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纪念和共和国: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及其历史作用分析_法国大革命论文

庆祝、纪念和共和国: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及其历史作用分析_法国大革命论文

庆典、记忆与共和——1889年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及其历史作用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纪念活动论文,法国论文,共和论文,大革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56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2X(2009)07-0080-05

诞生于1870年普法战争硝烟之中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国内政治纷争和社会动荡之后,于1879年1月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①掌握议会的共和派在1880年7月6日颁布法令,决定把7月14日作为第三共和国的国庆日。② 这既意味着共和主义者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同时也肯定了共和国与大革命的血缘关系。整个19世纪80年代,法国都在热烈地庆祝这一国庆日,并纪念与之相连的法国大革命的伟大业绩,这些活动在1889年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中达到了高潮。第三共和国政府通过精心组织庆典活动、有意识地挖掘和强调与共和起源相连的历史记忆,来实现广泛传播共和意识形态、巩固共和制度的目的。本文尝试对1889年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的概况作一勾勒,并进而探究其历史作用。

一、共和制度胜利的象征——法国大革命百年纪念庆祝活动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围绕着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1889年3月16日,共和政府中具体负责一百周年庆典组织工作的商业、工业和殖民地部颁布了一份节日和纪念活动表,其中各种节日和庆祝活动有20余项之多,[1]353-354可以说整个1889年法国就是在节日的欢乐和庆祝活动中度过的,法国革命一百周年庆典从1889年5月5日庆祝三级会议召开一百周年开始。

1889年5月5日,第三共和国政府在凡尔赛举行了隆重仪式,纪念100年前召开的三级会议。在政府各部部长和议会两院首脑的陪同下,共和国总统卡尔诺(Sadi Carnot)主持了在三级会议召开地梅尼大会堂举行的纪念铭牌揭幕仪式,并在凡尔赛宫镜厅发表致辞,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第三共和国之所以选择5月5日这一天,是因为在当时的政府看来,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与专横的绝对君主制相决裂,并奠定了现代社会的基础。1889年5月5日纪念活动期间发表的众多演说,都不断强调绝对君主制的专制特征,认为它“在法律上是不可抨击的、不负责任的,没有限度,没有节制”[2]158-159。而在1889年4月发布的一则政府通报中,又将这个日期与大革命的重要果实人民主权联系在了一起:“1789年5月5日,我们的祖先召开会议来宣布人民主权……在一个世纪的努力和斗争之后……今天的法国在共和政府的管理之下,已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2]159为了庆祝这一重要节日,法国所有学校都放假两天,政府职员则放假一天。全国各地都以游行、演说、栽种自由树以及散发《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等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事件。法国各地的教育督察们还发布通告,要求教师向自己的学生讲述1789年伟大事件的意义,并且向他们所居住地点的成年人描述革命所带来的好处。[3]17

对于7月14日国庆日的纪念活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已然形成一套全国通行的固定模式:“这一天的上午,军队列队游行,中午是宴会,公民中的头面人物为共和国的健康长寿干杯,下午和晚上,是民众玩乐消遣。从早到晚,一切都被召唤聚集起来,让公民在这个特殊日子里自己庆祝,自行演出,到处是成束的证章,阳台上旗帜飘扬,喇叭声不绝于耳,军乐合奏响彻云霄,灯笼成千上万。在所有爱国和社会歌曲的竞唱中,《马赛曲》在当时保持着一种青春活力,它如同永恒的呐喊,赞颂武装起来的文明和集体反叛。”[4]13而1889年的这一天,其庆祝活动更为盛大、持久。仅以巴黎为例,此前一天(7月13日)举行了从卢浮宫到战神广场(Champ de Mars)的盛大游行,随后,2000名演奏者在科洛纳的指挥下奉献了一场规模巨大的音乐会。而7月14日从早到晚一整天,在文森森林至布洛涅森林的整个巴黎,到处都是欢庆活动。[1]357

1889年8月18日,巴黎市议会在工业宫(Palais de l'Industrie)举行了一次盛大宴会,邀请了来自法国各地的15000名市长和镇长出席。在宴会的贵宾席上,不仅有总统卡尔诺和所有政府部长,而且还有法国最大的两个城市和最小的两个乡镇的行政首脑,即巴黎市议会议长、里昂市长、布雷松古尔镇(Bressoncourt)镇长和旺代尔兰镇(Vandherland)镇长。[5]69共和政府举行这一宴会的目的是以此体现共和制度下整个法国的团结和友爱,因为市长和镇长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是人民主权的象征,如此多的市长、镇长汇聚巴黎共赴宴会,是民主化的外省团结在以巴黎为首的共和国下的有力证明。[3]33

此外,共和国也利用雕像和音乐来纪念、庆祝大革命一百周年。自大革命以降,法国人就偏爱以雕像纪念伟人或表达抽象的观念。在第三共和国时期,雕像更是大有用武之地,“其数量之多,以至于当时的人们想出‘雕像狂热’这个词”[6]276。1889年9月21日,也就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97周年纪念日时,法国雕塑家茹尔·达洛(Jules Dalou)的著名雕塑《共和国的胜利》(Le triomphe de la République)在巴黎的民族广场(la place de la Nation)举行了落成典礼,共和国总统卡尔诺亲临现场。此前(7月4日),巴黎市政府送给纽约的“自由照耀世界”像的复制品在巴黎格勒奈尔(Grenelle)桥落成。在音乐方面,1889年9月11、12和14日,在工业宫举行了盛大演出,1200名音乐家共同演奏欧勒美夫人(Madame Holmès)的《胜利颂》(l'Ode triomphale),以庆祝第三共和国的胜利。[3]35-36

二、技术进步与美好未来的化身——世界博览会与埃菲尔铁塔

除了组织一个接一个的庆典活动,法国政府还通过举办世界博览会和建造埃菲尔铁塔来纪念大革命一百周年。如果说庆典活动主要是追溯革命的丰功伟绩,并强调共和国乃是大革命的精神之子,那么世博会与埃菲尔铁塔则向世人表明第三共和国代表了技术的进步与美好的未来,它引领着现代文明。

1884年11月8日,共和政府决定在巴黎举行艺术、技术、工业世界博览会,以庆祝1789年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具体的筹备工作由商业部长负责。③1889年5月6日,第三共和国总统卡尔诺宣布世界博览会开幕。世界博览会的展厅占据了整个巴黎战神广场,并且在荣军院前的广场(l'esplanade des Invalides)和特洛卡德罗花园(les jardins du Trocadero)还设有两个附属展厅。[7]216

1889年世界博览会的展览厅中放置了来自各国和各个行业的展品,其中最精彩的是机器陈列厅(La Galerie des Machines)和埃菲尔铁塔。机器陈列厅是一个420米长,150米宽,45米高的巨型大厅。大厅的骨架完全是金属的,由一次性浇铸而成的一些屋架支撑着,大厅内存放着各种机器。[8]在机器陈列厅的旁边有一个长30米的多种工业厅(Le Galerie des Industries diverses),其中展示了法国工业的众多分支:钟表、冶金、服装、军械、纺织等等。

1889年的世界博览会吸引了大量参观者,从5月6日开幕到11月6日闭幕的六个月里共吸引了2500万人(一说为3200万)来参观,其中包括许多来自国外的游客。博览会吸引了整个法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关注。新闻媒体对博览会予以大量报道,巴黎的两家报纸《战斗报》(La Bataille)和《费加罗报》(Le Figaro)还特意为博览会出了增刊。《费加罗报》更是在埃菲尔铁塔的二层平台上设立了编辑部和印刷厂,从5月15日到9月30日每天出一期四版增刊。[3]23-24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行不仅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收入,而且为法国赢得了国际声誉,表明法国最终摆脱了普法战争的军事失败,并重新宣布了它在欧洲列强中的领导地位。当时的一家德国报刊这样评论道“法国在这个和平的艺术领域里实现了复仇,这比军事手段所能实现的复仇更加灿烂夺目”。一位英国政治家也说道:“通过这一巨大的努力,法国重新获得了它在文明国家的领先地位。”[3]24法国重新成为了世界关注的中心,同时也证明在共和制度的庇护下,法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

我们知道西方文化传统中早就有巴别尔塔(tower of Babel)的故事,建造一个通天高塔以便于俗世的人们藉此进入缥缈而圣洁的天堂,这在西方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在法国,这种建造一座非常高的高塔的梦想也早已有之,但是一直受物质和技术条件所限而未能实现。

19世纪80年代,这种建造一座通天高塔的梦想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成为可能。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展示法国在共和制度下所取得的巨大物质进步和所拥有的强大工业能力,1886年6月12日,第三共和国政府同意了建筑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建议,决定在巴黎战神广场建造一个高达1000英尺(超过300米)的铁塔,以作为1889年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并象征19世纪是“工业、科学的世纪”[9]352。

1887年1月,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工程开始,经过26个月的紧张施工,铁塔于1889年3月31日建成。埃菲尔铁塔加上顶部附件总高32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在当时法国和西方的一些著名建筑中,巴黎圣母院高为66米;荣军院为105米高;意大利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高为132米;德国科隆大教堂为159米高,都远不如埃菲尔铁塔。④

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后,吸引了大量旅游者来参观,从1889年5月15日到11月6日短短六个月时间里(世界博览会期间),就有近200万游客,平均每天11800人。[9]358

共和派领导人茹尔·西蒙称赞塔是“建筑者艺术的巨著”,它“出现在适当时期,在20世纪前夕,象征正在开始的钢铁时代”。第三共和国的共和派把埃菲尔铁塔与巴黎圣母院相比较,指出前者象征着科学,而后者则是无知的代表。[9]356在当时君主制的欧洲里,埃菲尔铁塔是共和的象征,在铁塔上自由的彩旗高高飘扬。埃菲尔铁塔标志着石头时代的结束,铁的时代的开始。在共和派和法国普通民众心中,埃菲尔铁塔=共和国=进步的胜利。[9]360

在1889年法国大革命百年庆典中,法国共和派把埃菲尔铁塔与巴士底狱相比较,认为埃菲尔铁塔是理性、科学、进步对专制、盲信、无知的胜利的象征,而巴士底狱则是中世纪愚昧、落后的象征。由此,埃菲尔铁塔不仅是对共和国下的法国技术进步的颂歌,也是对共和制度下法国政治、社会进步的乐观信仰的体现。[10]542法国人民对埃菲尔铁塔这种巨大建筑的喜爱,表达了他们对共和制度的信任:尽管面对各种政治困难,但共和国有能力用科学和教育来保证法国和人类的进步。此外,1889年埃菲尔铁塔的落成,对法国民族自豪感也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它象征着在1870年被打败且丧失两个省份的法国已从战败中走出,重新享有人类进步的开创者和各民族指路灯的地位。

三、传统的发明——百年纪念活动与共和制度的巩固

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所说,百年纪念的各种庆典都是19世纪晚期发明出来的。⑤ 当时,西方世界中受过教育的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个诞生于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和1789年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之间的新世界已有一个世纪了。与1780年时相比,这个新世界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人口越来越多;逐渐开始全球化;贫富分化,地区分化。[11]2-4因此,西方世界的知识精英们试图通过对塑造西方新世界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事件的一百周年进行庆祝(如1876年美国革命一百周年、1889年法国革命一百周年、1900年19世纪一百周年的庆祝)来总结过去的辉煌成就,并以此增强人民面对未来的信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围绕着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纪念,来使人们回忆起与第三共和国的起源直接相连的法国大革命这一充满创造的英雄主义时代的伟大业绩,这是强调革命百年的辉煌过去一面。同时,法国大革命百年庆典也是向人们展现共和制度下法国所取得的成就,并以此为证做出第三共和国进一步繁荣发展的美丽承诺,这是对共和国的现在和美好未来的强调。由此,辉煌的过去、繁荣的现在和美好的未来三者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三共和国也以此颂扬人民主权的共和观念,在广大民众中培养了对共和国的热爱之情,从而巩固了尚不稳定的共和制度。

在这些有关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的庆祝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三共和国的首要任务就是驱除与共和国相连的内战、断头台形象”。因为与第三共和国直接有渊源关系的法国大革命不仅有给法国带来自由、共和的一面,还在1793年以后出现了雅各宾恐怖统治,一时间法国血雨腥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对共和国与雅各宾思想的混合记忆,在1830年导致了七月王朝;1848年导致了第二共和国的灭亡。共和派必须指出大众不加控制的激奋并非理性。共和国只有祛除了恐怖记忆后才能在法国最终建立。”[12]1081对此,法国共和派在法国大革命百年庆祝中采取了回避的措施。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活动集中于法国大革命开始几年:从1789年5月至1792年9月。

例如,在1883年建成的巴黎共和广场的共和雕塑上,有12个小浅浮雕,以图象讲述自由史,12个日期分别为:1789年6月20日(网球场宣誓);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8月4日(国民制宪议会决定废除封建制);1790年7月14日(联盟节);1792年7月11日(“祖国处于危急中”的公告发布);1792年9月20日(瓦尔密战役);1792年9月21日(国民公会决议废除王权);共和二年牧月13日(1794年6月1日旺也尔战斗);1830年7月29日(7月革命光荣三日);1848年3月4日(第三共和国普选权建立);1870年9月4日(第三共和国建立);1880年7月14日(第一个7月14日庆典)。从中不难看出1789-1792这开始几年在共和雕塑以及共和纪念中的首要地位,共和派正是试图通过强调共和国的逐渐发展和否定革命中暴力的存在来从历史的角度证实和美化共和制度。[13]154

应当说围绕着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庆典所举行的一系列纪念活动,起到了巩固共和制度的作用。一百周年庆典的举行不仅使广大人民再一次回忆起共和国的直接源泉——法国大革命的辉煌和历史功绩,而且也是第三共和国力量的展示:第三共和国下的法国经济发展迅速,物质丰富,世界博览会和埃菲尔铁塔就是象征;第三共和国的广大人民已接受了共和制度,成为捍卫共和的主力军。由此,我们把1889年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庆典看作是第三共和国稳固的象征。

收稿习期:2009-03-22

注释:

①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于1870年9月4日,但初生的共和国遭遇到君主派势力的强烈反对,如何从政治制度上确立共和制仍是个问题。1875年宪法的产生,意味着共和国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在法国以法律的形式获得了议会的承认。然而,此时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围绕着政体形式的争斗并未结束。直到1879年1月,顽固的君主派分子麦可马洪辞去总统职务、共和派茹尔·格雷维当选总统,第三共和国在政治制度层面上真正得到了确立。此后,议会、内阁与总统等各种政治权力都为共和派所控制。参楼均信主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7-58页。

② Grand Dictionnaire Encyclopédique Larousse,Paris 1982,p.4230.之所以选择7月14日,而不是其它日子(如8月4日废除封建制、9月20日瓦尔密战役、9月21日第一共和国建立、1月23日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等),是因为对于共和派来说,1789年7月14日不容置疑地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正是在91年前的这一天,愤怒的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着法国旧制度的巴士底狱,从此,伟大的法国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一个与罪恶的旧制度决裂的新的法国由此出现。

③ 此前,巴黎已经举办了1855、1867和1878年的世界博览会。应该说,第三共和国政府沿用了拿破仑三世利用国际博览会来展示巴黎的政策。1855年和1867年的世博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第三共和国也不甘落后,希望借助世博会来展现法国的繁荣与进步。参科林·琼斯:《巴黎城市史》,董小川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8、259页。

④ 以上数据出自Marc Angenot,Le centenaire de la révolution 1889一书的附录中。有一种说法认为,埃菲尔铁塔如此之高是为了超出巴黎当时伟大传统建筑高度的总和:巴黎圣母院68米,巴黎歌剧院54米,圣雅克塔52米,凯旋门49米,七月纪念柱47米,古埃及方尖碑27米,它们加起来的总和为297米,而铁塔的高度将达超过300米。参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官方网站世博网http://www.expo2010.cn/expa/sn_expo/zlzx/zlsb/sbls/userobject1ai49415.html?。

⑤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贾士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页。另外,在古代罗马有一种百年大祭,是罗马每百年举行一次的祭祀。大祭的内容包括夜间将赎罪的祭品献给地府神祗——狄斯(罗马的神,冥国的统治者)和普洛塞庇娜(地狱的女统治者,司谷物生长和土地丰收的女神)。但是这种百年大祭与这里所说的百年纪念不同,后者是对某个事件或人物的一百周年进行庆祝。

标签:;  ;  ;  ;  ;  ;  ;  ;  

庆祝、纪念和共和国: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及其历史作用分析_法国大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