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类课程属于建筑工程专业中的基础部分,其主要教学内容包含基础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以及防水工程施工等。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在开设施工类课程时仍存在过度重视课本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训教学与图纸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落实于实际操作当中,缺少综合竞争能力。想要将这一问题解决,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必不可免,本文就围绕建筑工程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为今后进一步落实教改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改革;研究
经过对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发现,他们普遍所持理论知识较为陈旧并且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动手能力较差,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当前各校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类课程教学方法落后有关,其中包含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即过于死板的课堂教学、缺乏课外教学、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实训教学、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相关《规范》教学不到位、忽视建筑相关等级考试、对学生的教学缺乏系统化、教学内容过于基础和单一。针对以上六大问题,下面便提出一些相对的教学改革思路,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建筑工程专业概述
建筑工程专业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管理。主要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使得优质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非常的稀缺,在就业市场上,这一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其次,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发展过渡。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以及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促使相关专业的人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
二、建筑工程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增加课外教学
建筑施工类课程的主要人才培养方向为建筑工程中的安全员、施工质量管理员以及质检员等工程一线工作人员。这一类人才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强大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辅助。而当前大部分学校在进行施工类课程教学时,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授,所有的课程教学都在室内完成,很少会将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并且由于许多施工类知识过于抽象,导致许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从而对后续学习与知识运用产生影响。总结以上问题,需要教师合理制定相关课程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知识讲授,增加课外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建筑工程现场,结合课本知识与实物进行讲解,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好促进相关知识吸收,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接触真实的施工场地,对安全作业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增加学生自身的责任感。而如果条件有限,教师也可以在校内使用模型,并配以相关视频以及课件,构建一个完整的课外教学体系,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实际能力训练需求。
2.增加实训教学
虽然当前大部分学校为了配合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会在施工类课程中安排实践教学,但大都没有建立专用的实训场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训教学的发展,学生只能在教室中完成一些较为简单的设计,导致实训课程失去了其原本的教学意义。所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各学校应该尽快着手建设实训场,让实训课程真正落实于实际当中,让学生真正动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东西,比如制作小型防水层,用空心砖砌一堵墙等等,帮助学生在动手中学到更多相关知识,便于今后走入社会后更好的投入工作中。
3.《规范》的教学
在建筑工程行业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存在许多的《规范》,并且这些规范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案、施工设计以及施工工艺的更新与完善不断改变。而因为这些规范在建筑工程专业今后工作中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到,所以当前在施工类课程中会纳入一部分《规范》中的基础内容,但在教材中普遍过于重视规范的局部概念解释,很多内容缺少逻辑性与全面性,让学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对规范的认识产生偏差。并且因为《规范》种类很多内容比较复杂,有些内容许多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这让《规范》教学无法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这些完整的《规范》制作成为电子版,在教学过程中方便规范内容的串联,并在课后将电子稿传输给学生,供学生课后复习使用,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规范》,更快的融入今后的实际工作当中。
4.教学与考证考试相结合
根据教育部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我国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顺利取得毕业证、学位证后可以自行报考二级建造师,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综合价值。而二级建造师的主要考试内容均与施工类知识有关,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考下二级建造师,辅助今后就业,教师在进行施工类课程教学时,最好将课本知识与二级建造师的教材进行结合,进一步扩展教学内容,但究竟该如何在保证整体授课课时不改变的情况下,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并将二级建造师的基础教材内容充分讲解,是每个施工类课程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教师根据当前学生知识吸收的情况和自身的教学能力,制定出详细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在日常备课过程中除了正常的施工类知识内容,将二级建筑师的教材内容也熟记于心,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分发二级建筑师考试的相关练习题与真题,帮助学生意识到二级建筑师考试的重要性,尽早为今后的考试打下基础。
5.注重整套图纸教学
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无一例外都要接触工程施工图纸,按照图纸的内容去进行实际施工。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完全看懂工程图纸。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在图纸教学方面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过于细碎,将整张图纸拆分分别讲授,可最后又不会完全将图纸拼接起来重复讲解,导致许多学生对图纸的局部内容了解很透彻,但对整张图纸理解能力却比较差,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体系的构建。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同样按照分部教学,但需要加强整张图纸的关联性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工程图纸时从整体出发,避免出现所学图纸知识无法衔接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打印出几套具有标志性的完整工程图纸,供学生课后学习使用,以此来促进学生工程图纸知识的吸收。
6.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当前大部分学校的建筑工程专业都采用2.5 + 0.5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就是学生大三的下半年是在工地实习,顶岗实习是该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巩固之前两年半学习到的施工类课程知识,学生也能够学以致用。现在存在的问题是,顶岗实习的管理较弱,学生在外面,教师很难有效地进行管理,施工类课程的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顶岗实习方案,让学生有目标地实习,而不仅仅为了工作,为了赚钱。实习的目的应该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制定的顶岗实习方案,学生应不定时向教师汇报,教师可以不定期下工地指导工作,让学生在工作中有效巩固施工类课程知识要点,掌握核心技能。
三、结束语
现如今,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建筑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生存能力,是每个该专业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很多教师也正在思考或者实施这方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研究的成果对其他教师都非常有参考价值,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徐晗. 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及现状探析[J]. 建材与装饰. 2016(36)
[2]王铁. 对接施工员职业标准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 四川水泥. 2016(11)
[3]王威.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探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33)
[4]金家胜. 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分析[J]. 门窗. 2016(11)
[5]闫蕊.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J]. 门窗. 2016(11)
[6]吴娜. 基于建筑行业需求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方法研究[J]. 现代交际. 2016(13)
论文作者:魏凤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学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课程论文; 教师论文; 图纸论文; 专业论文; 知识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