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成年人论文,切实论文,思想道德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今年2月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5月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是,怎样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却是摆在我们面前而并未得到圆满解决的问题。通过上述三件事,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牢牢树立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之首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未成年人整体正在健康、快乐成长的主流背后,我们也要正视未成年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目前青少年中犯罪、吸毒的逐渐增加,辍学流浪的逐年增多,黑恶势力也向未成年人渗透。一批又一批“三无”(无情,无能,无责任感)的青少年不断走向社会。更为普遍的是,目前未成人缺失爱心和公德心,对老人、孕妇等需要照顾和帮助的人群表现出异常的冷漠和自私。必须明确,未成年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成年人的问题,其责任在家长、学校和社会,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也有重视不够的问题。问题的根本症结,就在于我们还没有牢牢树立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之首的教育理念,导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有时候不要”。
二、抓住主阵地,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在强化家庭和社会教育功能的同时,必须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
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各中小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要加快中小学德育课的课程体系建设。德育不只是背课文,而更应该看行动。应该加快中小学德育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构建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同时,要改进德育教学方法,拓宽德育教学渠道;其次,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展丰富的有益活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紧紧抓住改革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考试评价制度三个环节,把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减下来,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参观学习、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再次,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导师。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追求目标,言传与身教并举,以高尚情操、丰富常识和人格力量引导和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三、把握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
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任务非常艰巨。各级党委和政府正在组织力量、全面铺开各个重点专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选准突破口下手,往往更容易取得良好效果。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强调,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定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要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孩子们树立心中有祖国的意识,可以让孩子亲手升国旗作为突破口;引导树立心中有集体意识,可以组织观看奥运女排决赛为突破口;引导树立心中有他人意识,可以教孩子让座为突破口。从细微之处做起,把握好每一个突破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一定能更加顺利地推进。
四、全社会动员,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未成年人是无法给自己创造其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的,他们的理想信念的树立,思想品德的培育,道德情操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美好心灵的塑造,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需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增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实施精品战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净化文化市场,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他们的安全感。要努力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要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