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高 颖 张春梅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高 颖 张春梅

高 颖 张春梅(四川省江油市中医医院外科 四川 江油 6217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85-01【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160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其中恶心、呕吐7例,肩背部酸痛4例,胆道损伤1例,胆瘘1例,皮下气肿1例,术后出血1例,经对症处置均痊愈。结论细致周到的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目前而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方法[1]。在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临床资料统计,其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1.21%,主要为恶心呕吐、肩痛、皮下气肿、胆漏、腹腔感染等,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1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临床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为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91例;患者年龄32岁~77岁,平均46.5岁;其中胆囊结石86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34例,急性胆囊炎21例,胆囊息肉19例;患者合并高血压37例,慢阻肺l1例,冠心病17例,肺心病7例,糖尿病22例; 160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腹腔镜手术,常规采用四孔法顺行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术中co2气腹压保持在10~12mmHg(1mmHg=0133kPa)之间,其中87例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2结果160例患者中1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恶心、呕吐7例,肩背部酸痛4例,胆道损伤1例,胆瘘1例,皮下气肿1例,术后出血1例,经对症处置后患者均痊愈。3护理措施3.1一般护理:患者术后取头偏向一侧的去枕平卧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常规吸氧、心电监护,保证血氧饱和度(SpO2)保持在95% 以上,6小时后患者可下床人厕,24小时后可下床适度活动。遵医嘱给予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当天禁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第2天可进低脂流食或半流食饮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2胆汁漏观察与护理:主要原因是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胆囊管壁被电凝灼至坏死穿孔、副肝管损伤,肝外胆管损伤,迷走胆管损伤以及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等。LC术后胆漏的处置关键问题是能够早期判断、明确胆漏的发生,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者面色及末梢循环情况,有无腹肌紧张、腹痛、腹胀、压痛、反跳痛等情况以及有无四肢发冷、出冷汗等休克症状及;加强病房巡视,尤其对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告知医生并遵医嘱参与积极处置。3.3术后出血观察与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内出血较为常见,主要原因是钛夹脱落以及胆囊床止血不佳等[2-3]。较大量的出血则会造成严重后果,患者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要求每半小时记录一次患者的脉搏、心率、血压、呼吸,注意患者有无腹部穿刺孔血液渗出、敷料被血液浸透的情形,重视患者腹痛、腹胀等不适主诉,仔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术后注意保证腹腔引流管的通畅,避免由于引流管的阻塞、扭曲及受压造成的引流不畅。如发现患者血压降低、脉搏加快现象,需急查血常规,如果发现患者的血细胞比容呈进行性的降低,则警惕内出血的可能。

护理人员需马上调整输液速度,同时汇报医生,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立止血、止血敏等,必要时可输血,处置过程中,应继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若生命体征未见明显改善,做好剖腹探查的准备。3.4恶心、呕吐的护理: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影响到患者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全身麻醉兴奋迷走神经,造成胃肠道活跃,同时术中CO2气腹造成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之一。减少恶心、呕吐这一并发症的发生,首先预防手段放在首位。术前给于心理干预:由于患者担心术后切口疼痛、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造成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机会大大增加。护理人员注重术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增强其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信心。患者应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以避免误吸。可遵医嘱预防性应用甲氧氯普胺,可显著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必要时可实施胃肠减压术,观察并记录胃液的颜色、性质及量。3.5皮下气肿及肩背部酸痛的护理:术中应用二氧化碳气体建立人工气腹,可导致气体从针孔弥散至皮下而造成皮下气肿。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注意患者是否有皮下捻发感、是否有腹部、胸部和颈部皮肤肿胀。发现异常情况时,需及时汇报给医师。对于患者出现的皮下气肿,一般经过局部热敷即可在1天后消失。无需其他特殊处理。术后残留于患者腹腔内的二氧化碳可刺激双膈神经引发肩背部的酸痛,护理人员做好解释工作,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通过术后给予患者常规吸氧术后3~5天即可消失。4小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操作直观简便、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步成为胆囊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案,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4],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增强责任心,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要加强病情观察,同时制定并认真执行周密、细致的护理计划,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积极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1]韩桂英.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35):36-37.[2]张国虹,米卫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0B):2687.[3]赵亚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6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 2010,19(2):123-124.[4]桂芳频.循证护理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20-123.

论文作者:高 颖 张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7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高 颖 张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