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论文_贾臻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论文_贾臻

贾臻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摘要】

目的:回顾总结胸心外科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对20例呼吸功能衰竭,气道梗阻、重症肌无力等患者气道切开进行精心护理,其中6例同时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20例患者经救治与护理均获成功。结论:气管切开术同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与护理呼吸功能衰竭、重症肌无力危象等疾病成功率高。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术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2820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作为有创人工气道,其气道的护理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近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关系到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命安全,如护理不当,不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引起病人的原发病加重,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

1临床资料

从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胸心外科行气管切开术治疗与抢救呼吸功能衰竭、重症肌无力危象、呼吸道梗阻患者共20例,2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例;因行气管切开的病种为肺癌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呼吸功能衰竭10例,重症肌无力危象8例,气管梗阻2例,其中6例同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20例均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气管切开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

在临床上,由原来单纯用于手术和抢救性气管切开发展到疾病的治疗性和预防性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病人逐年上升,险情随时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才能顺利拔管,避免并发症。

21衣物遮盖:家属因害怕病人着凉,棉被等衣物盖住离气管入口较近的位置;为病人翻身后整理床单时不慎将棉被盖住气管套管入口端。

22异物掉入:覆盖气管套管口的纱块被痰液污染后丢弃未及时更换,气管套管口敞开;滴气管滴液时未按正规操作,头皮针套未取下。

23脱管:术中头部过度后仰,套管系带松紧不合适或断裂;气管套管大小不合适;病人烦躁不安;切口换药及取放内套管操作不当;病人自行拔出;当皮下气肿吸收消退时,未及时调整系带。

24感染:常见有口腔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其观察方法:监测体温变化,观察口腔粘膜;观察切口有无红、肿、压痛和脓性分泌物;观察呼吸道分泌物性质、颜色、量、有无臭味;听诊肺部呼吸音。

3护理防范措施

31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工作,突出保持气管套管通畅的重要性,让病人及家属参与对疾病的护理,勿使被褥、衣被等盖住气管套管。

32正确气道滴液:取下头皮针套,病人呼气末滴入药液,滴完后覆盖双层纱块,湿润,固定。禁止将药液放在床边让家属滴液,污染纱块随脏随换。

33气管切开术后3天内固定带稍紧,窦道形成后系带适当放松,根据病人年龄、颈部长度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病人烦躁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加强看护,防止病人自行拔出。一旦判断为脱管,应沉着冷静,立即采取措施,争取及早为病人疏通气道;协助病人取仰卧位,迅速将原气管套管放入(护士更换时动作要轻柔);进行有效人工呼吸。

34加强病房环境管理:置病人于抢救室或监护病房,要求病室宽敞,阳光充足,清洁、无尘、安静、通风良好,室温18℃~22℃,湿度50%~70%;严格探视制度;切口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应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1]。

4护理要点

4.1卧位:根据病情气管切开术后24~48 小时取平卧位,病情允许或有刺激性咳嗽可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减少套管对气管的刺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保持呼吸道通畅

4.2.1适时吸痰: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方法,要做到有痰及时吸,发现病人呛咳、痰鸣或阻塞性喉鸣要立即吸痰,对昏迷无咳嗽反射或气管粘膜敏感性低反应迟钝的病人,虽无痰堵呼吸音,也应每隔1~2 小时抽痰一次,在每次抽痰前翻身叩背,使低位气管内分泌物流出,以助痰液排出,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2.2常规湿化气道和稀释痰液:由于气管切口使气管与外界相通,术后应常规应用生理盐水50ml,加α 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 万U,减轻水肿可用地塞米松2~5mg,配成稀释液,用输液泵或注射器直接注入,如果痰少且稀,4~8ml/ h,1~2 滴/ min 的速度滴入,如果痰浓多,8~20ml/ h,2~6 滴/ min 的速度滴入,以保证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同时配合雾化吸入每天2~4 次,每次15~20min。喷雾由气管切口处喷向气管深处,让稀释液以雾的形式进入气管,湿化痰液,使痰液充分稀释而被尽快吸出[2]。

4.2.3选择恰当的吸痰方式:吸痰时要保持病人头颈—躯干呈一轴形线,及时吸净口内及套管内分泌物,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正确掌握吸痰的技术和手法。吸痰管应是柔软,多孔透明的硅胶管,吸痰前首先将导管尖端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吸引少许以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并有润滑作用,然后轻轻插入套管内,轻轻旋转,一边慢慢退出进行吸引,切忌做上下抽吸。吸痰过程中时间不宜超过15s,同时避免深部大负压吸引,手法轻柔、娴熟,防止吸痰管小孔直接贴于气管粘膜,造成损伤,引起粘膜水肿、出血和血痂形成。

5 套管的护理

5 1外套管固定应打死结,松紧要适宜,以通过一指为限,过紧影响呼吸,过松易脱管。对燥动不安的病人要加强看护,小儿要固定双手,严防自动拔管。

5 2套管口要覆盖双层湿纱布,无菌纱布生理盐水浸湿盖于套管口上,及时更换,保持湿润。

4 3经常擦试套管外口分泌物,保持管道清洁,避免咳出的痰再次被吸入或附着管壁形成干痂堵塞呼吸道,内套管每2~4h 清洗擦拭消毒一次,取出内套管时,一手固定外套管,另一手轻轻旋转打开套管锁,缓缓取出内套管,嘱病人勿咳嗽。如有分泌物粘着不易取出,可滴生理盐水湿润后再试取,切勿强行拔出,以防将外套管同时带出,发生意外。

5 4气管套管垫应每日更换1~2 次,如被污染应及时更换,套管周围的皮肤用05 %碘伏消毒并涂以凡士林或抗菌药膏,防止刺激皮肤。

6其它护理

61气管切开病人往往需要吸氧,可用内径2mm 无菌塑料或尼龙管,长约30cm 左右,代替导管吸氧,管口照样覆盖湿纱布,给O2 量成人4~6L/ min,小儿2~4L/ min,要注意观察缺氧状态及调节氧流量[3]。

62口腔护理:口腔的温度、湿度适于细菌生长,如不注意口腔护理,易引起口腔炎、口腔溃烂,因此要做好口腔护理。每日3~4 次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口唇涂以石蜡油,防止干裂。

63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每日紫外线照射1~2 次,每次1h,以保证空气的洁净度,防止呼吸道感染。室温应保持在18~20 ℃,相对湿度60 %~70 %,室内要定时通风,并避免病人受凉,用湿拖布拖地,以调节室内的湿度。

64饮食:术后2~3d 给予高热量流食,以后酌情改为软食,昏迷和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

7心理护理

对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一般都存在恐惧的心理,在治疗过程中又十分痛苦,因而会产生焦虑与悲观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以同情和关爱的态度,向患者介绍气管切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告知如何配合治疗,何时拔除导管等。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进行心理疏导,解除患者悲观焦虑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参考文献

[1]苏鸿熙主编. 重症加强监护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45

[2]李有连,郭楼英. 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0 (2):141

[3]刘容,陈克芳,廖燕. 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对策. 实用护理杂志,2008,16 (12):27228

论文作者:贾臻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1

标签:;  ;  ;  ;  ;  ;  ;  ;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论文_贾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