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LNG站水质检测的认识与建议论文_贺丽娜

浅谈对LNG站水质检测的认识与建议论文_贺丽娜

贺丽娜

身份证号:6106211987xxxx002X;陕西延长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水质检测是LNG站化学分析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保障装置运行平稳及生产废水处理是否达标的关键。研究水质检测方法与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水质检测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水行业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水质检测;方法;影响;建议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目前水资源存在溶解性有机物增多及氨氮含量高等多种水环境问题。饮用水的水质质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水质质量,我们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水质检测技术,保证饮用水达到国家安全饮用标准,这就决定了水质检测技术在城市供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于LNG站等企业而言,需要严格控制除盐水、循环水、锅炉水及一体化水等各项检测指标,以此来确保装置的高效平稳运行及生产污水的零污染排放。因此,不断提高水质检测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一、水质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

水质化验分为三个方面:水源水质化验检测[1]、出厂水水质检测[1]、管网末梢水质检测。常用水质检测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碱度)、络合滴定法(硬度)、沉淀滴定法(Cl-)、氧化还原滴定法(二氧化氯)、吸收光谱法(浊度)、电化学分析法(I-与的Cl-连续测定[2])等。下面主要介绍以下几项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与影响因素:

目前,水中碱度的测定一般采用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的理论基础是酸碱平衡,是以质子传递为基础的滴定方法[2]。在酸碱滴定中主要影响物质为CO2,它在水中形成弱酸,并以三种不同形态存在,从而造成滴定误差。解决滴定误差的方法可以利用滴定终点和计量点时物质的量计算重点误差,也可利用林邦误差公式算出重点误差。

水中Cl-的测定采用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酸效应、络合效应等。还包括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等,这就需要我们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在水处理中,经常利用酸效应与络合效应使沉淀溶解。

水中浊度的测定采用吸收光谱法。目前采用的仪器为浊度仪,操作简单,检测方便快捷。浊度表示的是水的浑浊度,有水源限制的情况下浊度要求小于3NTU,其余供水浊度要求小于1NTU。

水中氨氮的测定采用的是纳氏试剂光度法。氨氮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对水质造成污染。此方法的干扰因素有水中的有色金属离子,因产生不同的颜色从而影响比色。为此,可加入遮蔽剂去除。易挥发的有机物可加热或蒸馏去除。

化学需氧量是反应水体综合污染的重要指标,也是生活饮用水必检项目。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采用的是重铬酸钾法。国内外目前多采用回流法进行COD的测定[2]。回流法的缺点是需药量大,氧化率低,不能进行批量分析;且污染环境,增加费用。因此可用密封法测定CO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水质检测要求

2.1饮用水卫生标准

安全用水关系着千千万万人民的健康问题,为保证用水安全,国家制定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与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水质指标增加至106项[3]。水质检测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所测项目浓度在国家标准限值之内。

2.2水质检测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减少误差,使检测结果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需要我们仔细负责的态度对待水质检测的每一个环节,以高标准去严格进行水质质量控制。包括水样的采集到水质检测结果的分析计算,选择正确适宜的分析方法与分析操作步骤,试剂/仪器/器皿以及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与规范操作[4],影响分析结果的各种因素及数据的正确处理等。另一方面,则需要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对分析结果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判定分析结果是否可取,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三、建议

要改进水质化验方法,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思想上重视水质化验工作。相关领导要高度重视水质检测工作[5],建立健全水质检测的流程与规章制度,给予水质检测工作最大的支持。及时组织工作者学习国家行业标准与政策法规,加强对行业的认识。

2.理论知识是改进水质检测方法的基础。作为水行业工作人员,应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只有足够深度的学习才能改进水质检测方法。

3.熟练的实践操作保证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在操作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水质检测方法才可以被改进,所以,加强员工的实验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技术上精益求精,方法上才能不断创新。

4.取长补短。学习其他企业或机构的研究成果。从更高点出发,取他人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从而启发新思路,研究新方法。

5.注重科学技术发展,运用科学技术产物。目前,生产基本实现自动化,多接触学习高科技产品,可以拓宽员工的想法与眼界,提升员工工作效率,提高水质检测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谢军.关于水质化验的研究技术(J) .

[2]黄君礼,吴明松.水分析化学[M].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8.

[3]GB/T 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

[4]张丽明.怎样提高水质化验技术(J).科技风,2014,2.

[5]马珂.城市供水中的水质化验技术(J).大陆桥视野.

论文作者:贺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浅谈对LNG站水质检测的认识与建议论文_贺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