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型校长的时代特征

论创新型校长的时代特征

胡海建[1]2001年在《论创新型校长的时代特征》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日益向我们逼近,知识经济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最重要的资本已不再是资金,而是知识,知识经济决定未来经济的发展走向,因此当今世界,知识不仅是力量,更是财富,一旦知识与经济相结合,创新将变得更加重要。它将成为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手段。而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的创新又需要大批创新型的校长。世界各国对创新教育的重视和对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迫切要求我们培养大批创新型校长。当前基础教育的校长队伍也需转变观念,不断进取,朝着创新型校长的要求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敢于竞争、勇于开拓、乐于创新的校长。 创新型的校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首先是知识渊博的高素质管理者,不仅要求掌握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方面的知识,而且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学科文化知识,信息化,现代化方面的知识都应该涉猎。其次应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开拓者。在学校管理中,用科学的思维作指导,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不仅应有独立的思考力,科学的决策力等,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能力。创新型校长还是人格魅力的感召者,充满自信、勇气、热情、乐观豁达的胸怀,为学校的创新营造宽松的氛围。最后创新型校长是具有卓越领导艺术的指挥者,实行民主决策,制定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多方面的情感投资,使学校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合力。 根据创新型校长的时代特征,创新型校长的任务是: (1)带领广大教师进行创新的教学,这不仅要求广大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和揭示教育中的客观规律,而且特别是要在创造性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实践的创造。 (2)创新型校长的管理,要使广大学生创造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让孩子们积极地、主动地、多功能地参与学习,自由自在地去领悟和Iz晏秦。】故十堂什个寸\lped)一人上 丁 /。乙人丫。。、。八1u仆RS 了旺S二S 体验学习的真谛,达到创造学习的效果。 (3)创新型校长应该使自己管理的学校朝着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 的方向迈进。由于电子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浪高过 一浪的信息化浪潮,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己成为人类生存的基 本能力。而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迫使教育朝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 化迈进。 (4)创新型校长应带领广大教师广泛开展教改科研,在教育教学的各 个领域积极探索,树立“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先行”的观点。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型的校长,创新型校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时 代要求创新型校长完成创造教学、创造学习,教改科研,教育信息化、现 代化、国际化的四大任务。这样全新型校长管理的学校就会成为一个充满 生机和活力、积极向上、优质高效的学校。

彭姗姗[2]2010年在《创新型校长成长条件与途径研究》文中指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效能的提高都需要创新型校长,校长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做一个创新型校长,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应对不断变化带来的挑战,才能在教育的变革中寻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创新型校长是具有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格,经常组织开展教育创新活动,经常取得创新型成果,并使学校的整体效能不断提高的校长。创新型校长的素质是由思想政治素质、先进的教育领导理念、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创新素质构成的。创新型校长的成长是一个其自身素质结构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本研究的重点是对创新型校长成长条件和途径的理论分析。创新型校长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受到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一方面要有保障创新型校长成长的需求环境和制度环境,创新型校长还要积极争取上级行政领导和教育专家的支持,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能否成为创新型校长还受个人能力和个人意愿的影响。创新型校长的成长主要有自我学习、共同体、外部培训和进行创新实践四条途径,自我学习是创新型校长成长的基础;创新型校长共同体为创新型校长的成长提供了新的平台;外部培训是促进创新型校长成长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创新型校长成长的知识转换和成长阶段为理论依据,提出创新型校长的培训模式;要成为创新型校长还要经常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即“在做中学”,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张洪华[3]2004年在《校长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概念被提出后,其内涵不断得到拓展,起初属于经济范畴,不久被引入科学和技术领域,到现在为止已被广泛应用到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创新之“新”主要是一种感知(perceived newness),即是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意义上的真正的“新”(objective newness)。校长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其优势需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将来的某一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并且受诸多甚至是某些人为难以控制的因素的影响。 校长创新在学校的各项创新中居于统帅地位,融入在各类创新的诸环节、因素和过程之中,具有最终决定、制约、保证和促进一切创新的关键作用和核心作用。校长创新使各项创新由潜在变为现实。校长创新也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体现在各种具体工作中。校长创新,就内容来说主要指校长在工作过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观念。这些创新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以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校长个人经验为基础的。从本质上讲校长创新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发挥效益,稳步改进办学质量的过程。 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秩序,就是要更新观念,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做事方法以及评价奖惩体系,势必会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在所难免的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为保证创新的顺利实施,就要努力争取宽松的外部环境,营造高效的内部机制,还要校长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校长创新是个没有终极的循环上升的过程,源自于问题,展开于探索,开花于实施,完善于反馈。问题是创新之源,也是创新得以存在的原因。探索主要是围绕问题收集资料,深入整理、谋求解决方案的过程。创新必须经由思想转为行动,创新的价值不在于内容的新奇,而在于是否在实施中取得了成效。没有反馈,创新必将走向呆板、僵化甚至死亡。 本研究的重点是对校长创新的条件和过程的理论分析。通过系统的分析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校长个人要素,使得校长对影响创新的各因素有个清晰而全面的把握,以至在办学过程中不时的去努力追求宽松适宜的条件。通过对校长创新过程的分析,使得校长了解创新各个环节校长的使命及其需要完善的机制。

曲波[4]2009年在《创新型大学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普遍要求。自主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我国充分认识到知识和人才对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性。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提出要走人才强国、科技兴国的道路。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和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巨大动力源。但是,我国大学在现实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因素,如发展思路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教育质量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办学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难以应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难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如何有效解决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确选择大学的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论文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视角出发,将创新型大学建设放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放在大学自身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追寻其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原点、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将我国创新型大学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提出了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探寻构建了较完整的创新型大学建设模式、必要途径和内涵要素,勾勒出创新型大学建设的整体架构,以期能解决大学存在的现实问题,使大学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论文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我国创新型大学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这是创新型大学建设的逻辑起点。主要从时代背景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对我国大学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阐明了创新型大学建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探讨了创新型大学的基本内涵与办学理念,这是创新型大学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创新型大学的基本概念及内涵特征,提出了创新型大学以人为本、崇尚学术、个性化教育、服务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向世界、引领社会的办学理念。第叁部分主要探讨了创新型大学的基本职能——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建设等方面,勾勒出创新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阐述了科技创新的目标重点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创新等基本思路。第四部分阐述了创新型大学的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创新的意涵、创新型学科队伍建设和学科创新的基本思路等,这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平台,是创新型大学建设的支撑;制度和文化创新的目标、任务和基本策略等,这是创新型大学建设的重要保障。论文主要采用分析—综合法、系统论方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分析—综合法就是把创新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并把创新型大学分解为各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同时又把创新型大学和各构成部分联结起来加以研究,勾勒出创新型大学建设的整体架构。系统论方法就是把创新型大学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细致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有效地解决创新型大学建设问题。文献研究法,论文涉及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创新理论、国家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可供研究的资料大都深埋于文献资料书中,只有通过对重要的历史文献的发掘、整理和分析,才能获取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才能勾勒出系统的建构创新型大学的理论框架。创新型大学是一个系统、有机的整体,各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创新型大学建设是一个整体推进、整体架构的过程,要求在以创新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这两个根本任务为核心,以学科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以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作为重要保障,整体提升大学的创新品质,形成创新型大学的合力,充分实现创新型大学的资源整合、良好互动和整体效益。

胡建梅[5]2005年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创新已成为个人和国家在此时代中生存与发展的支柱。因此,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主要议题。另一方面,美国研究型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其本科教育经过不断的改革终于初步形成了目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科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在于本科课程体系。因此,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是研究其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秘密的关键。 本文在对创新型人才、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及课程与人才培养体系综述的基础上,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为线索,提出了从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科课程内容与实施体系及其保障机制两方面入手的研究框架。并进一步从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两方面来研究课程内容,从课程的思想保障与管理保障两方面来研究课程保障机制。同时,以MIT为案例,详细评述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科课程。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在长期的发展中,依据社会需求、学生经验及学科发展而选择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开放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为其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基础。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的实施是创生取向的,本科课程的实施采取以研究为本的模式。这种课程实施模式直接指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课程之所以能选择和实

郭世田[6]2012年在《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推动力量。创新型人才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成为各国竞相争抢的对象。如果谁能够培养、凝聚、用好创新型人才,谁就真正抓住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科学大师钱学森以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的挚爱于临逝时再次提出这一问题,被世人称为着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含有更深之义,就是呼吁人们把创新型人才发展作为关乎国家强大与民族振兴的根本大计,认真思考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原因,研究探讨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对策。在总结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论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综合比较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主要从五个部分按以下基本思路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在界定创新、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叁者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观,客观分析创新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应然作用和实然作用,并通过国内外现状对比、实证研究深入查找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原因,就创新型人才发展路径、制度等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第一部分,从探讨创新型人才基本理论入手,在回答何谓“创新”、“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创新型人才内涵、特征、类别等内容,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观进行深入考察,为本文的展开论述奠定理论基础。所谓创新,是指主体通过创造性行为促进客体发展的活动。创新的内在特性体现在:创新要立足现实、创新要批判继承、创新要尝试探索、创新要标新立异。人才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在古代社会把“贤”、“德”、“智”、“能”等与“人才”联系在一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才”标准中的道德伦理尺度为社会功利尺度所代替;从中国当代人才学者们对人才的定义看,主要从个性特征、社会贡献的角度定义人才,强调人才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性,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较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下,逐步形成了科学的人才观,即“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根据对创新和人才内涵的考察,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性劳动并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其主要特征是:无私无谓、独立个性、超常思维、综合素养、合作意识、显现绩效。依据不同标准创新型人才的类型不同,从所处层次看分为初、中、高创新型人才;从分布领域看分为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企业经营管理、公共管理创新型人才;从发挥作用看分为理论研究、实践应用创新型人才。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发展的论述是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观的理论来源,中国古代社会人才思想是另一理论来源。毛泽东也没有明确提出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他关于“人”、“人才”的论述是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观的思想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国家发展需要“一批勇于创新的闯将”、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敢闯敢试”、不拘一格选用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环境等观点,初步创立了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叁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强化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力营造“四个尊重”的氛围等观点,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人才强国是创新型人才发展的价值定位、人人成才是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目标追求、服务发展是创新型人才发展的使命取向、“六有”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素质特征、党管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组织保障等观点,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观。根据中国特色创新型人才观,人才价值是指人才通过社会实践以自身的属性来满足他人、社会及自身的需求。人才价值实现的内在特性是,能动性、创造性、增值性、再生性。中国创新型人才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政党执政力。第二部分,对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探析,为研究创新型人才发展对策提供依据。由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革命救国的梦想,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证明:革命不能强国。十一届叁中全会后,随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落实,中国逐步走上人才强国之路。从革命救国到人才强国,是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的逻辑转点,经过积极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创新型人才素质明显提升、创新型人才效能不断增强、创新型人才体制机制有所改进。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没有把人口优势转化为创新型人才优势,创新型人才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建设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创新型人才整体质量不高;二是创新型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叁是创新型人才贡献率低;四是创新型人才环境亟需改善;五是创新型人才总体投入不足。究其原因有:一是教育的错位,突出表现为教育目标侧重知识积累而轻视能力提升;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机械”;评价标准不够合理;师生比例失衡;投入主体单一化。二是集权式管理,行政权力干预过多,导致如学校办学自主权缺乏等诸多问题。叁是泛行政化,简单地从行政级别高低、官职大小的角度来衡量创新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价值和作用。四是法制化缺失,不仅没有综合性的创新型人才法律法规,而且专门性法律法规也明显缺乏,同时执法中以权代法、衙门作风等现象突出。第叁部分,从比较视角对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发展做法进行系统考察,以便找出可资借鉴的经验启示。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立足自身软硬件方面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开发创新型人才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做法。首先,实施积极的创新型人才战略,由重视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资本积累转变为对人才资源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资源的争夺,并通过推行相关的配套改革、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坚持“教育立国”,通过建立多元化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强化终身教育等多种渠道培养创新型人才。第叁,大力集聚国外创新型人才,把“招才引智”作为一项快速壮大创新型人才实力的重要措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研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从国外引进创新型人才。第四,合理使用创新型人才,通过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化激励等形式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最后,强化制度保障,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自由发展的制度。第四部分,立足中国现实研究提出创新型人才发展构想,并从教育培养、使用开发、吸引集聚叁条路径探讨具体对策措施。从宏观角度看,要确立创新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基本要求是“创新型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创新型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创新型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创新型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围绕这一战略的实施,从科学和经济原则出发对创新型人才发展进行宏观规划,其总体部署是:在发展主体上突出“叁支队伍”、在发展内容上强化能力建设、在发展环境上注重制度创新。创新型人才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树立“大人才观”积极开辟创新型人才发展途径。首先,强化教育培养。教育是创新型人才供给的基本方式,一方面要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在科学把握和尊重学校教育规律、个体成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重点做到主体与主导并重、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并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并重、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并重。另一方面要强化终身教育,重点是拓宽终身教育渠道:合理开放学校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其次,注重使用开发。使用开发是创新型人才的“积累—展示”性发展方式,具有动态性、实践性、双效性等特征。科学使用开发创新型人才重点把握以下环节:一是全面了解即了解基本潜能、了解真正需求、客观辩证评判;二是搭建平台即岗位成长、项目成才、挂职锻炼;叁是量才而用即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愿。第叁,大力吸引集聚。一方面,通过“柔性”用才、项目“外包”、成果转化等途径盘活存量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搭建载体集聚创新型人才:一是“捆绑”引进,就是在引进创新型人才时综合考虑人才、资金、项目等生产要素,做到引进一位人才带来一批资金、一个项目;二是产业集聚,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中因聚集经济的出现而引起的包括人才在内的多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上集中的趋势,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来集聚人才;叁是园区吸纳,把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园区打造成良好的人才栖息生态位,进而形成强有力的创新型人才承载体和高密度的创新型人才容纳量;四是“以才聚才”,利用人才集聚中的种核效应选择精英人物先期引进,然后依托师承关系、合伙人关系等建立创新型人才种群聚集核进而壮大创新型人才种群。第五部分,对中国创新型人才制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保障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制度对策。目前我国创新型人才制度供给存在不足,制度越位与缺位并存,主要表现是:创新型人才制度供给取向的“强化集体,忽视个体”偏好、供给主体的广泛性不足、供给的内容不健全、供给的实效性不强。我国创新型人才制度变迁要以增加个体自由度为目标,从强化集体引向注重个体,进而为创新型人才发展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首先,从创新型人才制度的宪法规定、基本制度、相关法律和政策等方面做出实体性规定,建立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制度的规则系统。在宪法规定上,将思想自由写入宪法。在基本制度上,实行“管办分离”的教育制度,将办学自主权交给学校;建立以创新成果为主要标准、社会化成果承认的评价制度;坚持人岗相适、注重优化服务,合理使用创新型人才;改革阻碍流动的户籍制度、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完善创新型人才市场体系、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创新型人才资源流动配置效能;实施产权激励,进行有效奖励,做到既注重激励对象个性化又注重激励方式多样化。在法律上,从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入手优化法律环境,既注重出台相关法律又强化法律有效执行。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创新型人才制度实现提供有效保障。准确定位政府功能,构建理性“有限政府”,同时实行公共服务多元供给;在物质保障上,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打造创新型人才发展的栖息生态位;淡化意识形态、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强化舆论引导,进而营造自由宽松的创新型人才发展人文氛围。

陈泊蓉[7]2017年在《中小学创新型教师的素质与成长研究》文中认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一重重挑战接踵而来。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我们需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依靠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型教师。另一方面,随着知识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素质与成长问题成为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型教师是适应新时期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急切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在追求,是解决基础教育现存问题的必要条件。对创新型教师的研究对培养创新型教师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创新型教师的素质和成长问题的研究既需要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回答,更需要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型教师个体和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本研究以创新型教师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特征和成长历程”这一主题展开研究。首先,采用深度访谈法对创新型教师样本进行深入访谈获得访谈资料,从优秀教师的人物传记中搜集创新型教师的传记文本资料;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以及人物传记的文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通过编码、归纳、概括、总结获得32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素。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创新型教师素质特征为独立开放的人格特征、发散求异的思维品质、广博精深的知识体系、独特创新的专业特质、乐观包容的情感特征。构建了创新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并进行了检验。其次,对收集到的创新型教师成长历程的文本资料进行分析、概括、总结。研究发现创新型教师的成长表现出阶段性,其成长一般经历职前准备阶段、专业适应阶段、自我探索阶段、专业成熟阶段、超越自我阶段等五阶段,每一阶段都反映出教师不同的成长特点。创新型教师是由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推动成长的。内部动力有教育理想和信念、对教育的热爱、自我实现的需求、自主性发展意识,外部动力有教育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创新型教师的成长表现为在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综合作用下以教学问题为起点在反思中不断自我更新。再次,运用主题分析法对影响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因素进行分析,共得到18项影响其成长的因素要素。通过梳理发现,学习和努力是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教师对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的积极反思是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因素,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是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外部因素。传统的教师权威文化、应试文化、教育复制人才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以及刻板繁杂的管理制度对创新型教师的成长有制约作用。本研究从创新型人才的视角对创新型教师的素质和成长进行研究,发现人格特征和思维品质是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先天素质,因此在教师资格认定中,应加强对准教师人格和思维的检测。此外,本研究从创设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文化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制度环境以及教师教育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对策构想。

王志强[8]2012年在《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文中研究指明在发达国家的创新系统中,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了各国构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与其他组织相比,研究型大学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首先,研究型大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社会机构所无法替代的;其次,研究型大学所具有的智力集聚效应更能够吸引政府的研究项目,这些科研项目的成果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了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第叁,研究型大学还通过各种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发明及其技术转移和专利许可、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研究等方式不断加强与国家创新系统中其他要素间的关联。研究型大学由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承担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因而天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一个主体。特别是在20世纪中期之后,研究型大学以更为复杂的方式参与到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中——研究型大学不仅是国家创新系统中作为基础研究提供者的学术界的代表,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的互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地位、发挥的功能、产生的影响等进行考察,分析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中各主体的职能与相互关系,可以使我们更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动态的形成过程,以及研究型大学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为一个国家/区域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服务。本论文的导言部分对创新的词源、定义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两百年来世界社会与经济结构变迁过程的简要回顾,探寻在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中,创新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此外,导言部分还将具体阐述此研究的缘起、假设、方法与框架。第一章主要是归纳了创新理论的研究源起和研究现状。创新作为一种现象历史悠久,但针对此现象的理论研究却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就是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创新理论逐渐得到了绝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并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因此,第一章将重点分析创新理论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发展变化,这其中包括了熊彼特创新理论、创新概念的扩展、创新分类、创新测度、创新系统理论等内容。第二章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将划分为如下叁个阶段:国家创新系统的雏形(20世纪初-战后)、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创新系统的变革及未来趋势(20世纪90年代至今)。本章的最后部分将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参与者、关系与网络进行分析。在勾勒出了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过程之后,第叁章的内容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对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作用的分析。何谓研究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在过去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又被赋予了哪些新的使命和功能?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又起到了何种推动作用?这种“创新源泉”的地位又是如何确立的?这都是本章所试图回答的问题。此外,笔者还将通过一些代表性成果的分析来论证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活动与创新扩散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将重点探讨研究型大学的知识生产是如何与跨学科、多元化、网络化的创新系统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创新行动者之间合作规模的扩大与合作形式的多样化。本章还将利用“叁螺旋模型”的概念来解释美国国家创新系统内不同机构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增加。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创新集群中体现出了要素之间的关联以区域创新网络形式存在的特征。大学不仅与企业发生互动,同时也与政府机构、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发生了互动。大学的衍生企业、以大学为主体形成的研究区、大学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器等活动进一步构成了充满动态性、开放式、协作式的创新网络,从而使美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具备了某种,生态特征并发展成为创新生态系统。第五章将采用微观分析的方法,选取美国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作为研究案例,对该校的技术转移机构、跨学科研究中心以及大学-产业合作组织等进行研究。第六章的内容将从美国研究型大学在诞生之初就具备的竞争性本质入手,追寻以竞争和创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精神的烙印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历程中所留下的印记。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进程充满了各种思想的、组织的、制度的变革,这些变革恰恰体现出了创新所具备的“创造性毁灭”的特征。此外,研究型大学在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中地位的确立也得益于其与产业部门、政府机构、其他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学习——动态的、开放的、网络结构的创新系统就是在这样一种“共生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侯长林[9]2011年在《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随着高等学校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使以经济为主的竞争逐步转向了以人才为主的竞争,这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职教育,在过去的十余年间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却面临着国内总体生源逐步萎缩、普通本科院校逐步朝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转型、国际教育对生源的争夺和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占领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为了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培育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本研究从文化生态和技术创新文化的角度,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进行思考,采取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基础进行检讨,找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得出了技术创新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的结论。本研究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充满竞争的世界”的社会大背景入手,到对国际国内高校间的竞争的分析,提出了本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然后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并提出本研究努力创新的地方:在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性研究方面创新,提出“技术创新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的新观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提升的对策。第二部分,介绍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文化生态及其技术创新文化的内涵。先介绍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接着介绍核心竞争力的含义、特征和构成,然后介绍文化生态的内涵和特征,再介绍技术创新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本论文认为: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又属于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主要属于技术文化范畴,技术文化特征十分明显;二是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就是指高职院校竞争力中那些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能使整个学校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竞争力,主要就是指人才培养竞争力和技术研发力,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价值性、不可替代性、延展性、长期性、统摄性、知识性等方面。文化生态主要就是指构成文化整体的各子文化系统的状况和各子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子文化系统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其特点主要有时代性、系统性、渗透性和可控制性。技术创新文化就是技术创新实践中所创造的创新产品以及形成的制度规范,是技术创新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创新认知与观念的总和,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技术功利性、时空开放性、人文创造性等方面。这些基本认识为本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第叁部分,对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性进行了讨论。具体从文化生态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生态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性。在文化生态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中,认为高职院校文化生态是核心竞争力培植的必要条件、文化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群中重要的内容、高职院校文化和谐是核心竞争力生长最好的文化生态条件,同时认为核心竞争力对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在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生态基础的讨论中,认为技术创新文化既是高职院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提升的“土壤”,也是高职院校技术研发力提升的生态前提。第四部分,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现状分析,总结出了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尤其是进一步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进行检讨,找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校园文化生态的失衡。这种校园文化生态的失衡主要表现在:(1)高职院校文化价值的选择具有矛盾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竞争力培植中所存在的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矛盾、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矛盾、技术文化的工具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矛盾、技术文化与科学文化的矛盾,造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生态的失衡。(2)高职教育制度文化生态残缺。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竞争力培植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制度文化生态残缺,主要表现在高职教育层次体系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制度缺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竞争激励和评价的良好制度没有形成等方面。(3)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生态类型特征缺失。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步伐很快,很多高职院校都建有了现代化的新校区,但是基本上没有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新校园与普通高校的校园没有什么差别,看不出高职教育技术文化生态的特征。(二)技术创新文化薄弱。当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文化生态存在的问题很多,但主要还是其生态基础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别的,正是技术创新文化的薄弱,主要表现在:(1)高职院校技术创新主体价值取向偏离,具体表现在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偏离、职业教育思维方式单一、职业教育惯习陈旧等方面。(2)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积淀不足。在科学技术竞争力培植过程中,高职院校技术文化生态存在学术基础薄弱、技术原创力不足等问题。(3)高职院校重视技术传授,轻视技术研发。第五部分,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思想基础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主要涉及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思想观念的更新、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叁个方面的问题。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思想观念更新的讨论中,明确提出要更新传统技术观和坚持技术文化与新人文主义的统一;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价值取向的讨论中,提出了核心培养力的提升和技术创新研发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的价值选择的观点;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文化生态重构基本原则的讨论中,提出了要坚持技术教育的原则、坚持“合和”的原则、坚持继承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伦理相融合的原则。第六部分,对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提升的对策进行了讨论。通过讨论,明确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提升的路径主要有:(1)唤醒高职院校主体技术创新文化的自觉。(2)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文化生态。(3)加强高职院校技术创新和谐团队建设。(4)改善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环境。(5)培植高职院校良好的地缘文化生态。(6)重视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特色凝炼。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的提升,如果没有文化的觉醒和文化的自觉,显然是不行的。所以,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充分认识技术创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技术文化生态建设,唤醒高职院校主体技术创新文化的自觉。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之魂,因此要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以技术精神为重点、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生态内在地要求其技术创新团队不断走向和谐,只有和谐的团队才具有较高的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力和技术创新研发力,所以,高职院校要通过统一规划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理论水平较高的专职教师队伍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兼职教师队伍,构建其技术创新和谐团队。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环境对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应该通过营造高职院校学术自由、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健全高职院校各项制度文化生态,再造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生态,重点培育高职院校技术原创力,来建设其良好的技术创新文化生态环境。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提升,还必须考虑其外部环境的问题,因为其技术创新文化生态不仅需要校园内部各文化生态间的平衡与和谐,也需要校内文化生态与校外文化生态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所以,培植高职院校良好的地缘文化生态就是其必然的选择。要培植高职院校良好的地缘文化生态,就要充分挖掘地缘文化中传统文化生态因子,重视产学研结合,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生态整体的平衡与和谐。特色是技术创新文化追求和发展的方向,对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文化特色凝炼牵涉到很多因素,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突出高职教育特征,继承文化传统,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第七部分为结语。根据研究,得出了“技术创新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的结论,提出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之技术创新文化的对策。

李超[10]2010年在《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而创新人才培养则必须从高等教育着手。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更高,人才能力的高低首先体现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作为人的主观认知结果的知识存在、传播与创新为依托,构成了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客观世界和生命的价值、意义的知识的传授与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尤其在国家制度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保证高校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最基本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动国家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本科、硕士与博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其思想政治素质高低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作用,从而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论文从创新型人才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考察出发,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所遵循的原则,认识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也遵从了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与规律。论文首先全面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其次,从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目标出发,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情况;并通过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索了知识经济社会进程中创新型人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并二者的关系展开论述;再次,从现状调查出发,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人才条件与因素等多元指标,采用调查统计方法,从内因、外因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从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相比较,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性,与社会发展要求紧密联系,因而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确立符合时代特点的创新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 论创新型校长的时代特征[D]. 胡海建. 华中师范大学. 2001

[2]. 创新型校长成长条件与途径研究[D]. 彭姗姗.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3]. 校长创新研究[D]. 张洪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4]. 创新型大学建设问题研究[D]. 曲波.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5].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研究[D]. 胡建梅. 浙江师范大学. 2005

[6]. 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 郭世田. 山东大学. 2012

[7]. 中小学创新型教师的素质与成长研究[D]. 陈泊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7

[8]. 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D]. 王志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9]. 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 侯长林. 西南大学. 2011

[10].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D]. 李超. 西安科技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论创新型校长的时代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