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评价报告_高考论文

199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评价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卷论文,全国高考论文,物理论文,评价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试卷考查情况

199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抽样统计数据如下表:

二、总体评价

199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继续坚持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命题原则,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严格依据《考试说明》的规定,力求稳定,适当降低难度,是一份比1996年高考物理试卷更好的试卷。

试卷的综合分析见表1.与会代表认为,1997年高考物理试卷难度适中,标准差较大,信度较高,能较好地区分考生,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的物理教学。

试卷具有较高的效度,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大,突出对基本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考查,重点突出。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内容覆盖了《考试说明》中的全部20个单元,各部分物理知识所占分数比例、题型比例符合《考试说明》的规定。见表2、表3。

全卷无偏题、怪题、超纲题,试题设计科学,文字表述规范、严谨。每题的测试目标明确,常规题、新颖题搭配恰当,并且实现了测试目标。全卷试题的难、中、易试题的比例基本合适,区分度较好。全卷中有19道试题的区分度达到0.4以上的优秀水平,有4道试题的区分度处于0.3至0.4之间的良好水平,只有3道试题处于0.2至0.3之间,没有区分度低于0.2的差题。见表4。

试卷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科学、合理,各种题型的赋分值也比较合理,计算题的评分标准能有效地控制评分误差。

三、试卷特点

1.试卷结构更加合理

与1996年高考物理试卷相比,1997年的试卷结构又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试卷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第一、调整了选择题的结构。由于选择题题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看到考生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能考查考生的表述能力,而且选择题具有较大的猜测率(特别是单选题),在高考物理试卷中采用较多的选择题特别是单选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养成不良的解题习惯,也会影响考试的效度和信度。采取单选题、多选题混合编排的方式,有利于减小单选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考查学生的能力更加有利。因此,在1997年高考物理试卷中,注入了单选题与多选题混合编排的思想,减少了单选题的数目,增加了单选题和多选题混合编排试题的数目。单选题由1996年的8道减少到1997年的5道,1996年的6道多选题发展为1997年的9道混合编排试题。这种调整符合“注重考查考生能力”的命题思想,有利于培养考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更好地鉴别考生的能力。

第二、调整赋分值。1997年试卷对试题的赋分值进行了调整。单选题的赋分值由1996年的4分调整到1997年的3分,混合编排试题的赋分值由1996年的6分减少到1997年的5分,从而使选择题的赋分更加合理。同时,调整了计算题的赋分值,加大了容易题、中等难度题的赋分值。赋分值的调整使试卷结构更加合理,更有利于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的控制。

2.重视基本知识的考查

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基础,高考物理一直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1997年高考物理进一步注重了基本知识的考查。从所考查的内容来看,有不少试题是直接考查基本物理概念而不需要进行计算或计算很少,如第1、2、4、5、6、7、8、10等。大多数试题是考查考生应用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的能力。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引导师生扎扎实实钻研教材、抓住基础,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有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3.注重全面考查各种能力

1997年高考物理试卷继续坚持“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思想,对《考试说明》中提出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等五个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并根据不同题型的功能各有侧重。第Ⅰ卷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及其简单的应用和推理,以及实验能力的考查。能力要求的层次相对较低,大部分试题都是常规题,解题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运算。如第4题,把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放在一起,考生只有理解了变压器的原理和电路中的分压原理,才能正确地解答该题,否则很容易受到干扰而选错项。第10题考查考生是否了解LC振荡电路的频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第Ⅱ卷中考查的能力层次相对较高,在考查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同时,还着重考查了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考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题的考查层次分明,从仪器读数、实验原理、实验条件、简单电路设计等角度来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1997年的实验试题有新意,如第14题考查考生对多用电表的使用是否了解得清楚,通过设计一个新的物理情境,让考生来分析、判断该怎样进行检测。第15题考查游标卡尺的读数,第17题考查考生能否设计测电压表内阻的电路等。

四、对命题的建议

1.坚持1997年高考命题特点,保持稳定。

2.坚持把能力考核放在首要位置的正确方向。

3.适当引入一些物理学方面的新知识,使试卷内容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五、从试卷反映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

从考生的答卷情况看,有许多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很多地方出错是由于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不过关造成的。如第16题中对实验条件的理解不清楚,第22题中放大率的公式颠倒,第23题中错误应用压强公式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钻研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深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进而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提高自己的能力。

2.实验能力较差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能力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历年的物理高考都很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虽然目前的高考形式中的实验能力的考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要兼顾全国各地不同的教育实际水平,实验能力的考查比较薄弱。但从往年考查的结果来看,考生的实验能力比较差。如1997年的第16题,对于“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的条件,许多考生都不能正确解答,有近50%的考生只能答对一半。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亲自动手、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较差

1997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仍反映出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较差,对试题呈现的物理情境分析不清,不能建立正确的方程进行解答。如第18题没有注意磁场的方向而答错,第20题不注意“一位有效数字”的要求,第25题中不能通过审题抓住隐含条件,即由“物块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列出机械能守恒式,而不必知道弹性势能的定量表示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仔细阅读分析的能力。

4.表达能力较差

许多考生不会用确切的物理语言表达具体的物理条件。从考生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考生对试题的要求并不是完全不懂,但所表达的语言是不确切或不完全的,甚至是错误的。如“保持气体质量一定”,表达成“不让气体漏出来”或“不让气体漏进去”,“保持温度恒定”表达成“不让温度传给气体”,或“不让热量传给气体”等。

5.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答卷情况看,许多考生的错误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由一些不良的答题习惯造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

标签:;  ;  ;  ;  ;  

199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评价报告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