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照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照生

(南京市溧水区洪蓝卫生院 江苏南京 211200)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147-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以胃豁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并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由于其病因复杂,病情顽固,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改善和缓解症状,尚无使其萎缩及肠上皮化生改善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肠上皮化生的可逆性很差。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CAG临床症状及逆转粘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因此,探讨和进一步寻求治疗CAG的中医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固定方、经方治疗

1.1 活血化癖法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治疗原则

针对不同的疾病,既可以活血化疲法为主,也可以以其为辅从而达到祛疾治本的效果。中医学早已对脾胃病疲血不通有所记载。《伤寒论》中提及“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脾胃论》曰“脾胃不足,皆为血病”。现代医学研究治疗CAG运用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把实验室结果看作中医望诊的延伸,运用胃镜、病理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实验室客观指标来证明胃络疲血证存在于CAG中。实验研究也证实,活血化癖法治疗CAG有改善胃豁膜微循环、抑制异常增生及消炎镇痛的作用。我们采用益气活血方:药物组成:黄蔑30g,党参20g,三七粉(冲服)2g,红花10g,舟参10g,白术10g,当归15g,陈皮15g,制厚朴lOg,积壳15g,仙鹤草20g,延胡索15g,谷芽、麦芽各30g,神曲15g。益气健脾法,注重脾胃为后天之本,治病求本,故治疗脾胃病时要注意顾护脾胃正气,重视补益后天。应用蔑参养胃汤,药物组成:黄蔑24g,人参6g,丹参30g,白术12g,获荃12g,黄荃lOg,砂仁lOg,白芍药20g,赤芍药12g,三七3g,厚朴12g,石解20g,白花蛇舌草15g,大枣5枚,甘草lOg)治疗CAG54例。结果:总有效率92.59%。并与胃乐治疗CAG40例。结果:总有效率90%。并与胃复春治疗86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及病理疗效分别为91.60%,74.79%,71.42%,均优于对照组61.63%,45.35%,41.6%,(P<0.05)。

1.2肝脏有密切的关系

CAG在临床往往在上腹胃肤部发生疼痛。木不疏土。肝病及胃,或土雍侮木,胃病及肝,则会出现肝胃不和,失于和降。

以疏肝养胃汤,药物组成:黄蔑20g,党参25g,获菩15g,当归12g,白术12g,白芍药12g,升麻20g,柴胡15g,积壳9g,乌药、佛手各15g,蒲公英30g,刺猾皮9g,砂仁、甘草各5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和疏肝健脾和胃法,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药、积壳、陈皮、半夏、白术、黄连、甘草各10g,延胡索、海缥峭、浙贝母各巧g,瓦楞子、获菩、党参、生慧茵仁各30g)治疗CAG60例,并与西医抗生素、制酸剂及胃豁膜保护剂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77.5%,P<0.O5)。

1.3养阴益胃法

胃有喜润而恶燥的特性,不仅需要阳气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滋润,而阴液的充足更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CAG由于胃中津液亏虚,胃体失濡,胃火旺则水谷受纳腐熟无权,出现纳差、胃肮痛、便秘、呕吐、嘈杂及泛酸等。

(1)临床上遵循滋养胃阴、润濡止痛的原则治疗CAG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治疗CAG时常运用温药,认为阳虚湿浊为其病机,而在用温燥药的同时经常配用麦门冬、知母及熟地黄等防止损伤胃阴的药。

(2)在治疗脾胃功能上多用黄精、玉竹、山药、莲子及太子参等药,一方面顺应“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体现孟河医派用药轻灵和缓,一方面用甘淡平补之药养阴液。

2.中医辨证论治可分为以下三型

(1)胃阴虚型,治宜滋阴养胃,培土健脾,予三酸汤加味,药物组成:党参、乌梅、麦芽各12g,香附、天门冬、麦门冬、山碴、砂仁、白芍药、石解、鸡内金、玉竹、神曲各lOg,五味子15g;胃阳虚型。

(2)治宜温阳健脾,燥湿理中,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理中汤;胃阴阳两虚型,治宜调理阴阳,和胃健脾,方用益胃汤。

(3)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逍遥散加减;脾胃气虚型,治宜益气健脾,方用六君子汤;脾胃湿热型。

3.对照治疗

(1)胃胆宁胶囊(将柴胡、黄芬、白术、白芍药、扁豆、紫苏梗、香附、八月札、炒神曲、九香虫、金钱草、锻瓦楞子、连翘等研细末过筛,装人胶囊,每粒0.3g,3/日,治疗CAG 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雷尼替丁、盐酸小聚碱片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4.结果

总有效率98%,肠上皮化生消失率40.4%,不典型增生消失率39.1%。(8.9)观察表明,胃乐宁胶囊可使胃豁膜病变在良好的环境中得以修复,促使萎缩腺体再生。蔑参养胃汤(药物组成:阿魏、芦根、获术、获菩、白术、鸡内金各15g,海缥峭30g,远志、甘草各6g)治疗CAG30例,并与胃复春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5.问题与展望

CAG是临床常见病和难治病,由于症状多,病程长,反复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综上可见,相关中医药治疗CAG的临床研究逐年增多,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可以逆转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目前,中医药治疗CAG运用了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拓展了中医的望诊,使现代医学为中医诊疗所用。中医药治疗CAG有等进一步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乔天渊,顾建国,李建荣.纾萎方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病理改变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2):93-95.

[2]徐国缨,孙瑾,周萍.愈胃灵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血流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05):279-280.doi:10.3969/j.issn.1671-038X.2001.05.008.

[3]滕立平.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06):56-57.doi:10.3969/j.issn.1007-2349.2011.06.028.

[4]包天佑.养胃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06):77-78.doi:10.3969/j.issn.1671-7813.2011.06.043.

[5]孙晓民,盂凡明,李丽晴.健脾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增生55例[J].陕西中医,2011,(01):11-12.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1.01.007.

论文作者:王照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王照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