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法在ICU病房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林莲妹

5S管理法在ICU病房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林莲妹

林莲妹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ICU 福建 南安 354200)

【摘要】 目的:为规范护理管理模式,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将“5S”管理运用于ICU病房管理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对我院ICU实施5S管理,制定明确要求及措施,要求人人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结果:ICU病房管理应用5S管理模式后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保障了医疗安全,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结论:通过科学的管理,创新的护理服务理念,“5S”管理理论的持久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5S管理;ICU护理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249-02

ICU是进行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平台科室,由于收治的急危重症病人数量多,病种繁杂,病房管理的到位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所以对其使用更好的管理办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保证病人的安全。而5S管理模式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

“5S”指的是日文SEIRI(整理) 、SEITON(整顿) 、SEISO(清扫) SEIKTSU(清洁) 、SHITSUKE(素养) 这五个单词。因五个单词前面发音都是“S”,故统称为“5S”[1]。目前医院都存在着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问题,护理管理上就出现了物品杂多、摆放混乱、不便拿取、甚至积压浪费,基础护理不到位的现象。有时为了寻找某个物品就会出现浪费时间,甚至会引发一些矛盾纠纷。我院将“5S”管理运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组织计划

1.1 组织阶段(1) 成立“5S 活动”小组,全体护士参加。(2) 制定开展“5S 活动”的目标,改善工作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的修养,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完善护理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3) 开展5S 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集中学习5S 的内容、开展方法、作用和意义等。

1.2 计划阶段制定“5S 活动”实施的工作计划,每个护理人员根据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制定详细的“5S 活动”推行计划,主要是病房管理。

2.实施阶段

2.1 整理

整理是ICU病房实施“5S活动”管理的第一步,我科根据本科室具有的特殊性:物品种类复杂,消耗量大,抢救情况多,且需适应抢救中快速便捷等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按照5S管理“三定”(定点、定量、定容)和“三要素”(场所、方法、标识)

对病房管理制定了以下整理方案:(1)在治疗室对无菌柜放置的物品进行重新归类定点放置,并符合使用方便的原则。(2)对需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明确数量,有效标识,容易取用,容易归整,使用时不需花费“时间”去寻找,取物路径最短,取物时间最短,有效地缩短了工作准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3)根据使用情况制定各类物品的基数,按基数备用领取,对于使用率低的物品采取现用现取的方式到库房临时领取。(4)制定物品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员及其职能和工作指引。

2.2 整顿

整顿是把整理方案落到实处的基础,是整改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提高病房管理的有效措施,我科从人、物、环境三方面来进行整顿将工作现场的所有物品都确定一个唯一的、固定的摆放位置,物品摆放的定置标准要合理使“物有其所,物归其所”。

2.2.1人人参与推行5S法 结合5S法,修定一套大家都能共同自觉遵守的管理制度,人人遵守并按制度办事,使工作制度化,简单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个人。

2.2.2 ICU物品及环境共同整顿 (1)针对科室病种及病情复杂情况,病区内所有药物按病种的使用频率分区分类摆放,设立标签,标识明确,减少寻找药品时间;必需药物保证基数,做到护士班班清点,护士长定期检查,保证需求。对有使用期限的物品,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杜绝物品过期,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2)每类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在每个区域都合理的设置了治疗车、抢救车的定位划线,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3)定期添加补充物品、药品并检查物品有效期及质量和使用情况,并进行登记,严密杜绝过期、破损、空缺等事件的发生。

2.3 清扫

清扫不仅仅是要保持工作区域内干净、整洁,还要保证各物品的及时添加,清扫清洁可以成为一种检查方式,还可以成为预防缺陷和问题的手段。我科现已是每天下午由医嘱护士负责添加整理治疗室的药品。每天由总务班的护士负责清点和领取,每周一进行大扫除确保存放环境的质量。

2.4 清洁与规范

我科在施行5S管理法应用管理后,通过小课及现场讲解定期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5S管理法的培训,加大执行力度,做到人人参与。工作制度化、标准化。

2.5 素养

素养是要求工作人员按规章制度标准化办事,坚持永远是5S活动的核心内容,人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了工作素养。

3.效果

通过5S管理法管理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保持机器性能运转正常,物品有序,不再浪费时间找物品,减少失误,减少大意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保障了医疗安全,为患者的诊治和抢救赢得了时间。保证了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

4.体会

(1)施行5S管理法后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避免了不必要的护理纠纷。(2)管理形成制度化后,人人可按规章制度办事,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3)提高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度,使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心情,人际关系改善,提高了对患者的服务质量。(4)减少了工作耗时,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5)严谨的工作作风,安全的服务措施,规范化的管理,高品质的服务,能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2],同时更增加了护士的自信心和工作的成就感[3]。

总之,通过将“5S”管理理论的持久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聂云楚主编.如何推进5S[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1-4.

[2]张安琴.将5S活动引入护理管理的思考[J].四川医学,2004,25(11):1271.

[3]温大翠,何述萍.5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3):75-77.

[4]何广明.现代5常法管理[M].香港:明报出版社,2001:1.

[5]葛秀玲.手术室药品管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6):248-249.

论文作者:林莲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5S管理法在ICU病房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林莲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