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磁共振平扫与磁共振关节造影应用于肩袖撕裂诊断中的价值论文_杨利锋,齐晶,刘微

浅析磁共振平扫与磁共振关节造影应用于肩袖撕裂诊断中的价值论文_杨利锋,齐晶,刘微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磁共振平扫(MRI)与磁共振关节造影(MRA)对于诊断肩袖撕裂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2名肩关节损伤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常规的磁共振平扫检查之后,需接受磁共振关节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检查的准确性。结果:磁共振关节造影的诊断准确性以及敏感度都远高于磁共振平扫,差异进行比较,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关节造影对于肩袖撕裂的准确度和敏感度更高,在临床诊断中值得被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平扫;磁共振关节造影;诊断;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plain scan(MRI)and magnetic resonance arthrography(MRA)in the diagnosis of rotator cuff tears.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42 shoulder in March 2013 -2015 year in May in our hospital from injuries,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and has carried on the conventional MRI scan,for magnetic resonance arthrography examination,the sensitivity was observed and recorded the two methods of inspection the accuracy,specificity and check. Results: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arthrography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MRI sca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P<0.05 and mri. Conclusion:magnetic resonance arthrography is more accurate and sensitive in rotator cuff tear and is worthy of being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diagnosis.

MRI;plain scan;magnetic resonance arthrography;diagnostic effect

肩袖又被称为肩胛旋转袖,肩袖撕裂可以按照其损伤程度[1]被分为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撕裂之后的修复往往需要大量时间,给患者带来的很大痛苦和不便。因此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文中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42名肩周关节损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磁共振平扫与磁共振关节造影对于肩袖撕裂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为2013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2名肩关节损伤患者,其中有男性23人,女性19人;年龄在22-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2.4)岁。患者在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后,表示同意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诊断,他们肩关节疼痛以及运动受限的程度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并无明显差异,可以增强诊断效果的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诊断方法

本次实验所选用的仪器均为由美国GE公司引进的1.5T Signa HDE型磁共振扫描仪,所选用的线圈均为肩关节8通道线圈。

1.2.1磁共振平扫(MRI)

本次实验首先为这42名患者进行常规的磁共振平扫扫描,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仰卧,将双臂放置于身体两侧,保持对称。常规的磁共振平扫扫描(MRI)需要在横轴位、斜冠状位、斜矢状位进行扫面,扫描的序列分别为FRRSE压脂PDWI、T1WI与T2WI、T2WI。本次扫描的对应参数依次为2000ms/30ms、460ms/11ms与3000ms/68ms、3000ms/68ms。本次扫描的视野为16cm216cm,将层间距精确的控制为0.4mm,将层厚控制为4mm。

1.2.2磁共振关节造影(MRA)

患者的躺卧方式与磁共振平扫检查时保持一致,在进行磁共振关节造影(MRA)检查之前,需要调试造影剂,本次实验采用的方法为将生理盐水(100ml)与钆喷酸葡胺注射液(1ml)进行均匀的混合,完成后取该混合溶液、利多卡因、优维显各5ml进行混合。在患者的肱盂关节下部选择刺穿点进行刺穿并消毒,向其中注射造影剂,为保证摄入造影剂的有效性,可以先进行少量注射,在经过透视确认后再进行注射,本次实验的注射剂量为12ml,在进行注射的40分钟内对于患者进行磁共振关节造影扫描,本次扫描的范围与之前相同,即横轴、斜冠状、斜矢状,扫描视野为16cm2 16cm,层间距0.4mm,层厚4mm,参数为460ms/11ms。

1.3 图像分析方法

本次诊断完成之后,两次诊断所生成的图像均由我院主治医师进行分析。以关节镜检查作为“金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关于磁共振平扫(MRI)与磁共振关节造影(MRA)对于诊断肩袖撕裂的应用价值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中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磁共振关节造影的诊断准确性以及敏感度都远高于磁共振平扫,差异进行比较,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关节造影对于肩袖撕裂的准确度和敏感度更高,在临床诊断中值得被推广。

2.2 磁共振平扫与磁共振关节造影

在本次诊断中,磁共振平扫的诊断的敏感度为73.81%、准确性为64.29%、特异性为100%;磁共振关节造影的敏感度为95.24%、准确性为88.10%,特异性为100%。从诊断的敏感度以及诊断的准确性上看,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P<0.05,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肩袖的组成部分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以及肌腱,肩袖对于人们保持肩关节的稳定、维持关节腔的密闭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肩袖撕裂或是其它损伤,患者就会感到疼痛,而且行动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的确诊和治疗,患者就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肱骨头上移[2]或是喙锁关节被侵蚀等问题,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长期以来,磁共振平扫(MRI)都是应用比较广泛的肩关节软组织损伤的检查方法,这种方法安全性较高,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磁共振平扫可以将患者肌腱损伤的情况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通过大量的临床诊断研究表明[3-4],该方法对于肌腱损伤的不同部分的检查敏感度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肩袖撕裂按照损伤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损伤和部分损伤,对于完全损伤而言,患者的撕裂状况可能会发生一些继发性的变化,这会使肩袖损伤的情况更加明显,可以提高MRI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相比之下,磁共振平扫对于肩袖部分撕裂的诊断效果较差,这也是在本次实验中影响其准确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对肩袖损伤的诊断效果,本次进行了磁共振关节造影对其的诊断准确度和敏感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于常规的磁共振平扫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它对于肩袖部分撕裂的诊断效果更佳明确。因此在临床中,如果部分患者在接受了常规的磁共振平扫检查后,其检查结果没能对其症状进行明确的诊断,那么就需要在其进行检查的一周之后重新进行磁共振关节造影检查。通过注射造影剂,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扩大关节腔面积的目的,这样在用仪器进行诊断时,对肩袖撕裂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

目前,业界对于磁共振关节造影的诊断效果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部分研究中[5]表明,在进行穿刺和造影剂注射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穿刺失败、疼痛感明显加剧等问题,这说明这种诊断方法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因此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操作人员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责任感,保证诊断的安全性。

结论

综上所述,磁共振关节造影扫描对于肩袖撕裂的诊断效果更加明确,这种方法的敏感度和准确度都比常规的磁共振平扫检查要高出许多,在临床中值得被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晓杰.磁共振间接法关节造影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

[2]刘艳玲,武淮昌,卫莎莎,郭明风,郭朝清.GE1.5T磁共振成像平扫联合磁共振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中的综合评价[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03):209-211.

论文作者:杨利锋,齐晶,刘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  ;  ;  ;  ;  ;  ;  ;  

浅析磁共振平扫与磁共振关节造影应用于肩袖撕裂诊断中的价值论文_杨利锋,齐晶,刘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