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内外的核心素养论文_高丽娜

语文课堂内外的核心素养论文_高丽娜

黑龙江省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 高丽娜

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课程具有育人功能,是工具性学科,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兴趣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也是学习语文的敲门砖。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把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作为前提性举措。当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时,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去探索、钻研。

以学字为例,学字是语文的基础,很多老师以抄写、听写、罚写为其教学的主要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对学字丧失了兴趣,从而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利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将词语立体化。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书“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聒”字,本意为吵扰,声音高响或嘈杂。在讲解它的时候,可以把字形拆为“耳”与“舌”,让学生想象一下耳朵旁边有一只舌头反复发出声音的情景,学生自然会联想到这个字“嘈杂”的含义。学生在想象的时候势必会发出笑声,而此时则达成了引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语文要求我们教会孩子两点:“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学生的语感与思维,那么对写作产生兴趣则成为了重中之重。所以,在作文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作文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放歌曲或是视频,让学生进入情境。有一次作文授课题目为《外婆》,我播放了一首歌曲《阿婆说》,歌中“人生路本就是场获得与失的选择,迷路时想想当年阿婆怎么说”的歌词,让很多学生潸然泪下,并写出了真情实感的作文。还有一次,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书中的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时,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四季变换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十分震撼,整堂课学生状态一直不错,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一篇新课文之前,要适当的布置预习任务,简单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答。再比如,上课过程中,要多给学生思考空间,遇到难题,可以先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兵教兵”的方式比老师一言堂的效果要更好。另外,在解决问题时,老师可以先不要着急讲,可以采取优等生站在讲台上讲题的方式,这样既锻炼了优等生的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

另外,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能力,注重情感体念,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巴丹也在《阅读改变人生》一书中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语言就少不了阅读。而在当代教学中,学生仿佛成了考试机器。阅读经典和写作的目的仿佛都变成了考试得高分,老师嘴里常谈的也是分分分,如何才能得高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产生厌烦情绪。而语文教学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从足够数量的读写中实现预期目标。所以语文课上必须给学生留一部分时间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但是几十分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我们可以主张学生以多种方式阅读,听说读写结合。阅读范围方面,我们还可以除教学大纲要求之外,适当的给学生推荐一些贴近时代发展特点的内容供他们阅读,比如当代文学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书中的内容无形的影响了学生对人生岔路的选择方向,是一部具有正能量的书籍,而且作者笔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富有悬念的安排,势必让学生提起阅读的兴趣。还可以采用多种现代化方式阅读,比如推荐给学生们文学方面的微信公众号,推荐名著电影等。

在文学中,所有美文的源头都是生活。语文理应是反映并服务于生活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所以,有境界的作品需要描写真景物、抒发真感情。想要作品中的感情真实,就必须让作品贴近于生活,由此在文字中传达出的情感内涵以及思想哲理才能更为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关注生活中的小事并挖掘写作素材。比如通过给学生布置日记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体验、自主思考、自主感悟中写真事、感真情、悟真理,文章以“真”为基础,从而影响人、感动人。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总之,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任重而道远,其形成和发展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而且在语文课堂内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远不止以上方法。我们应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落实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为中学生的升学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牢记于心,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

论文作者:高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内外的核心素养论文_高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