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医院微创新设计研究—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论文_胡青波

[摘要]:医疗建筑由于其功能的专业性和医疗工艺流程的繁复性,导致在医疗建筑的创作中,容易陷入传统“王、工”布局模式的框架内。本文以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项目为例,借鉴系统创新思维,在现有医疗工艺流程和管理模式的框架内,从医疗建筑功能、交通、空间、环境四大维度,对大型综合医院展开微创新设计研究,塑造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空间适宜、环境宜人的大型医疗中心。

[关键词]:大型综合医院、微创新、功能、交通、空间、环境

一、引言

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对于生命健康的持续关注,医疗项目尤其是大型综合医院迎来了建设高潮。井喷式的医疗建筑设计需求、快速的设计节奏、不尽完善的功能性主导评价标准,导致“王、工”布局模式的医院在近些年大量涌现。忽视了医院的个体性和其内在功能逻辑的合理性,医院的交通、空间缺少更多的人文关怀,医院的环境缺少疗愈空间。

医院是极端复杂的功能性民用建筑,设计受多方面的制约。医院设计就像戴着“镣铐”在跳舞。文章从医院建筑功能、交通、空间、环境四大维度出发,阐述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在满足医院复杂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功能布局更加合理,交通更加便捷,空间更加舒适、环境更加温馨的就医环境。

二、项目概况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大道以西、秋枫街以东、芦荡路以北,是一所融医疗、教研、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项目用地面积15.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0万平方米,设置床位2000张。

三、高效的医疗功能

1.综合+专科医疗模式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作为2000床规模的大型综合医院,其总体规划布局不同于传统综合医院布局模式,深入挖掘医院内部功能逻辑,创新性的提出“综合+专科”医疗模式的大型综合医院创新设计思路。

根据项目特点,综合医疗区采用集中式布局,通过双街体系将各医疗单元串联。医技区位于中心,门诊、急诊急救、病房围绕其布局,形成以医技为核心,紧凑高效的医疗流程体系。

妇儿和肿瘤专科中心单独设置门诊和住院出入口,其门诊和专科医技临近病房楼设置。同时与综合医疗区医技部分紧密相连,共享部分医疗资源的同时突出优势专科医疗特色。适应医院大综合小专科的医疗发展方向。

2.合理的规划布局

总体布局首先在满足功能分区合理的条件下充分考虑基地的现状,门诊、急诊等外来诊疗部门设置在靠近南侧及东侧道路的一侧,三幢病房楼沿基地西侧布置,避开基地东侧的高压走廊。医技区布置在门急诊区与病房区中间,便于二者之间的共享,门急诊与医技之间设置L型的医院街,使得各个门急诊科室到医技之间的距离都最短。各医疗功能单元布局紧凑、分区明确、联系紧密。门急诊布局按模块化设置,便于科室之间的调配。行政后勤综合楼位于基地东北角,面向东侧道路有独立出入口。感染楼位于基地西北角,位于院区下风向位置,独立设置出入口。

3.标准的模块化设计

门诊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医疗街串联起个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单元体现独立性和末端性原则。模块内部核心筒、设备管井等服务功能集中布置,功能使用区域能够满足未来科室变化需求。

4.居家的病房布局

病房按“三大区”、“二通道”模式设置实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公共电梯与内部医护电梯分隔设置,医生办公区与病房区各自独立成区,互不打扰。

所有病房朝南设置,病房开窗朝向院前绿地及屋顶绿化,提供良好的采光及眺望视野。走道端部敞开,明亮的走道缩短病人心理距离。所有病房均可扩展为三人间,预留发展空间。护士通过透视窗观察病人,无任何视线遮挡。

四、便捷的交通体系

1. 清晰的出入口设置

基地周边设置五个出入口,东侧的松陵大道为城市交通干道,西侧约为90米宽的城市绿化带,因此基地东侧开设医院辅助入口和急诊入口。医院的外部主入口设置在南侧芦荡路上,规划河道为医院提供了丰富的入口形象,门诊、医技病人通过芦荡路从主入口进入院区后可直接进入门诊大厅。西侧秋枫路上开设二个出入口,南侧为住院及探视入口,北侧为感染楼出入口和污物出口。供应流线从西侧进入院区,经坡道直达地库的后勤区,污物通过污物通道汇集于地下二层北端,从地下坡道运出院区。各种流线清晰顺畅,互不干扰 。

2. 外圈车行+内圈步行的人车分流模式

建筑外圈设置院区车行环道,临近建筑硬质铺装贯通建筑周边。形成外圈车行+内圈步行的人车分流模式,保证人行的安全,体现人文关怀。病患经院前广场可直接步行进入各功能区。机动车通过环岛靠近入口空间,结合辅道设置临时出租车泊位,方便病人接送。出入口附近设置地下坡道,引导车流进入地下车库,减少地面停留。

3. 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系统

借鉴交通建筑如机场和高铁站的停车落客系统,机动车通过各入口进入院区后,可直接由汽车坡道进入地下停车库,在地下接驳厅下客,病人可乘坐电梯抵达地面医院街各楼层,缩短步行距离。通过设置下沉庭院和采光井等措施,优化地下落客和停车空间。同时机动车也可在地面入口下客后,直接驶离或驶入地下车库。打造高效便捷的院区立体交通体系。

4. 引入城市公共交通

由于医院建于吴江区太湖新城新开发区域,城市交通设施还未完善,设计中将公交车引入医院,方便外来人员的就诊,缓解了基地入口与建筑入口较远的矛盾。病人通过外廊直接抵达门诊大厅,实现公共交通无风雨对接。

五、宜人的公共空间

1. 开敞明亮的门诊大厅

四层通高的门诊大厅是医院的客厅,承担着接纳、分诊病患的功能。是“L”形医疗街的交点,连接起普通门诊、专科门诊、急诊急救和医技功能。门诊大厅屋顶采用玻璃天窗设计,整个大厅开敞明亮,同时通过流畅的折线界面、人性化的室内设计,舒缓患者进入医院时的不安情绪。同时,门诊大厅电梯通向地下停车库落客接驳区,方便乘车来院的患者便捷抵达上部诊区。

2. 医、住分离的双街体系(医疗街+住院街)

医疗街

医疗街作为现代医院功能布局和交通组织的重要方式,借鉴商业建筑商业街设计理念,在医疗街布置电梯及自动扶梯,将病患快速送达至各楼层医疗单元。医疗街创造出易于识别和便利通达的空间环境,确定了医院的流程体系的独特风格和特征。建立中庭—医疗街—一次候诊—诊室的高效流程。

医疗街三层通高,顶部采用玻璃天窗最大限度增加自然采光。同时医疗街与各门诊医技单元之间的内庭院相连,内外空间相融。阳光的洒入,空气的流通,绿化的布置,使得整个医疗街充满生机,给予患者希望。

医疗街的设计结合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特点,打破传统冰冷的医院空间感受,根据服务对象的切实需要,在医疗街内设置多元化的社会服务设施。打造一个集咨询、助残、休憩、交流于一体的城市健康综合体。

住院街

在与医疗街平行的西侧设置住院街,将分中心模式下的各个病房楼和医技功能部分结合在到了一起。而且可以独立开放。

住院街地下一层与住院楼旁边下沉庭院的组合,不但添加了一层与地下层之间空间的层次感,并强化地下空间的开放性与连结性。同时利用下沉空间,集中布置购物、餐饮、休闲等商业配套设施,为下沉空间注入商业活力。

六、立体的景观体系

景观设计作为全院生态化环境的象征,为院区提供了极佳的园林绿化观。

门户景观:结合景观系统形成院区的门户景观,广场设置硬质铺装、绿化、休闲座椅、雕塑小品等,成为展现医院的文化形象及总体空间品质的亮点。主入口广场在解决交通分流的同时,为城市提供开放的绿化景观空间。

住院花园:在西侧住院区每栋病房都有各自独立的楼前绿化,为病人创造一个放松,宁静的住院环境。

绿化庭院:建筑内部设置了多个绿化庭院,为诊疗和候诊空间提供了自然通风采光。内院绿化内布置景观绿化、休闲咖啡座等内容,放松病人的紧张心情。

屋顶绿化——裙房屋顶布置了大面屋顶绿化,为病房提供了较好的景观场所。

通过门户景观、住院花园、绿化庭院和屋顶绿化,构建院区多维度立体的景观体系,使整体建筑更加通透、自然,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绿色、舒适的通透式全院空间。

七、结语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从设计到最终落地运营,坚持并优化了各项设计理念。通过高效的医疗功能布局、便捷的立体交通系统、开敞明亮的公共空间、多维度的立体景观,为苏州南部地区重要的医疗中心创造了良好的硬件设施,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也是在现有医疗工艺和管理模式下,对大型综合医院设计的一种微创新式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江立敏.优秀医疗建筑作品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孟建民.新医疗建筑的创作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胡青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四院医疗健康事业部设计主管、工程师

论文作者:胡青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7

标签:;  ;  ;  ;  ;  ;  ;  ;  

大型综合医院微创新设计研究—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论文_胡青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