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成第四产业的思考_第四产业论文

关于形成第四产业的思考_第四产业论文

对第四产业形成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四产业是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充分认识其特点和推进其形成与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本文试探讨之。

一、产业发展的渊源与规律

产业这一概念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进程而不断变化的,是指社会分工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社会经济职能上具有特殊性的同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结构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分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们根据产业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提出了三次产业的概念,将以农业为主的依赖自然界的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将以工业为主的广义加工业划分为第二产业,把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广泛意义上的服务业称作第三产业。这种划分方法在有效地测算各国产出水平以及政府规划产业经济发展上起了很大作用,因而在各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之后联合国将其明确运用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三次产业的发展顺向演进,不断推动各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其高级形式具体表现为第三产业产值占三次产业产值总量的一半以上。但在世界经济进入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中为人类精神生活服务和启发人们思维创新能力以及提供信息的产业逐渐得到快速发展,其产值也达到较高水平,这是由于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改进的同时,精神生活需求不断加大,思维创新和把握全局的要求愈益强烈,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以数字、符号等信息传播为主要特点的新产业就应运而生了,这种新产业我们可称之为第四产业。

二、第四产业的定义及特点

第四产业是指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以数字、符号等形式为传播手段,能促进思维创新的服务性经济活动的集合。第四产业的概念是在本世纪60年代,由美国信息专家弗里茨、马克卢普等提出的,他们认为国民经济的基本产业结构是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对三次产业分类法提出了建设性的补充。

第四产业实质是在前三次产业的基础上,将第三次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具体包括咨询业、电信、信用卡、数据加工处理、软件和各类咨询服务等分离出来。第四产业虽仍属于服务性业务范围,但不同于传统的生活服务、商业服务,它具有如下特点:

1.高科技性。第四产业以信息服务业为主,而信息服务业的载体是电子计算机等先进设备,通过这些先进设备,信息服务业能以较高的效率与精度为社会提供服务, 从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上的需求。 预计到2000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硬件产值将达到25650亿美元, 软件市场规模近10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产业。以此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 一方面将以其运用的物质载体的科技程度具有不同程度的高科技特征;另一方面将以其产品的知识性程度而展现其不同程度的高科技特征。而高科技往往意味着高效率、高精度。

2.高渗透性。第四产业产品的知识信息特征使其具有向其它社会产品的附着性、粘贴性和渗透性,从而与其它三次产业相比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它的发展依赖于前三次产业提供的物质基础,但反过来,前三次产业更需要第四产业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表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没有信息,企业、个人就失去了耳目,无所适从。这种需求正是第四产业发展的客观基础。第四产业的产品生产出来,一旦被人们需求,就会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它的影响,从而将以其高度的渗透性和关联度全面推动前三次产业的信息化进程。

3.产品形式的独特性。第四产业主要以数字、符号等为产品形式,以电子产品为载体形式。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之间的沟通主要采用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各种符号形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原来以年、月、日计算的速度现在可以小时、分、秒来计算,节省了大量时间;生产方式可以由原来的实物空间形式转换为虚拟空间形式,提高了准确性,缓解了交通拥挤、运载能力有限等社会问题,比如网络技术的运用,使一些文件信息的传播已不再通过交通运输渠道,而是通过电话线等通讯设备,这就加速了沟通,减少了成本,间接增加了收益。

4.产品效应的创新性。创新通常指新方法、新技术的产生及新组合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第四产业为创新提供了可能性与条件。第四产业运用高科技手段将各种渠道的信息汇集到一起,供人们进行选择,使选择余地大大增加,各个部门可利用网络技术推出新的营销方式,如电脑广告、网络销售等,这就加速了创新的产生。另一方面,从满足需要角度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更向丰富精神生活、思维创新方面发展,希望更多地了解外界。第四产业的发展为这种需要提供了产品载体,使人们的需要在得到满足的同时,提供启动人们创新思维的可能性。

三、第四产业分离的可能性

新产业的产生或者说产业的分化是原有产业的“分叉”过程。这一问题可借助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涨落”现象及其机制的概念加以说明。所谓涨落就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有进有退、有起有伏。涨落可分为两种,一是微涨落,一是巨涨落。微涨落特点是产业结构从宏观上看是平衡的,但微观上,生产要素不断流动,各产业产值也不断出现波动,这种涨落在产业发展全过程中频繁发生,无处无时不有,从不停止。巨涨落是原有的产业结构被改变,其平衡被打破,不频繁发生,但一发生则势不可挡地改变原有的宏观图景,其发生带有规律性和确定性。巨涨落是由微涨落演变而来的,微涨落在一定条件下演变为巨涨落。这种演变的条件主要有:(1)收入弹性条件;(2)生产率上升率条件; (3)关联效应条件。

1.第四产业产品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随着市场经济的高级化,人们越来越需要把握市场全局,了解全部的详细情况,因此对以数字、符号为特征的信息产品的需求特点是,当收入上升到一定水平时,对其需求大幅度提高,超过了收入的上升速度。例如全世界1989年信息服务业营业额已达到1792亿美元,我国1995年信息服务营业额为140亿元, 对信息咨询机构的利用程度也逐年上升,可见第四产业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第四产业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第三产业是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但是,由于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第三产业就以远远高于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而在第三产业这一庞杂的体系中,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修理业历史悠久,发展成熟,其潜力日渐减小,而信息服务业却脱颖而出,其产值呈逐年上升趋势,从信息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来看,从业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均超过其它产业的就业人数增长率。

3.第四产业与其它产业有较高的关联度。如前所述,第四产业所具有的高渗透性特点使其发展能对其它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因而有人说信息就是财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财富。根据美国信息经济学者波拉特、马克卢普等的经济分析和数值计算,美国经济活动已有一半以上与信息活动有关,信息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51%以上。我国青岛海尔冰箱集团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通过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到冰箱的升级换代这一信息,就立即转变经营策略,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按国际标准、国际惯例进行生产,并十分注重市场的信息反馈,在冰箱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我国各行业的信息含量越来越高。它依存于信息的传播业即第四产业的发展,因此第四产业与其它产业有较高的关联度。

综上所述,第四产业完全具备分离出来的经济条件,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实现其巨涨落。

四、第四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意义与政策启示

第四产业在世界产业经济的发展中已成必然趋势,面对这一前景,对我国的产业政策有何启示呢?我们认为:

1.第四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第四产业具有高科技、高渗透性特点,其关联效应显著,能带动其它产业发展,使各产业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向更高梯度转移。因此,明确提出第四产业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其重视与管理,这是国家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政策选择。

2.有助于引导需求结构的调整,满足深层次的需要。拓宽消费渠道,改变居民需求结构是当前国家消费政策的重要内容。而大力发展第四产业,正是扩大居民内涵消费,促使居民需求结构高级化的有效途径。它以其智能化、启迪化特点广泛赢得人们的需求而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因此促进其健康发展,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开放性的需求结构,同时,可满足人们深层次的需要。

3.可以拓宽就业途径,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首先第四产业整个行业都是劳动密集的,它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许多新的行业,如信息咨询公司、信息市场、网络服务机构等,大大缓解就业压力;其次,它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思维创新能力和素材集聚能力,因而需要的是素质较高受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力,第四产业的发展通过吸收大量素质较高的人员,一方面优化岗位的人员构成结构,另一方面可以推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4.增强市场竞争力,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世界正处于信息革命时代。信息革命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标志,信息革命对我们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如果我们能动员国内各种资源、各方面力量用于创新,加入到这场革命中去,与先进水平保持步调一致,抓住这次机遇,对促进我国经济腾飞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把第四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可加大相关行业的发展力度,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每一行业、企业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必须把拥有准确完备、充分的信息放在首位,使管理从经验管理型向科学决策型转变,这也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发展第四产业,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也是解决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问题的关键环节。

标签:;  ;  

关于形成第四产业的思考_第四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