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展望_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文

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政策论文,基础论文,世纪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整个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并取得了较大的效果。其中,教育民主和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所追求的两大目标。就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演进来看,其目标的提出都是分步骤的。一般讲,在20世纪前半期,它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更关注教育民主这一目标;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更关注优质教育这一目标。

随着当今世界人才及教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加受到各国政府和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因为在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基础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美国教育家、前美国联邦教育署长(1977-1979)、前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博耶(Ernes L.Boyer)曾这样指出:“基础学校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建设一所更好的学校,而是要为儿童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们的最大希望是,每一个儿童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都为他们将要面对的世界作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应该为此作好努力。智利诗人加布里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写道:‘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都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形,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就叫今天。’”(注:[美]博耶著,涂艳国等译:《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针对21世纪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思考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无疑将是世界各国实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关键。从教育的新视域来看,全民基础教育、学习社会、国民整体素质、教育国际化诸方面必将影响21世纪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全民基础教育——优先重点

50多年前,《世界人权宣言》就向全世界发出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宣告。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又向全世界指出了“全民基础教育”的理念。毋庸置疑,由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双边发展机构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共同提出的“全民基础教育”理念,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21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的第一条明确指出:“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即“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需要的受教育机会。”(注:引自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为了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各国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不仅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而且减少基础教育上的差异。特别重要的是,《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在行动准则上又提出了国家一级、区域一级和国际一级的优先行动。就国家一级优先行动而言,各国首先要制定或更新综合的长期行动计划,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调整各部门的政策,同时制定基础教育政策,以改善基础教育服务的针对性、质量、平等和效率。

由于人们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必须优先考虑基础教育,这首先是因为它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它为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传授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个人的自我实现。”(注:引自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7页。)因此,在《世界全民教育宣言》颁布后,世界各国为使每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作出不懈的努力,使它们的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不仅表现在教育机会的不断扩大,例如,1996年小学入学人数比1990年增加了5000万人;而且表现在对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视也日益增加。为了使教育正视未来的各种挑战,1996年,由德洛尔(Jacques Dolors)担任主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的报告。这份报告在肯定《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倡导的精神的同时,又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注:德洛尔等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页。)

应该看到,就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而言,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即普遍提供一种适合于所有人的教育,它既能使人们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使人们获得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世界教育报告2000》中也明确指出:“教育既是一项人权,又是促进和平和普遍尊重人权与基本自由的重要手段。要使教育充分发挥促进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的潜力,就必须做到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教育报告2000》,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前言”。)因此,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必须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实践,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政策。

学习社会——指导原则

1968年,美国教育家赫钦斯(R.M.Hutchins)出版了《学习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一书,第一次提出了“学习社会”的观念。此后,“学习社会”的观念开始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人士的关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前法国总理、教育部长富尔(Edgar Faure)担任主席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的报告。这个报告特别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两个概念。报告的第三部分以“向学习社会前进”为题,明确指出:“终身教育是学习社会的基石。”并“建议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订教育改革政策的主导思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3页。)从这个意义讲,在“终身教育”的战略下,“学习社会”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政策的指导原则。对于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来说,首先必须保证所有的儿童有接受基础教育的实际可能性。按德洛尔的观点,那就是,学校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对知识的好奇心以及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

从“学习社会”这个指导原则出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明确指出,四种基本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75页。)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报告特别强调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必须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即教育的四大支柱进行重新设计和重新组织。这无疑将对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使其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反映21世纪的时代特征。

在“学习社会”中,好象一切都在不断地重新开始,不断地更新,不断地重新发明。教育政策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必须面对和正视这种挑战,明确新的目标,采取新的方法保证其有效实施。教育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它对人们的生计目标有贡献,而且因为它给人们生活的一般质量增添了价值。无论是目前已能广泛提供受教育和学习机会的国家,还是目前仍在努力消除文盲和使所有的儿童都能上小学的国家,都应该加快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更好地制定和有效地实施各自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不仅保证基础教育机会均等与民主,而且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以适应21世纪的“学习社会”。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学习社会”的观念无疑将会在21世纪外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国民整体素质——理想目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观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所关注的重点。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挑战的人才,各国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体系上更加注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面对21世纪的发展,各国基础教育改革将趋于教育目标综合化,对学生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说,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旨在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即精神、道德、智力、文化、心理和身体各方面的协调,最后能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值得重视的是,许多国家都提出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求,使学生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广泛而平衡,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各种学习能力,发展他们对变化中世界的灵活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

面对21世纪的发展,各国基础教育改革将趋于教育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全部潜能。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已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时代特征。而个性的发展正是创新的根本。因此,加强个性教育也就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具体来说,个性教育就在于使学生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教育者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开辟道路。

面对21世纪的发展,各国基础教育改革将趋于教育信息化,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是一种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网络已成为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无疑,信息技术和信息网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活,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已成为信息化社会的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既受到了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又承担了培养信息化社会所需人才的任务。具体来说,基础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得、加工、处理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毋庸置疑,一个国家的国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国民整体素质的高低有关。因此,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并将对其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主任奥多涅斯(V.M.Ordo é z)在《21世纪的基础教育》一文中所指出的:“在关注仍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少数人群的同时,世界各国也不会忽视有一定受教育机会但其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或其潜力未得以充分认识的大多数人。……只有我们强调基础教育,强调崭新的基础教育,我们才能赋予未来一代青年以能力,而更重要的是赋予他们强烈的愿望,即引起对于21世纪人类的进步和福祉是必不可少的根本变化的强烈愿望。”(注: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王晓辉等译:《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8-191页。)

教育国际化——时代特色

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就在它提交的报告中开门见山地指出:“当今存在着一个世界舞台,无论人们愿望与否,每个人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都在这个舞台上决定。全球在经济、科学、文化和政治方面的相互依赖关系正日益加深,……全球的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已成为各国领导人必须正视的现实。”(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23页。)确实,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及一体化世界格局的形成,“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在基础教育领域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世界各国教育界人士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强调加强和扩大国际教育合作。尤其是呼吁在基础教育上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支持和援助。国际教育大会1992年在其第78号建议中就提出了“跨文化教育”或“多元文化教育”的观念。因此,“尽管教育策略实质上是属于国家性质的,一个国家有它自己选择的主权,但是这种策略却同时也可以从国际范围内吸取各种观点,并可以从包含在所有国家丰富教育经验中的那些有用的事例里面获得助益。”(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第218-219页。)通过开展国际一级的行动,以便寻求对教育领域中各种世界性问题的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对教育信息的需求也正在增长,因为所有国家都需要新思想和新观念,这将决定21世纪基础教育中国际合作的特性。

所谓“教育国际化”,就是站在国际的立场上来看待和发展本国的教育,使本国的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一个部分,为其他领域的国际化提供人才援助。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国际交流、教育的国际理解和教育的国际合作。(注:参见张德伟主编:《日本基础教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应该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国际化已对世界上不少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产生了影响。在这些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中,“教育国际化”的观念已开始受到重视。例如,日本1988年发表的教育白皮书曾这样指出:在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对外国文化和相互依赖的国际关系的必要性的理解。当今,很多国家在制定其基础教育改革政策时都更加凸现“教育国际化”的观念,推出并实施许多国际交流或合作计划。无疑,不断向深层次迈进的“教育国际化”将会对21世纪外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成为21世纪外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时代特色。

标签:;  ;  ;  ;  ;  

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展望_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