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审计质量的关系检验论文

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审计质量的关系检验

刘杨晖(博士),许晓芳(博士),唐衍军(博士)

【摘要】 选取我国沪深2006~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观测样本,探究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帮助审计师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在风险较高的企业中,这种提高作用更为明显;会计信息可比性低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低质量的审计师,更易发生审计师变更,审计费用更高,更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并且审计意见购买的概率更高;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使管理者从正向应计盈余管理转至真实盈余管理。

【关键词】 会计信息可比性;审计质量;企业风险;审计师选择;审计费用

一、引言

会计信息可比性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质量特征,因其能帮助财务报告利益相关者比较不同公司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视为会计信息增强决策有用性的一项基本属性,并且IASB1989年所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明确表明可比性是最主要的会计信息特征之一(另外三个会计信息特征分别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会计信息可比性是发展会计准则的主要原因,因为会计准则修改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会计国际趋同,也就是会计准则能够使财务报告变得更为可比。

尽管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研究却付之阙如。或许这是因为以往的研究难以度量单个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自De Fronco 等[1]创造性地提出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度量方法之后,该领域的实证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已有实证研究分别从分析师行为[1]、盈余管理[2-4]、债券风险[5]、最优配比公司选择[6]、股价崩盘风险[7,8]和现金持有市场价值[9]等方面探讨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经济后果,但是对于会计信息可比性如何影响审计师行为及其审计结果却鲜有涉及。事实上,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够正向影响审计师行为,因为可比的会计信息有利于降低信息搜集成本[1]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5],提高审计师选择最优参照公司的水平[6],帮助审计师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审计效率效果。然而,两者也可能呈现负向关系,因为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可能使管理层的盈余管理方式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由应计盈余管理转化为真实盈余管理[2,3],此时审计质量或许会降低。那么会计信息可比性究竟如何影响审计质量?其影响机制为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约束条件?这些都是本文将要回答的问题。

本文选取2006~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会计信息可比性如何影响审计质量。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帮助审计师通过参照公司来发现目标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在风险较高的企业中,这种提高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低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低质量的审计师,更易发生审计师变更,审计费用更高,更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并且审计意见购买的概率更高;同时,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会使管理者改变盈余管理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从正向应计盈余管理转移至真实盈余管理。

由于各高校实际情况的不同,实验班体制的设定也有很大差异。根据具体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不同,实验班的开展主要采取具体的实体班级制度或虚拟班级制度。以湖南大学为例,实体班级制度与前文的实验班的开展略有差别,由学生所在院系和合作院系共同管理,与前文实验班的管理模式差别不大不作赘述;其中虚拟班级制度则是在学生入校之初便按照所报专业作为主专业进入院系学习,由主专业所在院系教学。学生的课程学习则是按照个人倾向的第二专业,由第二专业所在的院系负责课程方案的设定。

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第一,已有研究分别从分析师行为[1]、盈余管理[2-4]、债券风险[5]、最优配比公司选择[6]、股价崩盘风险[7,8]和现金持有市场价值[9]等方面探讨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经济后果,本文则将此研究拓展至审计市场,丰富了该领域的文献;第二,本文从企业经营风险维度分析了会计信息提高审计质量所需的条件和前提,有助于加深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一)文献综述

2.会计信息可比性、企业风险与审计质量。前文分析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但尚未考虑其他约束因素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事实上,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两者关系很可能出现差异。比如,不同风险层级的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可能不一样。具体而言: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审计质量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可比的会计信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审计师更可能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企业风险较高,则意味着审计师要面临较大的诉讼风险和审计失败,出于自我保护,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就表现得更为谨慎,可能会执行更加充分的审计程序,降低重要性水平,下调对盈余操纵的容忍度。因此,企业风险等级越高,审计师依赖会计信息可比性来发现财务报告问题的意愿就越强烈。同时,企业风险高意味着内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多,此时审计师更加难以理解财务报告的内容和企业的真实情况,那么运用可比的同行业公司信息来推测目标公司经营状况的方式就显得更为重要。此外,会计信息可比性通过改善信息环境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从而降低企业风险水平。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二: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关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上,这些研究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遗憾的是,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审计市场的影响却鲜有文献涉足,这为本文带来了研究空间和契机。本文认为有必要对此领域的研究进行深入挖掘与拓展,探究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审计行为及其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弥补该方面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匮乏。这不但能够为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提供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逻辑思路和经验证据,而且对我国监管部门完善审计行为监管制度、促进审计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假设的提出

1.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可比的会计信息能使利益相关者识别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现象之间的异同,从而降低信息的获取成本,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所获取信息的质量[8],因此它也很可能影响到审计师的决策,具体而言:会计信息可比性高的企业,审计师更能从其他同行业企业信息中获取管理层未曾披露的私有信息,进而提高审计师发现问题的能力。较高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意味着在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应使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来处理相同或类似的经济业务,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企业之间的比较,从而有效地分析和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据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由表8可知,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意见(如果公司当年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则取值为1,否则为0)显著负相关,说明会计信息可比性越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假设一:限定其他条件,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审计质量越好。

由于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审计质量的关系,所以,重点分析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的文献。现有文献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效率和效果。比如,De Franco 等[1]的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降低信息的获取成本,从而提高分析师的预测精度。也有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10]、外国投资基金的投资比例[11]、股票流动性[12],降低估值误差,提高内部价值估计的解释能力[6],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减轻对于坏消息和好消息披露的不对称市场反应[8]。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也能抑制应计盈余管理[2-4],降低公司资本成本[13]和贷款利率,减少贷款抵押担保物,延长贷款期限,吸引更多的放贷人[14]。还有学者提出,会计信息可比性存在负面的影响,他们认为虽然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缓减应计盈余管理,但是会导致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提高[2-4],而当公司治理环境得到改善时,这种现象会受到一定抑制。

假设二:限定其他条件,企业风险层级越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审计质量的正向作用越显著。

当然不是,引用一下《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先生给共享经济下的定义:“将冗余所有权转让出来,让别人拥有临时性的使用权,从而为供给方和需求方同时创造价值”,如此是谓共享经济。这里强调的是 “冗余”,即共享的资源,应是供给方闲余的,而恰好是需求方需要的,供给方有偿与需求方分享,盘活闲置资源。显然,上文中只有JACK搭乘的滴滴顺风车才能算“共享经济”,而所谓的“共享单车”、“共享移动电源”等都是人为制造新的资产和新的需求,是披着“共享经济”外衣的租赁生意。只要跟 “共享经济” 挂钩,就能搏得眼球,赢得资本的青睐,因此各种千奇百怪的租赁服务以“共享经济”之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然不足为怪。

1.描述性统计。表2列示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6~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所选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为了缓减数据噪音对实证结果造成的影响,对样本进行如下处理:①剔除金融业企业;②剔除ST 企业;③剔除当年IPO的企业;④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14762样本。同时,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缩尾处理(上下1%)。

(二)关键指标的衡量

借鉴De Franco等[1]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定义,采用四种方法衡量会计信息可比性,计算方法如下:计算出单个公司在行业内与其配对的所有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并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选择行业内所有公司对其取平均值,得到COMPM。①选择排名最高的前四取平均值,得到Comp4Acct;②选择行业内所有公司取其中位数,得到CompIndAcct;③选择排名最高的前五取平均值,得到Comp5Acct;④选择排名最高的前十取平均值,得到Comp10Acct。取值越大,表示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第一种衡量用于主检验,其他用于稳健性测试。对于企业风险,借鉴廖冠民等[15]的研究,采用经行业调整的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5年为一个观测时段)。审计质量用业绩匹配后的操控性应计的绝对值替代。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在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施工中榫卯技术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关于榫卯技术的研究可追溯到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便采用了这种连接方式,其稳定性使该技术超越了框架结构、建筑排架等结构,在承受荷载的同时还可减小地震响应。人们通过侧脚、柱子来降低建筑重心,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我拿东西,通过构件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系统,增强了构架整体性。

表1 变量定义

(三)模型设定

参考Kim 等[8]的研究,分别用模型(1)和模型(2)来检验假设。在模型(1)中,重点关注系数α1,如果系数α1为正,则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假设一得以验证;在模型(2)中,重点关注交互项的系数α2,如果交互项的系数α2显著为负,则表明企业风险具有调节效应,高风险的样本中,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的正向关系更为明显,假设二得以验证。

(四)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赋能之余,畅通员工日常工作身边问题解决途径,夯实群策群力。建立可视化每日改善建议系统,在科室内设立改善日历,方便员工及时提建议;在征集方式上,纸质、电脑、微信等途径持续放开——自2013年来,集团共收集到建议50000余条,内容涉及患者满意度、安全质量、学习成长、流程优化、增收节支、提高效率等,通过员工自主整改落实,最终为病友提供了增值服务,医院收效良好。

表2 描述性统计

如表2所示:审计质量的平均值为0.068,中位数为0.047,这和以往文献里的结果较为接近[16,17];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平均值为-0.029,中位数为-0.025,这与江轩宇等[18]、谢盛纹和刘杨晖[19]、方红星等[20]的研究结果较为相似,但是与De Franco等[1]的研究有一定的差异,原因可能是数据来源于不同的国家;股权集中度的平均值为0.358,中位数为0.337,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较为严重。总之,本研究的样本分布比较合理,而且计算的指标也较为准确。

式中:y(t)表示t时刻的负荷大小,z(t)j是外界输入的变量,d表示外界输入变量的个数,这里选取日期、室内外温度、室内外湿度、气压、降水量、人员活动情况、光线强度、上周同时负荷、昨日同时负荷等因子,经过数据预处理后作为外界输入变量z(t);e(t)和e(t+1)分别表示t时刻的噪声值和未来误差;l,m,n分别为自动回归(Auto-Regressive, AR)、外界输入(exogenous variables)和滑动平均回归(Moving Average, MA)的阶数;Φ(B)、Ψ(B)和Ω(B)分别表示AR部分、外界输入、MA部分的参数:

假设一中,通过理论推导认为会计信息可比性高的公司通常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可能更加倾向于选择优质的审计资源,比如,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来进行审计。为了检验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采用审计师是否为行业专家来衡量审计师选择变量,如果是行业专家则取1,否则为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Logit 回归中,进行回归运算时数据难以收敛,在这里仍然采用OLS 回归(全文类似情况一致)。GUL 等[21]认为在大样本下二分变量运用OLS估计的结果也是无偏的,和Logit回归相差无异。所以,当本文涉及的被解释变量为二分变量时采用OLS回归的做法有着充分的依据,结果如表5所示。

另外,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该问题,本文还检验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师变更方向的关系,测试会计信息可比性低的公司是否倾向于从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至低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具体包括以下问题:会计信息可比性低的公司是否更有可能从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至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更有可能从行业专家会计师事务所变更至非行业专家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更有可能从行业专家签字审计师变更为非行业专家签字审计师,是否更有可能从有经验的签字审计师变更为经验较少的签字审计师。或许是由于变更样本较少的缘故,这几组测试系数都不显著,因此并未列示。

四、主要实证结果

表4 呈现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可以看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审计质量越好。这说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改善信息环境,有助于审计师检查出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该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一的观点。交互项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在风险较高的企业中,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更加明显,支持假设二。

五、拓展性分析

前文分析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但是只考虑了审计质量的其中一个方面,会计信息可比性也有可能通过其他方面影响审计结果,或者说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影响审计师的决策行为。为了全方位地检验这些问题,本文进一步从审计师选择、审计师变更、审计费用、审计意见和审计意见购买角度进行分析。

(一)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师选择

2.相关性分析。表3列示了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无论是pearson相关系数还是spearman 相关系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证实了假设一。然而,这仅仅是在简单相关性的层面的初步检验,更可靠的证据还需要在回归分析中予以呈现。

表3 相关性分析

表4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

表5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师选择

从表5第(1)列的结果可以看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师选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会计信息可比性低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非行业专家审计师。可能的原因是可比性较低的企业会计信息与其他参照企业相差甚远,为了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清洁的审计意见,刻意去寻找质量较低的审计师。第(2)列显示两者的关系在风险等级的影响下并未发生变化。

(二)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师变更

诉讼风险观认为,公司盈余管理的规模越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风险也越大,当审计师不同意客户的会计政策时,会计师事务所主动拒绝该项目的可能性较大。会计信息可比性较低的企业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2-4],因此,审计师为了避免诉讼风险而发生主动变更的可能较大。另外,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公司易与审计师发生意见分歧,较可能发生被动变更的情况。综上,会计信息可比性越低的公司越可能发生审计师变更的情况,表6的第(1)列验证了该观点,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师变更(如果当年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变更则取值为1,否则为0)显著负相关,意味着可比性越高的企业审计师变更的概率越低。表6第(2)列交互项的系数不显著,说明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师变更的关系未受到风险级别的影响。

在所有的肢体语言中,眼睛透露的信息往往最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仅可以从里往外看风景,从外往里往往也可以看到人的内心世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眼动”一直处于正常状态,可以判定他们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和思维状态,意味着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关注学生的课上眼动情况,事关课堂学生学习心理和情绪积极与否。

表6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师变更

(三)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费用

一方面,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改善企业信息环境,降低审计风险,因此,审计收费可能更低;但另一方面,Zang[22]发现管理层在进行盈余管理时会对比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实施成本,并对盈余管理方式做出选择。也有不少学者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但是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2-4],而审计师难以通过常规手段甄别这种方式的盈余管理,审计失败的风险增加,审计费用有可能相应提高。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费用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这正是需要用实证检验的问题,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费用

由表7可知,会计信息可比性越低,审计费用(公司当年的审计费用取自然对数)越高,且这种关系不受风险等级的影响。另外,本文也检验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异常审计费用的关系,结果与表7类似。

(四)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意见

会计信息可比性较低的公司较可能发生财务报表错报,审计师会通过发表严格的审计意见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了验证此结论,本文检验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意见的关系,回归结果见表8。

表8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意见

这样的特征同样适用于审计工作,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审计师一方面依赖于内部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相关凭证,另一方面依赖于外部信息,包括同行业企业的情况和分析师报告。现实中,由于代理问题的出现,管理层为了掩饰其机会主义行为可能会虚构或操控财务报表,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存在差异。当审计师对目标企业进行审计时,难以通过其他同行业企业来分析和判断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属实。当会计信息可比性较高时,审计师通过参考公司披露的信息,不但能够更好地解读目标公司的财务报告,而且能通过对比分析来推测公司未披露的私有信息。此时,管理层掩盖坏消息的难度就加大。再者,会计信息可比性较低的公司意味着会计信息质量低下,其通常希望寻求低审计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掩饰,配合其盈余管理行为,以得到更清洁的审计意见。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而言,其在选择客户时也会对其进行评估,首选诉讼风险较低的公司。因此,会计信息可比性较低的公司通常搭配低审计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即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改善审计质量。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一:

(五)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意见购买

进一步地,本文验证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意见购买的关系,回归结果如表9所示。

2)要根据以往国内、外相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经验来编撰安全检查表。在编撰安全表时要对国内、外的实验室的相关安全检查经验进行总结,详细分析已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总结和罗列出发生原因,力求将尽可能多的因素均列入到安全检查表中。

表9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意见购买

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降低审计意见购买程度(由预测的审计意见的概率减去实际的审计意见计算而成),且风险等级不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会计信息可比性与盈余管理

前文分析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审计质量用应计盈余管理度量,而应计盈余管理分为正向的盈余管理和负向的盈余管理,那么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会有什么影响呢?除了应计盈余管理,企业还有可能进行真实盈余管理,那么它和会计信息可比性又有什么关系?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分别检验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与正负向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如表10和表11所示。

表10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正向盈余管理

表11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负向盈余管理

然后检验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12所示。

式中:和代表集合平均与控制预报之差;κ=cp/Tr,cp=1 004J/(kg·K),Tr=287 K;M、N、L分别代表经向、纬向、垂直方向的总格点数。

表12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真实盈余管理

可以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正向盈余管理负相关,与负向盈余管理负相关但不显著,这说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抑制正向盈余管理行为,但和负向盈余管理的关系并不明显。会计信息可比性与真实盈余管理(异常生产成本减去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再减去异常酌量性费用)正相关,说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促进了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这或许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由于受到更多的监督,无法更多地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因此向更加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转移。

茉心笑道:“小主放一百二十个心,是主子娘娘身边的莲心亲口来告诉奴婢的,说是听见皇上与主子娘娘说的。给莲心一万个胆子,她也不敢撒这样的弥天大谎啊!”

六、稳健性测试

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稳健性测试:①在主检验中,度量会计信息可比性使用的是某公司行业内所有配对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平均值,在稳健性测试中,分别选择行业前四的平均值、行业中位数、行业前五的平均值和行业前十的平均值度量会计信息可比性。②在主检验中,运用业绩匹配的琼斯模型来度量审计质量,在稳健性测试中,运用基本琼斯模型度量审计质量。③在主检验中,为了缓解极端值对回归结果产生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都在上下1%进行了缩尾处理,在稳健性测试中,在上下2%进行缩尾处理。稳健性测试的结果与前文结论一致。

七、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相较于稳健性、相关性等质量特征,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相对滞后。然而,这并不代表可以忽视其重要性。如果利益相关者无法对备选的投资机会进行比较,其投资决策无法得到优化,那么其他会计信息质量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可见,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意义重大。为此,本文利用2006~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会计信息可比性如何影响审计质量并揭示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可比的会计信息能改善审计质量,并且在风险较高的企业中这种关系更为明显,这充分说明了可比的会计信息具有提高审计决策效率的效应;进一步研究其内在机制后发现,之所以可比的会计信息能提高审计质量,可能是因为会计信息可比性高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更不容易发生审计师变更,更易得到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并且审计意见购买的可能性更低,审计费用更低。与此同时,本文还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使管理者的盈余管理方式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从正向应计盈余管理转移至真实盈余管理。

(二)启示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蕴。①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审计质量越好,这就为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相关监管部门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即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②本文的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使管理者的盈余管理方式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从应计盈余管理转移至真实盈余管理,这就提醒监管者关注企业财务报告的生成和披露过程,加大监管和惩治力度,以防止此类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③对于投资者而言,该研究有助于其理解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师决策之间的影响机制,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其甄别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De Franco G.,Kothari S.P.,Verdi R S..The benefi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1(4):895~931.

[2]Sohn B.C..The effect of accounting comparability on the 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16(5):513~539.

[3]胥朝阳,刘睿智.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4(7):50~57.

[4]袁知柱,吴粒.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选择[J].中国会计评论,2015(4):453~486.

[5]Kim S.,Kraft P.,Ryan S.G..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 and credit risk[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13(3):783~823.

[6]Young S.,Zeng Y..Accounting comparability and the accuracy of peer-based valuation models[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5(6):2571~2601.

[7]江轩宇.会计信息可比性与股价崩盘风险[J].投资研究,2015(3):97~111.

[8]Kim J.B.,Li L.,Lu L.Y.,et al..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 and expected crash risk[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6(2):294~312.

[9]陈胜蓝,马慧.会计信息可比性、报告动机与现金持有市场价值[J].中国会计评论,2017(4):449~482.

[10]Fang V.W.,Maffett M.,Zhang B..Foreign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the global convergenc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practic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5(3):593~631.

[11]DeFond M.,Hu X.,Hung M.,et al..The impact of mandatory IFRS adoption on foreign mutual fund ownership:The role of comparabi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1(3):240~258.

[12]Neel M..Accounting comparability and economic outcomes of mandatory IFRS adoption[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7(1):658~690.

[13]Li S..Does mandatory 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n the European Union reduce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0(2):607~636.

[14]Fang X.,Li Y.,Xin B.,et al..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 and debt contracting:Evidence from the syndicated loan market[ J].Accounting Horizons,2016(2):277~303.

[15]廖冠民,唐弋宇,吴溪.经营风险、产权性质、银行竞争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基于流动性风险理论的实证检验[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0(4):1~75.

[16]刘慧龙,王成方,吴联生.决策权配置、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J].经济研究,2014(8):93~106.

[17]叶康涛,董雪雁,崔倚菁.企业战略定位与会计盈余管理行为选择[J].会计研究,2015(10):23~29.

[18]江轩宇,申丹琳,李颖.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企业创新吗[J].南开管理评论,2017(4):82~92.

[19]谢盛纹,刘杨晖.审计师变更、前任审计师任期和会计信息可比性[J].审计研究,2016(2):82~89.

[20]方红星,张勇,王平.法制环境、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J].会计研究,2017(7):33~40.

[21]Gul F.A.,Wu D.,Yang Z..Do individual auditors affect audit quality?Evidence from archival data[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3(6):1993~2023.

[22]Zang A.Y..Evidence on the trade-off between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2):675~703.

【中图分类号】 F27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94(2019)09-0107-8

DOI: 10.19641/j.cnki.42-1290/f.2019.09.01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法律责任、审计师风格与会计信息可比性——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1762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YJC630190);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治理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0171BAA218007);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会计信息可比性与企业担保融资”(项目编号:GJJ170425)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昌330013

标签:;  ;  ;  ;  ;  ;  

会计信息可比性和审计质量的关系检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