL明显高于非破裂者60.94(49.83~85.09)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8,P=0.006);破裂组患者盆腔感染率明显高于非破裂组(64.71%vs 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妇科急腹症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误诊率高,详细查体、询问病史至关重要。彩超是实惠且诊断价值较高的一种辅助检查,血清CA125是判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与否的重要指标。

胡来花[3](2021)在《538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生育年龄女性多发。目前临床上一线诊治方法是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疗效好,但复发率高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EMT起源复杂,尚缺乏预测复发的方法。本文旨在探究Ⅲ~Ⅳ期EMT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复发和术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安徽省立医院妇科经手术治疗的EMT患者的临床病历,对其进行查阅和整理。严格依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将538例EMT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包括Ⅲ期263例和Ⅳ期275例。依靠电话或门诊复查等方式,采集患者术后复发及妊娠等资料,并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纳入人群的痛经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巧囊手术史、r-AFS评分和分期、单/双侧病灶、囊肿最大直径、有无破裂、合并症及术后用药等对复发的影响。采用软件SPSS 26.0整理分析数据。本研究中计量资料均不服从正态分布,用M(Q25,Q75)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单因素分析分别使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用Kaplan-Meier表示累积复发率,运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Cox回归模型中纳入单因素分析对复发有影响的变量和有临床价值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38例EMT患者术后随访16-53个月,中位时间为35.1个月,期间累积复发77例。单因素分析表明,痛经、r-AFS评分、术后Gn RHa治疗6个月和术后妊娠对Ⅲ~Ⅳ期EMT患者复发有影响(P<0.05);而患者年龄、巧囊手术史、术前CA125和CA199水平、r-AFS分期、囊肿最大直径、囊肿破裂、多囊、单/双侧、盆腔腹膜病灶、合并症有无、术后Gn RHa治疗3个月等因素对Ⅲ~Ⅳ期EMT患者术后复发无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痛经和r-AFS评分≥77.5是影响EMT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Gn RHa治疗6个月和术后妊娠是复发的保护性因素(P<0.05)。比较手术后前三年的自然妊娠率,术后第1年自然妊娠率(45.90%)最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67)。结论Ⅲ~Ⅳ期EMT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复发率较高,痛经和r-AFS评分≥77.5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量化后纳入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术后Gn RHa治疗6个月和妊娠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应鼓励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1年内积极备孕。

王丽花[4](2020)在《探究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影响患者自然妊娠的因素》文中提出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影响患者自然妊娠的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Ⅲ-Ⅳ期的患者,共130例。所有患者均有生育需求,且均为初次手术,术后均给予GnRH-a治疗3周期。将130例患者根据术中采用的止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缝合组77例;电凝组53例。随访患者术后18个月,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止血方式、囊肿大小、部位、术中出血量对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组中两组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35岁的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为66.1%,年龄≥35岁的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为38.9%,结果显示年龄<35岁的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更高。通过对比囊肿的单双侧、缝合与电凝两组患者的术后自然妊娠率,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一步研究两组患者术后妊娠时间,结果发现缝合组患者在术后半年内自然妊娠率(46.81%)明显高于电凝组(12.1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囊肿直径,术中出血量等因素对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术中出血越少、囊肿直径越小越有利于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结论:1.年龄<35岁的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高于年龄≥35岁的患者。2.卵巢囊肿直径越小、术中出血量越少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越高。3.术中止血方式及囊肿的单双侧对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无明显影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然妊娠时间,缝合组患者术后半年内自然妊娠率(46.81%)明显高于电凝组(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缝合止血法对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卵巢功能恢复更快。

吴雨兰[5](2020)在《1979例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资料,探讨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发病状况及发病趋势、发病相关因素、临床特征的变化及治疗方式选择的临床研究,为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预防、规范化及个体精准诊疗、更好地维护生殖健康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因输卵管卵巢病变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妇科住院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并且信息可靠的≤45岁患者3844例,其中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共1979例。采用回顾性分析与分组对照的方法,比较分析未生育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与已生育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结果:1.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发病状况及发病趋势的调查分析1)3844例≤45岁年青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中有51.84%(1979例)未完成生育。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中,≤35岁的患者1797例占90.80%,2130岁1229例占62.10%;另有≤20岁患者265例,占13.39%,>35岁的年龄段182例占9.20%。已生育组主要出现在>35岁的年龄段占58.44%(1090/1865),两组高发年龄段比较有显着的差异。2)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患者828例占41.84%,其中≤35岁的患者736例占88.89%;未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患者1151例占60.56%,其中≤35岁的患者1061例占92.18%。与已生育组比较两组差异显着(P<0.05)。3)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病比率在3个年度分别为14.85%、16.88%、19.75%,远高于已生育组的增加速度,提示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组,3年间分别是15.50%、17.68%、21.44%,与已生育组比较呈现出更明显的上升趋势。2.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婚姻及生殖状况的相关性调查分析1)1979例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不孕症有431例占21.78%,其中不孕症者有输卵管病变的281例占65.20%,未生育输卵管病变患者中已诊断不孕症患者占33.94%(281/828);不孕症者有卵巢病变的150例占34.80%,而未生育卵巢病变患者中已诊断不孕症患者仅占13.03%(150/1151)。不孕症患者输卵管病变构成显着高于卵巢病变(P<0.05)。2)1979例未生育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中,未婚者549例占27.74%,其中60.11%有性生活。已婚组1430例(72.26%),已诊断不孕症者占已婚未生育患者30.14%(431/1430),69.86%未完成生育(避孕)。在未生育未婚组中,有性生活避孕者60.11%(330/549)明显高于无性生活患者的39.89%(219/549),结果提示性生活是输卵管卵巢病变非常重要的因素。3.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患者的异常妊娠及流产状况比较1)未生育输卵管妊娠患者中,121例未婚有性生活组,69.42%有流产史,14.05%有异位妊娠史;348例已婚组,46.26%有流产史,7.47%有异位妊娠史。即未婚有性生活组流产史和异位妊娠史比率均明显高于已婚组,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2)819例未生育输卵管良性病变患者中有性生活者784例,其中145例患者未婚,占18.49%(145/784);未婚有性生活输卵管妊娠患者占未生育输卵管妊娠病例的25.80%(121/469)。145例未婚有性生活未生育输卵管良性病变患者中,输卵管妊娠者有121例占83.45%,高于已婚未生育输卵管妊娠患者54.46%(348/639),X2=43.306,P=0.000。4.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种类、临床特征的改变1)输卵管妊娠是未生育者和已生育者输卵管良性病变发病比例最高的病理改变,分别达到该组病例的57.27%(469/819)和55.37%(376/679);其次是输卵管积水、积脓,两组分别为25.03%和27.54%;其他为输卵管系膜囊肿、输卵管阻塞和输卵管发育异常等病例。经卡方检验分析,未生育者与已生育者输卵管良性病变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输卵管病变患者中,28.50%未生育患者无明显首发症状,其他主要症状有阴道流血伴腹痛(29.83%)、单纯腹痛腹胀(21.74%)和单纯阴道流血(18.24%);已生育患者中,阴道流血伴腹痛(32.41%)和单纯腹痛腹胀(27.62%)高于未生育患者,P<0.05。在未生育输卵管病变患者组,合并盆腔炎症38.05%、子宫肌瘤10.02%、子宫腺肌病2.17%、宫颈病变1.45%;已生育患者组合并盆腔炎症28.93%、子宫肌瘤23.40%、子宫腺肌病13.37%、宫颈病变3.95%。未生育患者与已生育患者比较,合并其他妇科疾病的比率有显着差异;未生育患者多合并盆腔炎症,已生育患者多合并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P=0.000。2)未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4.19%)和成熟性畸胎瘤(29.99%),高于已生育组(29.44%、22.11%);已生育患者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6.32%)和卵巢单纯性囊肿(15.29%)高于未生育患者,两组差异显着(P<0.01);未生育未婚无性生活患者成熟性畸胎瘤(41.30%)高于有性生活患者(26.49%)(P<0.01);卵巢病变患者,近一半的未生育和已生育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在卵巢病变组,未生育患者组合并盆腔炎症为15.20%,合并子宫肌瘤10.77%、子宫腺肌病4.00%、宫颈病变1.13%;已生育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占22.43%、子宫腺肌病占16.40%、盆腔炎症为7.31%、宫颈病变2.29%。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00)。3)输卵管卵巢恶性肿瘤病例占未生育患者的2.63%,已生育患者的9.01%,两组差异显着,P<0.05;其中卵巢病变恶性肿瘤占已生育患者的13.51%,占未生育患者的3.82%,两组差异显着(P<0.01)。5.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状况分析1)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状况未生育输卵管病变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者71.98%(596/828),已生育者接受腹腔镜手术者67.59%(465/688);未生育输卵管病变患者行保守治疗17.39%(144/828),已生育组行保守治疗12.94%(89/688);未生育输卵管病变患者行根治治疗62.44%(517/828),已生育组行根治治疗79.21%(545/688)。两组比较,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显着差异,P=0.000。2)未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状况卵巢病变患者,66.03%未生育者、51.40%已生育者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23.98%未生育者接受开腹保守手术,21.16%已生育者接受开腹根治手术;两组治疗方式有统计学差异,P=0.000。未生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者66.76%(239/358例),行开腹保守手术者占比26.26%(94/358),行开腹根治手术者25例;未生育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中,行腹腔镜保守手术者73.57%(231/314),行开腹保守手术者23.25%(73/314)例,行开腹根治手术者占比2.54%(8/314),行腹腔镜根治手术者2例。结论:1.未生育女性是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主要病患,发生比率有逐年升高趋势。2.未生育不孕症女性输卵管病变比率明显高于卵巢病变。3.输卵管妊娠占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的首位,未婚有性生活者发生比率更高。4.未生育女性卵巢病变主要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未婚者成熟性畸胎瘤更多见。5.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首选腹腔镜手术,且更趋向于保守治疗。

范灵[6](2020)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卵泡丢失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2.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卵泡丢失的影响。方法收集105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患者资料。按照病理组织学类型分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内异症组4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非内异症组63例)。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105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变化1)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比较内异症组和非内异症组患者的年龄、BMI、生育情况、临床症状、囊肿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手术前后AMH变化的对比:(1)内异症组和非内异症组的AMH下降率对比;(2)内异症组中双侧囊肿和单侧囊肿的AMH下降率对比;(3)内异症组中r-ASRM评分和AMH下降率的回归分析。2.105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卵泡丢失状况分析1)比较内异症组和非内异症组存在卵巢皮质标本数、存在卵泡标本数以及卵巢皮质厚度。2)比较内异症组和非内异症组标本中存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数量以及卵泡总数。3)依据卵泡数量和类型对卵巢皮质进行半定量分级,比较内异症组和非内异症组各级别卵巢皮质所占比例。结果1.105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变化1)内异症组和非内异症组在年龄、BMI、生育情况、囊肿直径上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非内异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上,内异症组的痛经人数明显高于非内异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的无症状患者人数低于非内异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内异症组患者术后AMH下降率的均值为33.11%,非内异症组AMH下降率的均值为20.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中,双侧囊肿的术后AMH下降率的均值为42.15%,单侧囊肿AMH下降率的均值为2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中r-ASRM评分与AMH下降率的回归分析显示:AMH下降率和r-ASRM评分存在正相关。2.105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卵泡丢失状况分析1)在内异症组中,存在卵巢皮质的标本数有37例,占88.10%(37/42);存在卵泡的标本数28例,占66.67%(28/42)。在非内异症组中,存在卵巢皮质的标本数有29例,占46.03%(29/63);存在卵泡的标本数18例,占28.57%(18/63)。两组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组中卵巢皮质厚度为(1.59±1.31)mm,非内异症组中其厚度为(0.58±0.88)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内异症组中,显微镜下可见卵泡总数为(12.95±36.79)个,原始卵泡(10.83±33.11)个,初级卵泡(1.76±4.05)个,次级卵泡(0.36±0.93)个。在非内异症组中,可见卵泡总数为(1.37±3.96)个,原始卵泡(1.05±3.51)个,初级卵泡(0.27±0.87)个,次级卵泡(0.05±0.28)个。两组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依据卵泡数量及类型对卵巢皮质进行半定量分级,在内异症组中,卵巢皮质半定量分级为0级有9例,占24.32%(9/37);1级有11例,占29.73%(11/37);2级有9例,占24.32%(9/37);3级有1例,占2.70%(1/37);4级有7例,占18.92%(7/37)。在非内异症组中,0级有11例,占37.93%(11/29);1级有9例,占31.03%(9/29);2级有7例,占24.14%(7/29);3级有0例,占0.00%(0/29);4级有2例,占6.90%(2/29)。两组各级别人数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其中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更为明显。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中,若病变为双侧、r-ASRM评分越高,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更明显。3.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将造成卵巢组织、卵泡的丢失,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中丢失的卵泡更多。

谢宝珍[7](2020)在《刘雁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总结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传承研究方法,阐述导师刘雁峰教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的病机认识及立论依据,总结导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组方思路、配伍规律及用药特点。2通过临床研究,围绕疼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卵巢异位囊肿的大小、女性激素水平以及CA-125水平这5个主要方面,评价温肾暖肝散结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调取2010年01月至2019年09月就诊于刘雁峰教授门诊的内异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共480例患者,1172诊次。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后筛选出104例患者,共207诊次。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软件进行中药物频数及药物组合频数统计、中药属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复杂网络分析,挖掘导师治疗内异症的核心用药、药物组合及药物属性,并将挖掘结果整理成文稿形式交由导师审阅。结合半结构化专家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邀请导师围绕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认识、立法依据、组方思路、用药配伍及加减规律进行探讨。根据访谈的内容,补充完善挖掘的结果。2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刘雁峰教授门诊的内异症患者共42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筛选,共纳入24例。给予温肾暖肝散结方中药口服治疗12周,方药组成包括:乌药、吴茱萸、肉桂、小茴香、元胡、郁金、没药、片姜黄等。采用自身对照的观察方法,以0、4、8、12周为观察时间点,动态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痛经视觉模拟评分、痛经症状量表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在治疗前后检测卵泡期女性激素6项、CA-125及月经干净后3-5天测量并计算异位囊肿最大横截面积,共6个项目。从缓解疼痛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缩小病灶、调节激素水平以及降低CA-125共5个方面评价温肾暖肝散结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结果1基于“人机结合”方法的刘雁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总结(1)数据挖掘本研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207张处方进行药物统计,共得162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3394次。通过中药频数统计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得出导师治疗内异症的核心药物包括:乌药、肉桂、葫芦巴、小茴香、红藤、元胡、没药、姜黄、郁金、丹参、巴戟天、忍冬藤、吴茱萸等。通过药物组合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包括:“乌药-吴茱萸”、“小茴香-肉桂”、“元胡-郁金”、“没药-姜黄”、“丹参-鳖甲”、“红藤-忍冬藤”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温补肾阳、暖肝行气及活血散结三个治疗方向的药物类群。其中,温补肾阳类群中的药物组成包括:葫芦巴、元胡、肉桂、小茴香、乌药、没药、姜黄等;暖肝行气类群中的药物组成包括:巴戟天、郁金、吴茱萸等;活血散结类群中的药物组成包括丹参、鳖甲、茯苓。通过药物属性分析得出导师所用药物的药性以温、平为主,味多辛、甘,主入肾、肝、脾经;药物功效以活血止痛、行气止痛及温通经脉为主。(2)专家采访通过半结构化的专家访谈,刘雁峰教授阐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为“肾阳虚损,寒滞肝脉,瘀结成症”,该病的关键病位在肾、肝。基于对病机的认识,导师提出温肾暖肝散结法作为内异症的治疗法则,以温肾暖肝为主,兼以活血散结,强调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导师的组方思路亦以该法为指导,方从法出,自拟“温肾暖肝散结方”,方药组成包括:乌药、吴茱萸、肉桂、小茴香、元胡、郁金、没药、姜黄、红藤、忍冬藤等。导师用药平和,一药多用,注重药物间同类相须、异类相使及相反相成的配伍特点。2温肾暖肝散结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1)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根据VAS疗效判定,治疗12周后,治愈4人,显效6人,有效5人,无效9人,总有效率为62.50%,治愈率为16.67%。VAS评分随服药周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P<0.001)。(2)痛经症状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痛经及其伴随症状的CMSS总体评分、症状发生频率及症状程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根据该量表的结构条目,将该量表分为消化道症状、情绪症状、躯体症状及头面部症状进行分析。①消化道相关症状随服药周期的延长,消化道相关症状的发作频率及程度均逐渐下降。其中,治疗8周及治疗12周的消化道相关症状的总体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治疗8周、治疗12周消化道相关症状的频率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1);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消化道症状程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1,P<0.001)。②情绪相关症状随服药周期的延长,情绪相关症状的发作频率及程度均逐渐下降。其中,治疗8周、治疗12周的情绪症状总体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1);治疗8周、治疗12周的情绪症状频率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4);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情绪症状程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03,P<0.001)。③躯体相关症状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躯体相关症状总体评分、频率评分及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头面部相关症状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头面部症状总体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17,P=0.004);治疗8周、治疗12周的头面部症状频率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17);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头面部症状程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5,P=0.001)。(3)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医证候积分的疗效判定标准,治疗12周后,显效3人,显效率为12.50%,有效12人,有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62.50%。中医证候积分随服药周期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患者的阳虚寒凝血瘀型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4)卵巢异位囊肿最大横截面积治疗前后异位囊肿最大横截面积不具有统计学差异(t=0.180,P=0.859)。(5)女性激素6项治疗前后E2、P、PRL、FSH、LH及T水平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CA-125治疗前后血清CA-12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Z=-0.052,P=0.959)。结论1刘雁峰教授对内异症的病机、病位有独到的认识,运用温阳散寒法以治病之本,活血消症法以治病之标。导师谨守病机,辨证施治,制方严谨,方证相应,随证加减。临证时,导师讲究用药平和,顾护阴血,并注重一药多用,配伍巧妙。2“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法在总结导师学术经验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定性的专家访谈方法能较好地补充并完善定量的挖掘的数据资料,使研究结果更全面、确切地反映导师的学术观点。3温肾暖肝散结方能有效缓解内异症相关性痛经及其伴随症状,缩短症状的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改善阳虚寒凝血瘀证候,疗效持久且稳定。另外,温肾暖肝散结方在控制病灶大小的同时,并未抑制患者的卵巢内分泌功能。

刘晓萌[8](2020)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自上世纪70年代末腹腔镜技术进入我国,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步发展,目前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我国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如异位妊娠、卵巢囊肿或良性肿瘤扭转、子宫肌瘤切除等均可首先考虑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已在处理各种妇科疾病中变得日臻成熟。多项研究发现,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具有应激反应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疼痛较轻、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等优点。甚至对于部分恶性肿瘤,有学者认为也可以首选腹腔镜手术。但是腹腔镜手术因为受到技术及器械的限制,手术医生可能无法对盆腹腔病灶进行触诊、分离、压迫止血等,同时腹腔镜手术有时无法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全部范围,其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基于临床研究的大数据仍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改,故腹腔镜手术目前仍需要以开腹手术做为备选手术方案,适时中转开腹,可以避免手术并发症及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中转开腹并非手术失败,只有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才能将未预计的风险减少到最低,并最大限度保证病人的术中安全及远期预后。故加强术前评估、明确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并由此降低中转开腹率,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手术时间的延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每一位妇科医师应树立正确的微创手术观念,对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应有正确的认识。研究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探讨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有关的风险因素,以加强术前风险分层及充分评估,避免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因中转开腹引起的医疗纠纷;探讨避免中转开腹的措施,为选择适当术式、制定全面的手术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1770例患者的病历,回顾性分析完成腹腔镜手术组与中转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包括年龄、体重、身高、术前诊断、内科合并症、既往手术史、手术指征、术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腹原因等,探讨影响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177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23例转为开腹手术,完成腹腔镜手术组共计1747例,中转开腹率为1.3%。中转开腹组共23例,术前诊断依次为:盆腔包块6例、附件区良性肿瘤及囊肿6例、子宫肌瘤6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子宫内膜癌1例。中转开腹组有9例为Ⅳ级腹腔镜手术(39.1%)。完成腹腔镜手术组的中位手术时间为85分钟,明显小于中转开腹组(p<0.001)。完成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8天,与中转开腹组患者相比明显减少(p<0.001)。中转开腹组中主要术式为子宫切除术占78.3%(18/23)。对于术前诊断为良性疾病的患者来说,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最常见的是各种疾病引起的盆腔严重粘连(60.9%),其次是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需扩大手术范围(34.8%)、解剖原因导致术野暴露困难(17.4%)、需同时行肠道手术(13.0%)、术中止血困难(4.3%)和患者生育要求(4.3%)。所有中转开腹的患者均无Ⅳ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结论:严重的盆腹腔粘连、盆腔恶性肿瘤是本组病例中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主要风险因素。术前评估应结合病史、仔细全面的盆腔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手术者经验,由此做出适当的术式选择。

李冰冰[9](2019)在《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内异症临床疗效及对其纤维化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理论梳理:诠释刘雁峰教授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独特的病机认识和治疗观点。2.观察中药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中医证候、痛经、血清CA125和卵巢异位囊肿大小的影响,探讨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性。3.通过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异位囊壁组织、在位内膜和其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子宫内膜(对照内膜)的组织学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探究TGF-β1、Smad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致纤维化作用,初步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形成的可能机制。4.研究TGF-β1/Smads通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中药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异位病灶纤维化的影响,寻找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治疗的作用靶点及生物学机制。方法1.从“肾阳虚,肝脉寒伏、瘀结成症”辨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病机特点,并对温肾暖肝消症法进行阐述,解析温肾暖肝消症方的药对特点和功效。2.以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收集阳虚寒凝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35例,给予中药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血清CA125水平、卵巢异位囊肿大小的差异,分析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3.收集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20例,取其卵巢异位囊壁组织作为异位囊壁组,其中9例行宫腹联合术者并留取其内膜组织作为在位内膜组;同期行宫腹联合术的其它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例,取其内膜组织作为对照内膜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种组织中TGF-β1、p-Smad2/3、Smad7的表达,分析各组表达含量的差异性。4.(1)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采用HE、Masson染色分析异位病灶组织形态和纤维化情况。(2)将动物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疾病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应用Masson染色对比各组小鼠异位病灶纤维化情况,应用Elisa检测法对比各组小鼠血清TGF-β1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q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小鼠子宫、其余各组小鼠异位病灶TGF-β1、Smad2、Smad3、Smad7、ColⅠm RNA和蛋白表达,分析各组表达含量的差异性。结果1.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疗效:(1)中医证候:温肾暖肝消症方可明显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阳虚寒凝血瘀证候(P<0.01)。(2)痛经:温肾暖肝消症方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痛经程度(P<0.01)和相关症状(P<0.01)。(3)血清CA125水平:温肾暖肝消症方可降低患者血清CA125水平(P<0.01)。(4)异位囊肿大小: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后,患者异位囊肿较治疗前减小,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机制:(1)纤维化染色:Masson染色后蓝染区域为纤维化,异位囊壁组织可见大量的纤维化沉积,在位内膜组、对照内膜组中增殖期和分泌期内膜,均未见到明显纤维化蓝染。(2)TGF-β1表达:异位囊壁组TGF-β1表达水平最高,但与在位内膜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内模组之间表达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在位内膜组TGF-β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内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Smad2/3表达结果:异位囊壁组p-Smad2/3表达最高,但与在位内膜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内膜组p-Smad2/3表达最低,与异位囊壁和在位内膜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Smad7表达结果:异位囊壁组Smad7的表达含量最低,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内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位内膜组Smad7的表达含量较对照内膜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病灶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1)模型建立情况:模型在建模后21天相对稳定,异位病灶可见大量纤维染色,主要分布在间质和肌层,异位病灶存在大量的胶原纤维生成和沉积。(2)异位病灶大小: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异位病灶较疾病模型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干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纤维化程度: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小鼠子宫纤维化面积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异位病灶纤维化面积比率与空白组小鼠子宫相比增加(P<0.01),与疾病模型组异位病灶相比,中药高、中剂量组异位病灶纤维化面积比率降低(P<0.05),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组纤维化面积比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TGF-β1水平: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小鼠相比血清TGF-β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比空白组小鼠血清TGF-β1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疾病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小鼠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各剂量组之间,高剂量组血清TGF-β1水平最低,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5)TGF-β1/Smads通路:(1)基因表达: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小鼠子宫TGF-β1、Smad2、Smad3、Smad7、ColⅠm 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比空白组小鼠TGF-β1、Smad2、Smad3、ColⅠ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Smad7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疾病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TGF-β1、ColⅠm 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Smad2、Smad3m 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Smad7水平明显升高(P<0.01)。(2)蛋白表达: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小鼠子宫TGF-β1、p-Smad2/3、Smad7、ColⅠ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比空白组小鼠TGF-β1、Smad2、Smad3、ColⅠ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Smad7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疾病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TGF-β1、p-Smad2/3水平明显减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ColⅠ水平降低(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Smad7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1.临床疗效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温肾暖肝消症方可以有效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阳虚寒凝血瘀证候、减轻痛经程度、降低血清CA125水平,缩减异位囊肿的大小,防止其进展,临床疗效肯定。2.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TGF-β1、p-Smad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存在高表达,其可能通过促进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蛋白的沉积从而导致内异症纤维化的形成,而Smad7作为抑制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降低,则对Smad介导得TGF-β1致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减弱,也促使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的进展。3.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温肾暖肝消症方可减缓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病灶的生长,抑制异位病灶纤维化形成,这可能与其干预TGF-β1/Smads通路,从而影响异位病灶纤维化形成和进展,来发挥“消症”作用。

吴慧娴[10](2018)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近期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中应用广泛,腹腔镜下剔除术已经成为育龄期妇女卵巢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目前,在临床上采用何种止血方法能够降低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近期影响尚无统一结论。本文通过比较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电凝止血以及缝合止血两种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为行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止血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电凝组(n=110)及缝合组(n=110),电凝组患者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电凝止血方法,缝合组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缝合止血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一个月、术后三个月的雌二醇(estradiol E 2)、促卵泡激素(follicle puncture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术前、术后1 一个月、术后三个月抽血当天同时行阴道彩超查窦卵泡计数(AFC,指月经周期的早卵泡期直径小于1 Omm的小卵泡)、卵巢间质血流峰值(peak systolicvelocity,PSV)、卵巢体积,评估两种止血方法对患者近期卵巢功能影响。[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术前患者基本资料在年龄、BMI、卵巢囊肿直径、月经周期、经期、是否生育、单双侧囊肿例数等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不显着,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结果比较电凝组与缝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囊肿患者出血量多于单侧,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电凝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缝合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两组患者基础性激素比较两组患者术前E2、FSH、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一个月、术后3个月的FSH、LH水平显着升高,E2水平显着下降,其中缝合组患者E2、AMH水平显着高于电凝组,缝合组患者FSH、LH水平显着低于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单侧、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单侧其他类型囊肿患者激素水平的比较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患者AMH、E2高于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患者,FSH、LH低于双侧患者,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其他类型囊肿组患者血清中AMH、E2水平高于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FSH、LH低于双侧患者,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患者在术后1月、术后3月时出现FSH、LH升高,E2、AMH下降较明显,且与同期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是单侧其他卵巢良性囊肿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单侧其他类型囊肿组患者血清中AMH、E2水平高于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FSH、LH低于双侧患者,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前术后AMH、FSH的表达血清中AMH的表达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下降,20-24岁组的表达水平最高,35-39岁组的表达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升高,20-24岁组的表达水平最低,35-39岁组的表达水平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窦卵泡计数与卵巢体积比较通过阴道超声检查发现,两组患者术前窦卵泡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卵巢体积均值、窦卵泡计数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间质血流峰值均值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卵巢体积均值、窦卵泡计数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间质血流峰值均值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较术前稍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患者术后窦卵泡计数、卵巢体积均值、卵巢间质血流峰值均值明显高于电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比较电凝组患者术后新出现2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1例患者出现卵巢储备功能衰竭,总发生率占2.7%,出现卵巢早衰患者年龄38岁,为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者,术后出现闭经及月经稀发,FSH42.3IU/L;缝合组患者术后新出现2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0例患者出现卵巢储备功能衰竭,总发生率占1.8%,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采用电凝止血以及缝合止血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对患者的近期卵巢储备功能均具有一定的影响。2.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缝合法进行卵巢止血,能够有效避免对卵巢组织的损伤,术后卵巢功能恢复尚可。3.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采用缝合法进行卵巢止血患者性激素恢复、卵巢体积均值、卵巢间质血流峰值均值明显好于电凝止血法。4.单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及单侧其他类型卵巢囊肿患者在腹腔镜剥除术后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无显着差异。5.双侧卵巢囊肿较单侧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对卵巢储备功能的近期影响显着。6.患者年龄影响卵巢储备功能,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卵巢的储备功能降低,且年龄越大,术后较术前激素水平差异更显着。7.AMH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比FSH、LH、E2更敏感、更显着。8.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病变范围,术者自身的临床经验选择最佳的止血方式。

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九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九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案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临床特点
    3.2 诊治经过
    3.3 术后随访
第四章 讨论
    4.1 .OE合并感染发病机制及感染途径
    4.2 .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诊断上的非特异性
    4.3 .实验室检查对诊断的作用
    4.4 .盆腔超声及核磁共振在诊断中的参考作用
    4.5 .病原菌的种类及术前术后抗生素治疗
    4.6 .手术方式及术中事项的探讨
    4.7 .超声下穿刺引流联合囊肿无水酒精硬化治疗作用及文献复习
第五章 研究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2)急腹症入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分组
        1.2.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2.2 临床表现及查体
    2.3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2.3.1 实验室检查
        2.3.2 影像学检查
    2.4 术前诊断
    2.5 治疗情况
3 讨论
    3.1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的临床特征及诊治
    3.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发病时期
    3.3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与感染

(3)538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法
    2.3 病例收集和随访
    2.4 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术后复发情况
    3.2 单因素分析Ⅲ~Ⅳ期EMT复发的危险因素
    3.3 Cox回归分析Ⅲ~Ⅳ期EMT复发的危险因素
    3.4 Ⅲ~Ⅳ期EMT病人术后自然妊娠情况
4 讨论
    4.1 EMT流行病学特点
    4.2 年龄与EMT术后复发的关系
    4.3 术前痛经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4 r-AFS评分/分期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5 Gn RHa治疗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6 妊娠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7 EMT合并不孕
    4.8 术前CA125 水平、囊肿最大直径、单/双侧囊肿等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4.9 腹腔镜手术治疗EMT体会
    4.10 EMT腹腔镜手术后复发的预防和随访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探究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影响患者自然妊娠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临床资料
        2.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2.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卵巢囊肿诊断、一般资料收集
        2.2.2 手术方式
        2.2.3 术后用药
        2.2.4 术后随访
    2.3 统计学方法
    2.4 技术线路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 回访资料结果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年龄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妊娠的影响
    4.2 腹腔镜下单双侧卵巢异位囊肿剔除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的影响
    4.3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的影响
    4.4 卵巢异位囊肿直径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妊娠的影响
    4.5 腹腔镜卵巢异位囊肿剔除术中出血量对患者妊娠的影响
    4.6 腹腔镜手术体会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5)1979例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及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输卵管病变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1.1.1 输卵管妊娠
        1.1.2 输卵管炎性疾病
        1.1.3 输卵管系膜囊肿
    1.2 卵巢病变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1.2.1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1.2.2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
        1.2.3 卵巢单纯性囊肿
    1.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不孕症的关联性
        1.3.1 输卵管病变与不孕症
        1.3.2 卵巢病变与不孕症
        1.3.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对生育力的影响
    1.4 早期发现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检查及诊断模式
        1.4.1 经阴道超声
        1.4.2 CT检查
        1.4.3 MRI检查
        1.4.4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1.5 输卵管卵巢病变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的变迁
        1.5.1 输卵管病变
        1.5.2 卵巢病变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发病状况及发病趋势的调查分析
        3.1.1 年青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发病比率
        3.1.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发病比率
        3.1.3 未生育女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与卵巢病变状况的调查分析
        3.1.4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发病趋势
        3.1.5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年龄分布
        3.1.6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的婚姻生殖功能状况
        3.1.7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病理改变状况
    3.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特征的变化
        3.2.1 未生育女性和已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临床表现的比较
        3.2.2 未生育女性和已生育女性卵巢病变临床表现的比较
        3.2.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的超声表现分析
        3.2.4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术前CT/MRI检查情况分析
    3.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月经及生育状况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3.3.1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月经情况的比较
        3.3.2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妊娠史的比较
        3.3.3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流产史的比较
    3.4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合并其他妇科相关疾病的状况
        3.4.1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患者合并其他妇科疾病的比较
        3.4.2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患者合并其他妇科疾病的比较
    3.5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的盆腹腔手术史
        3.5.1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患者的盆腹腔手术史
        3.5.2 未生育与已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患者的盆腹腔手术史
    3.6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治疗方案选择状况分析
        3.6.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状况
        3.6.2 未生育女性卵巢病变治疗方案的选择状况
第4章 讨论
    4.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发病特点的调查分析
        4.1.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的发病比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4.1.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年轻化与良性改变
        4.1.3 输卵管病变是未生育不孕症女性的主要病损
    4.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发病相关因素分析探讨
        4.2.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孕产史
        4.2.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盆腹腔手术史
        4.2.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与相关妇科疾病
    4.3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临床特症的变化
        4.3.1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发病症状
        4.3.2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诊断手段呈现多样性
    4.4 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卵泡丢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105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105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卵泡丢失状况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刘雁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总结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发病机制
        2 诊断
        3 临床病理分型
        4 临床分期
        5 治疗策略与方法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概况
        3 小结
        参考文献
引言
第二部分 基于“人机结合”的刘雁峰教授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总结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
    3 研究资料
        3.1 数据来源
        3.2 诊断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数据清洗与筛选
        4.2 数据导入与核对
        4.3 中药处方数据规范化处理
        4.4 数据挖掘与分析
        4.5 专家访谈
        4.6 研究流程图
    5 研究结果
        5.1 数据录入情况
        5.2 药物频次分析
        5.3 药物组合频次分析
        5.4 药物四气统计
        5.5 药物五味统计
        5.6 药物归经统计
        5.7 药物功效统计
        5.8 关联规则分析
        5.9 聚类分析
        5.10 复杂网络分析
        5.11 专家访谈
    6 讨论
        6.1 导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立论依据
        6.2 温肾暖肝散结方的组方思路及配伍规律
        6.3 用药特点
        6.4 “人机结合”在学术经验传承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7 小结
第三部分 刘雁峰教授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
    3 研究资料
        3.1 研究对象
        3.2 诊断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剔除标准
        3.6 脱落标准及脱落病例处理
        3.7 中止试验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治疗药物
        4.2 疗程及观察时间
        4.3 合并用药记录
        4.4 观察指标
        4.5 疗效判定与评价标准
        4.6 统计分析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纳入病例情况
        5.2 一般情况
        5.3 治疗结果
        5.4 不良反应记录情况
    6 讨论
        6.1 立法依据及方药分析
        6.2 疗效分析
    7 小结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
    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8)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腹腔镜手术设备与器械
        2.2.2 患者术前准备
        2.2.3 麻醉方法
        2.2.4 手术方法
        2.2.5 腹腔镜手术分级
        2.2.6 术后并发症分级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3.1 腹腔镜手术指征及中转开腹
    3.2 术前诊断及中转开腹术式
    3.3 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3.4 腹腔镜分级手术与中转开腹
    3.5 中转开腹患者的术后转归及结局
讨论
    4.1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4.2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及术前评估
        4.2.1 妇科急腹症
        4.2.2 妇科良性肿瘤
        4.2.3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
        4.2.4 妇科恶性肿瘤
    4.3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
    4.4 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4.4.1 妇科手术中转开腹率及其影响因素
        4.4.2 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与预防
    4.5 中转开腹的时机
    4.6 妇科腹腔镜手术医师培训的重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内异症临床疗效及对其纤维化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古籍记载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3 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型分布特点
        4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特征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现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纤维化
        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纤维化
        2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从“肾阳虚,肝脉寒伏”辨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前言
    1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2 治疗思路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前言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机制研究
    前言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温肾暖肝消症方对EMs模型小鼠异位病灶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BALB/c小鼠EMs模型建立和异位病灶纤维化评价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温肾暖肝消症方对EMs小鼠异位病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近期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九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D]. 石浩. 汕头大学, 2021(02)
  • [2]急腹症入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分析[J]. 黄瑜,吴淼星,吴新枝. 中外医疗, 2021(09)
  • [3]538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研究[D]. 胡来花.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探究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影响患者自然妊娠的因素[D]. 王丽花. 南昌大学, 2020(08)
  • [5]1979例未生育女性输卵管卵巢病变的临床分析[D]. 吴雨兰. 吉林大学, 2020(08)
  • [6]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卵泡丢失的影响[D]. 范灵.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7]刘雁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总结及临床疗效观察[D]. 谢宝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D]. 刘晓萌. 山东大学, 2020(09)
  • [9]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内异症临床疗效及对其纤维化影响机制研究[D]. 李冰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止血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近期影响[D]. 吴慧娴. 苏州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9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