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杜绝和减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论文_彭坤,马娟,梅传保

浅谈如何杜绝和减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论文_彭坤,马娟,梅传保

(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糯扎渡水电厂 66500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日渐加大,电厂在为社会提供所需电力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时常因为设备存在缺陷、管理不到位、违章操作等不安全因素,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设备损坏、环境破坏,甚至发生人身死亡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如何杜绝和减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是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本文从电厂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诱因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消除、限制措施,杜绝和减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安全;事故;防范

电厂安全生产事故是电厂在发电、设备检修等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电厂生产活动暂时的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故。电厂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集起来,都是因为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或发现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消除、限制措施而造成的,这些事故隐患主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利条件和管理上的缺陷。

如何杜绝和减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避免发生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需要及时发现、消除或采取限制电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事故隐患,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大多是因为对安全不重视、态度不正确、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和劳动条件不良等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违章操作、走错间隔、无票开展工作、违章指挥、使用不安全的工器具、随意摆放物品、临时电源私拉乱接、不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特种作业无证上岗等行为。消除这些不安全行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电厂生产工作,点多面广,涉及的人员比较多,有电厂员工、外包工程施工人员、各类设备厂家技术服务人员、外来参观人员等方面的人员,这些人员中,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参差不齐,电厂老员工和各类设备厂家技术服务人员相对较高,而新入厂的电厂员工和外包工程施工人员相对较差。因而如何做好这部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尽快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是电厂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

2.工作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开始前不认真检查、核对安全措施,工作过程中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下班后不断开自己引接临时电源开关、不关闭因工作需要打开油、水、气管路的阀门等不良工作习惯,必然会给自己或其他工作人员埋下事故隐患,极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在工作中要及时改掉不良习惯,规范自己工作行为,避免因为自己不良工作行为产生事故隐患,进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3.合理安排工作,杜绝工作人员超极限工作情况的发生。电厂工作、特别是设备检修工作,经常存在工期紧、任务重,检修人员加班加点赶工期的情况。

4.加强检查,及时发现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指正。由于工作经历、经验、技能等方面的原因,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安监人员要加强对生产、检修现场的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加以指正,从而避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表现为设备故障或缺陷,极易产生安全事故,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物质本质,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要消除设备故障或缺陷,首先必须发现设备故障或缺陷,重点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1.做好设备运行监视工作,及时发现设备异常运行情况。运行值守人员要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工作,对设备运行温度、速度、振动、摆度、压力、电流、电压等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参数进行重点监控并作好运行记录,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判断,查明原因,并向相关人员汇报,以便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缺陷。

2.加强日常巡回检查工作。各运行、维护、生技、安监等生产管理人员要加强巡回检查工作,检查要全面、细致,根据各自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检查、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各类设备缺陷,及时消除,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健康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大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分析力度,分析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趋势,判断设备运行状态,撑握设备健康状态。

设备故障或缺陷被发现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置。对于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和具备处理条件的缺陷必须立即进行处理,对于暂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又不具备处理条件的,要采取防范措施,待处理条件具备时立即进行处理,并在运行过程中加强对缺陷状况的跟踪、监视,当该类缺陷发展到影响设备安全运行时,要及时的进行停机处理。

三、消除环境的不利条件

环境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通道堵塞、视线不足、材料工具乱堆乱放、机械无防护装置、电器无漏电保护等

1.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严禁材料工具乱摆乱放,确保通道畅通。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特别是检修现场的管理,在工作开始前对工作现场作统筹安排,合理划分区域,绘制设备定置图,并工作过程严格按定置图摆放设备、物件,确保生产场所通道畅通。

2.加强生产检修现场照明设施管理,及时更换损坏的灯具,对照明不足影响工作的地方增加临时或永久性灯具,保证照明应充足,视线顺畅。

3.将检修区域与运行区域进行有效隔离,设置“检修区域”、“运行区域”、“在此工作”等标示牌,防止走错间隔,误碰运行设备,发生触电、机械伤害事故。

4.加强生产、检修现场临时用电、用气、用水管理,使用移动电器要有漏电保护,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漏电保护器工作正常,真正起到保护作。下班前要将临时电源的开关断开,关闭因工作需要打开的气、水阀门,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拆除临时引接的电源、气源和水源。

四、消除管理上的缺陷

管理缺陷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消除管理上的缺陷,是杜绝或减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的措施之一。

管理上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对物质的管理失误,如技术、设计、结构上有缺陷,作业现场环境有缺陷、防护用品有缺陷等;对人的管理失误,包括教育、培训、指示和对作业人员的安排等方面;管理工作失误,包括对作业程序、操作规程、工艺过程的管理失误以及采购、安全监控、事故防范措施的管理失误。要消除管理上的缺陷,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电厂安全生产的制度保障,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全面、完善,可操作性强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实施动态管理,用规章制度规范安全生产工作,从制度上确保电厂生产安全。

2.做好设备检修、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因设计、制造、安装以及运行磨损等方面造成的设备缺陷,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健康状态。

3.对于防护用品的管理,首先从采购上做好工作,选择正规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规格型号适用的产品,并做好交货验收工作,防止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入到电厂现场;另外是做好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工作,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使防护用品能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此外,还要做好定期检查、检验工作,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防护用品。

4.合理组织人力资源,将合适的人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电厂工作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对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也各不同,人员由于心理、生理或技能方面的原因,可能对有些工作岗位比较适合,而对有些工作岗位不适合,如果工作安排不当,将不适合的人安排到他不适宜的工作岗位上,势必造成不安全因素,埋下事故隐患,甚至引发事故。。

5.加强对生产、检修、基建等作业程序、操作规程、工艺过程的管理,做到规范作业,标准化作业。

总之,电厂安全生产事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真正做到人人要安全、人人管安全,彻底消除生产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利条件和管理上缺陷,是完全可以杜绝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

参考文献:

[1]郭召松《发电企业生产典型事故预防措施》,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10月

论文作者:彭坤,马娟,梅传保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杜绝和减少电厂安全生产事故论文_彭坤,马娟,梅传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