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冼锦泉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冼锦泉

身份证号:44200019810908XXXX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越来越注重生存环境的生态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资源环境保护备受全社会所关注。建筑领域也受到生态环境理论的影响,在建筑住宅设计中更多的考虑到生态问题,从而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出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建筑住宅;设计运用

前言:生态建筑也是人们所说的健康住宅,能够有益于人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健康,确保人们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生态建筑是多重结构的一种组合空间,在住宅的外部景观设计、建筑材料使用、住宅卫生、生态环境、日常生活以及噪音控制等方面,具需要满足人的健康指标,对人们的身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一、生态建筑概述

当今时期,生态建筑的含义尚没有明确规范,缺乏统一性,此次研究主要以人体健康的角度开展分析,从而加深对生态建筑的认知程度。生态建筑也就是需要建筑结构各项内容能够满足人体健康需求,而实施建设的一种复合型建筑结构。

1.1生态住宅原则

在设计和使用生态建筑时,必须充分的融入生态学建筑理论,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原则,从而展开设计建筑住宅。生态平衡原则主要是在建筑住宅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结构的各个因素,从而保证在实际运用中,建筑结构能够保证能源与物质之间的合理转换,最终使生态建筑住宅在使用阶段具有无污染、高效节能等方面的优势,生态平衡原则也可以称之为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先原则。对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也就是合理融合人的健康、建筑结构以及生态自然环境等因素,紧紧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确保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建筑结构设计足够美观的基础上,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有效提升。

1.2 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首先,在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筑住宅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将此作为设计根本,最大程度的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使生活环境更加具有生态化。所以,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住宅的室内环境以及施工材料等内容。从而确保建筑住宅具有良好的通风和日照效果,室内结构足够稳定,湿度符合人体需求;并且在建筑结构的室内装饰材料方面,其能够满足生态建筑的规范。不仅于此,生态建筑住宅设计阶段,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居民人们的想法,能够保证人与自然可以融洽相处,防止由于建筑结构而破坏生态环境。其次,在生态建筑住宅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高效和低耗等因素,确保各种能源可以最大程度的使用,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做到真正的满足可持续性理念。最后,对于生态建筑住宅的美观设计,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项内容,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具有关键意义,其不仅仅是保护建筑结构,并且可以使建筑住在可以与周围生态环境达到和谐融合的境界。不仅保证了生态建筑住宅的节能减排功效,同时使人们具有更舒适的精神和视觉享受,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生活环境。

二、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2.1生态建筑整体设计方法

首先,对于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必须充分认识,以整体的角度展开分析和解决。现阶段的生态建筑整体设计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点内容,分别是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共生以及建筑和社会环境的共生。在设计生态建筑住宅过程中,必须对建筑住宅的地理位置充分考虑,最佳位置是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良好的场所,如果建筑住宅周围具有自然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均有益处。所以,建筑住宅在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对周围自然环境做好保护措施,同时降低对土地的破坏。如果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将无法利用建筑物进行弥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如果建筑基地已经确保好,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下列原则: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确保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而设计人员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设计,需要对以下内容提高注意程度,对地形和地貌充分尊重,保护自然植被和土壤资源,注重与水文地质进行结合。

为保证建筑住宅能够与社会环境实现共生,也就是需要在建筑住宅的使用时间内满足以下几个内容:完好的保存古建筑,对于传统的街区景观,全面继承和发展;城市中的自然生态警官,需要充分保护,同时构建全新的城市生态景观;合理规划城市土地使用和交通情况;不对居民生活方式进行改变,施工措施和技术需要对当地传统方式进行继承;城市发展需要具有魅力和活力,居民能够参与到生态建筑设计中等等。

2.2灵活多样的设计方法

设计人员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设计方式,能够在生态建筑住宅设计中灵活使用,具体来说也就是对生态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根据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生态建筑住宅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例如说如果生态建筑想要提升节能效果,必须选取具有节能性能的材料,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提升对废旧建筑材料的使用率,从而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节省,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损失。由于生态建筑住宅需要满足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从而增加了建筑材料的使用难度和深度,同生态建筑住宅的所有程序都密不可分,例如说材料的选择、日常维护、功能分配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等内容,都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3设计绿化、水景和避免热岛效应出现

生态建筑住宅周围环境的热度,不仅仅与气流流动有较大关系,同时还包括住宅区范围内的辐射系统,受到建筑密度、布局、以及材料等因素影响,导致住宅区室外气温很容易出现热岛现象。所以,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住宅区,可以采用合适可行的绿化方式,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岛效应,确保人们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室内和室外环境。生态建筑住宅的设计,不仅仅是扩大绿地面积,假使只是使用草地,不考虑自然通风、林地以及水景设施等因素,无法充分发挥出绿化环境的最大功效,甚至会造成浪费现象。因此,在绿化系统的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防止出现误区:首先,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盲目的进行绿化设计;其次,在设置绿化植物和水景过程中,必须合理搭配,协调共处,同时能够有效的处理小区的热环境情况,在满足居民观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植物和水的热岛作用,从而改善住宅区的微气候情况。

2.4噪声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

在对生态建筑住宅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噪音污染,有必要设计出合理的防噪系统,比如说可以将住宅区与交通主线路进行适当隔离,从而防止噪音传到住宅区。此外,必须提高对污染控制问题,如果污染问题严重,将会影响住宅区内部和外部环境,导致空气受到污染。通过开展绿化措施,加强住宅周围的气流流动,从而提升空气质量。在住宅设计前期,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以此检测噪音和污染是否满足标准,从而保证住宅区人们生活环境有益于身体健康。

总结:综上所述,生态建筑住宅涉及到很多领域上的内容,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的技术体系,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并且需要国家和政府在政策上的优惠和鼓励。在建筑住宅设计中运用生态建筑理论,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且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以,必须对此项内容不断开展研究和实践,从而使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哲,孟少锋.浅谈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科学与财富,2013,(8):301-301.

[2]咸光军,田沁园.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中华民居,2014,(9):35-35.

[3]邓祥.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3355-3355.

论文作者:冼锦泉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冼锦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