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检测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李双双

浅谈电气检测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李双双

广东宏希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523119

摘要:本文主要从电气火灾成因谈电气检测在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中的可行性,分析电气火灾原因,以及重点分析了红外检测技术及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气检测技术;红外检测技术;消防;应用

电能是人民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各类电气设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更是被广泛使用。它们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如果电气设备使用、管理、操作、维修不当,造成电能未受控制的意外释放,则会给人们带来灾难。针对电气火灾或电气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效的电气检测工作,是防止和减少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从电气火灾成因谈电气检测在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中的可行性

(一)电气火灾形成的机理及必要条件

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

1.电气火源:主要指电气设备和线路相关部位的过热点及电气火花和电弧;

2.可燃物:电气装置的绝缘材料、建筑和构筑物、装饰材料及其他电气装置周围的可燃物;

3.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

机理:三者互相作用,便可能形成电气火灾。

(二)电气火灾原因分析

电气火灾是因电能引起火源而发生的。其直接原因主要是漏电、短路、过载、接触不良、过负荷、电弧、电火花等,造成高温发热,并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

1.漏电:电线或其支架材料的绝缘能力差,以致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大地间有微量的电流通过,漏电的电火花能成为火灾的着火源;

2.短路:在电气线路上,由于各种原因,电势不同的两点相接或相碰,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由于短路回路中的电流很大,在短路点上极易产生强烈的电火花和电弧,并使导线的金属导体出现熔化和剥蚀缺损的痕迹,这种强烈的短路电弧和熔化的高温金属都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通过短路回路电流的导线,由于极短的时间内发热量很大,甚至会引起短路回路中的导线的绝缘层迅速燃烧,并能引起导线附近的可燃物燃烧,从而造成火灾;

3.过负荷:指导线中通过的电流量超过安全电流值。由于导线本身具有电阻,通过电流时就会发热,通过电流量越大,发热量就越大,导线绝缘层温度就越高。一旦绝缘导线的温度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导线的绝缘层就会加速老化,甚至发生燃烧,引起火灾事故;

4.接触电阻过大:在电源线的连接处和电源线与开关、保护装置及较大的用电设备连接的地方,由于接触不良,使接触部位的局部电阻过大。在有较大电流通过电气回路,并遇接触电阻过大时,在其局部范围会产生极大的热量,可以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并引起电气线路的绝缘层、附近的可燃物及积落的可燃粉尘着火,引起火灾;

5.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放电的结果,电弧是由大量密集的电火花构成的。电弧的温度可高达3000℃以上,电火花和电弧容易引起可燃物质燃烧或爆炸,引起火灾。

综上所述,电气火灾的诸多原因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故障点或发热点处电能转变成热能,产生高温或瞬间产生高温。二是发热部位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一定的技术检测手段,对电气线路或设备上出现的故障点(发热点)进行查找并及时消除,以达到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目的。

二、红外检测技术

在使用红外检测技术进行电气检测时,主要是利用红外热像图对结果进行分析,并统计故障点。一般情况下,红外线检测电气设备故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相对温差的判断方法

相对温差的判断方法主要是对运行设备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测定,并根据设备热像图谱中的相对温差值,对异常点的相对温升值进行计算,然后和正常情况下的温升值进行对比,实现异常部位的分解检测,分析设备的异常情况。需要对同一个设备三相之间相同位置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和表面温度的判断相比,相对温升判断方法使用的是差额比值作为判断的一个标志,准确性比较高,并且很容易找出故障结果,整个分析判断过程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简单明了。这种检测方法不适合进行大范围检测,也不适合因小电流或者电压造成的故障检测。一般对于单一的供电设备和线路,多是利用红外检测技术进行分析。

(二)表面温度的判断方法

表面温度判断法是通过测量设备表面温度值,结合相关材料部件最高温度的规定确定故障点。这种方法是当前现场寻找差异点比较直接的一种方法,这种判断方法更加直观、简单。可以用来诊断异常突出或者发展较为严重的故障和缺陷进行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受环境、距离和辐射率的影响比较大,绝对温度值准确率低,在查找小温升缺陷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也不能对不明显的故障进行定性。

(三)热图谱分析法

热图谱分析法是通过比较同类型设备在异常情况下和正常状态下热图谱色温差异情况,来分析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红外热凸显后期主要采用的分析手段,同时也是红外检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这一检测方法可以使检修人员更加准确、直观的了解故障点,更加准确的对温差进行计算,并通过存档图片进行观察。但是这种检测方法对热图谱分析软件依赖性比较高,可以对负荷率小的设备缺陷以及相对温差大但温升小的缺陷进行分析。

(四)档案分析法

档案分析法是针对不同时期相同设备的检测数据进行归档分析。比如设备的热谱图、温差和温升等,将设备致热参数的变化趋势和变化速率找出来,然后分析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此方法需要建立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热像图档案,常用来监测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设备绝缘指标劣化趋势。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的工作量很大,应用并不广泛。

三、红外检测技术在消防工作中应用

对于消防人员来说,外逸的气体以及外部用肉眼无法看见的热点都是隐藏的危险,红外检测技术在消防工作中,可用于发现闪燃和回流的气体。例如,猛一打开门在着火的房间,就很可能发生火焰爆裂,闪燃现象,对消防队员自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消防人员可以借助红外热像仪,很容易的发现闪燃和回流。

消防人员开门前,对于逃逸出的蒸汽可以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观察,若流速较慢,则说明此时的温度大约是100~200℃之间,后面的房间里的压力也不是很大,威力并不是太大。若温度上升到200℃后,由于房间里的聚合物开始燃烧,房间内的压力就会上升,可以看到外逸的例如苯酚,包含着酚类聚合物的气体。有时温度会上升到400℃,蒸汽流速加快,压力也不断增大,有越来越多的气体外逸。此时如果打开门,火势便会越来越大,

这是因为通过打开的门新鲜的氧气被吸入到房间里。在大约500℃时,产生其他烃,例如碳化氢类的化合物,并接近闪燃。接近600℃时,闪燃的第一个迹象便是第一道火焰冲出房间。当火焰爆裂开来,闪燃结束了,并进入下一个房间,整个循环结束了。

红外热像仪对热敏感的这一独特功能,消防队员可以充分利用来有效地保护自己,在消防抢险中提高灭火效率。

总结

总之,电气消防检查工作是一项具有纪实性和政策性的工作,想要做好电气消防安全工作,除了要提高管理力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外,还用充分利用电气检测技术,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电气检测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_黎培莉

[2]电气检测技术在消防工作中应用_樊均益

[3]消防工作中电气检测技术的应用_朱叶峰

[4]浅析电气检测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_胡志敏

论文作者:李双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浅谈电气检测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李双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