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老人期待什么样的养老论文

城乡老人期待什么样的养老

养老不仅是老年人生存生活所需,也体现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更展现出国人的生活态度和国家的人文气度。

古时依农桑、循孝悌、善养老,有如孟子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时,在养老的制度保障方面,汉代的《王杖诏命书》堪称中国最早的“老年人保护法”;从北魏至清代,“存留养亲”制度也因家庭养老的现实一直得以延续。在古代还有“色养”一说,即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让老人欢心,也谓之“精神养老”。

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社会,一直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导,人们安土重迁,多数聚族而居,重视道德伦理,孝道观念浓厚,普通老百姓以家庭养老为主,“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深植人心。但是,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以及城乡差异化的变迁,古时的养老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今日社会的需求。截至2018年底,我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如何实现“接地气”的老有所养、有品质的老有所乐?人民论坛特邀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

目前关于IPC预防血栓的时间因素研究较少,且质量欠佳,建议在今后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为循证实践提供更多高质量证据。在文献检索中发现IPC装置与病人术后出血量、成本效益等指标的研究,将这些指标纳入结局指标进行研究,有利于完善IPC治疗效果分析,为临床选择提供较全面指导。

重点文章

首先以南京颐乐康养社区项目用地类型为例,根据建设项目具体信息内容如图3,确定项目选址因子评价体系后,结合现场勘查结果最终确定的最佳选址方案(如图4)及合理合规性检测报告如图5。

青连斌:如何才能让农村老年人真正老有所养

穆光宗:有品质的养老:新生代城市老人的新追求

标签:;  ;  ;  ;  ;  ;  ;  ;  

城乡老人期待什么样的养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