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中国VC/PE市场的融资和投资正成为主流_基金论文

中国VC/PE市场人民币基金募投渐成主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渐成论文,主流论文,人民币论文,基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清科集团的研究数据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从投资币种角度来分析创业及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内地的投资,人民币基金投资表现非常突出,投资活跃度首次超越外币基金,俨然成为市场主导力量。

从投资案例数量来看,二季度以人民币投资的案例共有62笔,占投资案例总数的55.4%,较去年同期以人民币投资案例数占比的39.3%增加了16.1个百分点,较2009年第一季度30.6%的占比则上升了24.8个百分点。从投资金额来看,如表2所示,在剔除厚朴财团投资建行一案之后,以人民币投资的案例金额为7.49亿美元,占调整后投资总额的59.6%,亦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综上所述,从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VC/PE市场投资情况来看,人民币基金投资正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研究分析认为,从创业及私募股权基金的商业模式来看,不难找出人民币基金快速发展的缘由:

首先,从人民币基金的募集方面来看,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人民币基金的法律构架,本土和外资投资机构在设立和募集人民币基金的过程中基本上已有法可依。同时,在国家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激励下,以政府引导基金、社保基金等为代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资金正在逐步注入我国VC/PE市场,大幅拓宽了人民币基金的融资渠道,进而促进了人民币基金的投资活动。

据研究数据显示,从2006年以来,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募资不论是资本量还是基金数量方面都有了大幅增长。如2006年新募集人民币基金16只,募资总金额为15.77亿美元,分别占当年新募私募股权基金资本总量的20.3%和8.7%;到2007年新增人民币基金37只,募资总金额为29.24亿美元,占比分别为30.8%和7.1%。从新募基金数量来看,较2006年的16只增加超过一倍,从募资总金额来看,比2006年的15.77亿美元则增长了85.4%。

进入2008年人民币基金募集呈现爆炸式增长,全年共有108只人民币基金完成募集,涉及募集总金额达236.69亿美元。占比分别跃升至64.7%和34.6%。从新募基金数量来看,人民币基金首次超过外币基金占据主导地位,从募资总金额来看,比2007年的29.24亿美元则激增超过7倍。2008年以来,国家逐步放宽券商、保险机构等金融和资产管理类机构在股权投资方面的政策限制,推动了境内人民币基金的募资热潮。如全国社保基金获批参与投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并已完成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第一单;同时,继上年度中信证券、中金公司获准开展直接股权投资试点后,又有华泰、国信等八家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相继获准开展直投业务;2008年11月,保险机构获得国务院批准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2008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使商业银行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成为可能。此外,国务院特批的第二、三批产业基金也已经进入募集阶段。2009年上半年,人民币基金募集持续升温,新增人民币基金24只,新募资金11.28亿美元,分别占比70.6%和24.7%,人民币基金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特别是在新募基金数方面,人民币基金再度超过外币基金,俨然成为了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募资的主流。可以预见,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资金的注入,我国私募股权市场人民币基金的规模将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从人民币基金境内退出的角度来看,经历了本轮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A股市场已经成为了全球极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不论是本土还是外资投资机构都纷纷表示看好中国A股市场,特别是创业板的发展前景。

从被投企业的视角来看,与多年前大部分民营企业选择去海外上市相比,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务方面的法律都比较完善了,民营企业家对海外上市已没有特别大的偏好。相比之下,中国资本市场低上市成本、较高市盈率、低风险以及文化和法律本土化等各方面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将境内上市作为其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而即将开闸的创业板将不仅为本土人民币基金的退出增加渠道,也将吸引更多外资投资机构支持的企业转到国内上市;当然新股发行只是创业及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渠道之一,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诸多要素中,其他类型的资本市场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如场外交易市场(OTC)、被称为“新三板”的代办股权转让系统、全国各地产权交易所支持VC/PE投资活动的举措等,相信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退出渠道的日臻完善,将会刺激越来越多的国内资金融入中国VC/PE市场,引发新一轮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热潮。

专家预测,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募资、投资资本总量将持续稳步增长;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活动将继续表现活跃。中国仍将是全球最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私募股权市场之一。

全球经济逐步复苏PE募、投资活动将企稳回升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刺激措施成效渐现,经济领先指标PMI连续回升;全球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从我国经济上半年的运行情况来看,经济企稳回升迹象较为明显。在当前全球经济大环境下,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投资信心仍在逐步上升,这不仅基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强劲增长的前景,也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成熟度的提高。

中国LP版图更趋完整

2009年是中国LP队伍“扩军”的一年,参照国际LP投资于PE基金的平均比例进行估算,将有逾万亿元人民币进入中国私募股权市场。随着国内退出机制日益完善,将刺激越来越多的国内资金涌入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使得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本土募集、本土投资、本土退出”的模式将逐步形成。

PE退出渠道渐通畅

从境内市场来看,暂停了9个月之久的A股市场IPO终于再次拉开帷幕,创业板今年下半年即将开闸,以天津产权交易所为标志的全国金融产权交易市场蓬勃兴起,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境内资本市场上的退出通道更为通畅。因此,2009年第三季度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活跃度将进一步提高。

随着中国创业及私募股权领域投融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可以预见,未来3到5年的时间里会逐步形成一批业绩出众、市场口碑良好的品牌人民币基金,将对我国VC/PE市场的高速发展起到非常积极地促进作用。中国VC/PE市场以人民币基金投资为主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相关链接

人民币基金在中国

人民币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分为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时期:

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次阶段较有代表性的基金是上海市政府成立上海科技创业投资基金;2003-2005年,较有代表性的是赛富亚洲基金及天津人民政府成立的中外合资人民币基金;2005年政府引导基金应运而生;2006年代表性的事件是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在天津正式挂牌,表明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开始正式试点;2008年到现在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分别是:2008年初IDG VC首只完全外资的人民币基金完成募集及CDH和Hony capital彻底完成了本土化的人民币基金,社保基金作为LP首次投资于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基金等,可以看做是我国人民币基金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事件。

VC/PE市场管理资本存量的发展情况

2001-2009年VC/PE资本市场存量变化不大,随着人民币基金的逐步兴起,VC/PE市场管理资本存量呈现跳跃式增长,年符合增长率达到36%,资本存量中外资和本土的比例是58%比33%,2009年上半年是61%比34%,数据上来看,外资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

VC/PE市场募资的情况

无论是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资本量都呈现爆炸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金额上高达94%,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体现在我国VC/PE市场2009年上半年出现明显回落,仅有34只基金完成募集,涉及金额4576亿美元。

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对比情况

先从募集数量上来看,从2006年开始人民币基金募集数量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趋势,在2008年首次以大比例超过外币基金,这一趋势在今年上半年得到进一步巩固。从募集金额上看,美元基金还是占据市场主导,通过对他们的年复合增长率的计算,美元基金年均复合增长率是64%,人民币基金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87%。虽然美元仍然占据市场主导,但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民币和美元基金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人民币基金与美元基金募集资本总量比较,同样可以看到这个趋势。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相比,通常情况下,单个基金的资本量相对较小。2007年由上海盛大募集的盛大18基金,基金规模就高达30亿元人民币。这只基金是我国第一个专注于产业游戏投资的基金,它的投资范围涵盖了与网络游戏相关的各个方面,截至2009年3月底,该基金一共向40个网络游戏公司进行了投资,涉及金额近5亿元人民币。2008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弘毅鼎晖,募集金额也比较大。

中国LP市场发展概况

长期以来,中国VC/PE市场主要还是依靠海外的基金投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臻完善,我们观测到越来越多的本土LP投身到VC/PE的市场当中。对于海外LP来源的分布,养老企业、财团。银行、保险公司等等是构成LP群体的主要部分。

目前活跃在中国市场上的LP

首先是政府财政,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政府引导基金。其次是社保基金,以及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为代表的企业财团;大型金融机构,比如大家熟悉的国开行,最后像富裕家族以及个人等等。

对中国LP市场的展望

现在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大型LP社保基金可以为中国VC/PE市场带来500多亿元,对于政府财政、政府引导基金,随着我国政策逐步放开,企业年金、养老金、商业银行、券商、信托、保险等等都将会陆续参与到我国LP市场中来,这样将为我国LP市场资本存量带来1.5万亿元。

人民币基金的法律构架

对于设立人民币基金的基本条件和规范,可以从本土和外资角度进行对比,详见表1。人民币基金不同组织形式的比较见表2。

人民币基金募集面临的主要障碍

1.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来源单一,现行制度制约了大型机构投资者参与进来。

2.市场缺乏品牌的机构管理公司,过往业绩优秀,市场口碑良好,市场诚信度比较高的品牌GP现在还非常有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土LP市场发展也不够成熟,LP对投资人民币基金的估价体系、退出方法看法有些不同,认同度还比较低。

3.外管局对资金的流进管制比较大,JV(Joint Venture)模式人民币基金募集存在一定的障碍。

4.GP自身行业规范、自律还有待提高。

关于人民币基金募集的几点建议

应当建立适度的法律监管体系,作为一个行业,政府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鉴于VC/PE行业的特性,还是应该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最终应该让市场机制去决定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政策方面,应该适度放开,允许更多合格的投资人参与到人民币基金募集中来,最终使人民币基金资金来源多元化。

坚持培养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逐步提高其投资管理的水平,塑造行业的常青树。

在弱势市场局面下,LP和GP之间应该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长久来看,LP和GP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呼吁引入本土市场的FOF,如果能够引入市场化的FOF则可以享受投资多样化的优势。

借鉴证券市场QFII的模式,在中国VC/PE市场探索QFLP新机制。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国际LP,政府可以考虑让其参与到市场投资人民币领域里来,从而进一步能够解决困扰人民币基金募集最主要的来源就是资金募集问题。

标签:;  ;  ;  ;  ;  ;  ;  ;  

人民币在中国VC/PE市场的融资和投资正成为主流_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