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罗玉珠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摘要: 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其直接影响到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如何抓好资金管理工作,优化资金管理结构,确保资金能够满足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以及业务工作的基本需求,值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关注并反思。文章以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必要性,阐述当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财务管理理论与学说提出看法,旨在为相关事业单位改善资金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进一步发挥资金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内控中的价值。

关键词: 配置;资金管理;事业单位;对策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性的有力工具。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影响了资金的正常使用。部分事业单位存在预算管理工作薄弱、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资金监管存在漏洞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正常使用。为此,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对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展开探讨,进一步寻找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可行方案和对策,促进事业单位科学有效发展。

一、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一)提升事业单位运营效率的必然要求

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承担着一定的公共管理以及公共服务职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这一核心要素。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进一步减少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保障资金安全,能够避免出现贪污、挪用等问题的发生,增强人民群众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满意感[1]。除此之外,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进一步对资金进行合理化配置,能够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事业单位运营效率,增强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必须要将资金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推动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财务内控水平,防范财务风险的内在要求

事业单位许多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具有“国有”性质。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能够投入到相应的领域,可以进一步提升资金利用效率,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状况。资金管理作为财务内控的重要方式,其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务管理水平。只有不断夯实资金管理的基础,严格按照财经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来开展资金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单位资金的合理分配。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做好资金管理工作,避免因人为原因而导致资金流失、资金浪费等想象的发生,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和审计风险,塑造良好的单位形象。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工作薄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将“预算”作为资金管理的导向和重心,强调“预算”在资金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然而,当前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薄弱,难以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导致预算管理形同虚设。第一,预算编制领域。部分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较为随意和盲目,单纯参照各个部门的预算申报计划以及上一年度各个部门预算使用情况编制预算,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眼光的看待预算编制工作。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由财务人员编制,导致项目开展时资金使用困难。第二,预算执行领域。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各个部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缺乏成本意识,存在滥用预算和虚列预算的问题。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尚未明确责任落实的内容,难以提升各个部门负责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规范化意识,导致预算浪费现象严重。第三,预算审批领域。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建立严格、规范以及责任明确的预算调整机制,对于预算调整审批的权限也不够明确。

(二)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存在制度漏洞

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降低了资金管理的安全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2]。第一,部分单位尚未结合单位具体业务状况以及资金管理状况出台较为细化的规章制度,难以指引并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资金管理行为。例如,部分单位没有就财政资金对账的工作程序以及工作内容予以明确,导致出现账实不符、账账不符以及账证不符的问题。第二,部分单位资金管理基础薄弱,忽视资金收付、票据管理以及会计人员配备等工作。

第一,部分单位缺乏对资金管理进行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审计,存在资金管理盲区和死角,容易产生财务风险和审计风险。第二,部分单位专项资金没有及时拨付到相关的账户,导致项目以及业务工作进程缓慢,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除此之外,部分单位由于对专项资金缺乏监管,导致出现账目不健全、账目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并进一步引发套取、骗取专项资金的违法违规问题[3]

(三)资金监管存在漏洞,专项资金使用不到位

射手座们上半年状态持续低迷,和很多机会擦肩而过,遇到过一些情况紧急的事,但总在最后化险为夷,所以趁着年末,加油!

三、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对策

(一)严格预算管理工作,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为了推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事业单位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第一,事业单位要进一步细化资金管理的流程和内容,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一方面,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会计法、预算法以及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对制度予以完善,加强用制度约束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重点加强财政资金对账工作,明确财政资金对账的流程的和内容。第二,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资金管理中的岗位职责以及岗位分工,加强对票据以及会计凭证的管理,重视资金收付工作,有效防范资金管理风险。

Hello Time 2 sec Max Age 20 sec Forward Delay 15 sec

(二)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必须在事前通过“预算管理”这一重要工具来完善资金管理工作。第一,事业单位人员要推动预算编制科学化、可行化以及合理化,充分参照多项指标来编制预算,满足各个部门对于预算的基本需求。同时,相关人员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预算编制工作,结合当前重点工作的要求来编制预算,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年度重点工作。第二,事业单位要严格预算执行,有计划地执行预算,将预算分解到每个月,并进行考核分析,推动全年预算管理的落地。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加强思想引导,调动各个部门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强化预算约束,形成“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的预算管理氛围。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严格预算执行责任,依法依规追究违法违规人员的责任,减少滥用预算和虚列预算等问题的发生。第三,事业单位要明确预算调整的内容和程序,规范预算调整审批的权限,减少权力漏洞,避免预算调整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云南特殊的地理构造,人们相互来往不便,许多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仍然处于自然自发的阶段,没有形成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化、规范化的体系,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也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建立持续有效的资金监管机制

第一,事业单位要加快从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审计等层面对资金使用情况予以监督评价,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要从完善财务内控的角度对资金予以监管,确保权力制衡以及权责一制。一方面,在事中控制领域,要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予以监管,及时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另一方面,在事后审计领域,要加快内部审计工作,及时通过会计凭证、合同以及账目来查处相应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予以整改。第二,事业单位要重点完善专项资金的使用,避免发生贪污、挪用的情况。相关单位应及时按照专项资金的拨付要求,将相关资金拨付到相关账户当中。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伴随公共财政体制以及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具体到资金管理领域,如何最大限度地对资金予以配置,发挥出资金应有的效用,成为当前理论界以及财务管理人员探讨的课题。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以及业务整体水平,必须要加快资金管理模式创新,解决资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实现创新发展的基本目标。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借鉴其他单位在资金管理领域的经验和模式,进一步完善财务内控机制,确保资金安全的同时,规范资金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趋势分析[J].财会学习,2019(28):17+19.

[2]董梅.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 (18):174-175.

[3]沈雯.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纳税,2019,13(26):256-257.

标签:;  ;  ;  ;  ;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