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生活记——关于赵丹在狱中的自白

消费生活记——关于赵丹在狱中的自白

一、消耗生命的记录——关于赵丹的狱中交代(论文文献综述)

张挺玺[1](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周龙华[2](2019)在《基于电影建筑学对建筑空间叙事性手法的研究》文中认为体验经济是心时代浪潮下最具影响力的经济模式。同样,在建筑领域也越来越关注空间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空间情境的表达、人体感知的获取和事件历时的叙事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电影作为一门与建筑最为接近的综合艺术类型,在时间结构、蒙太奇手法、情景造型、体验感知、叙事表达等多方面存在关联性。电影建筑学是一种基于电影艺术编排的设计手法,通过营造空间的叙事性情境来影响人的感知与体验。关于建筑空间的叙事性手法研究,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背景和对象,表达了研究的多方面目的和意义,详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制定了研究框架。第二章系统的介绍了电影建筑学和建筑叙事学的叙事性,总结了四点关于影像叙事和空间叙事的关联性: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蒙太奇手法、情境造型。第三章基于电影建筑学构建了叙事性手法的指导框架:剧本的编排、要素的选择、动线的组织、情节的表达、境界的升华。第四章从叙事动线组织方式的角度出发,以线性叙事、平行叙事、立体叙事、表现叙事四个方面展开电影与建筑作品的对比性分析。第五章从文本叙事、影像叙事和经验叙事为主题展开叙事性空间的案例分析,并以三个方向进行设计试验。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总、和创新点和关联性学科拓展,第二部分阐述了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陈娜[3](2018)在《刑法中的悔罪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中““悔罪”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几乎每个刑事案件都涉及到的情节,引出了刑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需要刑法理论予以回答。本文尝试通过对刑法中悔罪情节的基本理论构建,以期对刑事立法确认悔罪情节,刑事司法认定悔罪情节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有些许裨益。本文认为,刑法中的悔罪是一种独立的情节,它与其他情节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虽然“悔罪”只在我国刑法第67条中看到,在司法解释中也并不多见,但它却是几乎每个刑事案件都会涉及到的情节。尽管将其作为酌定从轻量刑的情节并无法律依据,但是具体在司法实践中,已把“悔罪”作为从轻量刑的根据了。我国刑法只把自首、坦白与立功作为悔罪的形式加以规定,而对于这三种情形之外的悔罪情形都未予以明确规定。对其他悔罪表现的认定则一般作为酌定量刑情节,由司法人员根据自由裁量权进行判断。这使得刑事司法实践中对悔罪表现类型的认定标准不统一,例如,许多地方会忽略犯罪行为人向被害人悔罪这一情节。况且,“悔罪”本来就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司法人员只能通过语言、行为等客观表现来认定犯罪行为人是否存在悔罪的心理,这是难以统一认识的判断;加之刑事法律又未对悔罪类型进行明确认定,这就使得这一认定更加困难。但是悔罪的其他形式与自首、坦白、立功一样,在量刑中同样运用广泛,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对悔罪理论进行了系统解析,并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刑法中悔罪问题的立法模式和司法对策的具体方案。全文共分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刑法中悔罪问题的研究进路”。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先对刑法中悔罪问题进行了梳理,将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中关于悔罪的显性体现与隐性存在一一列举。认为当前悔罪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其一是悔罪界定的空白,其二是悔罪认定的模糊,其三是悔罪类型的不确定,通过图表与案例的方式直观呈现问题所在。第二节讲述了刑法中悔罪问题的研究现状。把过去与当下关于悔罪研究的理论学术观点和前沿问题进行整理,并提出争议的焦点。第三节则重点在挖掘刑法中悔罪问题的研究意义。本文认为,悔罪在我国刑法中作为适用缓刑、减刑、假释的实质条件之一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其作为重要的从轻量刑情节,却未在我国刑法中得到全面、统一的规定。因此系统构建悔罪的基本理论十分必要。第四节是对本文关于悔罪研究的创新点进行分析。首先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关于认罪认罚的研究如火如荼,而关于悔罪的研究却一直束之高阁,尤其是悔罪在定罪阶段的作用也较少人关注,本文尝试对这些理论研究的疏漏之处进行梳理和剖析;其次是研究范式上的创新,文章对所有涉及刑法中悔罪的法条、司法解释、地方规定进行了全面的整理(见附表1),在分析悔罪在刑事司法中存在的问题时引入了典型案例以及最高院最高法的指导案例,通过司法实践反省立法中的疏漏。而且本文研究过程中还运用了定量分析方法对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的悔罪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印证本文的观点。第二章“刑法悔罪的基本概念”。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开门见山,先对悔罪进行定义及定位。根据刑法的规定,悔罪表现或悔改表现是决定缓刑、假释是否可以适用的实质条件;在司法实践中,悔罪表现是一个量刑的重要酌定情节。虽然悔罪在司法实践中如此重要,但是,其定义却较为模糊。如有研究者指出,对于何为悔罪,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也很难量化,这使得法官认定是否悔罪具有较大的裁量权,亟待进行深入研究。1第二节对悔罪的表征进行分析,因为悔罪行为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主观心态,因此本文通过语言表征和行为表征来确认和固定悔罪行为。第三节从时间与空间范围对悔罪行为进行界定,进一步确认悔罪的形态。第四节是对悔罪与认罪进行辨析。这是两个相似且容易混淆的概念,但它们对于刑法的意义和作用却完全不同,因此本文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以期解开刑事司法实践中的认识困局。第三章“悔罪从宽的理论根据”。本章共分为三节。这章的重点是阐明相关的理论支撑。第一节是悔罪与刑罚目的论。说明悔罪从宽是出于刑罚的特殊预防目的的考量。在确认犯罪人悔罪之后给其改造机会,重新做人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第二节是悔罪与刑罚功能论。提出了悔罪在刑罚的威慑、隔离、矫正功能中的存在,有益于我国刑法实践中对于悔罪从宽理论的接纳。第三节提出悔罪是检验刑罚目的与功能实际效果的重要标准。,司法实践却证明,由于传统刑罚观念的缺陷,无论是报应、威慑、矫治还是他们的结合,所需的资源不仅巨大,而且效果并不明显,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目的。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传统的刑罚观念进行反思。在现代社会中,刑罚不再是报应基础上的刑罚,不再是简单的惩罚工具或手段,而应以追求正义作为首选的价值目标并受制于正义的原则。也就是说,维护社会的正义观念应该成为刑罚观不可缺少的内容。第四章“定罪阶段的悔罪问题”。本章共分为三节。按照惯常的理解,悔罪一般在量刑和行刑阶段发生作用,悔罪悔的是“已然之罪”,所以悔罪是属于罪后情节。而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定罪情节只限于罪中情节,而罪后情节出现在犯罪发生之后,本身脱离了犯罪构成要件,不可能属于定罪情节。所以原则上,罪后情节是作为量刑情节存在的,通过犯罪行为人的罪后行为影响犯罪行为危害及其程度,表现其对自身犯罪的态度,体现其主观恶性的程度,从而影响具体量刑。那么悔罪对于定罪的作用何在,根据本文前文所述,但是本文发现但书条款是悔罪情节在定罪阶段起到的出罪效果,因此决定将其单独列一章来阐述。第一节将影响定罪的悔罪情节进行梳理,尤其提出了在悔罪从宽是根据人身危险性的判断来考量的。第二节讨论了犯罪构成中的情节问题,提出但书是悔罪在定罪阶段的法律源据。第三节分析了悔罪对定罪的作用。认为悔罪情节在定罪阶段的作用在于出罪或降低刑罚等级。第五章“量刑阶段的悔罪问题”。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梳理了影响量刑的悔罪情节,分别从外国(俄罗斯、罗马尼亚、葡萄牙、德国等国)刑法以及我国(包括台湾)刑法两方面展开。第二节研究了悔罪影响量刑的方向。从积极悔罪态度、拒不悔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以及比例确定上分类细化。提出悔罪影响量刑的方向只能是对具有悔罪情节的犯罪行为人从轻处罚,即在量刑过程中悔罪只能作为从轻量刑情节适用,而不能对量刑产生从重或者减轻处罚的影响。并通过纵向分析悔罪在量刑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横向比较自首、立功、赔偿被害人损失等相关情节的量刑比例,第三节则是对于悔罪在量刑情节竞合情况下的适用展开分析。这里研究的悔罪仅适用于根据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整确定宣告刑阶段,而在阶此段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主要是犯罪构成事实外的情节,比如悔罪、赔偿、自首、立功、累犯、前科、动机、犯罪的时空环境等,因此本节所讨论的悔罪在量刑情节竞合下的通用主要探讨的是在宣告刑确定阶段悔罪与犯罪构成事实以外的量刑情节竞合问题。第六章“行刑阶段的悔罪问题”。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也梳理了影响行刑的悔罪情节,对其进行分类与细化。第二、三、四节则将悔罪与缓刑考验、减刑前提以及假释前提等三个累进处遇制度结合研究,对于悔罪在这三个环节适用中的认定逐一结合,从而推断悔罪的刑法研究已经从理论走向具体司法实践的指导。整体来看,悔罪问题仍未在刑法中得到全面、有效体现,仅有的表述也只体现在分则规定的贪污罪中。而悔罪情节作为比认罪情节更进一步的层次,所受关注却少之又少。虽然,关于悔罪的认定的确有较多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容易确定,对悔罪准确进行司法适用还有困难,但我们不应停滞不前。犯罪行为人对其犯罪行为是否悔罪不仅决定了刑事活动中控方证明责任的大小,而且对于整个刑事司法程序影响巨大,在定罪、量刑乃至行刑阶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功利性评价的角度,选择认罪认罚作为制度的切入点;但是对于刑法本身而言,从价值评估的角度而言,剖析悔罪之于刑法的意义,让更多人的从认罪走向悔罪,才是应有之义。

周婧[4](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沙鑫[5](2017)在《乡土美术与现代中国1937-1953》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讨论的乡土美术实际上是指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乡村中所进行的一系列革命实践与政权建设为题材和内容的美术作品。通过围绕1937-1953年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三个战争阶段进行论述,并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框架内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对中国乡村基层政权的组织建设进而战胜和消化接踵而至的困境与危机的。这一时期的乡土美术紧密联系着中国共产党各个阶段处理危机和困境的革命实践以及革命政策。通过对美术作品与历史文献进行交叉分析的方式,将有关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美术作品置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语境内加以审视,去努力还原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岁月里所领导的乡村现场,去讨论文艺工作者们在何种的历史抉择中彻底融入了党所领导的政治生活,去观看党员干部如何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指导生产、发展教育、动员群众等等这一系列乡村建设实践,去回顾中国共产党如何在贫瘠的困境里塑造出自力更生、不畏险阻、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的优良品质等等进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对农村、农民、战争以及现代国家进行塑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和取得的成就。

王思璀[6](2016)在《唐代知识阶层笔下的医学叙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对医学领域更加关注。中国古代医疗社会史已经成为当前史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经出版有关专着多达数十种。遗憾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来自台湾、香港和部分大陆综合性院校的历史学、文化学研究者,传统的专业医学史的研究人员基本缺如。以往医史学界所关注的主要是医学理论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医学教育的进步、医政制度的变革、以及名医的生平、思想等成就性内容,而对患者的病痛体验、医家的社会地位、现实医事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留意较少。本研究选取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鼎盛之期唐朝为切入点,以唐代知识分子自撰的诗词、文章、笔记、小说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等历史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其中与医学相关的部分进行爬梳、整理、分析、讨论。希望通过对史料的扩充,窥见唐人对于医学、生命和疾病等问题的真实观念看法,并了解当时医生、患者的现实生存状态。以期更加生动、细致的勾画唐代医学发展的整体面貌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并对传统线性模式的中国医学史有所扩充。对唐代多种类型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后,得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蒐集到唐代287位诗人创作的与疾病相关的诗歌2337首,统计分析后对唐代知识分子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病证依次是眼病、消渴、头风、疮疡、耳病、足疾、肺病、痹症与风病、以及瘴、疟、疠等。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后发现唐代知识分子间流行避居静地、自修医药、参禅调气、撰遣病文等应对疾病的方法;而疾病给其带来的压力主要体现在身体不适、声誉受损、仕途挫折、经济困窘、亲友疏远几个方面。辑录出与医药、疾病相关的司法判文62条,分别出自45位以上官员或士子之手,涉及案件37例。这些判文的内容从药物流通、医患关系、诈病避责、残障歧视、保健制度流于形式、得疾染病责任难明、治病养疾冲撞刑律等七个方面,反映了唐代社会医事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搜集与帝王健康状况相关的诏令9则,与官医社会地位相关的诏令内容25条。前者主要包括帝王涉疾手敕、康复诏、疾愈德音等;后者主要包括涉及主治医者如何安置之遗诏、遗诰;涉及医官职位转迁的赦文、德音、制诰;以及调整医家薪水的特别诏令等。将诏文内容与其他材料结合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唐代医人的社会地位经历了先稍有降低后又逐步提升的变迁过程。但相对于此前的南北朝和其后的两宋金元,唐代医人的社会地位似乎仍然处于历史的低潮。究其原因,可能与时代背景与疾病谱的改变、从业者的医疗行为是否端正、医学自身的发展进步规律、知识分子对于医学参与程度等几方面都有关联。整理分析了笔记、小说中带有夸张、想象成分之涉医故事43则。研究后发现大多数看似荒唐玄怪的事件背后都有某种现实基础,其夸张、臆想情节的出现多因受时代局限与民众心态的影响;少部分缺少可考根据的故事是文人墨客为借医喻政,或各个宗教为吸引信徒而刻意设计。而此类奇异怪诞涉医故事在唐代大量涌现主要与当时之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风格、医学探索的实践与局限、中医学理论的特殊解释方式、佛道二教思想对社会的广泛影响等因素有关。总体而言,通过以上对唐代知识阶层医学、疾病书写的研究,补充了部分过去唐代医学史研究中较少被关注的内容,对某些过去存在争议的问题给出了新见解,并在一些具体医事史实方面有新的发现,为今后更加生动、细致地勾勒有唐一代社会医疗活动的整体面貌提供了参考。

盛强[7](2016)在《壬辰倭乱时期战争体验汉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生在四百多年前的壬辰倭乱,涉及三国,历时七年。入侵国日本穷兵黩武,最后铩羽而归;受侵国朝鲜经受住了一场几近亡国的灭顶之灾;援助国中国因为身陷战争的漩涡元气大伤。壬辰倭乱深深地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越来越多的学者们也将关注的眼光放在这段尘封的历史上。然而以文学的角度切入研究这场战争影响的学术成果却为数不多,本文从朝鲜文人的汉诗作品入手,试图探讨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朝鲜在当时以汉字书写的汉诗面对这场战争记叙下了什么样的战争体验,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对于壬辰倭乱时期的汉诗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方法思路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研究现状主要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和研究形式等为线索,对于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壬辰倭乱时期汉诗的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至于结论部分,则主要是本论文针对有关壬辰倭乱时期汉诗研究的综述,其中也包括本论文的未尽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系列化的设想等等。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针对壬辰倭乱时期战争体验汉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概况进行梳理和概括。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先从政治角度梳理壬辰倭乱的战争概况,从中朝日三国的局势变化阐明壬辰倭乱对东亚政治秩序的影响。二是从文学角度简述这一时期除汉诗以外,其它相关文学形式的对壬辰倭乱的叙述。第二,从宏观上对壬辰倭乱时期人们对于这场战争的共性体验进行讨论,按内容的侧重将诗歌主要分为四个维度。首先是对战争直观体验的悲痛情绪,其次是对统治阶级防范不周,应对不力的批判情绪,再次是对敌对方表现出的不屈态度和反抗意识,最后是对援助方并肩作战,再造朝鲜的感恩意识。这四个维度都是从封建士大夫的视角出发,所瞄准的对象不同,也产生出对壬辰倭乱不同的态度和意识,由此形成了不同作者对这场战争的共性化体验。第三,选取的身份和遭遇不同的六位诗人展现个体对壬辰倭乱的独特战争体验。六位诗人中尹斗寿、郑文孚和权韠都是在本土的语境中抒发自己内心独特的战争体验;郑希得、姜沆和鲁认则是从异域的语境出发表达自己的战争体验。在对诗作文本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其诗歌传递出思想内容以及价值取向为标准,概括出了每位诗人独特的战争审美体验。第四,从表达技巧、典型意象和作品风格等创作形式入手,对壬辰倭乱时期汉诗创作艺术进行探讨。这一时期的汉诗普遍运用了以写实为主的创作手法,典故和比喻等表达技巧大量的运用,显示了朝鲜文人深厚的汉学功底。在这一章里,还对诗中“月”、“鸟”、“白发”意象以及战场相关意象等进行了讨论,最后概括出这一时期对壬辰倭乱战争体验汉诗具有的“悲”、“豪”、“刚”等独特风格。对于创作艺术的讨论,在本文结论部分也做了相关探讨。

章涛[8](2016)在《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建制运动,知识分子改造对当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有其特殊的研究意义。第一,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知识分子改造运动是毛泽东现实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构想中关键的一环,与当代中国前三十年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建构紧密相关,也与八十年代中国二度现代性转型有直接联系。因此,改造虽然以政治运动的面目出现,但其承担的历史和思想内涵要远远大于革命的暴力规训,涉及的关于知识、意识形态的曲折想象,也远非"反智主义"可以概括;第二,从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来看,改造可以被视作某种"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一一它上承了现代知识分子自我启蒙、自我忏悔的内在要求,下启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精英的群体性失语。换句话说,改造运动的发生是知识分子主体与意识形态客体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它对当代知识分子在新时期后的主体重建具有延续性的影响。最后,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说,极端化的改造运动毫无疑问是应该被否定的,但如何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对"知识分子改造"进行知识性的梳理,而不是无视了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制度建设的基本需要与无可避免的矛盾,将对制度、革命和政治权力的反思简而化之地推向对整个社会体制乃至于意识形态的否定,则不但关系到我们今天是否能还原历史语境,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部逻辑给出一个较为客观公允的结论的问题,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把握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心灵史。基于此,本论文将从制度的建构,主体身份的认同,文本阐释三个角度,考察知识分子改造这一政治事件在"历史现场"与"文学想象"两个话语场中呈现的各异面貌。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从马恩原典和党关于知识分子管理、培养和批判的史料的互读中,对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理论资源及其历史误读做了耙梳。同时,也对这种误读所造成的种种悖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的阐释。最后,结合新时期的文艺政策,探讨了知识分子改造在"文革"后的"承继"与"变体"。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以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当代"前三十年"为界,梳理知识分子在时代语境变迁下的不同文化人格状态与生存处境。同时,对运动的发生、发展和主要釆取的方法、模式作出必要的交代。第二章从制度的建构入手,探讨组织化的单位结构和意识形态化的批判体制对知识分子改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前者以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式,为改造的顺利进行提供外部条件,而后者则通过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方式,推行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范式与文化逻辑。但制度又是以人为根本的,或者说思想改造的悖谬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怀揣着不同目的进入"制度"的知识分子。因此,本章还以专节讨论了掌握话语权的"中心作家"在运动中的不同表现,以呈现历史本身的复杂面。第三章承接第二章的体制研究,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作家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立场的迁移。在"前三十年",知识分子大多全盘接受了意识形态的改造要求,自觉成为革命宣传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但是,这种身份认同的原因又是极其多样的,当个人的因素参杂进来时,就需要我们分别分析。八十年代以后,集权政治指挥下的破坏性改造被指认为"历史错误"而得到逐步纠正,归来者们随之通过叙述悲惨的改造经验,来重新建构启蒙者的言说身份,但在这一过程中,创作主体和主流话语又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同构关系。直到后现代主义兴起,知识分子越来越走向个体立场,他们所表现出了身份认同才真正趋于多元化。第四章和第五章转入对文本的具体考察,分别从知识分子形象建构与审美范型流变两个角度,讨论当代文学中改造题材的叙事流变。在这部分中,笔者没有从狭义的"形象分析"和"审美范式"角度阐释作品,而是力图在形象学、叙事学与思想史、文化史的中间建立起一套动态平衡的阐释机制,不只告诉读者有哪些形象和叙事手法,更要从这些表征性的符码背后找到不同时代话语留下的文化印记。结语一定程度上跳脱出"前三十年"意义上的"改造"概念,思考后现代语境中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和重归精神高地的可能性,并从专业化和道德化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改造"要求。

董慧[9](2015)在《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文中指出台湾文学的东北书写有两个维度,其一是日据时期台湾人的“满洲”书写,其二是1949年后赴台作家的东北书写。“满洲”书写中,台湾的士绅阶层和平民阶层分别对“满洲"进行了借景抒情的隐晦描写、直面创伤的实景描写和置为底色的想象描写,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台湾人的“满洲”情结。对东北书写的研究主要从东北精神、地域民俗和美学风格三个角度考察。酷寒蛮荒中的东北精神是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具有骁勇剽悍、反抗压迫的行为动因,诚笃无欺、厚情重义的精神内核和执着追求、忍辱负重的人文底蕴。敬天畏神、圆融剽悍的东北民俗是地域文化的显影,它从精神民俗、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三个角度显现:萨满教是东北人民感恩万物、善待生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导引;交融质朴、和合圆满的饮食习俗是多民族文化交流和寄托乡情的重要载体;彰显民间判断标准的匪性文化是民风与现实催生的恶之花;中、日、俄三国文化交融呈现出文本的异域格调和观念互见。这些作品普遍显现苍凉厚重的美学风格:史诗性与纪实性以巨大的时空跨度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思乡中的漂泊叙事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情节模式三个方面表达了孤独和乡愁的情感体验;满族语言和方言土语是东北语言的地标,粗砺白话与文言结构珠联璧合整体展现了东北语言风貌——这是台湾文学中对东北语言系统分析的起步。但这些作品的艺术手法参差不齐,有些具有主题先行、情节失真和人物的扁平、单薄等不足。论文整体考察了台湾文学的东北书写,体现东北——台湾双重经验,揭示了东北书写的重要意义:丰富台湾文学中的地域写作。

刘云飞[10](2015)在《知青影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青影视是指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创作素材,表现知青在插队或返城之后的生活与情感的作品。随着上个世纪50年代知青运动的爆发,知青影视也相应地出现在银幕之上,并在“文革”之后全面繁盛,直到新世纪以来,仍然久演不衰,几乎每年都有新作涌现。目前,知青影视作品已有100余部,但很多作品鲜为人知,而学界对它的研究也并不充分。从发展历程上来,知青影视创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前知青时期以回乡知青题材为主,旨在配合官方的政策宣传,动员现实中的知识青年下乡务农,扎根农村;“文革”时期知青电影数量较少,主要借鉴样板戏电影的创作经验而完成,旨在配合现实政治,宣传阶级斗争;新时期知青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涌现,在展露伤痕、诉说苦难的同时反思历史,宣扬理想主义精神;后新时期一度沉寂的知青影视借怀旧风潮再度崛起,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多以成功者的话语立场宣扬“青春无悔”与劫后辉煌。上山下乡的经历既荒废了一代青年的大好青春也铸就了他们的精神品格,这股极具对抗的张力也渗进了影视创作之中。知青影视中最为凸显的莫过于对“青春无悔”、理想主义的呼唤与宣扬,前者已成为评判知青历史的话语逻辑,且与“忏悔”话题相纠缠,备受学界质疑,后者是前者的精神底色,被界定为知青群体最高的思想境界,一笔激励人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文化的维度来看,创作者始终站在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夹缝当中,以断裂的文化态度来表现知青生活,导致知青影视中的人物长期陷入一种逃离与回归的怪圈,以及在城乡文化认知上的矛盾态度。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创作者基本采用了一种疏离历史的创作态度,将知青历史界定为苦难史,并从“心史”的角度来诉说苦难,总体怀旧有余反思不足。在知青婚恋这个历史敏感话题的诠释方面,呈现在知青影像中的情感故事多是浪漫的,美好的,虽然有遗憾但仍让人无限怀念,总体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影像与现实存在明显的错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为了建立自我的想象认同,创作者多让知青群体占据银幕的中心位置,以理想自我的形象来重塑人物,因此呈现在知青镜像中的人物形象多是美好的,甚至是完美无暇的,包括乡村女性,她们身上寄托着创作者对乡村的诗意想象。

二、消耗生命的记录——关于赵丹的狱中交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耗生命的记录——关于赵丹的狱中交代(论文提纲范文)

(1)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小结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一)经济“统制化”
        (二)政治社会化
        (三)新国民运动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小结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小结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一、“歌诗体”的复兴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一、平剧(京剧)改革
        二、秦腔改革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小结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小结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电影建筑学对建筑空间叙事性手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心时代的呼唤
        1.2.2 跨学科研究的意义
        1.2.3 建筑空间的体验性
        1.2.4 建筑设计的创新性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电影建筑学的范畴——理论
        1.3.2 建筑空间的研究对象——客体
        1.3.3 叙事性的体验感知——主体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6.3 国内外教学实践现状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电影和建筑空间的叙事关联性研究
    2.1 电影建筑学
        2.1.1 概念发展
        2.1.2 电影建筑
        2.1.3 建筑电影
        2.1.4 电影建筑学
    2.2 建筑叙事学
        2.2.1 概念发展
        2.2.2 建筑叙事
        2.2.3 叙事实践
        2.2.4 空间叙事性
    2.3 电影影像叙事与建筑空间叙事的关联性
        2.3.1 时空特征——时间结构
        2.3.2 时空特征——空间结构
        2.3.3 体验特征——蒙太奇手法
        2.3.4 本体特征——情境造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电影建筑学对空间叙事性设计手法的研究
    3.1 建筑空间叙事的剧本编排——秩序性
        3.1.1 意义作用
        3.1.2 剧本题材
        3.1.3 剧本主题
        3.1.4 剧本编排
    3.2 建筑空间叙事的要素选择——多样性
        3.2.1 意义作用
        3.2.2 要素特征
        3.2.3 要素形式
        3.2.4 要素设定
    3.3 建筑空间叙事的动线组织——节奏性
        3.3.1 意义作用
        3.3.2 线性组织
        3.3.3 非线性组织
        3.3.4 反线性组织
    3.4 建筑空间叙事的情节表达——生动性
        3.4.1 意义作用
        3.4.2 空间界面
        3.4.3 技术营造
        3.4.4 感知营造
    3.5 建筑空间叙事的境界升华——启发性
        3.5.1 意义作用
        3.5.2 升华元素
        3.5.3 叙事修辞
        3.5.4 境界营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影叙事和建筑叙事案例的对比性解析
    4.1 线性叙事性对比
        4.1.1 概念介绍
        4.1.2 电影《调音师》解析
        4.1.3 葛如亮——习习山庄
        4.1.4 对比性分析
    4.2 平行叙事性对比
        4.2.1 概念介绍
        4.2.2 电影《云图》解析
        4.2.3 丹尼尔·里伯斯金——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4.2.4 对比性分析
    4.3 立体叙事性对比
        4.3.1 概念介绍
        4.3.2 电影《盗梦空间》解析
        4.3.3 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
        4.3.4 对比性分析
    4.4 表现主义叙事对比
        4.4.1 概念介绍
        4.4.2 电影《卡里加里博士》解析
        4.4.3 弗兰克·盖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4.4.4 对比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电影建筑学对建筑空间叙事性设计的尝试
    5.1 命题一:文本剧本——文本空间叙事性设计
        5.1.1 但丁纪念堂——精神映射
        5.1.2 诗学叙事——情景叙事
        5.1.3 《小石潭记》空间叙事转译——路径叙事
        5.1.4 文本叙事性手法总结
    5.2 命题二:电影剧本——影像空间叙事性设计
        5.2.1 张永和的《后窗》——窥视游戏
        5.2.2 王麟杰的《雨中的凝视》——介质转变
        5.2.3 电影《黑暗面》空间叙事转译——空间并存
        5.2.4 影像叙事性手法总结
    5.3 命题三:摄影剧本——经验空间叙事性设计
        5.3.1 马岩松的鱼缸——运动记忆
        5.3.2 庄子玉的张家港教堂——拼贴叙事
        5.3.3 摄影《经验建筑》空间转译叙事——经验叙事
        5.3.4 经验叙事性手法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论文研究总结
        6.1.2 论文创新点
        6.1.3 关联性学科拓展
    6.2 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图片汇总
    附录 B 表格汇总
    附录 C 影片观摩目录
    附录 D 建筑案例及着作目录
    附录 E 《小石潭记》原文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刑法中的悔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刑法中悔罪问题的研究进路
    第一节 刑法中悔罪问题的提出
        一、我国刑事司法中的悔罪问题
        二、我国刑事立法中的悔罪问题
    第二节 刑法中悔罪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悔罪问题的理论研究
        二、悔罪问题的学术观点
        三、悔罪问题的争议及其焦点
    第三节 刑法中悔罪问题的研究意义
        一、刑法的严肃性要求对“悔罪”作准确理解
        二、刑法的体系性要求对“悔罪”作统一规定
        三、刑法的准确性要求对“悔罪”作严格界定
    第四节 刑法中悔罪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刑法悔罪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悔罪的含义及定位
        一、“悔罪”的含义
        二、“悔罪”的定位
    第二节 悔罪的表征
        一、“悔罪”的语言表征
        二、“悔罪”的行为表征
    第三节 悔罪的时空范围
        一、“悔罪”的时间范围
        二、“悔罪”的空间范围
    第四节 悔罪与认罪的辨析
        一、悔罪与认罪的认识困局
        二、悔罪与认罪关系梳理——包含、重合、相异
        三、悔罪因素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体现
第三章 悔罪与刑罚理论的契合
    第一节 悔罪与刑罚特殊预防目的
        一、特殊预防论的内容
        二、特殊预防论对于悔罪从宽的理论支撑
    第二节 悔罪与刑罚一般预防目的
        一、一般预防论的内容
        二、一般预防论对悔罪从宽的理论支撑
        三、悔罪与刑罚目的的融合性
    第三节 悔罪与刑罚功能
        一、悔罪与刑罚的威慑功能
        二、悔罪与刑罚的隔离功能
        三、悔罪与刑罚的矫正功能
第四章 定罪阶段的悔罪问题
    第一节 犯罪构成与人身危险性
        一、人身危险性的发展脉络
        二、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害性的区别
        三、从犯罪构成看人身危险性
    第二节 犯罪构成中的情节问题
        一、犯罪与犯罪构成
        二、犯罪构成中的悔罪情节地位
        三、刑法中悔罪的情节因素
    第三节 悔罪对定罪的作用
        一、犯罪轻重的影响
        二、从犯罪构成看但书的出罪功能
        三、犯罪类别的影响
第五章 量刑阶段的悔罪问题
    第一节 影响量刑的悔罪情节
        一、我国刑法中的悔罪量刑情节
        二、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法律中的悔罪量刑情节
    第二节 悔罪影响量刑的方向
        一、积极悔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
        二、拒不悔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
        三、悔罪影响量刑的比例确定
    第三节 悔罪在量刑情节竞合情况下的适用
        一、悔罪与从宽量刑情节竞合的适用
        二、悔罪与从严量刑情节竞合的适用
第六章 行刑阶段的悔罪问题
    第一节 影响行刑的悔罪情节
        一、悔罪情节的分类
        二、悔罪情节的细化
    第二节 悔罪与缓刑考验
        一、缓刑的内涵与内容
        二、悔罪在缓刑适用实质条件中的规定
        三、缓刑适用程序
    第三节 悔罪与减刑前提
        一、减刑的内涵与内容
        二、悔罪在减刑认定中的情形
    第四节 悔罪与假释前提
        一、假释的内涵与内容
        二、悔罪在假释适用中的评估
结语
    一、刑法中悔罪的实践困境
    二、化解困境的实践探索
    三、从实践困境到理论困境
    四、跨越困境的探索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5)乡土美术与现代中国1937-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1937-1942边区危机:后五四的乡土
    第一节 文化领导权:"鲁迅在延安"
    第二节 舆论主导权:延安危机与国际统一战线
    第三节 政治解释权:后五四的乡土
第二章 1942-1945双向的开荒:乡村主体的觉醒
    第一节 经济开荒:军事化生产与威权激励
    第二节 变工互助:集体劳动的共识
    第三节 思想开荒:乡村主体的觉醒
第三章 1943-1953破裂性谈判
    第一节 国共谈判与土地革命
    第二节 内战的外延与乡村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6)唐代知识阶层笔下的医学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术语释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术语释义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学术史回顾
        (一) 唐代(中古时期)医学史研究
        (二) 中医通史与专门史中的唐代医学
第一章 蕴藏于唐人诗歌中的病与痛
    一、寓于诗歌中的疾病表达
        (一) 呻吟自身病痛之作
        (二) 慰问亲友病况之作
        (三) 咏外事而自比之作
        (四) 悲悯他人病苦之作
        (五) 以病为喻说理之作
    二、知识阶层主要罹患病种
        (一) 眼病
        (二) 消渴
        (三) 头风
        (四) 疮疡
        (五) 耳病
        (六) 足疾
        (七) 肺病
        (八) 痹症与风病
        (九) 瘴、疟、疠、痁
    三、文人士子中流行的应对措施
        (一) 避居颐养
        (二) 检方种药
        (三) 参禅修道
        (四) 撰诗作文
    四、疾病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影响
        (一) 疾病所致的身心不适与生活不便
        (二) 作为隐喻的疾病
        (三) 被顽疾牵绊的仕途
        (四) 沉重的经济负担
        (五) 亲戚故友日渐疏远
    五、非典型患者白居易
        (一) 诗魔的疾痛书写
        (二) 白乐天病史自陈
        (三) 就医与自我调摄
        (四) 在疾病中如此深
    六、小结
第二章 涉医判文与唐代医事之种种
    一、药物流通的规范与乱象
    二、医疗争端的处理与民间医疗需求
    三、诈病的是是非非
    四、面对残疾之矛盾情绪——唐代人的身体观
    五、日趋仪式化的卫生保健制度
    六、生病之错在于谁
    七、当治病养疾与律令恒典相冲突
    八、其他涉医疾案例
    九、小结
第三章 从帝王诏令涉医内容看唐代官医社会地位的变迁
    一、唐代帝王健康状况及辞世缘由考
        (一) 唐代皇帝的疾病及治疗情况
        (二) 唐代帝王的辞世缘由
    二、与官医地位相关之诏令梳理简析
        (一) 唐代君主遗诏中的涉医内容
        (二) 涉及医人职位及转迁的诏令
        (三) 与官医薪酬相关之诏令
    三、唐代官医社会地位的变迁
        (一) 唐代知名医人的任官情况
        (二) 诏令与唐代医人社会地位之变迁
    四、唐代医人社会地位同前后时期相比较
    五、唐代医人社会地位变迁的原因探析
        (一) 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及由此带来的疾病谱的更改
        (二) 医疗行业部分参与者的末俗行为
        (三) 医学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四) 知识分子对于医学的参与程度
    六、小结
第四章 唐代笔记、小说中的医学想象
    一、身体的扭曲与异化
    二、蹊跷恢诡的奇疾怪病
        (一) 饮食怪癖
        (二) 身中生异物
        (三) 鬼神作祟
        (四) 其他异病
    三、匪夷所思的治疗方法
        (一) 异方奇药
        (二) 异能奇术
    四、技能精奇的拯救者
        (一) 术业精妙之名医
        (二) 别有专长之治疗者
        (三) 偶得异术之常人
    五、荒诞想象背后的历史因由推测
        (一) 唐代文学作品的表现风格
        (二) 医学探索的实践与局限
        (三) 中医理论的特殊解释方式
        (四) 佛、道二教的思想影响
    六、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7)壬辰倭乱时期战争体验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第二章 壬辰倭乱时期战争体验汉诗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概况
    2.1 壬辰倭乱期间战争体验汉诗创作的时代背景
        2.1.1 壬辰倭乱战争概况
        2.1.2 壬辰倭乱的影响
    2.2 壬辰倭乱时期战争体验汉诗创作概况
        2.2.1 壬辰倭乱时期其他战争体验文学样式
        2.2.2 壬辰倭乱时期战争体验汉诗创作概况
第三章 壬辰倭乱时期战争体验汉诗之总体审视
    3.1 悲痛情绪
        3.1.1 对战争惨象的逼真刻画
        3.1.2 不安意识和绝望感
    3.2 批判情绪
        3.2.1 对统治阶级的批判性视线
        3.2.2 对倭寇的仇恨
    3.3 感恩意识
        3.3.1 对明王朝“再造之恩”的感激
        3.3.2 对援朝明军英雄业绩的赞扬
第四章 壬辰倭乱时期战争体验汉诗之个案分析
    4.1 战争体验汉诗中个体情感之本土化表现
        4.1.1 尹斗寿:家国担当与悲观情怀
        4.1.2 郑文孚:忠节和失意
        4.1.3 权韠:爱民意识与布衣的彷徨
    4.2 战争体验汉诗中个体情感之异域化表现
        4.2.1 郑希得:断绝意识与自由心理
        4.2.2 姜沆:漂泊心境和抵制心理
        4.2.3 鲁认:流落在中国期间的愉悦兴致和忧郁心理
第五章 壬辰倭乱时期战争体验汉诗的创作艺术
    5.1 丰富的表达技巧
        5.1.1 写实为主的表现手法
        5.1.2 巧用典故
        5.1.3 对比比喻
    5.2 运用典型意象
        5.2.1 月
        5.2.2 鸟类
        5.2.3 白发
        5.2.4 战场相关意象
    5.3 独特的审美风格
        5.3.1 悲
        5.3.2 豪
        5.3.3 刚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发生与反思 第一节
    阶级话语的错位与知识分子的改造悖论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梳理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思想溯源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左翼作家的自我改造与延安文艺整风的发生 第二节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方法与形式 第二章
    文学制度的建立与思想改造的展开 第一节
    文学组织的建立与改造的外部保障 第二节
    文学批评制度的建立与改造的内部操作 第三节
    "中心作家"与改造的话语权 第三章
    知识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创作立场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作家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改造运动中政治身份的多重认同路径 第三节
    新启蒙立场的生成与思想改造的余音 第四节
    个体化的历史叙述与其内在矛盾 第四章
    文化语境的变迁与文学形象的转向 第一节
    改造叙事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第二节
    知识:难以消弭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苦难:从革命的殉道者到权力的受难者 第四节
    人民:历史主体的建构与退场 第五章
    时代嬗变下改造叙事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叙事的"去政治化"与日常生活的呈现 第二节
    暴力的现代性诠释与审美的偏误 第三节
    审父叙事与知识分子受难神话的解构 结语
    未完成的知识分子"自我改造"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后现代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二节
    由文本到现实:另一种意义的"自我改造"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9)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详细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台湾文学中东北书写的相关研究成果
        二、关于作家作品的论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述构架
第一章 日据时期的“满洲”书写
    第一节 “满洲”与台湾——同质异构的殖民地
        一、由“龙兴之地”到被瓜分的“满洲”
        二、因“被掠夺”而“被开发”的台湾
    第二节 “击钵吟”中的“满洲”期待
        一、“击钵吟”体蔚然成风
        二、“击钵吟”中的“满洲”期待
        三、“击钵吟”体的流弊
    第三节 游记宴乐诗词的“满洲”空白
        一、大连:“十千买醉西岗子 听拨鲲弦谱莫愁”
        二、沈阳:“红尘万丈纷飞处 天下何人识故侯”
        三、长春:“重逢此后知何日 临发登车百感生”
        四、哈尔滨:“舟人重诉前朝事 折戟沉沙恨未平”
        五、四地观感,心迹渐明
    第四节 钟理和的“满洲”实景
        一、双线交错中“原乡”意识
        二、隐忍中的铁骨豪情
        三、失落中的“满洲”实景
        四、误读中的惨淡现实
    第五节 林煇焜的“满洲”底色
        一、“满洲”报道与台湾现实的互文关系
        二、台湾时尚外表里的保守观念
        三、小说的“满洲”底色
第二章 酷寒蛮荒中的东北精神
    第一节 东北精神的源头
        一、东北地理环境与生产方式
        二、东北的文化品格的成因
    第二节 东北精神的华袍:骁勇剽悍、反抗压迫
        一、与自然搏斗中血战厮杀
        二、民族战争中斗智斗勇
        三、“野马”性格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东北精神的核心:诚笃无欺、厚情重义
        一、萍水相逢,倾囊相助
        二、义薄云天,看轻利益和生死
    第四节 东北精神的底蕴:执着追求、忍辱负重
        一、对土地的眷恋
        二、为了民族振兴忍辱负重
第三章 畏天敬神、圆融剽悍的东北民俗
    第一节 白山黑水间的萨满显影
        一、萨满教的源起
        二、万物有灵凝结感恩情怀
        三、采参艰险血腥彰显畏天敬神
        四、跳神天审抨击原始野蛮
    第二节 交融质朴、和合圆满的饮食习俗
        一、多民族交融的风味饮食
        二、一团和气、乡邻共享的杀猪菜
        三、和合圆满、团聚祈福的年夜饭
        四、浸满乡情和乡愁的酸菜火锅
    第三节 彰显民间判断标准的匪性文化
        一、民风与现实催生的匪性文化
        二、浓情又无情的行事原则
        三、大恶与大善的双面人生
        四、肝胆相照的兄弟情分
    第四节 中日俄文化交融镜像
        一、浪漫唯美的异域格调
        二、忏悔意识与悲悯情怀
        三、婚恋观念的交融互见
第四章 苍凉厚重的美学风格
    第一节 史诗性与纪实性
        一、追求“史”的宏大与壮阔
        二、包蕴“诗”的哲理与内涵
        三、还原“真”的朴拙与美感
    第二节 思乡中的漂泊叙事
        一、包容漂泊历史的叙事时间
        二、尽显孤独意识的叙事视角
        三、“离开——归来”的情节模式
    第三节 稚拙淳朴、平实厚重的语言风貌
        一、置于底层的满族语言
        二、爽利稚拙、形象生动的方言土语
        三、文白夹杂的语言风格
    第四节 台湾文学东北书写的不足
        一、主题先行
        二、情节失真
        三、人物的扁平和单薄
结语 台湾文学东北书写的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知青影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概念厘定
第一章 知青影视的发展历程
    一、前知青时期:做一代有文化的农民
    二、“文革”时期的知青电影: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三、新时期知青电影:伤痕与反思
    四、后新时期的知青影视:“青春无悔”与劫后辉煌
第二章 知青影视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青春无悔”的宣扬
        一、“青春无悔”的记忆建构
        二、“青春无悔”的意义
    第二节 理想主义的颂歌
        一、理想主义的内涵
        二、理想主义的演变
第三章 知青影视的文化反思
    第一节 文化焦虑:城市与乡村的二元选择
        一、城市与乡村的文化想象
        二、逃离与回归:寻找精神原乡
    第二节 文化困惑:城乡文化的对立冲撞
        一、启蒙与反思
        二、反叛与自省
第四章 知青影视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知青影视的历史性
        一、怀旧氛围的营造
        二、历史事件的穿插
    第二节 诉说苦难
        一、双重苦难
        二、苦难崇拜
    第三节 “心史”的向度
        一、争议的焦点
        二、个体记忆的传达
第五章 知青影视的情恋演绎
    第一节 知青与农民的婚恋类型及文本差异探寻
        一、青年与农民的婚恋类型
        二、现实与影像的错位
    第二节 双知青的爱情心理及悲剧原因探寻
        一、双知青的爱情心理
        二、悲剧原因探寻
    第三节 情恋叙述的艺术特征
        一、浪漫化的审美倾向
        二、情节剧的叙事模式
第六章 知青影视中的形象塑造
    第一节 理想自我的投射:男知青
        一、理想化的男知青
        二、自恋式的想象认同
    第二节 沦为受难者的女知青
        一、女性:国家/民族苦难的隐喻
        二、身体:权力与命运交易的筹码
    第三节 作为“政治道具”的“先进知青”
        一、争相做“先进知青”
        二、极左时代的牺牲品
    第四节 诗意的乡村想象:乡村女性
        一、城市内外“小芳”的命运
        二、诗意的乡村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知青电影作品一览表
附录二:知青电视剧作品一览表
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消耗生命的记录——关于赵丹的狱中交代(论文参考文献)

  • [1]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电影建筑学对建筑空间叙事性手法的研究[D]. 周龙华. 天津大学, 2019(01)
  • [3]刑法中的悔罪问题研究[D]. 陈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4]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5]乡土美术与现代中国1937-1953[D]. 沙鑫.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6]唐代知识阶层笔下的医学叙事[D]. 王思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壬辰倭乱时期战争体验汉诗研究[D]. 盛强. 延边大学, 2016(11)
  • [8]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D]. 章涛. 浙江大学, 2016(07)
  • [9]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D]. 董慧.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10]知青影视研究[D]. 刘云飞. 武汉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消费生活记——关于赵丹在狱中的自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