亻革家社会阴阳两系管理及“哈冲”祭祀的深层解读(上篇)
何学威1廖凤林2廖尚刚3
(1.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12;2.贵州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1;3.黄平县史志办,贵州黄平556100)
[摘 要] 亻革家人目前为中国56个民族之外待识别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省境内,人口约五万,以贵州省黄平县、凯里市最为集中。亻革家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服饰、祭祀活动、古歌古词中仍然较为完好地保存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本文通过对亻革家人阴阳两系管理与“哈冲”祭祀的深层解读,其论证的要点是哈冲仪式及其民俗应视为人类母系氏族社会变革至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活化石,反映了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演化过程。
[关键词] 亻革家人;社会管理;民政;民俗文化;祭祀
引言
亻革家人(“亻革”音gě,字库暂无),中国待识别民族之一。人口约五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黄平、凯里、施秉、镇远、麻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福泉、瓮安,安顺市的关岭、镇宁、紫云,以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贞丰、安龙等县市,其中黄平县境内有两万多人,约占亻革家总人口的一半。黄平县重安江沿岸的重安镇和凯里市龙场镇是革家人的聚居区。他们没有文字,但有着独特的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要了解他们的前世今生,还得追溯到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至父系氏族社会的伟大变革时代。
1861年瑞士法学家和史学家巴霍芬(1815一1877)发表《母权论》,他指出,在我们从《圣经》和古典历史中所了解的父系社会之前,存在着一个母系氏族社会。恩格斯充分肯定巴霍芬这一发现的功绩,指出,“这在1861年是一个完全的革命”
美国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摩尔根(1818—1881)通过对易洛魁人等北美印第安人的亲身考察和大量调查材料,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印第安人的社会状况、婚姻家庭制度方面的重要著作,其中,《古代社会》成为人类学和文化学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文献,摩尔根证明人类社会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从母权制向父权制发展的普遍性。这一成果引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极大重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所采用的材料主要来自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
传统的汽车金融服务采取的是线下收集客户资料,审核客户信用状况,过程繁琐,再加上人工审批和放款,业务耗时较长。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与汽车消费相关的贷款申请、审核以及放款等流程都在线上完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办事效率,时效性得到了增强。汽车金融的业务周期由以往的平均3.7天,缩短到现在的2.4天,极大地节省了时间,用户体验感得到加强。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描述了父系氏族确立的机制时指出,“废除母权制”是“人类所经历过的最激进的革命之一”。“废除了按女系计算世系的办法和母系的继承权,而确立了按男系计算世系的办法和父系的继承权。这一革命在文化民族中是怎样和在何时发生的,我们毫无所知,它是完全属于史前时代的事。不过这一革命确实发生过。”
问卷设计以城市天际线的视觉美观程度为依据。审美心理中形成的总体体验被称作审美愉快,这种感受是美感的认识活动和美感的情感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13]。因此,问卷将愉悦感作为评价依据,引导受访者根据愉悦感强弱对各段天际线的美学特征进行相应评价。评价根据李克特量表形式将愉悦程度由强到弱划分为5级:非常愉悦、比较愉悦、愉悦、比较不愉悦、非常不愉悦,分别赋值为5、4、3、2、1。
首先,目前我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没有对除银行以外的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开放,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不能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借款者的信用状况进行核实,要逐步推进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开放,实现信息共享。其次,积极推进第三方信用平台建设。目前我国涌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如芝麻信用、鹏元征信等,这些第三方征信机构作为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补充,可以弥补人民银行征信数据来源渠道单一、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可以使互联网汽车金融企业从更多的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借款者的信用状况。
在母系社会,先民将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视为神灵在操控,就是妇女怀孕生产也是有某种神灵的作用,这种思想逐渐转化在他们所幻想或者见过的一些物体之上。在先民看来,葫芦的外形饱满圆润,有大肚子,容量很大,和怀孕的女性隆起的肚子有某种相似之处,在“万物有灵”思想的支配下,葫芦便被赋予了繁育人类的子宫和母体生殖能力的象征意义,另外葫芦多籽的特征预示葫芦有强盛的生殖能力,象征子孙绵延不绝。他们就相信葫芦也拥有某种神力,通过对葫芦的崇拜,人类就可以拥有梦寐以求的强大的繁殖能力,因而对于葫芦的崇拜实际上就是对母体的崇拜。
亻革家祭祀祖先的仪式主要有三种方式:每饭必祭、每年冬至小祭、“哈冲”大祭。“哈冲”为亻革家最隆重的祭祖节日。主要有:“蛋卜”、杀“象”祭祖(仪式中称“牛”为“象”)、祭祖鼓、吹笙祭祖、射冲鸟、扫寨、烧冲等祭祀环节,传承了人类氏族社会的诸多遗风。
B厂对冲燃烧锅炉在660MW工况下运行,末级过热器及末级再热器管壁中间位置超温严重,限制主汽温度和再热汽温达设计值。对冲燃烧锅炉,不存在炉膛出口的烟气“残余旋转”。结合对冲炉热力计算理论分析,炉膛出口沿宽度方向上的屏底温度差异,会造成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在炉膛宽度方向上吸热不均,引起局部受热面超温。
因此,亻革家人特别是阴、阳两系全体成员均不情愿举行“哈冲节”,永远平安无事最好,而对于所有村寨的亻革家人而言,“哈冲”仅仅是一个劳民伤财的被动进行的仪式,曾有因无力负担分摊的财物而被迫搬迁的村民,大祭祖花费大,以至有的人户待客吃尽了粮食而外出讨饭。因此,从上一届“哈冲”到一九四零年,中间已经相隔二十多年。其间也有几户进行过蛋卜,祭祖师也认定祖宗是显了灵要大祭的,但因病主不愿耗费,所以没有祭成;有的虽愿倾家荡产进行大祭祖,但因家境并不富裕,房屋住处亦不宽敞,公众不同意也同样祭不成。
谁都听得出来这是一句玩笑话,可周暄的脸却一下子阴沉下来,一口气喝干杯子里的烧酒,又倒了一杯,酒劲上来,他端着杯子走到那人边上:“能娶到朝敏这么好的老婆,那是我的福气,来,跟我干三杯,你也一样能找到这么好的老婆,就不用总惦记别人家的老婆了。”
正因为如此,哈冲是无法定期的,相隔的时间也很不一致,何时“哈冲”?先要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风调雨顺、家族丰衣足食之年;其二,必须有久病不愈的患者家属向阴系组织申请,将祖鼓“恭请”到家,通过宗教理念的精神抚慰,使患者病愈;其三,必须经阴族长和祭师用“蛋卜”方式显灵裁决。正因为举行“哈冲”有如此特殊的条件,通常需要十数年或数十年才能举行,也正是基于这些因素,决定了亻革家“哈冲”不是大众娱乐的民俗节庆活动,而是一项非常庄严的祈福祭祀的宗教仪式。
二零一七年五月笔者在枫香、望坝两寨做实地考察期间,据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哥蒙的“哈冲”》传承人——黄平县枫香寨总祭师、阴族长廖学文先生亲自对其口述,亻革家老人代代相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亻革家曾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实际上她是亻革家神女,她骑着一匹白色的神马,回到亻革家村寨。神女骑在马上,策马扬鞭,横冲直撞,毁伤无数,灾难频发。村寨里的男人为护卫家园,商议反击,聚而围歼。他们用弓箭,先射杀了神马,继而射杀了神女,当神女倒地时,她却化作一只白色的神鸟飞走了。其实神女的精魂未死,一直作祟村寨,造成入宅之家的疾病,为消灾治病,罹难患病之家才请来村寨阴、阳两系族长举行哈冲,祭祖消灾。
亻革家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揭示了“哈冲”的深层内涵,传说中年轻的女神便是亻革族母系氏族社会母权的象征。黄平县枫香寨亻革家廖氏家族一九四零年“哈冲”调查(口述:廖启章(盎更) 执笔人:罗义贵 一九八二年四月十四日)提到枫香寨五房的祖先,各有八百女性祖先和八百名男性祖先,现己失传,无人能将他们的名字一一念完。调查人员特意请了黄平县重安区重兴公社枫香寨前辈阴族长廖定芳(七十六岁) 念过一遍,他还能分别念出三百多名女性祖先和男性祖先的名字。这些一代又一代的女先祖便是亻革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的首领。
又据廖凤林的认真考证,他的出生地村寨名为“Va?35ba53”,意译即“男性的王”或“男性的皇帝”,汉语音译为“望坝”。据寨老廖朝英讲,这就是望坝寨名的来历。为什么专门提“男性的王”或“男性的皇帝”呢?这也再次证明因为亻革家一直处于母系社会,女性地位历来都比男性高,所以,变革至父系氏族社会以后,有了“男性的王”是必须特别强调的,以别于以往女性为王。亻革家现实生活中的称谓也十分奇特,“爷爷、奶奶”都是说的“奶奶、爷爷”,以女性为尊,这也是亻革家经历漫长母系氏族社会的遗痕。
亻革家人举行“哈冲”仪式最直接的目的,也可以说是最原始的意义就是为了治疗本家族患者的疾病,祈求祖先庇佑,消灾解厄。如:一九四零年农历十月十二日至二十日,枫香寨举行的解放前的最后一次“哈冲”祭祖,其起因就是当时廖朝荣的母亲久病不愈,于是其家人于六月份请来了上一届的盎嘎(阴族长)廖启江等人通过“蛋卜”来确定的。最终确定举办“哈冲”仪式,祭祀祖先,祈福还愿。
无独有偶,黄平县亻革家枫香寨水井前还立了一根石头牂牁柱,亦即男根,寨子的老人说这是避邪用的。牂牁柱是男性生殖崇拜的体现。关于牂牁古国,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华阳国志》云:“楚庄蹻伐夜郎,军到且兰,系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乃改其名为牂牁。”《华阳国志·南中志》又云:“以牂柯系船,因名且兰为牂柯国。”“牂牁”本义如《汉书地理志·牂牁郡注》所云:“牂牁,系船木也。”因而牂牁即夜郎民族的“图腾柱”,也就是男根。在吴越古语里“牂”指男根,“牁”指柱状之物,也喻男根。古越地原始初民祭祀祖先神灵必兼拜“牂牁神柱”。
二、“射冲鸟”:父系对女性生殖崇拜及母权敬畏的悖论
在亻革家的哈冲祭祀中,有一件神秘的祭器——一个干葫芦,平日和祖鼓一起慎重地收藏。但亻革家人手中的这件法器,却是找到一种呈圆柱形的葫芦,顶端又酷似龟头,他们以此象征男根。在亻革家王国里,它俨然是一根法力无边的权杖,当然,更是亻革家人对男性生殖的根深蒂固的崇拜。如他们在“哈冲节”里的《讨火》就有这样的芦笙词:
在第三十一届“哈冲”大祭的第三天,也就是十一月二十八日(农历十月十二日)下午,亻革家人举行了“射冲鸟”仪式活动。在这里,所谓的“冲鸟”不是指生物中的鸟类的代名词,而是一幅模拟的纸质“裸女画像”,该画像突出乳房与阴阜,象征着亻革家人“伟大的母亲”也即亻革家神话中被射杀后精魂化变成神鸟的亻革家神女。在举行射“冲鸟”仪式前,祭祖坪上的芦笙总学匠要吹奏芦笙曲《冲鸟》祭祀才能进行。该曲的内容为:
《冲鸟》 (亻革家语“诺冲”)
亻革家妇女的头饰中,为祖母者,方去抹额;为曾祖母者,始卸发簪。亻革家妇女按年龄佩戴银饰的风俗,与古代生殖崇拜有关。在原始时代,弓箭是男女交合的象征。弓箭造型的头饰,是属于少女和有生育能力的母亲的。当了祖母,不再生育,就不必再佩抹额(弓)。成了曾相母,已无性欲,故去发簪(箭)。生殖崇拜的遗俗反映在亻革家妇女服饰中,弓箭在这儿既是性的象征,也是父权战胜母权的象征。它是无比的权威和神圣。
强弓她惧怕,利箭她惊吓。来到就来到,来到来张弓,来到来射箭。来射冲鸟准,
来射冲鸟着。你也能射准,他也能射着。
从图1可以看出,孔内温度变化受岩层节理裂隙影响,具体表现为:ZK001孔在揭露F1断裂(133.65~139.65 m)时节理裂隙较发育,孔内温度骤增4.0 ℃,涌水量也增加,向下节理裂隙不发育,温度逐渐下降;ZK003孔在31.05~42.90 m温度骤增6.0 ℃,之后逐渐下降;ZK201孔揭露到连通F1断裂的裂隙,温度骤升至51.0 ℃,向下孔内温度逐渐下降。
《冲鸟》的芦笙曲吹奏完成,即正式进行射“冲鸟”仪式,有资格参射的为“五支五房”成员,即“盎嘎”、“盎埂”、“嘎兄架”(鼓东的意思)、“典捞”和“典汝”,其代表人的名字依次为:廖如洪、廖如钊、廖尚美、廖朝云和廖尚灿五人。射“冲鸟”的工具是弓弩,每个射手配备一个弓弩,五支弩箭,其程序是第一人三箭全部射出后方能轮到第二人。在仪式中,射手第一箭先射天,第二箭射地,第三箭才射“冲鸟”。第一、二箭象征着天地万物给亻革家人带来生命之气,第三箭射“冲鸟”主要是射三个部位:嘴、乳房、阴部。射中嘴,喻示亻革家人的子孙后代能说会道,同时也是“贵”的象征;射中乳房,则喻意亻革家子孙后代有吃有穿,是“富”的象征;射中阴部,则象征着亻革家后代人丁繁茂,家族子孙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射手射了三弩箭后,要保留两箭,并连同弓弩一起带回家中供奉,喻示着子孙后代将来继续射“冲鸟”和得到“伟大的母亲”庇佑,这就是亻革家每家每户神龛的显耀位置上供祭的不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天地君亲师”,而是亻革家独有的红白相间的“弓箭”的缘由。
来射冲鸟准,来射冲鸟着。功夫已练好,技艺已娴熟。白昼时光美,午时太阳圆,奉请法杖齐。白昼时光好,奉请权杖到。法杖晃晃来,权杖摇摇到。法杖招一招,招迎哪样来?招迎贵爷来。招迎哪样到?招迎富爷到。贵爷来到了,富爷也来到。九人就九人,九人九张弓,七人七副弩。将弓对她讲,用箭对她说;
性崇拜是人类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一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原始社会,有幸在现今亻革家哈冲祭祀仪式中仍然赫然再现。由于古代人类不能理解自身的性行为与生殖现象,因而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和敬畏的心理。从现今考古学发现中,各古代文化留存下来的神像、图腾和图画中,均可以发现不同形式的性崇拜。性崇拜是生命和创造的象征,古代人类认为长在人身上的生殖器是一种完全独立而神性的东西。起初古代人类以为生育是女性单独完成的,故早期的生殖器崇拜都以女性性器官为主,并进一步发展为女性崇拜。亻革家这种对裸体女像的崇拜与母系氏族社会是相宜的。
我国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出土的二十余件陶塑像残块,经复原,一类是裸体的“小型孕妇塑像”,腹凸起,臀部肥大,有表现阴部的记号,是典型的女性崇拜遗物。红山文化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父系氏族时期的亻革家男性对女性生殖崇拜心理同样包含两种成份:一是敬,二是畏,就是害怕。因敬和畏,产生禁忌。在“哈冲”期间,严禁经期的妇女、姑娘踏入“哈冲”祭祖圈内,更严禁女子靠近“祖鼓”,除了男人能在祭祖坪内吹笙歌舞外,妇女、姑娘也自知之明地远远瞻仰观望,均不能去“玷污”祭祖“圣地”,参与祭祖的芦笙队伍中的年轻“女子”也必须是“男扮女装”。同时,在“哈冲”祭祖活动中,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禁止参与祭祀的人员同房,等等。总之,在“哈冲”仪式的“七天七夜”(其中有三天三夜为室外和室内祭祀,另外的四天四夜为洗礼、烧马等)的大祭期间,在整过“哈冲”仪式进行的过程中,女性始终不得靠近祖鼓,并被排除在祭祖成员之外,被喻为“不洁”的象征。因此,在祭祖的时候,阴系组织中“牙埂牙亚”芦笙队伍成员中所需要的三位“女性”,都是由所挑选的青年男子身着女士便装来扮演的。同时,身披白色毡袍代表女祖先的“阿波裳跑”的角色,也是由老年男子来担当。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ANOVA分析,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来表示。当P<0.05时,认为有显著性差异,并进行Tukey's多重比较。
总之,“哈冲”大祭的始终,女性似乎成为了“另类”,完全被“隔离”出去了。因此,在仪式前或仪式中,祭祖人员过性生活就被视为是不洁的,是肮脏、污秽和危险的象征。这种现象在许多土著民族中都有体现,玛丽·道格拉斯(英国)在《洁净与危险》一书中论述勒勒人对性生活的禁忌时,就有这么一段精彩的表述:(勒勒人)主持祭祀的男性在前一天晚上绝对不能性交。战争、狩猎、压榨棕榈油这些事物也是如此。与此相似,妇女在种植落花生或玉蜀黍、捕鱼、制盐或制陶之前一天的晚上同样也不能性交。这种恐惧对男女一视同仁。应对大规模的仪式危机时,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要禁戒性活动。……村民们会夜复一夜听到这样的警告:“男人只允许睡到自己的垫子上,女人只允许睡到自己的垫子上。”……性交,被视为对村子举行正常的仪式有毁灭作用。
勒勒人这种在仪式前或仪式期间的戒性活动,与亻革家人的“禁性”是何等的相似。亻革家主持祭祀的男性还要用“圣水”洗礼,这是指用普通的水和柏树叶子经过高温熬制后并对之施加魔法的一种淡黄色的液体,亻革家人认为它是“圣洁”的象征,祭祖人员须用“圣水”洗手和洗脸,除去身上的“污垢”和“肮脏物”后方可参加到仪式中。在这里,“圣水”洗和“洁身”更多指的是“受洗者”心灵的洗涤而不是外在身体的净化。在亻革家社会中,如举行祭祀等神圣的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禁止女性直接参与,认为女性是不干净的。认定月经是一种很肮脏的东西,不管是经血或是经期的女性,直接接触到祭祀物品或进入祭祀的地方,就会使得所进行的仪式不灵验,同时还会玷污神灵。这样一来,如果得罪了神灵祖先,那就很危险的事情了。另外,女性的乳液、汗液、尿液等液体也都是不干净的,对“哈冲”祭祖这样神圣的仪式来说,这些东西都是“污秽物”或“脏物”,是必须禁止的。如果不禁止,触犯“祖鼓”和老祖宗的灵魂,不但接触的女性将会受到祖先严厉的惩罚,而且还会给整个亻革家家族带来危险或灾难。因此,阴、阳两系组织和家族代表商议后就作了规定:在祭祀“祖鼓”之时,禁止女性接触“祖鼓”与祭祀物品,也严禁女性进入祭祖的“圣地”。对玷污祖先神灵的女性,轻则罚跪祖鼓前忏悔,或罚钱罚粮择日再次隆重祭祖,并请全寨族人吃喝三天,重则绑住手脚,严加处置。
4)自愈合效果最佳组合是微胶囊掺量 0.8%、微胶囊粒径200 μm、养护龄期7 d、养护温度40 ℃。
亻革家父系对女性的这种双重态度,我们就不难理解,就在“射冲鸟”的当晚,还有一个被亻革家称为“扫寨”的仪式活动,由芦笙师傅先吹《妻子忙解裙》曲,接着由芦笙师带上他的学徒,他自己披上未穿过的百褶裙,边吹边舞,每到一户,舞上一圈,他身后的随人,每人拿一根长竹签,把各户准备的肉穿成一串,一路尽讲些性生活的顺口溜,碰着妇女还将长竹签上的肥肉,往妇女的乳房和下阴处涂抹,对此,女性不可生气回嘴,只能付之一笑。三十一届哈冲节时,凌晨四点十分,阴系组织中的“牙埂牙亚”和“牙哈牙先”组织中部分成员组成的四个“扫寨”队伍从鼓东廖尚美家出发,到全寨家族的各家各户进行“扫寨”,直到中午十二点十分,队伍才全部返回。在“扫寨”过程中,其队伍一边走就一边用亻革语骂一句最难听的关于两性的“脏话”,不断重复。在平常生活中,此句“脏话”除了有什么深仇大恨之间的人会用此偶尔相互攻击之外,否则,是绝对不会如此反复漫骂的。其实,这些对异性的谩骂及不雅动作的出现,表达着男权家族宣泄对于复仇女神亻革家女祖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
三、“葫芦神器”:生殖崇拜性别转化与父系社会的全面占有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化长河中,葫芦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对于葫芦本身,早有学者认为,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葫芦不但和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先民也由此对其产生了一种崇拜,在后世不断演化中形成了独特的葫芦文化。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远古时代,人类的平均寿命很低,而氏族部落的生产、生存能力往往都是由它的成员数目决定的。所以原始先民就需要不断繁衍后代,增加成员数目,才能维系部落的继续存在。正是因为生殖在先民心中是如此至关重要,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们对孕育生命又辛劳付出的女性自然充满敬意,才出现了母系氏族社会。而葫芦文化的早期形成正是源于对女性的崇拜。
为什么我们在探讨亻革家人阴、阳两系管理的深层内涵时,要提到以上著名理论成就,因为这是解开亻革家人神秘历史渊源之谜的一把金钥匙,抓住人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变革这条项链,亻革家灿烂的民族文化珍珠就串起来了。恩格斯限于当时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亚洲中国少数民族民俗事项的发掘空缺,提到对史前时代这一重大变革毫无所知的结论将由此彻底改变,我们能在亻革家人现存的社会民俗文化中看到生动难得的例证,这是恩格斯也希望看到而未能看到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及意义所在。
但是以后,经过多少万年的生活实践和经验积累,原始初民逐渐发现阴茎和女阴的接触会导致怀孕、生育,于是又逐渐兴起了男性生殖器崇拜,即男根崇拜。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化,男性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加强,都推动了男根崇拜的发展。
所谓的“冲鸟”,又叫“冲姑娘”(也即亻革家神话中的复仇女神),即画一只鸟头女性裸身像,执弓弩者隔远用箭射之,射中其中的不同部位,喻意着不同的含义;他们叫做射冲鸟。亻革语称“诺冲”,用国际音标表示为nu?31su?33,它是亻革家人“哈冲”仪式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支配性象征符号。
讨火去祭祖(那代神力冲),
讨火去祭坪(那代神力从);
阴茎硬勃起(送炯戈志冲),
在抚育管理方面,林地间作不科学、不合理;林地抚育管理不及时,管理经营粗放,导致原有油茶林地灌木和杂草疯狂生长,造成与油茶争光、争水、争养分,使得油茶长势颓废不健壮、欠佳。
阴茎勃起着(送炯戈志绕)。
在室内以口头祭诵唱《迁徙词》的仪式中,大祭司手执葫芦棒站在祖鼓前不停地念诵着经文,大意是请祖先降临人间,庇佑子民,造福百姓。这个干葫芦可不是其他东西能代替的,它是亻革家人祭祀时的一件神器。因为干葫芦是空心的,亻革家人相信所有的福禄寿喜都可存放在里面,而所有的灾祸都会被它阻挡在外面。祭祀的最后一项是由第三个祭师继续手持葫芦神器带领族人对着祖鼓念诵经文,为主人家祈福,并祝愿主人家大福大贵、儿孙满堂、健康平安。
那么,山荷叶的花朵为什么会变透明呢?这是因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由于物种差异,花瓣本身蜡质层较薄;或花瓣衰老,表皮细胞间隙增加;又或者花瓣被水长时间浸泡等,水就会侵入花瓣内的细胞间隙和空气小泡中。由于花瓣内部的细胞表面没有蜡质层覆盖,且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成分对水有较大的亲和力,因此水分会很快填充和浸润整个花瓣的内部空间,使花瓣变得透明。
以二零零七年举行的三十一届“哈冲”为例,直接缘由就是为了给鼓东“治病祈福、消灾解厄”,“哈冲”可以说是一次典型的“困扰仪式”或“生命危机仪式”。祖鼓所在的鼓东廖尚美身患重病,久治不愈,盎嘎用鸡蛋占卜发现,是祖先的“灵魂”找到了他,给他带来了“麻烦”。而在亻革家人的社会观念中,这种灵魂是来自于他们女性祖先。祖鼓要流动到哪家去,女祖先的这种灵魂就会“找到”哪家,那家某个或几个成员就会出现类似痛病的情况。其实,如果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哈冲”仪式的举办还有其特殊的象征含义。女性祖先灵魂“找寻”廖尚美,实际上也是以他为“中间人”来“找寻”整个家族,廖尚美身患疾病其实也是“女祖”对整个家族进行“惩罚”的一种启示或征兆,以致“哈冲”大祭中有几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仪式,就是要“禁冲马”(即传说中的那匹神马,用木头制作)、“禁冲女”(即传说中的神女,用纸张绘制裸体女人全身像)、“射冲鸟”(就是射杀神女后精魂化变的那只神鸟,实际射击时,就是射那绘制的神女画像),“哈冲”最后结束在“烧冲”的仪式中,将冲马、冲女付之一炬。求得事后的平安,并诚惶诚恐地祈盼下一次的灾难与疾病不要再来或延缓到来。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为科学地研究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如前所述,按照唯物史观,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简单地依据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状况来说明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就会使关于原始社会的研究陷于难产。因此,恩格斯引进了“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一概念,使之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并列,共同构成人类的两种基本的生产活动。这样,关于原始社会的研究就有了理论依据与原则,从而保证既不违背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的基础地位的基本原理,又能考虑到原始社会的特殊情况,用血缘家庭关系,即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来说明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特殊发展规律。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制度的制约因素或决定因素。但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两种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制约作用的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愈是远古时代,物质资料的生产力水平愈是低下,人类自身的生产.即血缘和家庭关系对社会制度的制约作用就越大,反之,则愈小。
据考,亻革家先民是古僚族支系。现居住这些地区的亻革家,完整地保留了古僚族的“椎髻斑衣”、“穿中而贯其首”,有“鼓角一双”等特征。据《贵州通志》载:亻革家是镇远府的“附廊土著民族,黄平蛮僚”。据宋代《太平广记》卷四八三引《南楚新闻》记载:“南方有僚妇,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饮食皆如乳妇。”此文大意是说:南方的僚族妇女,生了孩子仍旧起来到处奔忙,她的丈夫则卧床褥,像产妇一样供吃供喝。
目前并没有直接文献表明亻革家人也如古僚族曾有过“产翁制”,但具有极强的父权制特征的男性生殖崇拜,充分体现了父系对生产、生活资料的全面占有,包括对人口资源及世系关系的独占。在亻革家一直实行“父子连名”的做法,如亻革家人兰姓家谱父子连名:“堵立之子香堵,香堵之子芒香,芒香之子吞芒,吞芒之子吝吞,吝吞之子胜吝、果吝,胜为兄果为弟,胜吝生三子即今三房,果吝无子息”。以姓氏法定的形式确认父系嫡系继承权,这也是人类社会由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的特殊产物。
四、“蛋卜”:神判中的两性较量与平衡
“蛋卜”是亻革家社会十分重要的“议事”和“决策”方式。在历史上,如遇到战争时确定攻守的时间、受外族的入侵不抵时家族转移或迁徙的方向、实施大型的民生工程、家族或寨子里遇到的其他重大事件,以及确定给祖宗举行大型祭祀等,都需要通过“蛋卜”的方式来确定。现在其他事项都会由会商的方式决定。而部族的管理机构——阴、阳两系的社会组织,称之为“查季查甲”,需选出阴、阳族长,阳族长是由家族协商推荐,而阴族长一直是以蛋卜的结果择定产生。
如第二十九届哈冲节前,便是用蛋卜的形式确定本届阴系组织的人选。之所以要用蛋卜确定,一是符合条件的人自己又不愿当选,二是本人愿意当选但又不中大家的意,也不中病主的意,因此也只好求助于祖宗显灵。祭祖师把父母双全、子女又多、既有威信又懂大祭祖仪式的人物集中一起,由病主家将一锅水烧沸,祭祖师口中念念有词,在家族的五支五房中逐个呼唤职称及人选,将生鸡蛋往滚烫的水锅投,鸡蛋很“乖巧”地沉入锅底任凭烧煮仍完好无损,呼喊到的族人就证明当选。反之,若鸡蛋投入锅中有破损或炸开,就意味着当选失败。蛋卜的结果是上届祭祖师的徒弟廖定方被选为祭祖师;上一届芦笙师的徒弟廖启章被选为芦笙师;廖如盛和廖启明分别被选为阿爷(男)“常颇”、阿波(女)“常颇”(以下简称男女“常颇”),廖启盛被选为大助手,廖启忠被选为小助手。
在“哈冲”等传统的宗教祭仪方面,亻革家人也仍然以“蛋卜”的形式决策。一九四零年农历十月十二日至二十日,在枫香寨举行的解放前的最后一次“哈冲”祭祖,其起因就是当时廖朝荣的母亲久病不愈,于是家人于六月份请来了上一届的盎嘎廖启江等人通过“蛋卜”来确定的。
时隔近七十年之后,枫香寨亻革家人的廖氏家族在二零零九年所举行的第三十一届“哈冲”大祭的原因也同样如此。二零零八年的农历八月,当时祖鼓所在的鼓东廖尚美无故患上疾病,经过医生数十天的治疗却无明显效果。无奈之下他们请来了以阴族长(盎嘎) 廖朝净、廖如鸿等代表的阴系组织成员,盎嘎以蛋卜的方式对其进行精神抚慰和治疗。在进行蛋卜前,廖尚美家要挑选少许母鸡刚刚生下的新鲜鸡蛋交给盎嘎(祭师),祭师精选其一,之后用已准备好的三根芭茅草在蛋壳上画,嘴里念念有词。“盎嘎”口头念的是“虼舍词”。“虼舍”是亻革语,指的是一种虫类动物,也就是汉语常说的“螺萤虫”。之所以叫念“虼舍词”,是因为盎嘎在每念一句词时,都是用“虼舍”这个词语来开头的。“虼舍词”念完之后,就将鸡蛋放入锅中,然后加水烧火煮。鸡蛋煮熟后,盎嘎轻轻地将其蛋壳剥掉,再将剥好的鸡蛋平分成两半,去掉蛋黄,留下蛋白,然后再将蛋白对着灯光照看,如果在蛋白上能隐约看见鼓的形状,或者是鸡的羽毛影,就证明是祖先显灵了,告示家族后人要举行“哈冲”祭祀列祖列宗,才能消灾免祸。
据廖如钊介绍,在廖尚美家进行的蛋卜仪式,鸡蛋的蛋白上显示就是“祖鼓”的形状。当时,盎嘎还将蛋白给在场的近十个人一一过目,大家都能很清楚地看到蛋白上所显示祖鼓形状。在场的大部分人也都认为是祖宗显灵了。于是,盎嘎应病者廖尚美的要求,向廖氏家族的祖宗进行祈祷,并许下诺言(许愿)。
一枚椭圆形的鸡蛋,究竟蕴含着怎样神秘超凡的力量。以鸡蛋为中心,形成了种种有趣的民俗事象。蛋俗生殖崇拜的起源,从世界其他很多传统习俗的观点来看,鸡蛋与葫芦一样,是一种繁衍人类生命的宝物。鸡蛋繁衍生命的信仰,我国可以追溯到远古殷商族卵生人的观念和神话。殷商族以鸟为图腾,所以奉鸟卵为生殖崇拜物,简狄神话便是这种崇拜的产物。《尚书·中侯》、《诗经·玄鸟》、《楚辞·天问》、《史记·殷本纪》、《太平御览》、《竹书纪年》、《白虎通义》、《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众多典籍,都载有简狄吞卵神话,可见其影响深广。
(d)The house in which I used to live has been knocked down.
历史的长河中,“卵生人”的观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关“卵生人”的神话和传说一直绵延未绝。《山海经·大荒南经》说:“有卵民之国,其民皆卵生。”郭璞注:“即卵生也。”《山海经·海外南经》也说:“羽民国有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郭璞注:“能飞不能远,卵生,画似仙人也。”晋代张华《博物志·异闻》载有“卵生人”的传说:“徐君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独孤母有犬名鹄苍,猎于水滨,得所弃卵,衔以东归。独孤母以为异,覆冓之,遂敖成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这些在历史上屡屡出现的“卵生人”神话与传说,使“卵生人”观念影响广泛。亻革家人的原始观念中也受到这种“卵生人”观念的影响,于是利用“蛋卜”来进行重大事件的抉择。
1.1.1 小檗药材 采自毕节市小坝、野鸡河、足纳和兴隆4个乡镇,经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鉴定为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DC.)的根和根茎以及其根皮和茎皮。
“蛋卜”是原始神判的一种形式,神判本身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民间文化,它熔原始宗教(巫术)与原始法制(习惯法)于一炉,也承载着人类社会史和思想史的艰难历程。神判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世界各国的审判无不经历了从神判到人判的过程。
崔:关于几位作曲家,我有一些问题想要问您。首先是格里格,您似乎对格里格有着由衷的偏爱?因为您录制了他的全部独奏及室内乐作品。
原始社会开始时,人们普遍信仰神灵。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人们每做一件事都要求助于神灵--人类尚处于童年阶段,巫术广泛流行.其职事具有很强的技艺性,于是从劳动者中游离出一批从事巫术的专职人员,“在女,曰巫;在男,曰觋(音席x)i”(《国语》)。在我国古代,通灵的男性叫做觋,女性叫做巫。《周礼·春官·神仕》:“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示之居。”贾公彦疏:“按:《外传》云:‘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使制神之地位次主之度与此文合,故知此神仕是巫……言‘在男曰觋,在女曰巫’者,男子阳,有两称,名巫、名觋。女子阴,不变,直名巫,无觋称。”
亻革家人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是女巫掌管祭祀,男性那时只是见习一些巫术,包括建立在生殖崇拜基础上的“蛋卜”,所以男巫,是巫旁加个见字,算是见习巫师吧。而父系氏族在亻革家替代母系氏族之后,两系管理决策,依然沿用“蛋卜”巫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借助“神判”的权威,巩固父系权利;二是对以往母系管理制度的平衡与必要的妥协。而“蛋卜”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必须在火塘旁进行,因为火塘是母系氏族的标志和符号。笔者在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四日,请黄平县枫香寨总祭师、阴族长廖学文老先生为之做一次“蛋卜”演示时,他非常敬业地坚持找到一家还保存有传统火塘的亲戚家进行的。
因为火塘分别是家庭、家族关系、生计和性别的象征。一个家庭需要有一个火塘作为取暖及煮饭的工具,而在亻革家火塘的意义早就已超越了作为工具的范畴,成了一个家族神明的象征。分家另立火塘,标志着家庭的分化,由一个母系大家庭中分化出的血缘关系的小家庭便渐渐形成了父系氏族。
[中图分类号] K892.4[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19)03-0123-07
[收稿日期] 2019-09-6
[作者简介] 何学威(1943—),男,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学、民俗学;廖凤林(1965—),男,贵州黄平亻革家人,贵州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学、社会学;廖尚刚(1967—),男,贵州黄平亻革家人,黄平县史志办副主任。研究方向:地方志、社会工作。
标签:亻革家人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民政论文; 民俗文化论文; 祭祀论文;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论文; 贵州科学院论文; 黄平县史志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