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叶钟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叶钟

叶钟

贵州建工集团第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作为施工项目中的关键施工技术之一,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操作难度也明显提高,并且其施工效果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浇筑施工不当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长期作用下还会使混凝土的综合性能降低。因此,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要点研究,有助于混凝土浇筑作业的顺利实施,提高施工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问题;技术要点;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掌握其浇筑施工的技术要点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如对混凝土浇筑时模板、钢筋的要求或者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等的技术把握都是建筑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主要作用于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等部分,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与钢筋的量都十分多且混凝土的密度也相对较大,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量大且任务繁重,应当积极做好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如未能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或是施工技术将容易导致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后所形成的大体积混凝土存在各种缺陷进而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质量。此外,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随着建筑工程高度的改变,混凝土将承受更大的重量,且施工的空间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合理的选取与使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用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施工质量。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建筑混凝土工程建设施工准备主要表现为:①施工材料准备要点。a.水:应该尽量采用可饮用的水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对于不可饮用的水,在拌合之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和抗腐蚀检验。b.水泥:应该根据工程的强度要求以及不同型号的水泥性能来选择,保证其强度不低于设计的规范,对于有特殊承重要求的部位应该在选用之前进行测试,结合报告进行选择。c.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骨料的优劣对混凝土最终强度有直接的影响。②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前,需要对钢筋、控制模板、保护层等设备的规格尺寸进行检查,使其偏差值符合国家验收评定的标准。还应该对模板接缝处是否密合完好以及其支撑是否稳定进行检查,还要对钢筋和模版进行预检,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开始浇筑。

2.混凝土配制技术。混凝土配制的好坏与混凝土浇筑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安全,必须科学配制混凝土材料,保证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对于配制混凝土的不同原材料来说,在选购混凝土原材料时,应严把质量关,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如在选择水泥时,必须对其成分和性能认真检验,选择骨料时严格检查粗细骨料的级配、质地、泥土含量等指标,以确保配制原料的质量可靠;其次,在进行混凝土配制时,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标准和配制比例执行,对其原材料配合比例依据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分析,并通过施工现场原材料实验进行确定,以保证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再次,混凝土搅拌时,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投放顺序,并控制搅拌时间,避免搅拌时间过短或者过长;此外,混凝土施工前还应对其进行坍落度相关试验,并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来对其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

3.模板体系的合理设计与选择。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合理设计和选择模板体系,以保证浇筑过程的顺利进行。在进行模板的设计与选择时,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通常应结合建筑的设计意图、混凝土工程的浇筑特点等进行模板设计,以保证模板在制作和使用中的合理性和技术性,确保模板具备技术先进、构造便捷、搭拆简单等使用特性;另外,在模板制作和安装时,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证模板的使用精度,确保混凝土浇筑达到理想效果。最后,在模板体系设计完成以后,还须注意模板面板材料的选择,市面上制作模板面板材料的种类多种多样,必须按要求选择规定的面板材料,确保模板的刚度、硬度、强度等符合规定的指标要求,保证浇筑性能的有效性。

4.钢筋工程及钢模处理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中离不开钢筋工程及钢模处理技术的应用,这是保证混凝土浇筑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提升钢筋工程质量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实施顺利进行,钢模的处理要遵循一定的技术准则,操作时应根据建筑施工标准准确把握;同时保证钢筋的使用质量也是钢筋工程的重要环节,包括钢筋的技术标准、种类、数量、捆扎圈数以及接头位置等,必须保证达到规定的要求。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技术把握。混凝土浇筑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操作过程,其中包含多个环节的技术要求,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的浇筑技术。首先,对于浇筑时混凝土倾倒自由高度的把握,在混凝土浇筑时,其浇筑高度应保持适中,不宜过高或过低,过低就会导致浇筑不均匀,过高则会出现浇筑偏移、离析或串筒现象;其次,对于浇筑时间的把控,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把握好浇筑时间,保证在合理时间内完成浇筑,避免时间间隔过长,混凝土发生凝固现象,保证混凝土及时凝固,确保浇筑后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再次,还应注意混凝土浇筑中柱、梁、板的浇筑技术要求,柱、梁、板的浇筑在混凝土浇筑类型中最为普遍,必须保证浇筑时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6.混凝土的科学振捣。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进行合理的振捣,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振捣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必须按照要求科学振捣。如在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需要选择插入式振捣器,并用垂直振捣方式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确保捣实后的混凝土平整、坚实;如果必须使用斜向振捣时,则振捣棒与混凝土表层应具有一定的角度要求,一般需控制在40°~50°,并保证振捣器插点的均匀排列,防止漏振;此外,考虑到整个钢筋混凝土内部的结构性能,振捣器移动间距也必须保证在合理的移动范围内,尤其是遇到轻骨料混凝土时,应保证振捣的移动间距在振捣器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以内。

7.温度控制与养护。混度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施工中,技术人员如若可以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控制,那么混凝土的裂缝机率降低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内部中的水分也不会快速流失。施工人员在开展浇筑任务前期,要将热电耦测温器埋入至混凝土内部去,从而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采取科学技术手段来对进行热保温操作。比如在混凝土表面遮盖两层农膜,达到保温的作用。在进行保温时,施工人员还需要注意混凝土表面维持干净,迅速清除杂物。完成保温工作后,施工人员用水将混凝土冲洗干净,并且使混凝土保持干燥的状态。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在12h内加以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对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d。

总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属于一项系统性工作,在具体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效果对于工程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的整个阶段,都需要严加控制,从前期准备阶段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搅拌、运输到后期的养护处理,任一环节都不容忽视,都需要根据规范标准开展施工工作,避免不良现象产生,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合格,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平.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2017.

[2]张永恒,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2017.

论文作者:叶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论文_叶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