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周彬

(贺州广济医院耳鼻咽喉科 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应用硼酸冰片滴耳液治疗,观察组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病原菌清除率及听力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氧氟沙星滴耳液;效果

耳鼻喉科中常见病中,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发病率极高的一种,该病的病变部位在于鼓室,能累及中耳其他结构,而临床表现则以流脓、听力减退、耳痛以及耳鸣等为主。当前临床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主要采取全身用药联合局部用药治疗,但是像庆大霉素、新霉素以及多粘菌素等滴耳剂存在内耳毒性,长时间使用可诱发感音神经性耳聋,从而对耳科局部用药进行限制[1]。氧氟沙星滴耳液成分以氧氟沙星为主,存在广谱抗菌作用,该药应用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治疗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对其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68岁,平均年龄(33.19±8.42)岁;病程2-7d,平均病程(1.35±0.54)d。同时将同期收治的50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69岁,平均年龄(33.23±8.43)岁;病程1-7d,平均病程(1.36±0.55)d。两组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硼酸冰片滴耳液治疗,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将患耳朝上,6-8滴/次,1次/d,每次滴完后维持耳浴15min,7d/1疗程,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将患耳朝上,6-8滴/次,1次/d,每次滴完后维持耳浴15min,7d/1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临床效果判断标准

治疗后,患者耳内炎症退去、分泌物消失,听力明显改善,判断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耳内炎症明显改善、分泌物有所下降,判断为有效;治疗后,患儿耳内分泌物没有变化甚至变多,炎症无变化甚至恶化,判断为无效。同时详细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病原菌清除率、听力改善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所得出的临床数据均使用SPSS15.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病原菌清除率及听力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n耳部瘙痒耳部刺痛听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

观察组

p50

50

-5(10.00)

1(2.00)

<0.054(8.00)

1(2.00)

<0.055(10.00)

1(2.00)

<0.0514(28.00)

3(6.00)

<0.05

由表3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耳鼻喉科高发病之一,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则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患者患上该病后会出现鼓室血液循环障碍,导致鼓膜坏死或者鼓膜穿孔,如果临床得不到及时或者有效的治疗,炎症症状会不断迁延,最后转变为慢性中耳炎[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主要为体质较差的儿童及成年人,尤其是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者麻疹后更容易患上该病,并且鼓室是该病的病灶位置所在,情况过于严重时还会累及到其他部位,为此,临床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意义重大[3]。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主要遵循控制感染、通畅引流的原则,通常给予患者足量抗生素药物,并且根据鼓膜是否存在穿孔现象来确定局部用药情况。另外,医护人员还需要重视维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合适的支持性治疗。过去临床治疗该病时主要应用庆大霉素以及硼酸冰片等滴耳液,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临床研究报道指出,庆大霉素以及硼酸冰片等滴耳液存在较明显的神经毒性以及耳毒性,较容易致使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某种程度上对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造成限制[4]。氧氟沙星滴耳液为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之一,而细菌DNA螺旋酶则是该药的抗菌靶点,能干扰DNA复制,甚至在各种程度上杀灭革兰氏阴性菌,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膜中的炎性物质消除,促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减轻,并改善其听力状况[5]。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起效时间、病原菌清除率、听力改善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显示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效果确切。

由上可知,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良好,毒副作用不明显,值得各级医院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唐立真,李蒙,李瑞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学培养及耳炎宁的药物敏感试验[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9(22):2821.

[2]李阳阳,王小锐,王春花等.磷酸素氨丁三醇散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23-24.

[3]顾析玲,姚文丽.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分布及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3(4):841-842.

[4]邱剑波,李治美.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3(19):4784-4785.

[5]黄桂彪.氧氟沙星滴耳液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阳性率及细菌清除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22):1352-1353.

论文作者:周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周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