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神经纤维瘤病的脑部CT评测分析论文_邓益平

有关神经纤维瘤病的脑部CT评测分析论文_邓益平

四川省武胜县中医医院CT室 638400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纤维瘤病的脑部CT检查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5年3月之间收治的20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通过手术病理学确诊,采用脑部CT检查,分析CT检查的结果特征。结果:20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经脑部CT检查确诊为双侧听神经瘤患者13例、单侧听神经瘤2例、胶质瘤1例、脑膜瘤3例、侧脑室内脉络丛广泛钙化斑块5例。结论:脑部CT检查能够较为全面地显示出神经纤维瘤脑部表现,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确切的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脑部CT;临床表现

神经纤维瘤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属于先天性神经发育异常,在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中均有发生,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与表现【1】。头部神经纤维瘤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还可能伴随有胶质瘤、脑膜瘤等,患者皮肤可能有色素沉着、还可能出现眼球病损改变,对其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经手术病理学确诊为神经纤维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脑部CT诊断该病的临床表现,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5年3月之间收治的20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为9岁、最大为61岁,平均年龄为(23.1±8.3)岁;其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者有13例、18岁以上的患者7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特征性的色素沉着、皮下多发性结节、骨骼病变以及身心纤维性橡皮病等;此外,还表现为智力低下、癫痫以及头晕等症状。

1.2方法

20例患者均采用脑部CT检查,选择医院进口CT机进行检查,将层厚与间隔均设置为10mm,增强扫描所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为碘佛醇,注射70-80ml,采用高压注射器通过肘静脉注射,速率为3ml/s。

2、结果

20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中有14例接受增强扫描,经脑部CT检查确诊为双侧听神经瘤患者13例,主要表现为桥小脑角区存在卵圆形软组织影,增强扫描效应明显,局部存在小囊状的不强化区,直径最小的为0.5cm、最大为5.8cm,患者双侧内提到有程度不一的喇叭口状扩大表现,骨质遭受破坏;单侧听神经瘤2例;胶质瘤1例,病灶位于右顶叶,内部密度不均匀,CT表现非均一强化现象,周围存在明显的水肿表现,增强扫描后没有明显变化或者是呈现轻度不均匀强化;脑膜瘤3例,病灶的密度升高,基底与脑膜连接、呈现均一强化的表现;侧脑室内脉络丛广泛钙化斑块5例,主要表现为沿着侧脑室内脉络走行的高密度钙化斑块。

3、讨论

神经纤维瘤属于神经外胚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发病的男性人数稍多于女性,在任何年龄层均有发病,10-20岁以及50-70岁属于高峰阶段【2】,该病的主要特点在于皮肤棕色斑以及组织肿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神经纤维瘤的发生率大约为4/10万,占所有神经系统肿瘤的3.04%【3】。发病的主要机制在于神经外胚层结构过度滋生、或者是中胚层发育异常导致肿瘤形成,可能发生在全身任何系统器官中。人体大脑中,最为常见的神经纤维瘤为听神经瘤,大多表现为双侧发病、三叉神经鞘瘤、多发性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等。

临床上将神经纤维瘤分为五种:第一种是局限性神经纤维瘤,主要表现为丛状神经瘤;第二种为全身性皮肤神经纤维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色素斑点以及多发性结节;第三种为深部周围神经干神经瘤、神经鞘瘤等,主要累及深部的神经干;第四种为颅脑神经干神经瘤、神经鞘瘤等,主要类型有双侧听神经瘤;第五种则为脑瘤样变,很多患者同时合并有脑膜瘤、血管瘤以及胶质瘤等,本组中有2例患者为单侧听神经瘤合并脑膜瘤、1例双侧听神经瘤患者合并胶质瘤以及其他类型肿瘤。临床实践发现,患者大多以其中1型为主,合并其他的类型同时存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于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标准为:(1)体表有超过5个直径在5mm以上的棕色斑,青春期人群则应当扩大为5个以上直径为15mm的棕色斑;(2)腋窝或者腹股沟位置存在多发性雀斑;(3)组织学检查结果确认有2个以上的神经纤维瘤;(4)蝶骨翼结构异常或者存在骨骼畸形;(5)双侧视神经胶质瘤;(6)在裂隙灯下检查提示虹膜存在多个Lisch结节。此外,患者以及亲疏患有该病的,只要有以上两条即可以确诊【4】。根据临床研究资料,超过29%以上的患者合并骨骼异常现象,是神经纤维瘤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常见表现为头大、头颅不对称、颅骨缺损和脊柱畸形等。

脑部CT检查神经纤维瘤具有迅速、可靠和便捷的特点,是当前临床中手段的神经纤维瘤检查手段。应用脑部CT检查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出病变情况,不但能够检查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胶质瘤和神经鞘瘤等病变,对于颅内非肿瘤性钙化斑以及内板增厚等表现也能够较好的显示。并且,神经纤维瘤并发颅内肿瘤和单纯的颅内肿瘤CT表现是一致的,因此鉴别诊断除了脑部CT之外,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也非常重要。但是神经纤维瘤并发听神经瘤大多为双侧发病,而并发脑膜瘤则多为单侧发病,脑部CT检查能够发现脑膜瘤紧靠颅骨。因此,在颅内神经肿瘤合并有其他类型肿瘤的情况下,应当首先考虑神经纤维瘤的存在【5】,通过密切的临床体征和症状检查做出正确的判断。总而言之,提高对于神经纤维瘤的认识水平,选择合理的影像学手段对患者进行检查,对于提高疾病诊断率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德玲,李卉,谢传淼等.韧带样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148-151.

[2] 毛炳焱,胡志喜,丁原等.周围神经束间瘤变组织显微切除治疗周围神经脂肪纤维瘤[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27(6):354-356.

[3] 刘衡,杨智强,王永涛等.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9):1265-1268.

[4] 陆紫微,王中领,卢艳丽等.韧带样型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1):1606-1609.

[5] 廖明壮,邓东.胸内神经源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的对照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11):75-77,83.

论文作者:邓益平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有关神经纤维瘤病的脑部CT评测分析论文_邓益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