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新进展论文_常洪健

基础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新进展论文_常洪健

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淮安碱厂 江苏淮安 223000

摘要: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镇化发展也呈现蓬勃的态势。大部分的城市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许多基础设施已经逐渐老化,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当前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正在逐渐进入新常态,匀速发展成为人们追求的经济发展状态。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我国应该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并且借此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这篇文章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和经济增长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基础建设投资;经济增长;深化研究;研究新进展

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完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探索,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逐渐在世界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复杂多样,尤其是消费、投资和贸易这三驾马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尤为关键。中国对总支出的投入比例大于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中国总产出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也大于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除此之外,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也不得不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值得深化研究。

1 基础设施概述

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主要指的是,用于社会生存和发展,服务于人们和一些部门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公路、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的设施。基础设施又分为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是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为人们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东西。基础设施的健全也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基础设施投资的建议

2.1投资规模合理的基础建设

在总支出中某项支出是否稀缺决定着这项支出的性质。例如,在公路、机场等地方的支出如果过于多,这笔投资将可能成为非生产性的支出,不但对经济增长没有任何推动作用,还会妨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这就是说,如果在公共支出上的规模超过了最佳程度,那么这笔支出将会造成坏的影响。据某些相关报道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公共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已经过高,适当降低对公共设施的支出应该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支出、环境保护、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却相对较少,在各方面的建设不能保持平衡。因此,必须在投入的比重上进行重新的估算,增加投入比重,并且能够尽量保证各个方面的平衡,以确保投资合理。

2.2注意投资分布结构

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的研究中,过于重视数据测量,从而忽视了在道路方面的勘察和关注。研究结果中体现的结论是质量类型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经济回报,也存在着对贫困不一样的的影响。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方面进行投资,收到的效果也必然会存在差异。在投资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投资分布结构引起足够的重视。

2.3选择有良好前景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许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公路进行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公路的建设尤其是低等级的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的成本相对较少,但是,能够较大的拉动周围经济的增长,回报率甚至可以达到投入资金的三倍以上,这样的投资绝对是一种低风险高回报的有益投资。我国近年来的公路里程逐渐增长,通达率也越来越高,但是,仍然还存在许多偏远山区并没有开通公路。低等级的公路在这些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收益比起高等级公路在城市中建设带来的效益要高得多。因此,加大对公路的投资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当地经济增长。

3 我国当前的投资现状

我国近年来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我国在经济领域也做出了不少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等固定资产的投资量逐渐增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联系。不管是能源还是交通运输行业,投资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这样巨大的投资量也逐渐造就了制造业和通信业等多方面、多行业的崛起与发展。

3.2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创新意识

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我国建立了一大批科研项目,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供这些科研单位进行科研工作和研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在航空航天技术、核能发电技术、重型机械成套设备制造技术、数控机床制造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第三代通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光伏产业等领域得到了巨大的飞跃和重大成果。我国的自主创新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树立起来。

3.3大量投资直接进入经济市场助力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良好发展趋势与前景吸引了大批的资金流入经济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几个重要的黄金投资时期,使得资本在直接进入经济市场后发挥了重要作用,拉动了我国GDP的增长。这也反作用于投资量,使得大量的资金不断涌入市场,带动经济的发展。

4 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们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基础设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具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一个城市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依靠交通系统提供与外界沟通的渠道,需要能源系统提供充足的电力、燃气等能源,需要信息系统提供最新的社会市场信息,需要生态基础设施提供自然服务。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4.2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作为投资支出,组成了GDP,因此,它的投资量对于GDP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投资量大就代表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也就代表着经济发展有更多的可能。

4.3生态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

当前,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而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充实。这样的环境使得旅游成为当前的热门产业。充分利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在一些风景区进行开发,或者是为游客提供服务,吸引大量的游客到当地观光旅游。这样的发展模式可以使得生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通过旅游产业得到回报,拉动经济的成长与发展。

4.4生态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社会文化进步

我国目前讲究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恰好满足了这样的发展要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科在发展的同时尽量降低对大自然的改造与破坏,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从人文角度注重城市的形象和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经济发展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基础建设投资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在基础建设投资中要注意的问题,在对我国的投资现状进行合理分析之后,选择最优投资方案,才能尽可能的实现最大化的投资效益,拉动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夕之间的事,我们应该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后,尤其是基础建设,再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其发展和增长。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55-68.

[2]周继,昆牛.我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2017-11-2

[3]郭庆旺,贾俊雪.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3):36-41.

论文作者:常洪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基础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新进展论文_常洪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