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在转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伍刚,刘荣华

(江苏省淮安市急救中心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NIPPV在院际转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方法:根据35例应用NIPPV转诊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院内未使用NIPPV治疗和院内使用NIPPV治疗两组,对比这两组在院前时的R、HR、MAP、SpO2参数,来判断转运效果。结果:院内未使用NIPPV治疗的患者转运时R、HR、MAP、SpO2改善显著,院内使用NIPPV治疗的患者R、HR、MAP、SpO2无明显变化。结论:院前使用NIPPV转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NIPPV;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转诊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9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极易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具有病情急、变化快、患者生活质量低、病死率高的特点,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无创正压通气 是指通过无创呼吸机,采取经口鼻面罩作为连接方式进行机械通气,以改善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本文选取江苏省淮安市急救中心2015年1月-2016年6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转诊的3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5例中,男22例(62.9%),女13例(37.1%);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7.8岁;所有患者病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呼吸衰竭以及COPD诊断标准[2],均在院内明确诊断;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端坐呼吸;发生呼吸衰竭的时间均为 6~36h,平均时间24.3h;均在院内给予相应通气治疗,其中应用持续低流量吸氧的21例,NIPPV治疗的14例;转运距离14~450km,平均距离110km。

1.2 方法

1.2.1电话远程预评 接到120指挥中心转运任务后,急救医生立即向院内医生了解病情,掌握患者此次转运的目的,结合治疗和生命体征监测情况进行病情预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转运。

1.2.2床旁院前实评 实施此次院前转运的医务人员到达患者床旁对患者的具体状况作出客观的院前转运前评估。患者存在不能维持氧合或者氧合障碍的问题,但是意识状态清楚,循环稳定,咳嗽有力且反射良好,面部无严重畸形,沟通无碍,可以较好地配合进行无创正压通气[3,4]。

2.转诊

2.1 转诊准备

2.1.1人员准备 实施转运的医务人员应具备提供无创、有创通气能力。

2.1.2设施准备 依据实际需要计算所需氧供并保留相应的安全冗余、可调节体位的上车担架、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或者具备无创通气功能的有创呼吸机、电动吸引器、喉镜、管径合适的气管插管、呼吸囊、具备血压、脉氧监测的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充足的急救药品以及相应的文案,并确保各设备状态良好。

2.2 病情交接

2.2.1医医交接 与院内医护人员详细了解所转诊患者病情、诊疗过程、病情变化以及生命体征监测情况,预判患者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以及所需的处置。已上无创呼吸机的,要了解所设置的呼吸模式、频率、氧浓度、潮气量、气道压力等参数情况。

2.3 呼吸机调试

携带呼吸机、氧气瓶至患者身边,设置参数,连接模拟肺,调试呼吸机,工作正常后连接患者,如患者人机配合良好、氧合正常且患者精神状态好感觉舒适即完成呼吸机的院内院前无缝衔接,实施转运。

2.4 转运途中措施与监护

(1)通过调节上车担架的角度,维持患者处于一个安全舒适无负载的体位。(2)应用留置针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延续院内治疗方案。准备好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等急救药品备用;(3)喉镜、合适的气管插管、呼吸囊放置在抢救位;(4)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呼吸、心率(来源于心电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呼末CO2监测(有条件下实施);(5)随车医生和护士,严密观察生命指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处置,做好记录。

3.结果

35例患者中,全部采用NIPPV治疗,均成功完成转运任务。其中院内未使用NIPPV治疗的21例患者,转运途中,R、HR、MAP、SpO2均有明显改善,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其中院内已使用NIPPV治疗的14例患者,转运途中,R、HR、MAP、SpO2与院内相比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4.讨论

21例使用NIPPV治疗患者其血氧饱和度较院内低流量吸氧时均显著升高,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R、HR均显著降低,而MAP亦有所改善。院内和转运时使用NIPPV治疗的患者其血氧饱和度、肺功能指标、R、HR参数无明显差异。该结果表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转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确保此类患者的安全转诊,为患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具有相应资质的院前急救机构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转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低氧合、高二氧化碳潴留,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为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条件创造机会。

【参考文献】

[1]王运.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6):113-115.

[2]刘红梅,王丽红,温中梅等.呼吸道病毒感染与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 5994-5995.

[3]王海清,贾晓民,赵杰.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应用不同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20-21,23.

[4]孟秀凤.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方法与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4):68-69.

论文作者:伍刚,刘荣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无创正压通气在转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伍刚,刘荣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