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董祖木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董祖木

(安徽省泾县医院中医科 安徽 宣城 242500)

【摘要】高脂血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从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出发,对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等治疗方案在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中药;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05-02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Dong Zumu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gxian Hospital, Xuancheng, AnHui 242500. China

【Abstract】Hyperlipidemia is a common metabolic disease in clinic, which can easily cau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has a great adverse impact on people's health and safety.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hyperlipidemia,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single Chinese medicine and relap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hyperlipidemia,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further clinical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hyperlipidemia.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yperlipidemia; Research Progress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改变、饮酒量升高等因素的影响,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多见于中老年人群[1]。中医学中将高脂血症归属为“痰浊”、“血瘀”等病范畴,辨证分型为脾虚痰浊、肝肾亏虚以及气滞血瘀型,临床治疗以健脾补肾、清热通便、滋阴补肝、养血活血为基本原则,有效改善血脂代谢水平,促进胆固醇代谢,从而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2-3]。本文现将近年来我国对高脂血症采用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中药治疗的作用机制

随着临床对具备降血脂功效的中药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高脂血症应用中药治疗具有广谱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且中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4]。如草决明、何首乌、大黄等中药可通过对机体对外源性脂类吸收加以抑制,同时抑制胆固醇与胆酸转换过程,使胆酸重吸收在肝肠循环的吸收数量有效降低,进而达到降血脂的治疗目的[5-6]。甘薯、海带、枸杞等中药可通过阻断肝肠循环中的胆汁酸重吸收数量,使胆汁酸与其衍生物的排泄量有效增加,利用反馈机制也可使胆汁酸合成限速酶活性有效提高,进一步促进胆固醇与胆汁酸的转化过程,从而达成降胆固醇的治疗目的[7-8]。大黄、绞股蓝总皂苷、香菇等中药可通过抑制脂类合成具有降血脂作用。荞麦、银杏、黄芩等中药可通过抗氧化反应达到降血脂目的。泽泻、姜黄、月见草等中药可通过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降血脂目的[9-10]。

2.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2.1 单味中药

目前,临床单味中药在高脂血症临床研究中较为少见,对单味中药的作用方式、有效途径、靶点及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尚不清楚。因此,在中医药学基础上,应利用现代研究技术,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角度对单味中药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医药在高脂血症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指导[11]。经临床研究发现,玉米须黄酮提取物可有效调节小鼠脂质代谢,量效关系明显;同时,在临床高脂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玉米须水煎剂也可达到良好的降血脂作用。据有关报道显示,西洋参胶囊在高脂血症临床治疗中具有降血脂作用,可使胆固醇与三酰甘油有效降低,但是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无明显影响;经小鼠实验发现,根据临床推荐剂量应用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可使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酯成分得到明显改善,提示,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12-1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研究发现,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也具有降血脂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脂蛋白间代谢与转化环节的促进,肠道胆固醇吸收的抑制,使肝脏胆固醇合成有效降低,进一步促进血清与肝脏内甘油三酯有效分解,达到降血脂目的[14-15]。

2.2 中药复方治疗

目前,临床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复方较多,临床实验研究更趋近于临床实际,且实验结果接受中医理论指导也更加容易。经临床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瓜蒌贝母散(贝母9g,茯苓、瓜蒌、橘红、桔梗、花粉各6g)治疗2个月后,血清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脂质代谢紊乱状态也得到有效改善[16]。应用大柴胡汤加味(柴胡15g,黄芩、白芍、生姜、制半夏、枳实各9g、大枣5枚、大黄6g、山楂12g)治疗高脂血症,可具疏肝醒脾、疏利少阳胆气之效,可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效降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进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高脂血症患者应用自拟参楂降脂散(白参、丹参各250g、山楂300g、枳实100g、白术200g),可通过提升血流动力,改善微循环,提高脏腑功能,进而达到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经多项研究发现,山楂多种制品均具有降血脂的功效[17-18],特别是山楂提取物可使甘油三酯水平有效降低,且红参作为一种补气药,对五脏脏气不足与体弱气虚者有良好的补气作用,与活血化瘀及补气法配合应用时,可达到通其瘀滞、补其不足的目的。因此,红参山楂饮(红参10g、生山楂30g泡水代茶饮),可有效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具有疏通血脉、消除瘀阻、调和气血之效。有报道提示,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降脂化浊汤(陈皮、半夏、赤芍、泽泻、香附各10g,茯苓、决明子、焦山楂、荷叶、何首乌各15g、甘草6g、丹参30g)治疗,可使患者的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有效降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使体质量指数有效降低。经上述多项研究均可表明,根据中医配伍原理采取中药复方治疗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血脂,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19-20]。

3.小结

中药在高脂血症临床治疗领域研究较多,但具有较强可行性方案却较少,多数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临床实践则相对较少且多以汤剂为主,不适合长期服用,部分方剂组方中含有较贵的中药材,也增加了病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未来临床研究应以服用简单、药效明确、经济低廉为原则对中药治疗高脂血症进行深入研究,促进中药方剂的推广应用[21]。

【参考文献】

[1]曾萍,杨捷,叶品良.高脂血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7,7(6):363-364.

[2]毕丙琪,吴红国.中药联合辛伐他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7):5277-5277.

[3]杨静云,李宇兴,赖永勤.山楂、泽泻、决明子与红曲霉混合发酵产物对高血脂大鼠调脂作用研究[J].中草药,2017,48(7):1369-1373.

[4]李月英,钱义明.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3(12):85-87.

[5]丁凤,储浩然,王靖吉.针灸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1):70-72.

[6]武涛,相芳,王晓旭.关于脂肪肝和高血脂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0):222-224.

[7]刘涵容.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3):64-66.

[8]何家桐,李飞,李济芳.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7):2634-2635.

[9]陈萍,顾国龙.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3):161-163.

[10]岳利英,梁涢.中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1,33(7):1091-1093.

[11]秦春红,付业洲.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19):63-64.

[12]蒋丽萍.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4):59-61.

[13]曾萍,杨捷,叶品良.高脂血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7,7(6):363-364.

[14]潘立江.近五年高脂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21):12-13.

[15]黄丽娜.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1,27(6):38-41.

[16]任路明.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5):466-470.

[17]方庆,薛庆华,李宝玲.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11):99-101.

[18]佘一鸣.中药调血脂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7,48(17):3636-3644.

[19]王林海,卢健棋,黄舒培.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1):106-109.

[20]古丽葛娜·萨吾尔,何义,王晓峰.单味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5,33(1):44-48.

[21]李霜枫,刘钰涵,陈旭.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6):138-139.

论文作者:董祖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  ;  ;  ;  ;  ;  ;  ;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董祖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