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从“痞”论治论文_杨志忠,苏珊珊,黄桂锋,黄榕生

慢性咽炎从“痞”论治论文_杨志忠,苏珊珊,黄桂锋,黄榕生

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慢性咽炎,中医称慢喉痹。临床上,很多慢性咽炎患者虽以咽部不适为主诉,但同时有心下痞闷胀满、呃逆泛酸等典型的“痞”证表现。我们在慢性咽炎的处理上,常常从“痞”入手,灵活运用经方进行治疗,每获良效。临床应用上主要有半夏泻心合桔梗汤证、大黄黄连泻心合桔梗汤证、五苓合半夏汤证、旋复代赭合半夏汤证。

【关键词】慢性咽炎;慢喉痹;痞;经方

【中图分类号】R76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950-02

慢性咽炎,中医称慢喉痹。《中臧经•论痹》:“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所以痹者之意,在于闭塞不通、肌肤不仁,是各种原因导致某一部位气血不畅所引起的一种闭而不仁的主观感觉。《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结者,结聚不通之意,咽部因气血运行不畅而有闭塞不仁的不适感。痞证为中医五证病机之一,是心下痞塞胀满不适、按之柔软或硬、但无疼痛拒按的一种病证。痞者,天地阴阳不交,升降失司。水火不运,寒热互结,痞闷塞于心下而不通。证属少阳、厥阴。是本寒热也。[1]痞者之痞塞与痹者之闭塞意思基本相同,都是气血不通,气机不畅,局部滞塞之意。二者病机相同。临床上,很多慢性咽炎患者虽以咽部不适为主诉,但同时有心下痞闷胀满、呃逆泛酸等典型的“痞”证表现。也就是说慢性咽炎中的很多患者是事实上的痞证病人。我们在慢性咽炎的处理上,常常从“痞”入手进行论治,每获良效。

对于痞证的治疗,五证的配伍法则和代表方剂这样论述:苦辛除“痞”,佐以咸酸。治宜辛苦,佐以酸咸。守于清温。诸泻心类则之。[1]汉·张仲景《伤寒论》398条文中有22条是论及“痞”的。对痞证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治疗预后都有详备的论述。其中治痞之方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五苓散、旋复代赭汤等。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有水停、热滞、食积、痰阻、肝郁、虚痞、虚实夹杂等区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在慢性咽炎的“痞”证诊治上遵循仲景遗训,根据 “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以治痞之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五苓散、旋复代赭汤为主方,合用治咽之桔梗汤、半夏汤,应用如下:

1 半夏泻心合桔梗汤证

症见咽部堵塞感,口淡不干或干,胃脘部胀满,或兼有疼痛,或恶心呕吐,或呃逆嗳气,或心烦不安,或肠鸣下利,或便粘不爽,舌淡或红,苔白微黄或黄、或腻或浊。此证多为误治或久病后中阳虚衰,外邪入内,寒热错杂,结于心下所致。病为寒热虚实错杂,法当扶其正而祛其邪,温其寒而泻其热。治以半夏泻心汤合桔梗汤。方中芩连苦寒泻其热,夏姜辛温散其寒,参草枣甘温补其虚,更加桔梗开结以利其咽。诸药共奏和阴阳、顺升降、调虚实之功,使得寒去热清、升降得复、邪去正复而痞满自除。[2]

2 大黄黄连泻心合桔梗汤证

症见咽部烧灼疼痛,口干口苦,喜饮冷,胃脘部胀满,按之柔软不痛不硬,或心烦,或目赤,或衄血,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咽部检查可见咽中粘膜充血肥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此证为无形之邪热壅滞而正不虚。病为无形热结,法当泄热开结。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合桔梗汤。方中大黄、黄连、黄芩苦寒泻火,桔梗、甘草清热利咽。诸药合用则泄热、开结、利咽而心下痞热得消、咽中结痛得缓。

3 五苓合半夏汤证

症见咽部干燥,口燥渴饮,心下痞闷,时有气逆上冲感,或呕吐,或心烦不安,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弦。咽部检查可见咽后壁干燥少津。此证为水饮内停,气化失司,津不上承而致。病为水饮内停,法当化气行水、降逆消饮。治以五苓散合半夏汤。方中茯芩、猪芩、泽泻淡渗以利水,白术、甘草助脾以行水,桂枝通阳以化水,半夏降逆以去饮。诸药共奏通阳气、利水饮、降逆邪之功,使得气化水行、逆饮得降、津液输布而痞结消散。

4 旋复代赭合半夏汤证

症见咽部不适,如有物阻,时咯痰,口淡不干,或口干不欲饮,或口干饮热,心下痞硬,嗳气连连,或恶心,或呕吐,或呃逆,舌淡,苔白腻。咽部检查可见咽后壁有粘痰附着。此证为痰饮内结,气机痞塞,胃气上逆。病为正虚而痰饮痞结,法当扶正消痰、降逆散结。治以旋复代赭合半夏汤。方中旋复花、代赭石、半夏、生姜消痰散结、降逆化浊,人参、甘草、大枣扶正健运,桂枝通阳散结。诸药合用则正复邪去、气降痰消而痞结得散。

病案举隅:陈某,女,47岁,2013-5-8初诊。诉咽部异物感1年余,多方求治效果不佳。症见咽部不适,如有物阻,吞唾液时有物梗感,吞咽食物时则无明显感觉,胃脘不适,时有返酸,胸部时有烧灼感,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表面微黄,脉细数。本病为寒热交结、虚实错杂之证,当扶正祛邪、温寒泻热,取半夏泻心合桔梗汤。处方:黄连3g玄参15g姜半夏10g木蝴蝶6g生白术10g酒黄芩6g干姜10g党参10g乌梅10g炙甘草5g桂枝20g桔梗10g, 4剂。2013-5-22复诊:诉经治疗后胃脘不适、返酸、胸部烧灼感等症状缓解。咽部仍有不适,如有物阻,吞唾液时有物梗感,吞咽食物时则无明显感觉,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细。此时热已去而正仍虚、邪未清,当扶正祛邪、化湿消痰,取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处方:姜厚朴15g茯苓10g广藿香15g福神曲10g木蝴蝶10g炙甘草10g炒白术10g党参10g干姜5g姜半夏15g桔梗10g, 4剂。2013-5-29三诊:诉经治疗后咽部不适如有物阻明显缓解,舌淡,苔白,脉细。此时邪已十去其八而正仍虚,当扶正为主,兼散余邪,取理中汤合桔梗汤。处方:乌梅10g炙甘草10g桔梗10g木蝴蝶10g姜半夏10g干姜5g玄参20g炒白术10g, 3剂后愈。

经方治病,讲究方证相应。方证相应并非严守《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而一一对号入座的教条式思维。而应博览群书,熟读经典,积极临床,不断总结,掌握规律,提升自我,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其要也。我们在慢性咽炎的处理上,正是秉承经方的这种精神,活学活用,所以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志杰.金匮要略增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8-43

[2]李显忠.一通百通讲伤寒[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01

论文作者:杨志忠,苏珊珊,黄桂锋,黄榕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慢性咽炎从“痞”论治论文_杨志忠,苏珊珊,黄桂锋,黄榕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