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事故诱因与安全预控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杨西锋

铁路安全事故诱因与安全预控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杨西锋

西安铁路局新丰镇机务段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以及全国铁路网的建成,铁路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尤其是动车和高铁的出现,满足了人们“一日千里”的想法。但是在铁路不断加速的今天,铁路安全管理又成了人们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近年以来,铁路总公司也不断加大投入来控制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措施的经验不足、具有阶段性和地域性等方面的原因,铁路安全事件还是时有发生。本文依据铁路安全工作的特点、影响因素来探讨一下铁路安全预控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铁路安全;事故诱因;安全预控管理模式

前言:

铁路是我国的基础设施也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每天都会有数以千计的人乘坐火车前往不同的地方。铁路运输具有全天运转的特点,也就是说不管天气状况如何,铁路客运都是在运转当中的。当今铁路的速度不断提升,高速路网的建设越来越完备,客流密度不断增大,在铁路客运的运载量如此大的情形下,铁路交通安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找出有效的措施进行铁路安全事故的预防是现代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铁路运输工作的特点

1、 多源性。铁路工作是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影响因素的来源比较多,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业环境以及铁路运输的过程中都会对运输安全产生影响。同时,铁路也是一项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够完成的一项工作,因此铁路运输牵扯的生产部门非常多,铁路安全涉及到的部门也就因此非常多。因此影响安全问题的来源非常多,区安全工作难度比较大。

2、动态性。铁路运输是一项运动中的进程,它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在变换的过程中,影响安全的不可料因素也非常多,因此如果有某一个环节没有控制好存在安全隐患,那么产生的后果都是不可预计的。

3、伴随性。铁路运行与铁路安全是相伴的,只要有铁路运输的存在就会发生铁路安全事故,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减少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运输市场的不断扩大,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增加,铁路运输的经营管理模式也不断变化,这样就不断导致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变得更加复杂化,由竞争引起的不安全隐患也变得越来越多,铁路安全变得很难控制。

4、高风险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更加向信息化和高科技化方向发展,铁路也不例外。各种国内外高新技术被运用到铁路建设中,铁路中运用到的技术越来越复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涉及到的人员和导致事故的原因也越来越多样化。技术的不稳定性、系统的不健全或者程序设置出现问题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都会是铁路安全中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

5、系统性。铁路运输是一个系统,一趟列车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的整趟车程是方方面面的部门团结合作的结果,铁路安全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涉及到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如果有任何一方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造成的安全问题是无法估量的。因此,铁路安全需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分析,这样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铁路安全事故诱因

1、自然灾害的影响。铁路运输属于不间断作业类型,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下也是照常运行的。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铁路运行的危险性肯定会升高,下雨下雪会使列车运行轨道变得湿滑,列车行驶速度一旦加快,可能会发生脱轨的危险;扬沙和大雾天气会影响司机的视野,不能对前方情况进行良好的判断,如果有突发情况,司机不能进行预处理;雷电天气会影响列车的通讯状况,这样列车的行进状况不能报告给前方车站工作人员,列车的进站以及乘车人员的候车时间就会发生失误,以上这些都是异常天气状况可能对铁路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当今生态情况破坏严重,极端天气经常在射界各地出现,这给铁路的运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铁路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极易诱发安全事故。

2、运载设备失控的影响。由于铁路是一种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交通工具,它具有设备先进、精密、结构复杂的特点,在一辆火车中,包含电气设备、仪表设备、信号设备等等,每个设备都有相应的安全要求,列车的相关人员应该与响应的知识储备量来对待不同的设备,确保他们在运行的时候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但是现有的人员配备还打不到这种要求,尤其是高铁人员的配备,更是远远不够。如今我国铁路发展日新月异,每辆车的现场人员的技术素质必须要跟上铁路的运行才能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从业人员的主观行为。从业人员的主观行为主要是指由于铁路相关人员的失职引起铁路交通事故的情况。引起这样事情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首先是领导人员的管理不严,相关规定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只搞形式主义,不注重铁路交通安全;其次铁路在职人员明知规定,但是为了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依旧违章操作,简化业务程序;最后一些员工的技术素质、文化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总是贪图安逸,不注重学习。这三点原因导致铁路工作人员对待安全条例不认真,对待工作不认真,从而造成铁路安全隐患。

三、铁路安全预控管理模式

铁路安全预控管理模式指的是对铁路运行安全事故有预测和评价的功能,并会采取一些方法来防止或者断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铁路运行安全。

铁路安全预控管理模式首先就是要对可能诱发铁路安全事故的事件进行检测、识别和分析。对最容易发生的铁路安全事故进行检测,对可能铁路安全事故的诱因进行监控,从中获取信息,从而对铁路的运输进行识别,认定诱因,最后对以识别的事故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铁路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危害源。铁路安全预控管理对策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测和危机处理三部分。

1、在组织准备上,铁路要建立起安全预控管理的部门,专门负责铁路安全预控管理,为日后的危机处理提供预案及相关的方法。同时还要对相关部门建立专项规章制度,并且确保运行,保证该部门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专业问题。对于在该部门从事工作的人员也要定期展开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保证每位人员对危机方案都烂熟于心,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发生手忙脚乱的慌乱现象,保证违纪情况的顺利展开。

2、在日常监测上,铁路相关部门要建立起每日的监管监控工作。在平时要坚持对铁路安全隐患进行防范和纠正,保证铁路相关活动正常运行。除此之外,安全预控管理部门还要定期去模拟铁路危机,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危机反应能力。

3、在危机处理上,安全预控管理部门要根据平时制定的方案和危机模拟时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危机情况中,对突发的危机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每个岗位上都有熟识业务的人员,并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合理正确的反应,不会干扰危机情况的处理以及救援任务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明亚.影响铁路路外安全管理的因素和措施分析[J].上海铁道科技,2011(2),37-38.

[2] 李锦.论铁路交通相撞事故的危害和预防[J].铁道安全 2013.6.

[3] 中国铁道出版社,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01 号).

[4]潘伟. 铁路路外相撞事故诱因与预防[D].兰州交通大学,2015.

论文作者:杨西锋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铁路安全事故诱因与安全预控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杨西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