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KI的期货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体系构建

基于PKI的期货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体系构建

程海鹰[1]2002年在《基于PKI的期货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如今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它的产值在全世界生产总值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一个主要的障碍就是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尤其像股票,期货等行业这种安全性就显得更加突出。由此可见研究如何构建一个安全,快速,稳定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期货交易所的会员服务系统是期货交易所重要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之一,旨在通过基于web的电子商务系统为会员提供一个快速、便利、安全的服务环境。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各期货交易所都提出了将传统的基于局域网的会员服务系统转换为基于互联网的web系统的需求。本文将结合期货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安全需求,研究基于PKI技术的期货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的体系构建问题。 文中将首先介绍期货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当今流行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技术,及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技术,之后从期货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的功能需求出发,经过详尽的分析确定以JSP技术为基础的MVC框架结构,并结合使用Rational Rose工具描述了如何利用UML语言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最后为了确保会员服务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了采用PKI CA认证体系结构的安全解决方案。

刘吉堂[2]2011年在《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高通货膨胀率以及普遍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度,使规避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成为金融交易的一项重要需求。为规避风险,美国的华尔街上有人开始从事衍生性商品的设计、发行、套利和避险。但是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性、虚拟性等特征使其本身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新和复杂化更使其风险扩大化,一次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很好的例证,这就使其和最初产生的目的相矛盾。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即使像美国那样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国家,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法律监管机制,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具有传导性,一国的金融市场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进行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改革,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成为热门话题,各国都在进行积极的研究。我国的金融市场和发达国家相比很不完善,是一个低端市场,在此背景下,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制度,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对照美国和英国的做法,对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提出建议。全文分为四章论述:第一章通过KODA事件提出问题,说明我国缺乏对的有效监管。通过对金融衍生品的概念、特征等研究,探究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模式。第二章主要阐述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现状。从立法现状,以及政府监管现状、行业自律监管现状和国际合作监管现状分析,说明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必要性。第叁章主要阐述美英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监管制度,并对两国的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探究对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的启示。第四章主要阐述我国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制度的完善,提出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的模式和目标,以及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监管、国际合作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基于PKI的期货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体系构建[D]. 程海鹰.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2]. 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 刘吉堂. 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基于PKI的期货交易所会员服务系统体系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