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体会论文_朱建红

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体会论文_朱建红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眼科 云南昆明

摘要:目的:探究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间门诊收治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的类型进行分类,并针对性进行治疗,综合分析细菌性结膜炎有效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症处理后本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05%,并且经过治疗后患者流泪、分泌物增多以及结膜充血以及疼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5%。结论:针对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类型进行治疗,继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

关键词:细菌性结膜炎;治疗;效果分析

细菌性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害病原菌的侵入,临床中患者常见的症状有眼部灼烧感、流泪、刺痒以及结膜充血等,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影响,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1]。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或治疗的方法不当均有可能转变成慢性结膜炎,继而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就目前而言临床治疗本病主要通过抗生素药物滴眼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但极易复发。本文为进一步深究细菌性结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案,特展开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间门诊收治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76例(76眼)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临床资料,男42例,女34例,年龄在15—57岁,平均(38.87±4.09)岁,病程在1—28天,平均(13.98±1.84)天。综合患者的病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成三类,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11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44例)以及慢性细菌性结膜炎(21)。所有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研究。

1.2诊断标准

①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起病较急骤,且病情较重,发展迅速,一般潜伏期在24小时之内;症状较典型,可见结膜下充血水肿,并伴有脓性分泌物,致病菌主要为淋病奈瑟菌;②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发病较急,病情较重,一般潜伏期在1-3天;可见结膜充血,伴脓性分泌物,病原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③慢性细菌性结膜炎:一般患者的症状较轻,且未见明显的体征,病程一般超过3周;睑缘可轻度充血,分泌物较少,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2方法

①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针对该类型的患者可通过局部治疗结合全身治疗,全身治疗:成人可采用大剂量青霉素(或头孢曲松钠),0.5g/次,2次/日,持续性肌内注射一周;局部治疗:采用1:5000的青霉素溶液机械能给结膜囊冲洗,将脓性分泌物清除后,采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加替沙星,每次1-2滴,5次/日)。②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该类疾病的患者治疗主要通过局部治疗,辅以全身治疗,具体:采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将眼部分泌物清除后,选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局部治疗,1次/h(白天),持续治疗1-2天后可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调整用药的剂量和次数,同时还可全身治疗,方法同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③慢性细菌性结膜炎:该类疾病患者在确诊后,明确病因进行局部药物治疗,长期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每天5次,每次1-2滴,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流泪、结膜充血以及分泌物和疼痛等情况,并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症状评分:①流泪:无泪(0分);患者自觉睑缘湿润(1分);睑缘明显湿润(2分);持续性溢泪(3分)。②结膜充血:未见明显充血(0分);眼部血管轻度扩张(1分);要不可见多弥散扩张(2分);眼部出现显著的血管扩张(3分)。③分泌物:无分泌物(0分);出现少量分泌物(1分);可见明显分泌物(2分);大量分泌物,且无法睁眼(3分)。④疼痛:无痛(0分);轻度疼痛(1分);明显疼痛。但可忍受(2分);疼痛难忍,已经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3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疗效判定: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症状总积分为0分,且细菌培养结果阴性;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且症状积分减少在70%以上;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症状总结分下降在50%-80%之间;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轻微改善,症状积分下降在50%以下;恶化:症状积分增加,且细菌培养阳性[2]。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分析

本组患者经过各自治疗后流泪、结膜充血以及分泌物和疼痛等症状均明显改善,且总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分析(`x±s)

时间 例数症状总积分(分)

治疗前76 9.89±3.64

治疗后76 0.32±0.04

t26.894

P<0.05

2.2不同疾病类型治疗效果分析

详细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疾病类型治疗效果分析(n,%)

类型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恶化总有效率

①/113521090.90

②/441316141097.72

③/217851095.23

总计2329213096.05

注:①表示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②表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③表示慢性细菌性结膜炎。

2.3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中本组患者仅2例出现眼部轻度瘙痒感,1例出现眼部刺激感,不良发应发生率为3.95%。

3讨论

结膜是一种覆盖于眼睑内、眼球前的粘膜组织,其富含血管及神经末梢,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患者可分离出细菌,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类白喉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为主,以上菌种能够防御外界有害菌群对结膜的侵袭。但当致病菌的数量较大时结膜囊的防御能力下降,此时结膜将发生炎症反应。患病后可根据病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3]。

炎性疾病大多数是由于致病菌的侵袭导致,细菌性结膜炎亦是如此,所以需要针对病原菌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76例患者均通过对症处理,除3例患者治疗无效以外,其余73例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本组患者中以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病变为主,本院针对该类型的患者主要通过局部用药实施治疗,并辅以全身治疗,其目的在于缓解炎症反应,继而改善患者的炎性症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通过局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频繁给药的方式,能够有效抑制DNA螺旋酶,继而发挥杀菌的作用,其对于经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克雷伯菌属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针对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适当予以全身治疗,加替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其也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并且其生物利用度较高,袭击性较小,且药效持久,能够迅速缓解炎症反应。而对于超急性戏剧性结膜炎和慢性细菌性结膜炎主要考虑细菌的耐药性[4]。慢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但也不容小觑,对于该类患者多需要长期治疗,通常情况下应用局部药物治疗后症状即可得到缓解。本次研究中慢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5.23%。此外,此次研究中仅3例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5%。

总之,临床在处理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病程等情况明确疾病类型,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在对症处理的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促进预后。

参考文献:

[1]赵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用于细菌性结膜炎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27):129-130.

[2]张伦占等.临床治疗细菌性结膜炎124例的经验总结[J].国际眼科杂志,2015,14(10):1989.

[3]李莹,钟刘学颖,赵家良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3):416-420.

[4]杨珊珊,潘晓晶,王洪格等.1%阿奇霉素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3,31(2):182-185.

论文作者:朱建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体会论文_朱建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