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维模式的研究论文_单志伟

智能变电站运维模式的研究论文_单志伟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80)

摘要:在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应科学使用运维关键技术,促进国家智能电网的积极建设,提升变电设备的运行效果,促进用电数据信息的实时获取,并针对电网进行全面的管理与协调,实现智能化的调节与管理工作,满足当前的变电设备调度工作要求,为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分析

1导言

智能变电站管理部门在运维工作中,需遵循可靠性与有效性的原则,明确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并创建现代化的信息采集、测量与控制体系,完善保护功能与监测功能,以此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2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征分析

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可以将一次与二次设备作为数字化的对象,明确系统化的运行标准,将其作为通信基础内容,在数字信息与通讯信息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变电站之内与之外的数据进行共享,形成相互操作与配置的功能,提升运维管理的扩展性水平。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需保证设备运行可靠性,促进一次设备的智能化运行,保证二次设备的网络化水平,在数字化管理的情况下,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互动,提升关键技术的应用水平。

2.1一次设备的特点分析

对于智能变电站而言,最为典型的设备就是合并单元与终端系统,可以将其与高压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次设备,能够实现智能化采样与控制工作,丰富遥测与遥信功能。从过程层机械设备开始,智能变电站中的系统就可以形成二次设备,在一次设备的支持下,可以实现常规模拟信号的替代工作,形成数字信号,且电缆被光纤取代,能够全面提升系统运行水平。

2.2二次设备的特点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二次设备功能与逻辑较为丰富,可以将其划分成为站控层面、间隔层面、过程层面的设备,对于站控层面与间隔层面而言,机械设备的运行网络较为规范,可以形成文件MMS系统,针对各个层次设备的信息数据进行传递。且在间隔层面与过程层面中,可以利用组网方式灵活组件SV网络,提升信息交互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在智能变电站中,二次设备网络运行较为重要,应制定完善的分析管理机制,做好全站数据信息采集与传递工作,提升信息数据处理与输出水平,建立数字化的管理方案,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3信息共享特点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具备标准化的信息共享特点,能够根据国家标准,统一建设信息数据模型,并针对智能变电站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提升站内数据资源的统一性与简化性。同时,在信息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唯一与一致的管理工作,提升全站数据信息的管理水平,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建立统一集成的数据共享系统。

3智能变电站运维关键技术的应用措施

3.1系统配置的可视化管理技术

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需合理应用可视化管理技术,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与制度,保证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效果。在可视化管理期间,应科学使用SCD解析技术方式与二次设备逻辑分析技术实施工作,解决当前技术工作中的难题。在系统运行期间,可利用集成商的软件技术,针对SCD进行全面的解析,要求运维工作人员全面了解信息流程图,并针对图纸进行简化分析,确保利用容易理解的图纸设计方式表达具体内容。可以利用第三方的SCD解析工作措施完成工作,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第一,信息流程图的简化措施。在运维管理的过程中,需针对信息流程图进行全面的简化处理,根据智能终端的实际运行特点,针对高中压的合并电源进行了解,通过智能终端装置,更好地反馈告警信息数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需使用遥控功能的技术系统完成工作,形成遥信的警告信息数据,针对各项线路进行合理的表达。第二,在变电站智能终端实际管理工作中,需明确220k V过程层的实际情况,掌握断路器的位置,并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管理与维护,提升指令数据信息的应用效果。第三,在变压器保护动作启动失灵的时候,需利用网络传输的方式解决问题,应对当前的动作启动失灵现象。同时,需了解运维手册的技术内容,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运维关键技术的应用水平。

3.2建设一体化的五防系统

第一,建设站控层面的防控系统。在监控系统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明确站内层面的防控系统建设标准,掌握实时监控内容,并结合数据库系统与图形环境,创建一次设备的操作运行管理机制,在后台操作平台中,创建五防的管理模块,同时要实现数据交换与实时共享工作,提升管理工作效果。在防控系统建设中,需针对误差情况进行分析,建设关于断路器设备、接地开关设备与隔断开关设备的防控机制,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与要求,避免出现错误操作的现象。第二,间隔层的误差防控系统。在间隔层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利用网络化的管理方式规避误差问题,建立遥信数据信息管理机制,通过过程层获取具体的信息,并提升遥信数据信息的管理水平。同时,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还要针对模拟量进行严格的分析,明确合并单元的实际运行要求与特点,并利用通信网络针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的传递与输送,确保间隔层设备运行数据信息的获取效果,更好地判断数据情况,提升五防系统的建设与使用水平。

3.3倒闸操作技术的应用措施

在倒闸操作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先进的操作技术方式开展管理工作,确保技术方式的应用效果。在此期间,为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工作人员需合理使用先进的审票技术方式与监护技术方式,进行合理的检查与对号处理,明确具体的技术要求。在操作命令授权管理的过程中,需针对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进行严格的分析,要求值班人员与调度人员根据当前的工作要求创新管理形式,总结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提升整体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3.4关键技术的应用要求

在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关键技术具备先进性的运行特点,能够随着智能系统的开发与研制,拓宽具体的应用范围。在变电站中,二次设备主要使用的为智能电子设备,能够统一开展站内数据信息的管理工作,明确具体的信息网络化与交互的标准。同时,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还能通过二次回路的支持,针对变电站的系统文件进行严格的配置,在虚端子的支持下,建立二次设备的逻辑关系。且智能变电站与常规的变电站工作方式存在差异,在运维工作与管理控制工作中存在不同,应合理使用关键技术方式,创新技术内容与形式,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

4结论

在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科学应用运维关键技术方式,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创新管理内容与形式,加大关键技术的管理与控制力度,全面提升运维管理技术水平,满足当前的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洪浪,吴琴.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5):165-166.

[2]杨青.浅谈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J].低碳世界,2018(04):79-80.

[3]申定辉,何佩汝,阮东,于晓蕾.智能变电站软压板模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安徽电力,2018,35(01):1-5.

[4]詹琦,庄琼剑.11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及继电保护运维研究[J].科技风,2018(06):169.

[5]邵全,纪陈云,李军.三维全景及全景动态融合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4):168.

[6]刘清泉,郝晓光,刘勇,李铁成.智能变电站物理回路故障诊断方案设计及实现[J].供用电,2018,35(02):79-84.

论文作者:单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运维模式的研究论文_单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