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穿孔患者的放射线诊断价值论文_魏永斌

胃肠穿孔患者的放射线诊断价值论文_魏永斌

(兰州市安宁区兰飞医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胃肠穿孔患者中采用放射线进行诊断所具有的价值。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胃肠穿孔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片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MSCT扫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采用相应的诊断措施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较高,观察组诊断符合的患者为48%,诊断符合率为96%,对照组诊断符合的患者为38%,诊断符合率为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8.3056);而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检测出腹壁下和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检测出腹壁下和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为阳性的患者有18例,阳性率为72%,观察组患者检测出腹壁下和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为阳性的患者有23例,阳性率为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2631)。结论:胃肠穿孔患者采用MSCT进行诊断的效果显著,不仅符合率较高,而且通过影像学图像分析可清晰判断腹壁下和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

【关键词】胃肠穿孔;放射线诊断;X线片;MSCT扫描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100-01

消化系统疾病中,胃肠穿孔属于一种常见疾病,且在急性胃肠穿孔患者中还存在大量消化液流出对腹腔造成伤害的情况[1]。为此,对穿孔的原因以及穿孔位置的确定对有效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在对胃肠穿孔的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多采用的腹部X线摄片进行诊断,而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MSCT技术的诊断越来越常见,且在急性胃肠道穿孔诊断以及预后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50例胃肠穿孔患者,探究分析了放射线诊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胃肠穿孔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25例: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8例、7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67岁、平均年龄是(37.49±3.37)岁;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17例、8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6岁、平均年龄是(38.49±3.37)岁。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X线片进行检测,患者体位为站立位,并采用X线机进行全腹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进行重点检查[2]。

观察组:采用MSCT扫描检测,患者体位为仰卧位,并采用MSCT扫描仪进行检测,扫描方法从膈面到耻骨联合处进行平扫。在扫描前,应该将MSCT扫描仪的相关参数设置为螺距:0.625,层厚、层距设置为6mm,矩阵设置为512×512,同时由肘静脉向患者体内注射对比剂,对比剂的剂量为100毫升,注射速率为3mL/s,窗宽300,而窗位为40。而在扫描完成后,当图像传入工作站应该对多面图像进行重建[3]。

1.3 统计学分析

论文中研究数据的处理均采用SPSS20.0,计量资料的统计均采用“x-±s”,检验则采用t,计数资料均采用百分比表示,检验采用χ2,若检验所得P值<0.05,则代表所对比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两组患者在分别采用相应的诊断措施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较高,观察组诊断符合的患者为48%,诊断符合率为96%,对照组诊断符合的患者为38%,诊断符合率为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8.3056)。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图像

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检测出腹壁下和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检测出腹壁下和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为阳性的患者有18例,阳性率为72%,观察组患者检测出腹壁下和腹腔内存在游离气体为阳性的患者有23例,阳性率为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2631)。

3.讨论

临床中胃肠穿孔作为一种常见急腹症,容易继发炎症、肿瘤以及胃肠溃疡等疾病,并且在该病症发作时具有急、快以及重的发展趋势。而在对胃肠穿孔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影像学则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诊断手段,不仅可通过放射线图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而且可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放射线图像相结合,从而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众多的影像学诊断措施中,X线片则可有效准确的诊断并发症,而MSCT较高的分辨率,则可实现对患者进行大范围扫描的作用[4]。通常情况下,膈下游离气体可通过X线片图像进行清晰的显示,胃肠穿孔的诊断过程中也可采用X线片进行诊断,但是因为X线片的图像分辨率较低,所以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X线片的诊断率。此外,在腹腔游离气体少于1毫升时,则极有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的产生。而MSCT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比如:(1)扫描得到的图像为动态图像,可对游离气体的变化进行实施观察;(2)较高的分辨率,在腹腔积液的和腹腔极其不纯的状态下可更准确的进行检测;(3)可进行全腹检查,并且可准确检测出微小的病灶。

综上所述,相比于X线片进行检查,采用MSCT应用到胃肠穿孔患者的检查价值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国才.胃肠穿孔的超声和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9):108-109.

[2]李文博,徐洪全,何贵林,杨化云.胃肠穿孔患者的放射线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70.

[3]陈丽杏.腹腔镜治疗胃肠穿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08):1489-1490.

[4]姜秀丽,孙淑艳,唐广新.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放射线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5):189-190.

论文作者:魏永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  ;  ;  ;  ;  ;  ;  ;  

胃肠穿孔患者的放射线诊断价值论文_魏永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