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诊断对比论文_钟文美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人民医院 4134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选取15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行MRI诊断)和观察组(78例,行临床诊断),并以关节镜手术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组两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性等指标。结果:①对照组正常26例,部分损伤8例,完全损伤44例,共52例损伤;观察组46例正常,32例损伤。关节镜检查显示25例正常,53例损伤。②经比较,对照组的准确率和敏感度分别为86.34%和94.3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2.72%和54.72%,组间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特异性为92.00%,和观察组的88.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和临床诊断对比,MRI诊断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安全可靠,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临床诊断;对比分析

前交叉韧带是连接股骨与胫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膝关节以及其他结构具有协同作用,对于预防胫骨的过度位移,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1]。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经常伴随膝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如果无法及时治疗,还会引起继发性损伤,对其正常生活与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正因为如此,尽早诊断与治疗是促进患者恢复的关键[2]。目前,临床诊断、MRI诊断以及关节镜检查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诊断方式。为了探讨MRI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我院选取了126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选取156例进行研究。入选者均符合如下纳入标准:①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②均经关节镜检查确诊;③临床资料完整;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膝关节病变、关节周围骨折以及其他膝关节相关疾病患者[3-4]。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龄18~79岁,平均(43.52±11.47)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38例,摔倒致伤25例,高处坠落致伤12例,运动致伤3例。剩余78例自动归入观察组,男40例,女38例;年龄20~78岁,平均(44.39±10.62)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35例,摔倒致伤29例,高处坠落致伤10例,运动致伤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组间各指标数据分布均衡,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诊断方法

对照组:行MRI诊断,采用飞利浦1.5T超导型MRI扫描仪,叮嘱患者取仰卧位,患侧屈膝15°,选择膝关节表面线圈、SE序列、压脂序列以及质子像序列,进行冠状面、矢状面T2加权和T1加权扫描,相关参数设置为:T2的TR/TE为4000/96ms,T1的TR/TE为600/6ms,层距为1mm,层厚为4mm,矩阵参数为192×256[5]。对MRI诊断中的部分损伤以及完全损伤的直接和间接征象进行准确判断。

观察组:行临床诊断,具体操作为:①Lachman实验,患者取平卧位,患侧屈膝15°,检查者用一手固定股骨下端,另一只手抓住胫骨上端,向前提拉,比较两肢胫骨位移之间的差异。②前抽屉试验:患者取仰卧位,患侧屈髋45°,屈膝90°,双脚保持中立,平放,固定双脚,双手握住消退,向上牵拉。对两次试验的阳性分度进行准确判断。

1.3 观察指标

将关节镜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两组的诊断的真假阳性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其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其中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6]。其中,MRI诊断和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并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真阳性,反之则为真阳性;MRI或临床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损伤,但关节镜检查确诊无损伤为假阳性;反之则为假阴性[7]。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数据包软件对本次研究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卡方检验(x2);当P<0.05时,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情况分析

对照组正常26例,部分损伤8例,完全损伤44例,共52例损伤;观察组46例正常,32例损伤。关节镜检查显示25例正常,53例损伤。两组诊断情况于关节镜检查结果见表1和表2。

3 讨论

膝关节和其他关节一起构成了人体中最大的关节。膝关节的结构具有复杂性特点,在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损伤。前交叉韧带是一种纤维结构,主要位于膝关节之内,即其滑膜之外。如果该部位遭受损伤,一定要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否则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增加半月板损伤、创伤性关节炎以及退行性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8]。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需要对前交叉韧带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目前,临床诊断与MRI诊断是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主要方式,其中临床航诊断包括Lachman实验以及前抽屉试验两种。当前交差韧带损伤后好,应该在保护性肌痉挛之前,对膝关节的稳定性进行准确评估,这样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但是结合临床实践来看,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

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之后,不对患者进行麻醉就开展临床诊断,会产生很高的假阳性率。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准确率和敏感度分别为86.34%和94.3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2.72%和54.72%,组间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其特异性为92.00%,和观察组的88.00%无明显差异(P>0.05),与其他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检验样本数量较少有关。

由上述结果可知,MRI诊断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在多个切面获取图像,不会产生放射性的危害,而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无痛优势尽显,还不需要使用造影剂,操作简单,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影像学资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MRI诊断虽然具有显著的优势,也是并不意味没有误诊和漏诊,同样会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这可能与扫描方向不符合韧带的走向,韧带变性致使韧带局部信号增高等相关。另外,工作人员操作熟练度也会对诊断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和临床诊断对比,MRI诊断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安全可靠,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史福东,左金增,刘仕杰,等. 磁共振成像与关节镜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对比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9):1083-1086.

[2]王森法,陈丹红,叶美婷,等. 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与MRI诊断分级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1):73-76.

[3]张克民,李伟,于立志.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及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8):637-639.

[4]王亮,王颖,王琦,等.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3):326-329.

[5]王浩,刘学章,张雷.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诊断对比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52-53.

[6]胡铭,屠建春,曹俊涛.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诊断对比分析[J]. 右江医学,2014,42(6):700-703.

[7]廖云,孙仁权,廖国栋. MRI多征象分析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6):101-103.

[8]徐建华. 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2):84-85.

论文作者:钟文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1

标签:;  ;  ;  ;  ;  ;  ;  ;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诊断对比论文_钟文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