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业人才高地服务区域特色经济

建设农业人才高地服务区域特色经济

一、构筑农业人才高地 服务区域特色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凯[1](2020)在《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高等农业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色,聚焦强农兴农任务,不断提升办学育人的水平、服务"三农"和区域乡村振兴的能力,在农业农村发展中肩负起重要的使命。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从人才支持、智力支持、科技支持三个方面,提出并探索建立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发展模式,即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培育卓越农林新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发挥人才智库功能,构筑区域人才高地,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振兴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探索出可推广的农业大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模式与路径。

杨昌鑫[2](2020)在《北部湾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北部湾陆海结合部(以下简称“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农业区位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当前陆海结合部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农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路径进行探讨,提出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根据2019年发布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当前农业发展提出的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等目标,明确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北部湾陆海结合部内部农业发展水平不一、农业资源禀赋不同,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侧重点和路径有所不同,必须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统筹农业资源,推进农业发展内部协调。北部湾陆海结合部位于我国沿海西南端,随着我国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推进,其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诸多机遇,也分析了区域内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农业发展方式等弊端,主张将环北部湾沿海地区视为一个整体,根据其地理空间特点和当前陆海融合发展的趋势,有效推动内陆腹地与沿海地带农业融合,带动中西部内陆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北部湾陆海结合部重要节点作用,逐步实现西部地区与东盟等国家或地区农业分工协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结合我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农业资源统筹、中国与东盟等国家农业互联互通的有利条件,重点加强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促进陆海结合部农业发展与外部环境协调。在借鉴荷兰和台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农产品质量监管与标准化认证体系协同、资源环境养护、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升级、产业链深度融合、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与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创新、品牌协作共建、产业内外布局优化等对策措施,推动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杨茹[3](2019)在《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9月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支撑政策等推动战略实施,自此我国“三农”发展建设被推上新高度。而次年9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正式出台,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地市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逐步展开编制并发布实施,作为国家政策落地实施基层单位——县级政府1,在我国现阶段行政体制下如何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地实施,亟待破题。而杨陵区为我国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唯一辖区,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背景、地方发展诉求及国家、省赋予该区乡村振兴新任务、新使命的推动下,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及实施尤为迫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执行即政策在行政体制中的运行过程,行政体制决定政策执行路径及有效性。研究首先对国家《规划》进行基本认知,明确其内容、要点、内涵和特征。其次,通过县级政府行政体制特征解读,明确现阶段行政体制下县级政府执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核心在于:结合地方现实及发展建设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规划》内容要求,对全域乡村振兴进行综合部署,并强化政策空间属性将政策要求系统转化为辖区内具体行政管理事务,由县委领导相关部门统筹推动。而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本文指出县级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推动可构建“综合部署+空间指引+实施机制”的规划编制内容体系。继而以杨陵区为例,展开该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研究,对其行政体制特征及地方发展现实进行剖析,并结合国家、陕西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内容要求,构建“政策性规划+空间性规划+实施机制”的地方规划编制内容体系,同时将规划内容进行展开。政策性规划综合部署地方乡村振兴,体现政策执行的系统贯彻,空间性规划为强化政策要求在地方落地的抓手,实施机制则明确规划执行模式、优化规划执行手段进而促进政策性规划和空间性规划的落实。研究认为:明晰现阶段行政体制下县级政府执行《规划》特征,是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展开的前提。而基于现阶段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特征,杨陵区政府执行国家《规划》,构建《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政策性规划+空间性规划+实施机制的规划编制内容体系,一方面系统贯彻国家、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整体内容要求,对地方乡村振兴进行综合部署,另一方面政策性规划与空间性规划相互配合,对全域乡村振兴定目标、定性、定量、定位、定序、定权责,从而强化《规划》在地方的落地可实施性。而公众参与路径强化、政府部门协作模式创新、规划动态管理手段提升等实施机制建议则可进一步促进规划实施。此外,《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内容编制紧紧围绕推动杨陵区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标杆区的目标进行制定,对当前该区三农发展建设问题进行系统应对。其解决三农发展建设问题的思路及方式方法对于我国依托农业发展县市具有一定参考借鉴的价值。

张昌忠[4](2019)在《“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是一种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其本质就是不断在产品、产业、模式和生态创新的并最终为国家、社会、人民创造新价值的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和最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故如何在当今“互联网+”即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条件下,使传统农业实现自身“蜕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实践意义。由于对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学术界尚不多见,因此本文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选取东莞市现代农业产业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形态下的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为研究对象或典型个案,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的现实资料,并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创新创业理论、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等科学理论方法,对这些材料和数据进行系统地梳理、分析,以企获得对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的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的系统知识和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知。同时本文还深入分析了“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影响因素的4个维度,12个影响因素,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造“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模式构建影响因素数学模型,通过判断矩阵较科学的产生了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人才生态环境凝聚度>政策环境倾向性>政府补助>经济环境稳定性>社会文化环境包容性>国际生态环境示范性>资金信贷>双创氛围浓郁度>众创空间成熟度>风投介入>成熟案例示范效应。此评价体系维度清晰、指标明确、权值合理,且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对“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影响因素的排序可信度较高。在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东莞农业产业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和对策:一是如何建立健全推动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构建的一系列政策及举措,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如何搭建东莞市本地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平台,形成完整的线上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与线下实体的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相结合,构建“线上”+“线下”“双线”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三是如何完善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并创造良好的人才汇聚环境,形成现代农业研发型高端人才汇聚的产业链,搭建风投资金线上线下平台;四是政府如何多渠道向现代农业产业双创投入资金,形成宽松的农业产业双创融资环境,改善社区文化环境,形成宽容双创失败的社区文化氛围等。其中,本文以工商业双创生态圈模式作为参照,提出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的构建模式,主要包括政策环境、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地理自然和社区人文环境等,这是本文重要的自得之见。而对东莞这一典型案例研究,为类似的城市如何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双创生态圈以及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的构建具有较好的理论和现实实践及指导意义。

张世定[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郑瑶[6](2019)在《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文中提出抗战以来,江西作为“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以保障战时军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抗战之前江西境内屡遭兵祸,省内农业人口锐减,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此外,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仅有江西省农业院兽医专科学校,缺乏对其他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下,省内有识之士于1940年在江西泰和创建了国立中正大学及其农学院,担负起江西农业发展及国内农业改良的使命。本文第二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撑下,展现中正大学农学院独特且艰难的发展历程:1940年胡先骕掌校后与院长周拾禄互相配合,设备仪器从无到有,农学院逐渐壮大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学院。然而好景不长,胡先骕于1944年4月因“民国日报”事件被迫辞职,经济学家萧蘧接任校长。该年恰逢日军发动“浙赣会战”,致使农学院迁校期间设备仪器惨遭损毁,历年筹办之辛苦皆付之东流,不久萧蘧因遭学生误解辞职离校。林一民接掌正大,他一方面积极筹备发展农学院院务,一方面着手处理学潮运动,但与院长周拾禄在学生管理上有不同的意见,合作一年后两人产生嫌隙,1948年暑期周拾禄离校,由王志鹄接任院长。1949年5月南昌解放,随后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易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切入点,立体呈现正大农学院九年发展历程中的学科建设情况。就师资而言,虽历经播迁,院内总有名师留守;虽人数起伏不定,但这是时代所造成大学师资频繁流动的常态,并且正大农学院师资人数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许多“前辈”,成为国内农学院中名师齐聚的“农学重镇”。就人才培养而言,农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使命之一,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置办齐整的教学材料,寻找合适的实习场所,总是为院内学子的成才尽心竭力,其学子也不负众望,毕业后或从事农业教育,或从事科研工作,虽领域不一,但都为国内农业教育及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番努力。农学院的另一个使命是进行科研,服务农业。院内诸多科研立足于国情与江西地区的农业特色,并且农学院积极与其他农事机构开展合作,推广优良农产品种植,推广农学知识与技术,改良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此外,农学院还为农界人士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诸多服务。本文结语梳理了正大农学院办学的经验教训与所获成就,以期鉴古知今。中正大学农学院在发展变迁中有不足,如教师进修培训始终被耽搁,拟定的发展计划总是因故难以执行,这些都制约了农学院的长远发展。但是,瑕虽在,却不掩瑜。农学院创造了众多的成绩与辉煌,其培养的人才、强大的师资、科研的成果与服务都对江西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发展模式对当今倡导的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宋婧[7](2019)在《江苏农业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农业都是立国之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的发展模式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顺应时代的步伐走上了创意之路。2016年以来创意农业四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1月2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并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人才是根本。人才是创意农业的关键,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创意农业发展受限,农业高校是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只有从源头根本解决创意农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才能推动创意农业的顺利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了创意农业、创意农业人才的内涵,分析了目前创意农业人才培养主体、培养方式和内容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全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追溯创意农业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现状。以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发展为依托,从而深入了解创意农业的概念,分析创意农业的属性和特点,创意农业是创意产业的一部分,拥有与创意产业相似的属性和特征,以创意农业发展历史为依据,吸取西方国家创意农业发展经验,通过江苏创意农业的三个案例,了解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农业的地位显然是提高的,对农业的索求也不再是局限于使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而上升到心理价值和精神价值。第二,分析中国农业人才培养规模和招收比例,探究农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了解农业人才培养现状,通过了解创意农业人才的需求,分析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全世界创意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意农业人才的培养,且发达国家尤其重视对创意农业人才培养,我国创意农业发展迅速而创意农业人才严重不足,对创意农业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对创意农业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明确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和特点。第三,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从培养主体、培养方式和培养内容这三方面分析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从培养主体来看,创新定位目标不明确,涉农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度不高,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重视对本科研究生的教育,忽视了对从业人员以及农民的教育,学校缺乏个性化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从培养方式来看,目前的产学研模式不适合创意农业人才的培养,且高校对创意农业实践的重视不足导致人才与需求脱轨;培养内容也缺乏创新性,没有重视对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第四,探讨高校创意农业培养的策略。明确培养的主体不仅有高校,还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参与,培养机制也需要多元化;培养对象不仅要包括在校学生,还包括社会人员,不能以获取学历为目的,而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学生的管理要相对自由化,在自由的环境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内容需要不断创新,使学生真正热爱创意农业,从而去从事创意农业相关工作,避免人才的流失与浪费。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8](2015)在《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发展报告(2004—2014)》文中指出前言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任何区域和组织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人才资源始终是第一生产力。2004年3月,为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广西现实条件的客观分析、理性认知和积极借鉴发达地区人才开发经验的基础上,

徐群[9](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苏延科[10](2011)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研究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研究。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思想为指导,整合城乡一体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城市地区农业空间布局理论等既有成果,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界定现代都市农业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和类型,实证重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揭示重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农业规划、土地制度、行政体制障碍因素,以此明确重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布局,提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符合发展规律的农业规划、土地制度和行政体制创新与改革,进而从机制上破解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城乡一体化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城市地区农业空间布局理论要点的回顾与总结,形成对现代都市农业概念的内涵界定及其特征和类型认识。2、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及其SWOT分析。以重庆市和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特定的研究区域,通过对重庆现代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明确重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其布局。3、重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分析。在明确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一般障碍因素的基础上,具体分析重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现代农业规划、土地制度、行政体制三个主要方面。4、重庆现代都市农业规划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现代都市农业规划为案例,从规划理念、战略、路径、定位、总体目标以及产业选择和布局等方面,提供重庆现代都市农业规划的模型和范本,为科学合理地规划现代都市农业做出必要的路径选择和要素分析。5、重庆现代都市农业十地制度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分析,提出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具体设计重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方案。6、重庆现代都市农业行政体制研究。以重庆沙坪坝区为研究区域,认真分析重庆农村行政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设计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路与具体框架。7、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破解机制研究。结合重庆市沙坪坝区农业规划、土地制度、行政体制改革三个实证性的创新研究,解决制约重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中的障碍和瓶颈,为现代都市农业提供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保障。二、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重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本研究认为,重庆在农业资源、自然环境、科技水平、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国家和重庆市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拥有西部大开发以及国家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试点带来的战略与历史机遇,以及优越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作为外部支撑。但也应看到,重庆面临山区基础条件、库区生态条件等自身情况的约束,一家一户分户经营的制约,结构矛盾凸显、发展方式粗放,非农产业膨胀对土地的侵占,农民种地积极性下降等劣势,以及周边趋同性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和文化差距的约束,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制度的约束等威胁。2、现代都市农业与原有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在于,现代都市农业的体系化生产,农产品生产规模大,加工比重大,集约化程度高,加之,现代都市农业与城市社会经济的交叉关联。制约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除一般障碍因素之外,更多的体现在农业规划不科学、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农村行政体制落后等制度与政策层面。本文以重庆市和沙坪坝区为研究区域,集中研究了农业发展规划、土地制度、农村行政体制三个制约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以期从农业发展政策的宏观层面,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3、科学规划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沙坪坝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为实证案例,探讨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规划思路及其布局。通过分析沙坪坝区现代农业发展现有基础,认为全区应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全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为契机,运用农业空间布局理论,构建缙云山麓精品农业观光线、中梁山绿色农业观光带、梁滩河流域生态循环农业观光长廊的总体空间布局,形成线、条、块有机结合的区位布局结构(一线、一带、一河),从而建成服务于重庆都市区的融生产、生态、休闲、观光、体验、教育功能为一体,巴渝山水特色浓郁、生态景观优美、城乡一体、农民富裕的都市郊野生态农业公园和都市生态循环农业区。只有规划科学,再佐之以政策、科技、人才和信息等多方面支撑,现代都市农业才能够符合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做到高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4、土地是农业的基础,土地流动和集中是现代都市农业的核心,尤其是农业用地要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本文全面分析了沙坪坝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特征,运用二维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并总结出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通过研究表明,沙坪坝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是:农户私自流转土地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土地规模利用;流转改变土地用途,存在土地隐形市场;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矛盾纠纷突出;土地托管中心作用甚微,文件制度等执行力差。鉴于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推导出问题的生成机理,提出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激活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管理体制;规范合同管理,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推进村规建设,严格规范土地利用程序。农村土地流转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政力为主导的应用性问题。而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终点,是在制度层面形成可操作方案和政策。本文提出政府应在稳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等对策措施;并且从完善沙坪坝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创新沙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推进新农村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思路。5、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不仅需要土地、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更需要体制改革。本文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案例,针对农村行政体制改革,结合其特点及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提出了农村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路及其框架。通过分析行政主导镇街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与之配套的村改居和加快”旧村改造,建设集中新居,同时开展进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促进农村区域重组,从制度层面研究市民化农民管理机制,以及城镇化进程中的配套服务体系。设计了农村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流程和模式。6、从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及问题看,无不与制度的健全息息相关。制度安排是任何社会得以存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同样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安排是否合理。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说属于制度安排。如何解决好”农”字号问题,发展现代农业,政府涉农部门及社会各界都在进行探索和实践。本部分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实证研究成果,提出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破解机制。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有赖于成熟完整的农业政策保障,并且农业政策应具备法律和制度约束力,具备时效性和连续性,随农业发展进程动态调整。三、论文的创新点现代都市农业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时间不长。本文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案例,从影响现代都市农业的障碍分析入手,对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土地制度、行政体制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科学规划、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的模型和范式。在城镇化进程提速、都市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重要选择的前提背景下,本文就如何破解制约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并提供切实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有可能提供一些创新性的思考。基于重庆市大都市带大农村的现实状况,如何发展与重庆相适应的现代都市农业,本文也可能提供一些模式、路径的选择和创新。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归纳如下:1、现代农业发展是土地、技术、资金和劳动力诸多要素优化配置的结果,影响农业发展的障碍因素亦多源于这些要素配置的错位和缺位。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类型,把都市农业放在重庆市广泛的空间区位中加以研究,结合城乡统筹、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我们发现,除了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之外,因循守旧的农业规划理念,不能适应快速扩充的都市农业发展用地要求的土地制度,以及迅速城镇化后农村旧有的行政体制,反而成为制约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在重庆市大都市带大农村的现实状况下,从宏观政策层面入手,实证于特定区域的农业规划设计、土地制度创新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为破解这些制度政策层面的障碍提供可操作的方案,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性。2、本文通过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特定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业比较利益的存在是驱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最根本因素。无论是因为农业结构调整,抑或是为了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都是流转各方理性谈判交易的结果:即流转后双方都能获得比流转前更多的利益。而农村发展空间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则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外部驱动力。这种基于农户视角探讨农村土地流转的内、外动因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具有显着的区域特色。3、现代都市农业起源于城市周边间隙地带的农业,早期也称之为城郊农业。随着我过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在转换过程之中,现代都市农业既是产业结构调整之后的理性选择,也是快速崛起的城市对农业功能性要求之一。适宜都市农业发展的区域,其行政管理体制往往停留于传统的农业社会集镇管理模式,而社会形态又具备了城市化的多种结构和功能。理顺和改革农村行政体制,本文在实证研究基础上,进行相关的项目操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对于重庆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四、论文的政策建议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从实际可操作层面着手,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强化发展基础,提供发展动力,构建长效发展机制。重庆市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在发展基础方面,要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信息的支撑力度。进一步稳定、完善各项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支农惠农政策,强化法制保障。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趋势,适时开展立法调研,修订出台农业投入、农业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等法规规章,形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法规规章体系。通过切实可行的财税政策,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重点投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度,依托重庆市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进动植物良种创新、现代农业装备、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态建设、农村信息化、农产品加工及质量安全、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抓好现代适用技术的集成推广。要大力培育农业人才,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目标,增加新型农民和创业人才在农业人口中的比重,扩大农村实用人才总量。整合全市级涉农信息资源,构建高效、实用的农业信息平台。现代都市农业要形成稳定、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应逐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变股权试点,建立明晰完整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健全十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建立完善区县、乡镇、村级”三级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农民自愿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的补偿、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2)科学规划发展目标和模式,引导现代都市农业往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相互依存、结构互补的产业链。重庆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和布局,做好总体功能定位,促进现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和生产基地的一定空间区域内,大量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产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形成集聚,以专业化和集约化生产获得竞争力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重庆市现代都市农业集群发展模式,要遵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原则,构建具备鲜明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根据重庆市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和特点,重庆市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选择可归纳为:一、资源型聚集型,是依托区域内农业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带,成为农产品生产集群和加工集群。二、区位聚集型,是利用区域内便利的交通设施以及宜人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环境等优势,发展都市农业的休闲观光农业集群。三、市场聚集型,是利用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高效的市场信息交流平台,形成围绕市场展开的产业集群。四、科技聚集型,是依托区域内农业科技研究院所的科研平台,完善的成果转换机制和中介服务体系,形成高科技农业产业集群。在现代都市农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延长拓展都市农业的产业链条,形成规模化生产。拓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产业链条,首先延伸产业链的长度,以农产品加工、农场品贸易市场为建设重点,从纵向角度使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实现价值增殖;其次要增加产业链宽度,从横向角度对每一环节进行拓宽,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以扩充。鉴于农产品的功能的多样性,应尽可能提高其综合利用程度。再就是扩大产业链的厚度,通过壮大农业产业链的规模,产生出具备市场竞争力产业集群。在发展产业链的过程中,要突出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打造特色和品牌。通过产业链的发展,建立较为完整的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改善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并利用该载体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带动。现代都市农业集群化发展模式,需要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在集群内要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农户和中小企业分散经营生产状态加以改变,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市场分工体系,发挥和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市场效力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但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也同样重要。政府涉农部门应该积极探索都市农业组织的形式,激活农业协会的作用。宏观层面上,更要做好农村行政体制的改革,营造与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同步的社会管理模式。(3)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是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政策取向。农业生产是经济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统一,无论区位布局还是圈层理论以及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实践,都显示都市农业与城市在空间上交叉关联、密布可分的关系。现代农业发展不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已基本形成共识,而都市农业本身就具备很强的生态农业特征,更决定了它发展过程对良好生态环境依存互补关系。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整体状态比较脆弱,由于土地流转不充分,单一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还面临诸多问题。比如耕地化肥施用量过多、十壤物理性质变差、工业和生活“三废”处理不到位、农村水体污染等。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重庆市在控制面源污染方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逐步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以水环境保护为核心,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者的教育和培训,做到安全合理用药、施肥。各级农业、水务、环保、建设、经济发展等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做得全领域覆盖。大力发展生态节水农业。通过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的比重。农技推广部门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以及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要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推进农村沼气池的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收集与处理。只有解决好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的协调发展,重庆市现代都市农业才能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综合效益方面取得突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是政府决策部门在制定、评价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指标。

二、构筑农业人才高地 服务区域特色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筑农业人才高地 服务区域特色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培育卓越农林新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类型多元化
    (二)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主动满足社会需求
    (三) 深入推进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内涵建设
    (四) 加强特色专业集群建设,契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五) 实施“一体两翼”学科发展战略,实现内涵式发展
    (六) 人才培养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 发挥人才智库功能,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 以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二) 选派教师深入地方挂职锻炼,将知识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三) 以服务基地及网络平台建设为重点,构建涉农人才培养服务载体
三、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东北振兴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一) 加强校地合作,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 强化校企合作,有效推动涉农企业转型发展
    (三) 加大成果转化,主动服务区域经济主战场
结语

(2)北部湾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前沿与简要评述
        1.3.1 国外研究前沿
        1.3.2 国内研究前沿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北部湾陆海结合部
        2.1.2 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
        2.1.3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农业现代化理论
        2.2.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3 北部湾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发展概况与高质量发展基础、机遇和瓶颈
    3.1 北部湾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3.2 北部湾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3.2.1 农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标准化建设工作常态化
        3.2.2 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产业效益稳步提升
        3.2.3 农业生产能力改善,生产效率逐渐提高
        3.2.4 生产经营队伍不断壮大,经营管理者素质有所提高
        3.2.5 农产品结构持续调整,农产品贸易优势不断累积
    3.3 北部湾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
        3.3.1 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3.3.2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的发展目标
        3.3.3 内陆与沿海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消费升级
        3.3.4 国内外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4 北部湾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3.4.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4.2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3.4.3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较弱
        3.4.4 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素质建设有待加强
        3.4.5 农产品贸易优势不明显
4 国内外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借鉴
    4.1 台湾地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
    4.2 荷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
5 推进北部湾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发展
        5.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标准化认证体系协同建设
        5.1.2 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养护
    5.2 综合提高农业产业效益
        5.2.1 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升级
        5.2.2 积极推进产业链深度融合
    5.3 推进农业生产与流通现代化建设
        5.3.1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3.2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5.4 加快新型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建设
        5.4.1 引导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
        5.4.2 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5.5 强化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
        5.5.1 推进农业品牌协作共建
        5.5.2 优化产业内外布局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
        1.1.2 对象背景——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诉求
        1.1.3 问题提出——县级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如何编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行政体制下县级政府执行《规划》的特征
        1.3.2 《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方法及内容体系
        1.3.3 《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实施路径及保障机制
    1.4 相关概念
        1.4.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
        1.4.2 行政体制
        1.4.3 政策性规划与空间性规划
    1.5 研究综述
        1.5.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现状
        1.5.2 国外与乡村振兴相关研究
        1.5.3 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现状
        1.5.4 经验借鉴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县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特征分析
    2.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认知
        2.1.1 国家《规划》内容框架
        2.1.2 国家《规划》内容重点
        2.1.3 国家《规划》内涵
        2.1.4 国家《规划》内容特征
    2.2 县级政府行政体制特征研究
        2.2.1 县级政府所处宏观制度
        2.2.2 县级政府纵向权力配置
        2.2.3 县级政府横向权力配置
    2.3 行政体制下县级政府执行《规划》的特征研究
        2.3.1 宏观制度下《规划》执行的限定
        2.3.2 纵向权力配置下《规划》执行的分级推动
        2.3.3 横向权力配置下《规划》内容的分配实施
    2.4 行政体制特征下县级政府执行《规划》的路径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基础
    3.1 杨陵区总体概况
        3.1.1 政区沿革
        3.1.2 地理区位
        3.1.3 自然条件
        3.1.4 经济社会
    3.2 杨陵区行政体制特征
        3.2.1 政府行政权力“上束”
        3.2.2 行政辖区范围紧束
    3.3 上位规划
    3.4 杨陵区乡村评判
        3.4.1 发展优势劣势
        3.4.2 机遇与挑战
        3.4.3 “三农”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5 《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内容体系框架搭建
        3.5.1 规划编制内容体系框架
        3.5.2 规划内涵
        3.5.3 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3.5.4 规划振兴重点
    3.6 本章小结
4 《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研究
    4.1 《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内容编制思路及策略
        4.1.1 目标定位
        4.1.2 规划内容编制思路
        4.1.3 技术路线
        4.1.4 规划策略
    4.2 《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政策性规划内容体系构建
        4.2.1 政策性规划内容框架
        4.2.2 政策性规划重点
        4.2.3 政策性规划内容表达形式
    4.3 《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空间性规划主要内容
        4.3.1 空间性规划内容框架
        4.3.2 空间管控规划
        4.3.3 城-镇-村体系规划
        4.3.4 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体系规划
        4.3.5 社会发展支撑体系规划
        4.3.6 农民现代化发展体系规划
        4.3.7 乡村建设风貌管控指引
    4.4 《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实施机制
        4.4.1 公众参与路径强化
        4.4.2 政府部门协作机制转变
        4.4.3 规划建设项目库细化
        4.4.4 规划动态管理手段提升
    4.5 《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特点
        4.5.1 “多规合一”实践深化
        4.5.2 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应答
        4.5.3 《规划》落地实施探索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附表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论文发表
        项目实践

(4)“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新经济形态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1.2 “互联网+现代农业”国家行动计划的政策背景
        1.1.3 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1.1.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现实条件
        1.1.5 国家“乡村振兴”计划与双创相结合的社会实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
        2.1.2 现代农业
        2.1.3 互联网+现代农业
        2.1.4 双创生态圈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理论
        2.2.2 创新创业理论
        2.2.3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第三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1 “互联网+特色小镇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2 “互联网+”东莞市水产养殖园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3 “互联网+”东莞水果种植园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3.4 “互联网+”蔬菜粮油家禽龙头企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
第四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影响因素
    4.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政策环境要素分析
        4.1.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经济环境要素分析
        4.1.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社区文化环境
        4.1.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国际生态环境
    4.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对接人才链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链对接人才链聚集效应的问题
        4.2.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创业从业者素质提升的问题
        4.2.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高端人才发挥能力的问题
    4.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影响要素分析
        4.3.1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资金财政投入不足
        4.3.2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社会资本投入不足
        4.3.3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风险资金投入不足
    4.4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平台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
    4.5 基于AHP模型的“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
        4.5.1 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4.5.2 构造“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双创生态圈影响因素模型
        4.5.3 构造判断矩阵
        4.5.4 总的一致性检验及影响因素总排序
第五章 国内经验对东莞“互联网+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启示与借鉴
    5.1 国内“互联网+”土地租赁或流转的经验
        5.1.1 广东省“互联网+土地”流转的经验
        5.1.2 “互联网+”农村金融的经验
        5.1.3 “互联网+”生鲜电商的经验
        5.1.4 “鲜易控股”双创生态圈构建的经验
    5.2 启示与借鉴
        5.2.1 互联网+土地流转对东莞现代农业双创发展的启示
        5.2.2 互联网+农业金融对东莞现代农业创业融资的启示
        5.2.3 互联网+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模式的启示
        5.2.4 互联网+农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政策的启示
第六章 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健全有关政策,营造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环境
        6.1.1 制订和完善加快东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应政策
        6.1.2 制订和完善拓宽东莞农业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
        6.1.3 制订和完善促进东莞农业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
        6.1.4 制订和完善激发东莞农业科技人才创业活力的政策
        6.1.5 制订和完善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政策文件
    6.2 搭建互联网+孵化平台,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
        6.2.1 充分利用东莞现有场地构建“草根”双创生态圈
        6.2.2 以各镇区特色小镇为基地,形成东莞特色小镇双创生态圈
        6.2.3 以“互联网+”园区为方向,拓展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
        6.2.4 搭建互联网+农产营销平台,打造特色农产品销售生态圈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不足之处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
        (一)路数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构安排
第一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成立背景
    一、战时江西农业的现状与重要地位
        (一)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情况
        (二)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地位
    二、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的缺失
        (一)晚清时期
        (二)民国时期
    三、时代交织背景下的人才流动
        (一)江西农业人才的回流
        (二)战时农学人才的内迁
第二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发展态势
    一、胡先骕掌校时期——茁壮发展
        (一)充实图书资料
        (二)添置仪器设备
        (三)扩充实验场所
        (四)壮大发展院系
    二、萧蘧掌校期间——惨淡经营
        (一)迁校避战(1944年5 月—1945年8 月)
        (二)战后复员(1945年8 月—1946年11 月)
        (三)内战学潮(1946年11 月—1947年7 月)
    三、林一民掌校期间——艰苦奋斗
        (一)林一民与周拾禄
        (二)林一民与王志鹄
第三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师资队伍
    一、农学院的师资情况
        (一)师资人数、研究领域、留学学历
        (二)师资来源情况分析
        (三)教员“留守”原因之分析
    二、农学院的师资对比
        (一)与校内其他院系对比
        (二)与国内其他农学院对比
    三、农学院的知名师资
        (一)国内农学领域学科带头人
        (二)任职任教的四位学部委员
        (三)与农学院同甘共苦的教授
第四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
    一、农学院的学生情况
        (一)学生来源、招录人数、专业选择
        (二)学生成绩与培养质量
    二、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法
        (一)结合实际设置科系专业与课程
        (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以实习检验学理
    三、学生毕业去向及院内知名校友
        (一)学生毕业去向及就业选择方向
        (二)农学院内各系知名校友
第五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
    一、农学院的科研工作
        (一)科研准备
        (二)科研活动
        (三)科研成果
    二、农学院的社会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江苏农业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五、研究基础及资料来源
    六、创新之处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创意农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创意产业相关概念
    第二节 创意农业相关概念
    第三节 创意农业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现状
    第一节 农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与现状
    第二节 创意农业的人才需求
    第三节 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与特点
第三章 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培养主体的问题分析
    第二节 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培养内容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对策
    第一节 明确和完善人才培养主体
    第二节 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
    第三节 创新和丰富人才培养内容
结语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研究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2章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借鉴
        2.1.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1.2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1.3 产业融合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城市地区农业空间布局理论
    2.2 理论框架
        2.2.1 现代都市农业的概念界定
        2.2.2 现代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
        2.2.3 现代都市农业的主要类型
第3章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系统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重庆市农业发展基本概况
        3.1.2 重庆市沙坪坝区农业发展基本概况
    3.2 重庆市农业发展总体评价
    3.3 重庆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SWOT分析
        3.3.1 优势(Strength)
        3.3.2 劣势(Weakness)
        3.3.3 机遇(Opportunity)
        3.3.4 威胁(Threat)
        3.3.5 策略选择
    3.4 重庆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分析
        3.4.1 发展战略思路
        3.4.2 发展总体目标
        3.4.3 发展功能定位
        3.4.4 发展形态定位
    3.5 重庆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
    3.6 重庆市现代都市农业战略布局
        3.6.1 产业定位
        3.6.2 空间重塑定位
        3.6.3 载体定位
        3.6.4 运作模式选择
第4章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分析
    4.1 现代都市农业一般障碍因素分析
        4.1.1 土地资源贫乏,农业基础设施差
        4.1.2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金融渠道不畅
        4.1.3 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科研经费投入少
        4.1.4 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低
        4.1.5 农民观念落后,高素质劳动力被转移
        4.1.6 三农弱质劣势严重制约都市农业发展
        4.1.7 缺乏完善配套的政策保障
        4.1.8 多元化投资体系缺失
        4.1.9 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
        4.1.10 科技支撑度不足
    4.2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分析
        4.2.1 农业规划障碍分析
        4.2.2 土地制度障碍分析
        4.2.3 行政体制障碍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现代都市农业规划研究
    5.1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思路
        5.1.1 理念分析
        5.1.2 战略确定
        5.1.3 规划路径
        5.1.4 规划定位
        5.1.5 规划目标
    5.2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布局探讨
        5.2.1 规划布局原则
        5.2.2 产业选择
        5.2.3 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
    5.3 小结
第6章 现代都市农业土地制度研究
    6.1 研究区土地状态评价
        6.1.1 征占地状况
        6.1.2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特点
        6.1.3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有益探索
    6.2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
        6.2.1 研究方法
        6.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2.3 模型估计
        6.2.4 结果分析
    6.3 农村土地流转动力机制分析
        6.3.1 内在动因
        6.3.2 外在动力
    6.4 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方案设计
        6.4.1 总体思路
        6.4.2 政策保障措施
        6.4.3 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
    6.5 小结
第7章 现代都市农业行政体制研究
    7.1 农村行政体制改革宏观背景描述
        7.1.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路径分析
        7.1.2 城乡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分析
        7.1.3 农村行政体制改革驱动因素
    7.2 农村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构思
        7.2.1 总体思路
        7.2.2 基本原则
        7.2.3 发展目标
    7.3 农村行政体制的改革框架
        7.3.1 镇改街
        7.3.2 村改居
        7.3.3 改造旧村建集中新居
        7.3.4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
    7.4 小结
第8章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破解机制研究
    8.1 农业规划保障机制
    8.2 土地流转制度保障机制
    8.3 行政体制配套改革保障机制
    8.4 农业政策保障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一、发表的论文
    二、参与的课题

四、构筑农业人才高地 服务区域特色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 李伟凯. 中国农业教育, 2020(06)
  • [2]北部湾陆海结合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杨昌鑫.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3]杨陵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编制研究[D]. 杨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4]“互联网+”东莞现代农业产业双创生态圈构建模式研究[D]. 张昌忠.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8)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6]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D]. 郑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江苏农业高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D]. 宋婧.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发展报告(2004—2014)[J].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人事天地, 2015(01)
  •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障碍研究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D]. 苏延科. 西南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建设农业人才高地服务区域特色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