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粤港澳资源,加速融入湾区协同创新论文_徐明1 陈红2

调动粤港澳资源,加速融入湾区协同创新论文_徐明1 陈红2

(1.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2.广东白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基金项目:广东省品牌专业建设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gzpp016)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这为包括佛山在内的珠三角九市和港澳地区乃至周边省市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粤、港、澳各有各的优势和短板,如何才能取长补短、共同发力,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协同创新是重要的破题之法。

1.用一个平台调动多种创新要素

协同创新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的理解,包括资本、人才、科技、产业等因素。为什么国家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除了已经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外,随着时代的进步,香港、澳门和广东各自形成了资源优势,大家有互补性,可以将资源协同起来进行分配。

一方面,香港是国际贸易自由港,贸易流通活跃,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市场,将内地产品交易到世界各地。香港和澳门的资本很充裕也很活跃,很多领域的国际化程度很高。广东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和速度,一个是通过自身与国际对接,另一个渠道就是港澳;另一方面,虽然广东的人才和教育在全国来说颇有优势,但与香港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广东有很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而且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毗邻港澳,并与台湾相近。广东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港澳台,尤其是港资、台资企业到广东投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层面来说,粤港澳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中发科创是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院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以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抓手。研究院地属广东,必然要求结合广东的特点、区位和资源来开展一些工作,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创新。我们认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就是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2014年,我还在中国技术交易所任职时发起了港澳台赛。今年也是落地佛山举办的第二年,聚集了人才、项目、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等各类创新发展要素,是中发科创对粤港澳资源协同创新的一个探索。

香港和台湾经过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创新能力迅速提升,有些方面很有高度和实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最好的场景是哪里?大陆是首选。大陆市场不仅在港澳台,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因此,我们坚持以“双创”活动为入口,用科技、市场和大陆的资源吸引调动港澳台的创新主体参与到大陆经济建设和发展中。

现在,港澳台赛已经走出办赛的传统定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集赛事活动和市场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除做好赛事组织,我们还做了许多市场化的增量服务,其中就包括为科技项目对接资本和市场。前五年,大赛已经汇聚了来自港澳台地区的24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帮扶近1200支港澳台团队赴广东考察市场,并有近200个港澳台项目落地广东各地市,拉动银行及社会投资20多亿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串珠成链”多方合作打通金融通道

在办赛和对港澳台工作中,我们发现港澳台与内地的交流还不够活跃,尤其是港澳台企业来内地融资特别难,我们本地的科技型公司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要解决创新成果转化的问题,要先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一套适合的金融解决方案。

内地的金融机构最大的顾虑是,港澳台企业到内地融资后会不会“跑路”?许多港澳台中小型科技企业没有重资产,尤其是软件公司,这个特点更加突出。因此,融资难是可以预见的。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调节这个矛盾?以前我在北京软件交易所工作时曾带团队做过金融创新,做了一个软件贷产品。我们先找了几家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如北京银行、民生银行、浙商行、上海银行等,拿授信并互签协议。然后将企业所有需要融资的软件进行价值评估后形成报告,银行进行金融估值,最后开展投融资合作。

这个实施过程需要多方配合。我们先打通金融通道建立合作,再用第三方的身份来牵线搭桥。与此同时,还引入担保公司兜底,把政府引进来做风险补偿金,整个链条就打通了。这个产品在中关村取得不错的成果,2014年至2015年的融资额达十几亿元,到2018年一年的融资额就达到18亿元。

除了上述软件贷,我们也探索过知识产权集合信托:首先整合专利等有效的、可以融合的知识产权资源,再引入信托公司和担保公司解决银行最关心的风险问题,最后引入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补贴。这其中,我们要求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和一定的市场销售数据,而政府对企业的评价或者认定则可作为评价的加分项。

中关村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地,各方对创新的支持力度都很大。目前,佛山有些金融机构已有加大对创新支持的意识和行动,但是资源整合的力度还不够。当然,这不是科技金融中某一个环节能完全做到的,需要第三方机构来串珠成链,更需要政府释放政策资源。

3.保持高度和前瞻引领湾区科技潮流

得人则安,失人则危,人才是科技创新中的关键因素。前面已经提到,港澳有很好的教育资源,培养和聚集了很多国际高端人才。佛山当前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好港澳的教育和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人才不见得一定要为我所有,但一定要为我所用。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要一如既往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向港澳地区开放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内地的企业、重大的科技创新活动,要主动吸引港澳地区参与,协同才会更容易实现。区域的一些重大项目建设,如高新技术园区、产城人融合载体等,可以有意识地拿出一些标的向港澳招标,以此向港澳地区展示内地的商业机会;也可以尝试委托香港的相关机构引入国际人才。在中央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开放的合作项目更容易引来资金、技术和人才。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佛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砝码。大湾区建设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淘沙的大浪,跟不上科技创新的步伐就会被淘汰。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佛山,更要加速推进科技创新。

首先,企业要有危机感,有些企业有市场、有订单、有收入,便陷入了小富即安的自满状态,改革要从自身做起;第二,要有前瞻性,技术是引领未来的,一些技术或者科研设备可能在短期内不能马上见效,甚至还会让企业有一些阵痛感,但企业家要有这种胆量和魄力勇敢推动并且渡过这个周期;第三,要充分借力,有些事情如果企业自身没有专业能力来做,可以引入第三方提供解决方案。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会因个人认同或不认同而改变。我认为,如果广东企业在看待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能够保持战略高度和前瞻性,就能够在大湾区的科技浪潮中继续引领潮流。

论文作者:徐明1 陈红2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调动粤港澳资源,加速融入湾区协同创新论文_徐明1 陈红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