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研究论文_王桂娜

智慧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研究论文_王桂娜

广西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410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智慧城市的理念,分析了城市规划的现状,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总结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旨在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发展理念;核心技术

一、智慧城市的发展及内涵分析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们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功能和作用的研究和认识,不断变化的城市形态,促使发展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等和知识性城市、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等不同侧重点的城市发展理念相继出现,前者侧重于技术层面,后者侧重于人文层面。2009年2月,“智慧城市在中国的突破的理念”由IBM在北京发布,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IBM对智慧城市的定义是: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运用通信、信息技术进行感测、分析、整合,智能响应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需求,如民生、环境、公共安全等。将信息技术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获取信息通过透明的渠道进行充分的获取,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广泛性,对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利用,促进城市管理和运行效率的提高,实现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将低碳生态圈在城市中形成,促进城市发展新形态的构建。2012年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对智慧城市进行了定义:将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对业务应用系统的统筹发展,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加强。

综合以上观点,智慧城市实际上是将新型信息通讯技术进行应用,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模式的优化,实现政府城市管理水平和效能的提高,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有效将市民幸福指数提高的新型城市形态。

(二)智慧城市的内容

1、智慧的规划

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合理布局城市的建筑,综合部署城市各项工程建设,构筑城市发展的蓝图,为城市管理和建设提供依据就是城市规划。将大数据、无量网、云计算等新型的通讯与信息技术运用到城市规划中,促进城市规划的方法、理念和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智慧的规划实际是经新型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整合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全面连通城市不同主体的功能尺度、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优化城市资源配置,促进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2、智慧的建设

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工业化程度、技术进行反映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城市建设的智慧化。随着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就能将传统项目管理中的问题有效的解决,将实施平台和技术基础为城市智慧化进行提高。智慧的建设是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如互联网、建筑信息模型,对用户个性化需求和工程项目的功能性需求进行满足,促进项目运行和建造的环境智慧化的实现和构建,运用创新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实现项目管理流程的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创新、优化和改进。

3、智慧的管理

保证城市竞争力的持续性,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指导下,有效管理和运营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在政府或政府主导的事业单位的指导下,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改革开放的深化,扩大了城市规模,发展了技术和城市经济,增加了城市管理的内容和对象,通过市民、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实现城市管理的智慧化。智慧的管理实际就是将新技术进行运用,促进不同主题之间的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对城市管理的方式进行优化,实现城市管理能力的提高,实现城市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城市规划的现状分析

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政策性,同时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囊括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我国城市规划,成绩显著,尤其是在城市规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随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大的城市建筑规模的发展,将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之间的问题暴露出来,这些问题的逐渐加剧,当不能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或解决这些问题时,会拖慢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步伐,影响城市建设质量,使“城市病”情况加深。在目前城市规划过程中,侧重于数量和发展,对环境的保护、城市建筑质量进行忽视。规格较低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不能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有效调整市场经济。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不协调发展的经济等情况的出现,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保证城市运营的正常,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发展。

三、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影响城市规划体系

在对城市进行发展和认识时,可以通过智慧城市这一新视角,对城市发展、管理等深入了解,将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进一步的进行掌握。对城市规划体系影响最突出是,创新了城市规划的类型,完善和扩充了城市规划体系。创新城市规划的类型主要表现在:

1、发展智慧城市,会促进与之相关的专项规划类型的出现,例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规划》等。

2、对智慧产业的业态进行创新,规划智慧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会导致相关的新的产业规划类型的出现,例如《智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

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划入新的规划类型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在适当的适合,整合城市规划体系,促进城市规划体系的完善和扩充。通过智慧城市理念补充、改革传统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不断纳入智慧城市有关的规划,也会通过程序、理念、技术等补充和改革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等。

(二)影响城市规划编制单位

进行编制城市规划,要将规划编制单位作为平台基础,在城市规划受到的智慧城市理念的影响下,会扩及到规划编制单位。业务量和业务类型是影响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直接表现,新型业态发展规划、编制智慧城市相关规范等的业务扩展;单位的运行效益、盈利空间会受到智慧城市对规划编制单位的间接的影响。

进行智慧城市相关规划时,规划编制单位的业务扩展主要由智慧城市发展纲要、行动规划、总体规划、战略规划等内容组成。进行新型业态发展规划时,规划编制单位的业务拓展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发展规划、互联网发展规划等。在进行研究课题配套规划时,规划编制单位的业务扩展主要表现为搭建城市共享平台、研究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标准、研究共性技术等。

(三)影响城市规划师

研究智慧城市的编制模式、学术研究成果等,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城市规划师在多重“空白”情况下,进行智慧城市城市规划存在一定的难度。进行规划编制时,城市规划师要将“开门规划”“阳光规划”等作为理论指导,将协同工作模式在学科融贯和联合多专业人员中进行运用,将社会公众和专家学者组织在一起,将交流、论证进行反复探讨,深化对城市规划的认识,不断优化城市规划的内容,促进具有综合性和多元化的智慧城市的建设。

四、总结

高速发展的云计算、互联网等核心技术,政府不断出台智慧城市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在世界范围内对智慧城市进行建设的不断升温,无一不在展示着智慧城市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钱斌华.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智慧城市评估体系的建议[J].未来与发展,2013,(7):18-23.

[2]姜军,苏艳飞.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6,32(3):144-149.

[3]席广亮,甄峰.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智慧城市空间组织和规划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5):102-109.

[4]魏志寰.浅析城市规划信息化引领智慧城市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5]尹尚智.浅析新时期智慧城市发展对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影响[J].城市建筑,2017,(5):380.

论文作者:王桂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智慧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研究论文_王桂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