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竞争力及发展机遇的研究论文_班玉满

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竞争力及发展机遇的研究论文_班玉满

广西西江集团崇左投资有限公司 广西崇左市 532100

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盐田国际),地处中国经济特区深圳,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华南经济的繁荣发展,迅速崛起为世界最大、最先进的集装箱码头之一,并成为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首选港,在区域经济和全球外贸运输网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深水良港,横空出世

盐田国际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85年1月,当时由深圳市政府牵头组织,在深圳市中心以东10公里的大鹏湾划出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的土地,贷款90万人民币成立深圳东鹏实业有限公司,用以从事港口的建设和港口卫星城的开发。1988年建成600米长的散杂货码头并开始投入运营,主要从事散杂货的装卸,到1993年散杂货的吞吐量为75万吨,同年10月,深圳东鹏实业有限公司更名为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

从1992年开始,盐田港以前沿水深可达14米这一天然条件和紧邻港香港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理位置逐渐引起香港和记黄埔港口集团的重视,1994年和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先生率团考察盐田港,并于3月在深圳与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桐签订协议,在现有散杂货码头的基础上,共同出资进行改造成一个专业的集装箱码头,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其中盐田港集团以已开发的港口码头及设施作价6.75亿港元股本注入,占股份27%,和记黄埔以18.25亿港元股本注入,占股份73%。

二、超大规模,实力雄厚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是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门户。凭借着天然深水泊位条件和超大型船舶服务能力,盐田国际成为华南地区超大型船舶首选港,亦是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之一。

盐田国际建设有18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泊位总长8212米,港池水深达14米至17.6米。泊位配备了81台岸吊,包括55台可服务24条槽宽大型船舶的超巴拿马岸吊,其中27台是双起升型岸吊,可同时操作2个40尺箱或4个20尺箱。

码头堆场面积417公顷,可同时容纳40万个标准箱。闸口配置了76条进出港闸道(42条进港和34条出港)。这些设施设备保证了盐田国际能处理大型船舶所带来的街车交、提柜高峰作业需求。2016年9月29日,盐田国际闸口顺利操作了26968个集装箱,创下开港以来的最高单日记录。更令人鼓舞的是,面对如此庞大的街车流量,码头全年平均拖车流转时间仍然控制在32分钟以内。2016年1月,盐田国际闸口再创佳绩,创造了540182个集装箱的月度纪录。

三、核心系统,世界水平

盐田国际在2003年10月成功将码头操作系统升级到nGen。这个系统由盐田国际和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合作开发,具有智能化的堆场和船舶策划功能。自nGen投产后,每年都定期安排版本升级,提供持续的功能改善。

在nGen系统的帮助下,控制中心(码头的操作中枢) 能管理整个码头的运作。比如,一艘大船即将靠泊,控制中心除了会根据船舶的大小和装卸量,提前分配好泊位、岸吊、拖车等装卸设备以外,还能将堆场龙门吊的目前位置和计划出现位置同时在控制中心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接着,控制中心通过系统,对不同尺寸的集装箱需要配备什么样的设备进行自动分配,使装卸下来的集装箱能够迅速堆存到位。科学、严密,同时具备了预分配任务的nGen系统,使盐田国际呈现给顾客世界级的操作效率。

盐田国际除了在办公区域通过资讯科技系统辅助生产作业外,还在堆场和桥边作业区域配置了无线应用系统,进行实时通讯,系统化地管理操作。双向通信的无线手持机和对讲机全面配置在前线作业团队,无线网络覆盖码头作业区的每个角落。这些资讯技术,保障了前线作业团队与控制中心实时的信息沟通,使庞大的码头运作有条不紊。

作为世界级码头,盐田国际为客户提供24小时,365天不间断服务。盐田国际的资讯系统也根据业务的需要,实现全天候运行。系统全年计划外停机时间少于2.5小时,单次系统故障在25分钟内恢复。至2015年6月,盐田国际的操作系统已实现连续运行2000天无计划外停机。

盐田国际2014年年底开始启动自动闸项目,2016年1月自动闸项目正式上线。这个闸口改善工程项目通过在码头进出闸区安装文字识别系统(OCR)、远程集装箱检验系统和闸道行车线自动化系统,实现闸口通车自动化。目前项目工程第一阶段已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工程将继续增加OCR门户和闸道行车线自动化系统的覆盖。

四、应对巨轮,经验丰富

大船纷纷齐聚盐田,这种场景正逐渐成为盐田国际的日常风景。2015年6月,盐田国际迎来了四艘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同时停靠,其中三艘超1.8万标箱,另外一艘为1.1万标箱。四艘巨轮在盐田国际的直线泊位上一字排开,蔚为壮观。根据记录,在码头操作高峰期,盐田国际一周内至少3天有两艘或两艘以上的超大型船同时靠泊。盐田国际在2015年装卸了1217万标准箱,创造了新的记录。2010年至今,盐田国际年吞吐量连续七年突破1000万标准箱。

盐田国际的软、硬件充分展示出其服务大型船舶、超大型船舶的雄厚实力。在大型船舶服务上,盐田国际是世界领航者之一。

五、管理体系,安全高效

盐田国际着眼于客户需求及行业发展趋势,配备了世界最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为船公司及货主提供达到世界级标准的安全通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X光查验设备

盐田国际设有X光查验场地,根据海关指示调运集装箱进行安全检查,以15分钟/箱的速度,快速查验,保证进出港集装箱的安全。

2.电子封条E-seal

这是广受货主欢迎的一项检验技术。它是指通过在拖车上加载设备,对集装箱从出仓到进港过程中的每一个开关门动作进行电子记录,从而实现对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就像无处不在的眼睛一样,E-seal为海关监管和防偷渡、反恐提供了保障。

3.FS3000集装箱/车辆快速检查系统

2009年2月,盐田国际引进新一代THSCAN FS3000集装箱/车辆快速检查系统,10秒钟即可扫描一个40英尺集装箱,令港口通关效率更具保障。THSCAN FS3000集装箱/车辆快速检查系统是目前国际领先的缉私技术手段。具有高穿透力、无需停车、信息采集快速的特点。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形成集装箱/车辆的全车体图像,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同时采用车头避让技术,自动识别车头及货物,保证司机免受辐射。

4.气体监测器

盐田国际配备气体监测器,对需要查验的集装箱进行生物呼吸气体检测。在不开箱的情况下,只需15秒,即可完成安全检查。

2004年6月30日,由交通部组织的“中国政府履行SOLAS公约港口设施和船舶保安演习”在盐田国际举行。此举表明盐田国际的保安水平已达到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的保安要求。演习结束后,交通部向盐田国际颁发了中国首张《港口设施保安符合证书》。

领先的安全技术、严密的管理措施,使盐田国际成为海运链条上的安全一环。2017 年 11 月 22 日,盐田国际举行仪式庆祝获得 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证书,盐田国际董事总经理林庆文出席仪式。ISO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证书由英国标准协会(BSI)颁发。盐田国际是国内首家获 BSI 颁发此证书的集装箱码头,标志着盐田国际的信息安全管理已达国际认可水平。

六、岸基供电,绿色引擎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运国家,每年在沿海和内河靠泊装卸货物的船舶数量巨大。但是,由于目前具备岸电受电装置的船舶数量较少,加上我国供电标准与国际上船舶用电标准不同,需要解决电力平稳转化为船舶动力的技术问题,因此国内岸电应用在较长时期内一直处于起步阶段。

岸基船舶供电系统,简称“岸电”,是一种专为码头制造的大功率变频电源设备,用于市电对靠港船舶进行供电。利用岸电而非船舶自身的柴油发动机供电,可以大大降低船舶废气的排放量,减轻对码头环境的污染。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岸电技术的发展,全国多个集装箱码头已步入了岸电时代。

2017 年 1 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船舶和港口污染物减排,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50% 的集装箱、客滚和邮轮专业化码头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

盐田国际是全国集装箱码头行业中最早进行岸电工程研究的码头之一。在深圳市交委、发改委、人居委和盐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盐田国际于 2015 年组织实施岸基船舶供电系统一期工程项目。2016 年初,岸电一期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是当时国内首批总容量 8 兆伏安、可移动式的岸电系统 ;2017 年 3 月,岸电二期工程也正式通过验收,盐田国际岸电总容量扩至 16 兆伏安。目前,盐田国际共配备了4 套靠港船舶应用可移动式岸电系统,单套容量 4 兆伏安,容量总计16兆伏安。这四套系统既可独立供电,也可两台组合供电,覆盖 10 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自 2016 年投入使用以来,盐田国际迄今已为中海、长荣、达飞、阳明等著名船公司旗下的多艘大型集装箱船提供了岸电服务。

七、技术先进,节能减排

1.自动化闸口技术

盐田国际于2014年底开始启动自动闸项目。自动化闸口配备最新集装箱识别技术,闸口自动机人机交换,可大大缩短拖车处理时间,将拖车流转时间保证在35分钟之内。目前项目工程第一阶段已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工程将继续增加OCR门户和闸道行车线自动化系统的覆盖。

2.龙门吊油改电

通过改柴油驱动为市电驱动,大大提高了龙门吊的能效,同时减少废气排放、噪声排放。盐田国际已有198台电力驱动龙门吊投入使用。完成改造的龙门吊每台每吊次可节约燃油成本80%,减少废气排放95%,与原来相比,作业时不产生发动机噪声,龙门吊作业区的噪音从110分贝减少至60分贝。

3.龙门吊混合动力

盐田国际有34台“混合动力龙门吊”投入使用,平均每台可降低油耗30-50%,减少废气排放50%以上。

4.天然气拖车

盐田国际是国内第一个使用天然气拖车的码头,目前已有340部天然气拖车在码头进行24小时运行。使用天然气和和使用普通的燃油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排放的清洁性,经过测算,天然气拖车可综合降低废气污染排放量82%,LNG拖车的使用大大改善了港区及港区周边的空气质量。

5.岸吊及龙门吊照明

即LED白灯照明,以耐用和低能耗为优点。盐田国际新购岸吊及部份龙门吊照明采用新型LED步照灯,这种灯使用寿命可达50,000小时,是荧光灯的17倍;耗能方面,岸吊只需235瓦,龙门吊只需110瓦,不及荧光灯的四分之一。目前有120台龙门吊使用LED灯照明。

6.堆场照明

根据夜间拖车流量的变化,将堆场照明设置为半夜灯泛光照明,即午夜12点后亮灯数量自动减半。此举使堆场照明节电达20%以上,累计每年节电84万度。

八、配套一流,跨越发展

以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为代表的深圳港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未来几年中,其还会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会成为华南区第二个转运中心,由此也对业界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目前围绕深圳港口,除了开展码头装卸、堆存、货运站、仓储等业务之外,已形成很多配套产业,如货运代理、集装箱拖车、穿梭驳船、三角洲内河支线运输等。

依附于深圳港的货运代理开展的业务,其出口中转,指内地集装箱由拖车或内河船舶运到深圳港,经过分流整理,然后由驳船运去香港装上国际班轮出口。进口中转,主要指世界各地至内地的集装箱,在香港卸下后,先由穿梭驳船运到深圳港,然后再用内河船舶或陆上拖车送到珠江三角洲各地。国内中转,由内地来深圳港的集装箱,包括国内其他港口转来深圳的集装箱,在深圳装上国际班轮直接出口。国际中转,由香港或东南亚其他地区转来的集装箱,在深圳装上国际班轮出口。由于深圳港的货源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因此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各方面的衔接,保持比较稳定的出口货源,成为货运代理能否在市场上生存的关键。目前,珠江三角洲集装箱的集疏运方式主要是拖车和内河船舶,都是以分散经营的形式运作。货运代理为了自我保护,大多喜欢自己租船运输或委托拖车运输,从而起到稳定货源的作用。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企业自己安排进出口,货源落入货运代理手中,国有大型航运企业逐步被逼成为运输工具的提供者。这种小作坊式的经营,易造成市场混乱、中间环节多、成本高,一旦外资进入便节节败退,被逼退出市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市场需要的是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货运代理公司,以及提供专业的集装箱拖车服务的运输公司和提供专业内河船舶运输服务的船务公司,凭借大规模低成本的集约运作方式,为深圳港口提供世界一流的配套服务。

随着深圳港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的发展,香港航运中心原有的运输网络必将展开一次重新布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两地不同的优势,合理安排运输,通过重新组合市场,为华南地区和东南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将进一步完善香港的国际中转功能,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论文作者:班玉满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  ;  ;  ;  ;  ;  ;  ;  

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竞争力及发展机遇的研究论文_班玉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