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厂”人才培养模式--以S学院为例_学院论文

“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S学院案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厂论文,案例论文,人才培养模式论文,学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09)02-0016-07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转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正在形成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2006年以来,高职总体特征呈现出两大明显转变,从量态扩张转向质态提升,从外延扩展转向内涵建设。通过紧密的校企合作平台,在面向市场的专业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外顶岗实习五个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高职改革的过程中,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工厂”受到众多高职院校的追捧。本文以东部沿海地区一所为外资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S学院为例,剖析其“教学工厂”的教学组织方式,探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转型。

一、南洋理工学院(NYP)的范式

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简称NYP)把国际先进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本土化的成功尝试[1]。它将工厂环境引入学校,在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型工厂。教学工厂的目的在于解决至今仍困扰一般高校的办学难题,即如何试图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典型的企业环境,并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使实践教学工作不依赖于企业界,在校内即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员职业素养的目标。

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4月,内设工程学院、信息科技学院、设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健康科学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互动与数字媒体学院七大学院,在校生约1.3万人,其中海外留学生约占9%,主要培养与训练未来的工程技术型人才,以支撑未来新加坡社会的科技、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该学院以市场导向策划、灵活培训系统、专业能力开发、跨国界合作伙伴、应用与开发型培训、区域与国际化导向等六项办学策略为鲜明特色,极为注重了解企业的运作,找准就业市场的需求,密切与企业和劳动市场合作,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教学的开放性、针对性和多样性,采取灵活学制和灵活学习形式,坚持学历教育和中短期培训并重。

南洋理工学院创办初期,新加坡政府希望借鉴德国成熟的“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两国国情不同,新加坡的企业规模小,没有专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培训中心,难以完成高质量的技能培训工作。学院创办人林靖东院长遂创造性地提出将学校、企业二元合一,构建教学工厂这种适合现代科技发展和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新加坡模式。

根据这一构思,南洋理工学院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为学习者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经验学习环境,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把工厂按学校模式办,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可见,教学工厂是学院制的,而不是企业培训制的,它是在现有的教育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试验课及工业项目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学工厂模式将职业教育与企业有机地融为一体,表现为校企双方围绕着具体的、实际的生产项目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模式。教学工厂的活动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全面负责设计和组织整个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整个活动的中心;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导向,并围绕企业的实际需要选择教材、组织教学,在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发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被各理工学院广泛采用,几十年来为新加坡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多元技能的人才。教学工厂已成为有新加坡特色的双元制,推动了新加坡高职教育的发展。

教学工厂的整体目标是建立一个灵活、创新而又富有伸缩性的教学系统,并以先进的科技达到“超前培训”,开发不同程度、不同兴趣和不同专业学生的最大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分析、创新和应变的综合能力。这个独特的培训模式不论在本地还是在海外,都赢得了企业界和教育界人士的一致赞赏,被认为是“源于企业,高于企业”的有效职业教育模式。

南洋理工学院在许多方面与企业及外国机构进行了伙伴合作计划,其中包括设备提供与技术转移、教职员与学生工业项目开发以及各学系为企业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和新技术研发等合作方式。企业伙伴捐赠的研究及培训设备,使师生可利用这些最先进设备进行实习和开展项目研究工作。学生按自选专业方向进入有关“工业项目组”进行实际生产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相关项目的研究与设计工作,然后将研究与设计的成果反馈给企业,改进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这种“工业项目组”实际上既是由某个人或某些社会上的生产厂家与学校联合办的以教学和技能训练为目的的生产车间,也是企业研究和设计产品的辅助工作室。工业项目生产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也必须进行成本核算,这本身对学生也是一种经营管理的训练。这样,在校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符合企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研究和设计产品的科研能力。通过工业项目的开发,他们能在一个积极鼓励创意、推动创新和创业的环境中开发和提高技能,并推动产品、设备的更新换代,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效果。

可以说,教学工厂是校企合作比较深入的一种形式,将企业纳入学院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和学院并列的人才培养主体。在教学工厂中,通过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实训条件建设,共同实施生产性教学,共同参与生产与项目开发,共同营造企业化的校园文化等全方位合作,实现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高度融合,让师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共同参与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为学院“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与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由学院学生到企业优秀员工的零时间角色转化,真正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组织形态与管理

S学院建校伊始,就着力引进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强化生产性实训条件,引进企业的管理方式与企业文化,营造出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并结合项目制作,强化师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外资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截止2007年底,S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教学工厂有机电专业的WZ科技公司,数控技术专业的LJ模具公司、SW吉特、YWT科技,软件专业的SH数码、BX信息,商务管理专业的MT科技,影视动漫专业的TS动画、JJ多媒体等9家。这些教学工厂按照《公司法》实行工商登记,均为企业法人。按照股权结构可分为学院独资、合资、引企业进校园三种形态。

(一)学院独资教学工厂

商务管理专业的MT科技、影视动画专业的JJ多媒体2家教学工厂完全由学院投资、管理、运行,分管副院长担任董事长,相关系部主任担任总经理。这类教学工厂本身就是生产级实训室,把学生实训与企业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企业能够做到营收平衡,对学院而言即节约了实训开支,真正实现了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若有盈余,30%用于奖励系部,其余则投入教学和实训条件的改善。这类教学工厂因为是学院独资经营,实训安排是最重要目标,所以,作为教学组织的色彩比较浓厚,能够实现自身财务平衡即可。

(二)合资教学工厂

数控技术专业的YWT科技,软件专业的SH数码2家企业为股份制公司,学院以场地、实训设备或者无形资产作价入股,一般不超过公司股权的30%;合作方投入资金并负责日常运作,双方成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学院方分管副院长作为学院股东方进入董事会,担任副董事长,相关专业负责人担任兼职技术副经理进入管理层。这类企业以经营为主,兼及学生的实训,企业盈余完全按照股权分配。

(三)引企业进校园

其余5家公司都是独立设置的法人实体,学院不占股份,而是利用学院场地和公共服务,把企业引进到校园中。企业除完成规定的实训任务外,每年向学校上缴一定的管理费用,作为场地租金和物业服务费用,或以设立奖学金的方式回报,学院不干涉其日常运营。引进这类企业主要是为了在校园内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利于学生耳濡目染,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对于初创的小企业而言,因节约了公共管理与服务,又能借助学院的良好声誉容易取得客户信任,开拓市场,产品成本也会低于在工业小区内租场地经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还可以享受一些校外企业享受不到的优惠条件。

教学工厂成立时,学院都与之签订合作协议,明确教学工厂的体制、目标考核和功能定位,尤其要突出“教学”功能。当然,在三类不同的教学工厂中,其实训教学的责任是不同的。教学工厂中的实训安排由学院专业主任负责实施,与教学工厂负责人协商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尽量避开生产高峰,实行弹性教学安排。以小班为单位,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进入教学工厂各实训室,进行实训。生产则由企业负责人具体实施,学院按照协议提供资源支持。这样,校内教学工厂产权关系明晰,运行主导角色明确,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作。据统计,9家教学工厂每年可以提供的实训课时为36000人日,较好地发挥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功能。

为了顺利协调教学工厂生产与教学的矛盾与冲突,成立教学工厂组织机构是非常必要的。顶层成立由院长和教学工厂总经理参加的理事会,中层有系主任和分管副总经理组成的实训管理中心,系部有教学副主任和企业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实训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学生的实训与企业的生产安排。组织架构见图1。

图1 教学工厂管理架构

图中的总经理即为各教学工厂的负责人,实训管理中心从教学体系来说隶属于学院的教学部,主要承担学生实训管理。在生产组织上采取“全面无偿培训,分项组织生产”的方式,所有教学工厂都不向学生支付实习津贴,直到可以顶岗实习的时候,才可以根据实习条例领取一定的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对进入教学工厂进行项目实训的学生,严格结果考核。在教学工厂内的实训要融入职业素质培养,把团队合作、质量管理等核心要求落实在具体实训和考核过程中。在进入基地实训前,先把全班以4人为一组,不同的组进入不同的岗位,定期轮换。在一个岗位工作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岗位评价,并以小组为单位,从执行规章制度、完成生产任务的质量和产量、岗位理论测试成绩和服从工作安排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打分,计入学生综合测评。

S学院教学工厂制度为学院提供了真实的生产产品、真实的生产过程、真实的职场氛围和真实的企业文化,实现了消耗性实训向效益性实训的转变。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顶岗能力和就业能力,效果明显,是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三、教学组织布局与结构

理论教学、校内教学工厂实训和校外企业顶岗实习是S学院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第一年的理论学习在教室,第二年的专业课教学在教学工厂,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在外企。所以,教学工厂的学习阶段是介于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之间的阶段,主要解决学生的技能提升。在教学工厂外部空间的布局上,既要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也要满足专业内部逻辑的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岗位能力要求,将相关实训室(车间)整合成能够适应操作工→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等不同层级岗位能力训练的实训体系。以机电一体化和数控技术两个专业实训室布局为例,如图2所示:

图2 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室分布图

就机电一体化专业而论,核心课程有汽动技术、液动技术、PLC技术、传感技术、MPS技术。在实训室设计时,考虑到技术的整合,将汽动液动合二为一,把PLC和传感技术合并,经过MPS的整合训练,最后进行FMS柔性制造技术的提升,完成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从机器操作、系统调试、设备维护、程序开发的功能性训练。这也是WZ科技进行机电产品研发和调试的几个主要步骤。从内部环境来看,教学工厂按照现代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管理运作的特点,在职业环境、工位设置、操作流程、人员配置以及环保与安全要求等方面融入真实的生产要素,以真实生产定单作为教学的载体。汽液动技术实训室布局如图3。

图3 WZ科技汽液动技术实训室布局

在具体实训的过程中,第一步教师(师傅)首先给同学明确任务;第二步学生在获取准确信息的基础上分组并制订计划,一般分为6个小组,每组4人,其中1人为组长;第三步在组长的召集下,集体讨论做出有关材料、工艺、推进表等决定,并征得老师同意;第四步按照计划分组到实训设备上组织实施,老师巡回指导;第五步各组长负责检查控制,并及时向教师报告遇到的有关问题;第六步各组长报告小组实训情况,经验分享,并由教师按照各组实训情况给予评定反馈。这样,学生在一个任务中,亲身经历了完整的工作过程。S学院的教学工厂以先进技术制造为核心,电子类专业注重微电子技术运用,信息类专业注重数据通讯技术运用,机电类专业注重设备维护技术运用,制造类专业注重高精度零件的生产与装配,商务管理类专业注重企业化的管理技术运用,艺术类专业注重动漫设计,形成了具有工厂级的生产与管理情景,让学生在综合的、多功能的、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做中学”、“学中做”,培养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组织功能与成效

教学工厂营造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教学环境,依托教学工厂中实际的企业环境,结合实施项目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将教学与生产实际、产品的开发研究等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战训练,学习企业经营与管理经验。学生“做中学”,学以致用,教师“做中教”,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第一,推动了“虚拟团队”和双师队伍的建设。S学院依托校内教学工厂和校外实习基地的董事企业,在五个重点建设专业实行“学院+企业”的双带头人制度,形成虚拟骨干教学团队。并以教学、课程开发、项目研发为载体造就一支专兼结合、具备双语教学、实训指导、项目开发能力为一体的“三维复合型”专业骨干教学团队。

机电技术、数控技术两大主干专业,专业教师招聘一直面向企业,双师素质的比例在85%以上,外聘企业兼职教师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34.7%和37%。微电子和软件专业教师招聘难度较大,外聘兼职教师比例较高,软件技术专业因为有校内教学公司“石猴数码”,比较好地解决了双师问题,专兼比例均超过1:1。以上数字仅限校内教学和项目研发,不含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据不完全统计,各系聘请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人数总计超过450人,平均每4名实习生有一名指导教师。

S学院还建立起11个专业建设委员会,主要成员也是来自企业,主要职责是为学院的专业开发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出谋划策,详见表2。

第二,加快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根据教学工厂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构建了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自2004年以来,以教学工厂为依托,已经开发精品课程22门,其中国家级2门,省级5门,校级15门,详见表3。

第三,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习惯在于养成,文化在于培养。教学工厂所营造的企业氛围,增强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熏陶。尤其是在教学现场管理方面,参照企业适用的5S管理制度(具体内容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让学生拥有自我管理、勤俭求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毕业后走入生产岗位,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节约意识、团队意识。2007年,在YWT公司实训的L同学,因为在模具表面清洁工序上没有认真处理,造成一批产品在海关被退回,造成大约2万元的经济损失。他在实训报告中说“平时课堂上老师反复讲QC、QA等质量意识,一直没有听进去。没想到这一点的疏忽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牢记质量要求,在每道工序上不能有半点侥幸心理。”没有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就达不到培养学生全面职业素养的目的。

总之,教学工厂虽然始创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S学院却灵活地在借鉴中加以改造并本土化。林靖东院长在考察后感叹,“S学院的教学工厂在生产功能上甚至于超过了南洋理工学院”①。教学工厂打破了学院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单一主体,确立起“学院+企业”“双核”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参与专业设计和课程开发,保证专业的职业性与课程的应用性。学院依托教学工厂,完成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的任务,并借此实现了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形成一个校企合作的育人平台,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

五、问题与讨论

教学工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如何用定义性的文字简洁地表述清楚?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即使是南洋理工学院的同行对此往往理解也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教学工厂就是在学校里提供工厂化的教学环境”,有的认为它仅指学生毕业设计所在的工业项目组,有的认为它包括“与工商业技术领导者及国外政府合作”,有的认为它只是一种管理哲学……远不如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那样确定和一致。

其实,教学工厂这个概念,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学的工厂”,更不能理解为“工厂的教学”,它是力图把“工厂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这两方面尽可能地沟通和融合在一起,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现代化工厂所需要的实践技能,使学校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所以,教学工厂这一概念,实际上所蕴含的是一种适应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它并不单指学校里某一个实训机构或某一个教学环节,它渗透在学校教学的各个方面,甚至体现于学校机构的设置和对外合作渠道的开拓。所以,教学工厂这个职教概念蕴含着的是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思想。

在S学院九家教学工厂中,运行最健康的就是YWT公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的创办人是S学院的毕业生,双方沟通非常顺畅。其他教学工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多少少都面临一些难题,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工厂与学院的关系很难把握。S学院教学工厂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也有2家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独资的MT公司,由于过分强调了商务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角色,没有建立专职的营销管理团队,缺乏积极的市场开拓,未能有效地开展业务,大量商务活动处于模拟状态,失去了生产性实训的功能定位。二是艺术系引进的TS动画公司,过分强调了企业的生产,忽视了学生的实训,还存在把公司运作成本分摊到学生人头的做法,正在通过法律途径终止合作。二是教学工厂的生产与教学的冲突。教学工厂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个企业,因此就具有企业追求利润的性格。为了追求利润,就特别注重质量与效率。产品质量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而学生都是生手。生产效率需要连续作业,而教学常常需要停顿。虽然S学院在避免教学与生产的冲突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如在学期末就把下学期实训课程的安排与教学工厂负责人协商,但是,遇到紧急订单,还是常常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就给学院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班级规模更小、课程组织更灵活、采用项目制教学的柔性化管理将取代刚性管理。

教学工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组织,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使它与普通的企业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它毕竟具有企业的属性,营利的本能又使它与非营利的高等教育机构有严格的区别,这便造成了教学工厂在运营过程中表现出许多矛盾和复杂的现象。这些问题,需要高等教育管理者打破传统的管理理念,创造性地加以应对。

收稿日期:2009-01-04

注释:

①S学院与南洋理工学院会谈纪要,2006年6月20日。

标签:;  ;  ;  ;  ;  ;  ;  ;  ;  

“教学厂”人才培养模式--以S学院为例_学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