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及心理干预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及心理干预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及心理干预的困境与对策

包广华,陈雪丹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数量逐年递增,心理问题的学生日益增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文章从高校的三个主要角色出发:高校管理者、心理工作者、高校大学生,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和心理干预的困境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丰富对未来的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和心理问题的干预的研究。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大学生自杀

近年来,自杀死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自杀死亡最高的群体之一,每一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危害与后果都有一定辐射效应,影响后果严重。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近年平均自杀率为十万分之二十三,每年因自杀死亡人数约为 28.7 万,这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1人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生命。通过对社会各年龄阶段自杀人群的调查和分析来看,可以发现近几年来 16- 25岁,尤其是大学生是自杀事件频发的群体[1]

一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困境

(一) 管理者方面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建设体系和机制仍处于发展阶段,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大学生自杀预警、干预的方面较为薄弱。大多数高校管理者对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往往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方面的发展,在大学生健康心理建设方面的关注较少。以广西某高校为例,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生活期间,仅在大一年级开设一门心理健康教育,以专题方式传授知识,涉及大学生自杀、生命教育的专题内容更少。其余辅以讲座、活动等方式,但受众面不广。整个心理健康体系教育难以将心理健康知识贯穿学生发展的各阶段,对各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关注仍然不够。特别是对生命教育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生命意识,在预防大学生自杀方面缺乏主动教育[2]

(二) 高校心理工作者方面

高校心理工作者是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核心力量,不仅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工作,还要承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建设。高校心理工作者的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息息相关,因此要突破高校自杀干预困境,需突破高校心理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要起到提前预防,主动干预的作用。

一直以来,理论学术界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及角色定位的研究持续不断。因条件所限,对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主要概括以下4种观点:

心理工作者无论从职业规范还是从人员构成来说,高校的心理工作和服务都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缺乏明确的工作定位[3]。目前,觉得部分高校的心理工作者不仅担当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份,还要承担学校的其他学生管理等行政工作职务,面临着专制和兼职、行政干预和维护专业自主的尴尬和困惑。校内心理工作者并非都是专职专业心理工作者,心理教育者大多除了担任心理工作者一职以外,还兼有学生辅导员或者其他行政工作。尽管也有部分高校配备有专职专业的心理工作者,但能专注于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工作而无其他任何兼任职务的,依然是比较少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心理工作者在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容易遭受伦理困惑和心理冲突,易给他们带来工作上和情绪上的困扰[4]。可见,当遇到需要进行干预的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时,会因其担任的其他教育或行政工作的原由,难以在进行自杀干预的过程中,将工作时间精力投入于学生身上,也无法保证完全心理教育、咨询的角度来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互动。除此之外,专业技能不足,也是心理工作者困境之一。相较于美国高校心理工作者资格的严谨,我国高校心理工作者的资格便显得些许宽容。且我国心理学专业大学教育,绝大多数都是理论教育,缺乏具体的实践环节。这一情况表明我国高校心理工作者职业素养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5]

二 对策及建议

除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主动发现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之外,高校的心理工作者也要主动加强自身专业建设,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操技能的提升,避免在严重心理问题干预过程中的专业运用不足的情况。心理工作者需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克服自身的不足和工作中的压力,多渠道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提升自杀干预技能。例如加强对专业培训的关注,通过正规教育、督导实践以及继续教育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胜任力。发展自身的专业特长的领域,深入研究,能有效的开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阶段特征需求的课程的知识,以及心理问题干预中的运用。除此之外,还需调节自身的消极情绪和工作压力,避免职业倦怠。高校心理工作属于高危行业,心理工作者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帮助需要担负责任。特别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了潜在的心理问题,除了要进行帮助,针对严重心理问题还要及时的进行甄别,超出了咨询范围,要及时进行转借咨询。在这个过程中,干预可能随时发生,特别是类似于有自杀倾向等这类具有严重性质的问题,咨询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一个合理清晰的定为,合理要求自己,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要定位清楚。这样的咨询过程中接受的一直是负能量的东西,也要随时学会调整自己,避免对来访者进行咨询教育的过程中产生过强的焦虑愧疚或无奈的消极情绪。同时还需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杜绝敷衍工作的现象,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与学生友好交流,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取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一) 提高对心理教育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的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设又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为主要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可供大学生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理论的课程,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主要是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不够丰富,也缺乏对各个阶段的大学生给予足够的指导。除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应该针对学生需求,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辅以教育,如《恋爱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讲座、就业心理辅导等。应就教学内容进行协调沟通、统一安排,教学内容应具系统性、先进性,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求,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年级、专业和性别等有针对性地举办心理教育专题讲座,开设心理健康网上咨询等方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提供更便捷的方式,用多种渠道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与咨询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水平。

解析:分析已知反应物和产物,结合题意“调节pH≈3”可知缺项是 H+,Ce3+→Ce(OH)4,失1 e-,H2O2→Ce(OH)4,得2 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Ce3+前的化学计量数为2,H2O2前的化学计量数为1,再根据电荷守恒,H+前的化学计量数为6,最后观察可知H2O2前的化学计量数为6,配平的方程式为2Ce3++H2O2+6H2O==2Ce(OH)4↓+6H+。

(二) 高校心理工作者加强专业建设,主动启动干预预案

基于以上高校进行自杀干预的困境的分析,本研究将从高校管理者、高校心理工作者、高校大学生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及建议。

(三) 大学生主动拓展心理知识学习,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对心理问题的预防,特别是有自杀动机的大学生,最主要还是需要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能主动觉察该问题,并能寻求帮助。高校才能及时做出干预。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去认识、正确理解心理疾病,要对常见的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表现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学会辨别基础的心理疾病症状表现,当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学会向学校的心理工作者寻求帮助,及时对消极心理进行有效干预。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主观上努力避免和克服,心理健康才会朝着正确、积极的道路上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成功才会有心理健康的保证。在进行干预过程中,对咨询师有信心,在咨询过程中不隐瞒、虚报事实,理解、支持和配合心理工作者的帮助。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备良好健康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谐的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联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地去了解新鲜事物,对生活保持热情和信心。

三 结语

大学生自杀频发,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因此要从涉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三个方面,即从高校管理者、高校心理工作者和高校大学生入手,才能认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进行自杀干预,从而减少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公司是输配电设备产业,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业等多元化发展的企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金融服务为平台,形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产业格局。

参考文献

[1] 金喆,崔旭阳.新形势下大学生自杀行为现状分析与研究[J].学理论,2015(27):47-48.

[2] 李依婷,黄元娇,林晓琼,et al.大学生自杀案例分析及背后原因探析[J].才智,2018(22):144-145.

[3] 李永慧,朱育红,徐光兴.高校心理咨询师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3(3):63-66.

[4] 陈秋红.高校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困境与策略探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9.

[5] 蔡霞,邓洪.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8,5(26):103-104+128.

本文引用格式: 包广华,陈雪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及心理干预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73):287-288.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3.136

基金项目: 本文系获得“2017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2017LSZ015)”资助

作者简介: 包广华(1991-),男,汉族,云南丘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认知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陈雪丹(1997-),女,汉族,广西南宁人,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标签:;  ;  ;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及心理干预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