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壮汉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罗爱花

浅谈在壮汉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罗爱花

罗爱花 上林县大丰镇皇周小学 530500

【摘要】本文谈如何在壮汉双语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双语;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28-02

壮汉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一个特征,壮汉双语教学的实施,它不仅丰富了民族教育的内涵,而且对于保存和弘扬壮族优秀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校是一所壮文实验学校,二十几年来,坚持“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教学方针,开展壮汉双语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在壮汉双语教学中,充分发挥母语优势,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呢?在此,我结合自己在壮汉双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和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妙趣横生的教学手段,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弗洛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特爱的活动,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力的紧张程度也较高。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低年级的壮汉识字教学中,适时适当地选择各种游戏,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把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与有趣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如:找朋友、开火车、猜字谜、送字回家、给字配画、演课本剧等游戏。例如,在巩固生字:耳(rwz)、目(da)、口(bak)、手(fwngz)、足(din)等生字时,我让一些学生拿壮文卡片,另一些学生拿汉文卡片,是朋友的走到黑板前,两个人把壮汉文各读一遍,全班同学跟读一遍。把这些枯燥的识字教学融于游戏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情绪盎然的游戏中识字。又例如,我在上《比尾巴》这篇课文时,可以做“给动物找尾巴”的游戏.课前制作多种动物的卡片,将动物的尾巴从卡片上剪下,要求学生迅速地从卡片中给动物找到它的尾巴,再说一说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加强了口语训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能活跃课堂气氛,让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鼓励质疑问难,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与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有新鲜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就是学生的创新萌芽。尽管有时这种见解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不成熟的,我们还是要给予珍惜和爱护。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在课堂上学习新教材之前就让学生积累疑问——这是教学论上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没有疑问的学习就像一潭平静的死水。设置疑问,唤起思维,就像投下石子激起浪花。有的教师生怕学生质疑会打乱教学思路,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处理,所以不敢、不愿让学生质疑,这就没有摆正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掌握思考方法,主动地获得知识。例如:教学《称象》一文,我是这样启发学生:你们能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变一变?因为搬运石头又费时又费力,你们能帮助曹冲出个更好的主意吗?一石激起层层浪,我们壮族学生的母语是壮话,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A说Yungh raemx lawh rin;学生B说Yungh namhboengz lawh rin;学生C说Yungh gij vunz gwnz haenzdah lawh rin,aenvih gyoengqvunz dingq cijveih,cixsengj seiz youh sengj rengz.学生用母语说,想法多有创意。尽管曹冲的做法在当时就是创新,但我们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向先进经验挑战,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完善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学校所在的壮族地区,文化资源优势有: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非常丰富,如《大龙洞传说》、《上林仙境》、《特掘的故事》。《特掘的故事》流传广泛,讲述的是上林石门村的一个穷苦的寡妇,无儿无女,收养了一条善解人意的小蛇,与它相依为命,并给它取名为“特掘”。“特掘”在寡妇死后,此山洞后人称为“神仙洞”。传说此后每年三月三日前后都会来一场狂风暴雨,那是蛇神为其母扫墓所致。往后人们为了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在三月三日那天,家家户户都按蟒蛇身上的花色,以黑为主做成五色饭,送到神仙洞上香设供,还为其唱颂歌。这个传说还改编成美妙动听、感人肺腑的壮剧《特掘》,在群众中一代代流传、经久不衰。另一盛行于上林的传说是《渡河公的传说》,传说远古时代,九重天上的银河突然决堤,天河之水淹没大地,只有一对金童玉女幸运地抱住一个大南瓜浮在水面上而得以幸存,人类因此避免了灭绝的命运。这两个人就是后来人类的祖先。由此,每年五月初一,三里一带的姑娘们就聚在一起,唱着山歌,用布制作明朝装束的“河公”。“河公”怀里的大南瓜内装有多种中草药,可驱邪、压惊、镇痛,是送给小孩及心上人的珍贵礼物。每年端午节傍晚,全村男女老少一边吟祈福祝祷词,一边将“河公”放进河里,让“河公”带走岁月的不幸和忧伤,保佑人们免除灾难、生活幸福安康。今天,在汇水河边的明清摩岩石刻上,依然记载着当年渡河公的盛况。如上《后羿射日》这篇课文时,我也说说我们本土的传说故事,如《渡公河的传说》等。平时,充分发挥乡土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对本地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民族风情搜集整理。在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渗透了学生的思想,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使学生产生兴趣,也领会到壮族璀璨的文化。

四、插上想像的翅膀,优化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异想天开”是未来发展的先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教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运用求异的思维方式,可以突破常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在教学中,要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一个完整、独立的思维活动应当包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两部分,“提问”是整个思维活动的前一部分,“答问”则是整个思维活动的后一部分。如果总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机械地回答问题,那么学生的整个思维活动就是在教师控制下被动完成的,哪谈得上自主发现、解答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呢?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变换角度,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创设思考、讨论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能满足一个答案,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挥个性创造力。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后,引导学生想:“乌鸦的办法挺好的?你能想出其它办法让乌鸦也能喝到水吗?”有的学生说:“找来一根空心草的杆子,伸入瓶子,就像我喝可口可乐一样。”有的学生说:“捡个塑料袋,把水倒到塑料袋里,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学生纷纷发言,创造思维的火花自然迸发出来了。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功能,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更充分地发展。例如: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让学生采访、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书等,发挥每个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如读报小组、读书小组、评论小组、创作小组等,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评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学习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论用什么教学方法,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思想素养和文化素养,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用自己的智慧,定能让小学双语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论文作者:罗爱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浅谈在壮汉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罗爱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