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乃龙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乃龙

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211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操采取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级患者8例,Ⅱ级患者4例,Ⅲ级患者3例,Ⅳ级患者1例;对照组Ⅰ级患者3例,Ⅱ级患者5例,Ⅲ级患者4例,Ⅳ级患者4例;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该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非常高,同时治疗不及时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保守治疗效果不够明显,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如何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一直是临床上医生和患者的期盼;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为进一步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排除创伤性脑出血患者;血管畸形患者;凝血机制障碍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6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为(60.7±3.8)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9例,丘脑3例,脑叶4例;出血量:50ml以下患者5例,50ml~100ml患者9例,100ml以上患者2例;16例患者中有13例有高血压病史,病程1~23年,平均病程为(8.7±3.6)年;对照组患者16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为(61.2±3.9)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8例,丘脑4例,脑叶4例;出血量:50ml以下患者4例,50ml~100ml患者10例,100ml以上患者2例;16例患者中有14例有高血压病史,病程1~25年,平均病程为(9.2±3.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量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成各项检查,积极采取降压、脱水、降颅内压、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具体方法为:观察CT显示的血肿位置,根据血肿位置和出血量来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对患者采取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选择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通过电钻驱动下穿颅进入血肿,拔出电钻,缓慢将穿刺针送入,退出针芯,链接引流管,采取注射器负压适当吸引,抽吸时应有间歇,避免出现出血;采取冲洗液进行反复冲洗,直至排除液变淡为止;观察患者头颅CT,查看血肿是否全部排出,如未完全排除,根据血肿量注入尿激酶,留置引流管;血肿基本清除后,拔出穿刺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显效:患者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有效:患者治疗后有轻微神经功能障碍。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无效:患者治疗后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植物人状态或死亡。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方法: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Ⅰ级: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活动能够独立完成;Ⅱ级: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够地理完成,工具性日常生活部分需要依赖;Ⅲ级: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具性日常生活需要部分依赖;Ⅳ级: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具性日常生活完全依赖。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5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观察组Ⅰ级患者8例,Ⅱ级患者4例,Ⅲ级患者3例,Ⅳ级患者1例;对照组Ⅰ级患者3例,Ⅱ级患者5例,Ⅲ级患者4例,Ⅳ级患者4例;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临床上常见疾病,在中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该病发病急,变化快,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是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导致脑缺血和脑血肿损害脑组织,临床上治疗的目标为迅速清除颅内血肿,从而来减少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措施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对于血肿较小患者有一定效果,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效果不明显,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传统开颅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大,减少了对脑深部结构的损伤几率,避免出现再出血[2]。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通过CT引导定位,准确找出血肿位置,对血肿进行抽吸、冲洗、引流达到清除血肿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但创伤小、无需开颅,同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影响较小,手术时间短,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3]。总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迅速清除血肿,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不受场合设备的限制,对脑部损伤小,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利,姜树军,牛俊英.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08):977-979.

[2]宛丰,吕衍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2,7(3):195-197.

[3]蒙象红.不同手术时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60-161.

[4]齐春生,侯新华,王希水,等.超早期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5,7(8):1079.

论文作者:王乃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乃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